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2012 實構築ing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蔡旺晉所指導 華瑜萱的 疫情看藝情-後疫情時代藝術線上策展的體驗設計策略 (2021),提出台中圖書館休館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COVID-19、藝術線上展覽、體驗設計、策展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 蔣雅君所指導 王芳慈的 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之都市空間文化形式探討 (2013),提出因為有 文化消費、形式象徵、時代精神、現代化、國立台灣美術館、都市文化品牌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中圖書館休館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12 實構築ing

為了解決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對真實建築的深度認識──「實構築Tectonic Becoming」   ◆ 「建築師+營造廠+業主」三方合作,從創意、技術到需求,達致對真實建築的深度認識  ◆ 超過三十件近兩年內完工建築作品的構築全貌完整披露   「實構築」的涵意,「實」即真實,「構」即建構、構造之意,「築」即建築之意;「實構築」即真實建構建築之意。   從建築師對建築空間設計創意的追求、營造廠工程師在建築營建技術及工程細部的人力及智慧付出、以及業主在整體建築需求及工程執行機制上的協助及對設計施工團隊的信任;透過這三方合作,《2012實構築ing》不僅希望達成三贏,而是更促進建築之於社會優質資產的四贏,廣泛形成社會大眾

對真實建築的深度認識。   法國哲學家德波(Guy Debord,1931-1994) 曾於1967年出版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奇觀社會,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他引用馬克思的理論,嚴厲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末期存在的視覺形式的不當,卻也形成了本文最後結語的反省。而西方尤其是德國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透過不斷的辯論及設計執行,逐步形成以人類生活文化為基調的構築論述;其所獲得的不只是在跨業專業工作上,建築師及工程師所結構形成之「合作」關係的呈現,而成為如柯比意所言之「構造者」之外,這種專業合作也將以「技術卓越」(Technical Excellence)為前題的

結構理性主義的建築設計,化約昇華為具文化性意義的空間核心形式的追求。   這些努力固然提昇了人類文明的品質,但另一方面,因為如前述建築的永恆意義追求己不復堅定如往常,建築己成為顯現奇觀社會存在之溫床所在,使得目前眼前所見之建築,成為如德波所預示批判之與資本密集最緊密結合且普受爭議的視覺形式,建築如果可以不以外在形式的表徵上呈現永恆,建築應可藉內在理性的方式,表達將建築做為德波文意中奇觀社會表象文化的批判與不滿,這是建築師、營造業者及業主三方關係可再思考的議題,也就是說,「合作」之於建築構築文化的理想性為何?這也是本次「實構築」展所欲提示的議題之一。   相對於逐漸奇觀化的社會發展狀態,以民間自

發力量為基礎舉辦至今已第三屆的「2012實構築ing」展,正是藉建築師、營建業者及業主的三方合作,藉近二年所完成的32件建築作品(包括2件數位設計製造及1件非物質性建築等3件較具實驗前瞻性的作品),所欲揭示當前台灣建築之建築構築文化及未來發展的包容力,正是這次展覽以及專書的策畫主題所在,也期望以此為開端,能持續累積台灣在地的建築經驗。

疫情看藝情-後疫情時代藝術線上策展的體驗設計策略

為了解決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問題,作者華瑜萱 這樣論述:

自2019年新冠狀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的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為避免人們群聚感染的風險,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暫時休館、展覽和藝術博覽會等活動延期或取消辦理,對於強調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度,和實際面對藝術品感受的藝術產業備受考驗。然而諸多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和藝廊也開始積極堆出應變措施,將藝術展覽結合科技數位轉型,提升線上典藏作品的展示、豐富藝文資訊量和接觸管道,免費公開以往從未曝光的館藏和資料庫,串聯未曾深入感受過藝術以及渴望在疫情期間擁抱藝術的大眾,使得線上展覽頓時成為疫情期間安心交流藝術、文化輸出與輸入的重要橋梁。對於後疫情時代而言,藝術線上展覽這樣新型態的觀展體

驗將匯流為一股趨勢,提供藝術界轉機更萌生了無限可能。 本研究旨在探討「疫情時代藝術線上策展的體驗設計策略」,為體現藝術線上展覽的科技服務優勢,分別蒐集「疫情時代下的藝術展覽」現況資料、「體驗設計」與「策展策略」相關文獻,整合其之間的脈絡,將體驗設計策略導入線上展覽的策展流程之中,即便不透過實體的親臨親見,也能由線上展覽平台串聯藝術品、藝術家和觀展者。本研究藉由層級分析法與焦點團體訪談法,彙整策展方對於藝術線上展覽體驗特點的看法,並利用專家學者問卷,調查如何操作策展以達到美好的線上觀展體驗,進行重點施行方案之排序。最後,建構一個策展方策畫藝術線上展覽前期可參考的策展策略模型,藉由「知性滿足

體驗」、「探索研究體驗」、「沉浸感體驗」與「遊戲互動體驗」的執行方案,協助策展方以觀展者需求為中心思考,並導入「體驗設計」的概念以執行線上展覽規劃,拉近藝術與人們之間的距離。

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之都市空間文化形式探討

為了解決台中圖書館休館日的問題,作者王芳慈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博物館作為都市文化品牌建構之核心意義,自1980年代以降台灣的博物館摒棄早期國族主義之文化形象,其以西方現代主義的抽象理性幾何為潮流,從而開啟了台灣現代化博物館之里程碑。其中切入主題的研究對象-國立台灣美術館,為1988年省政府時期文化建設所生產唯一的省立美術館,並於2004年整建後獲得再一次重生並以嶄新的國家級美術館姿態示人,這特殊的經驗在台灣博物館發展脈絡上深具跨時代的意義。相映著國美館身處的台中都市,從1970年代開始被投射投機城市、風化城市和消費城市等都市性格,直至2001年台中市長胡自強當選,呼喊著台中要轉型「文化、經濟、國際城」的口號,開啟台中以文化發展主軸帶動振興

經濟的國際城夢想,同時從國美館與台中都市之歷史脈絡中,可得知國美館與台中都市園道系統息息相關,而台中近年來利用園道景觀的改善及塑造,串聯起都市中重要的文化建設、休閒產業及大型開放綠地,打造成充滿濃厚文藝、時尚和休閒氣息的場所。前後歷經20年的物換星移,今日透過二十一世紀國立台灣美術館建築、場域與周圍都市的連結,並相襯著園道系統的進程,並觀察台中都市指標性文化建設之發展,窺探出台中致力於打造「文化城」的實踐。身為國家級美術館的國美館正位於台中園道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其呈現出的文化氛圍也再現了台中都市文化品牌之效應,整合文化經濟、政治美學和社會階級形塑成的新都市文化風格。於是本研究將掀開過去受到現代

主義風潮和政治意識形態影響下的台灣省立美術館,深入了解其如何且為何轉變,並釐清國美館在過去和當代社會與都市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力,以及都市仿效文化風潮下所生產之文化空間,歸納出一條台灣在都市治理與文化生產脈絡下,現代社會博物館化之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