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曹雪芹寫的 一日紅樓一年夢(手工裝幀 限量典藏 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和F.ScottFitzgerald的 大亨小傳(電影書封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印刷案內所- 印刷字體應該設定多大 ... | Facebook也說明:這邊提供你送印前的字體大小設定參考。除了一般的印刷文字,在面對燙金等加工時,字體設定也要有所不同。 教你如何設定印刷字體:https://bit.ly/2sS76f1.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遠流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廖年淼所指導 丁琴美的 高職商管群「專題製作」教材發展 (2006),提出印刷字體大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職商管群、教材發展、專題製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 曾啟雄所指導 翁雅昭的 清代古書編輯與印刷字體特性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清代古書、編輯、印刷字體、文字造形的重點而找出了 印刷字體大小的解答。

最後網站【印經典知識補給站】-有設計需求時該怎麼做呢? 經典設計師洽 ...則補充:印刷 知識─ Knowledge ─ ... 設計也如同印刷一樣,需要有案主自備的內容,一般分會「圖」與「文」。 ... 來店內的客人,我們這邊有實際字體大小表可以看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印刷字體大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日紅樓一年夢(手工裝幀 限量典藏 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為了解決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作者曹雪芹 這樣論述:

手工裝幀 限量珍藏 萬年可用 每天閱讀一則《紅樓夢》 一年後擁有完整,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120回精選段落 120幅全彩古版插畫 圖文解說,《紅樓夢》的尋常生活雅事 飲饌、節慶、風俗、品茗、焚香、吟詩、文玩 1天1篇《紅樓夢》,賞心樂事,滋潤生活   第一本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節選《紅樓夢》全書120回中的120個精采段落,配以120幅全彩古版插畫,和相關器物、飲食、節慶、風俗等,集結成365篇,如日記般,一天閱讀一則《紅樓夢》。 慢讀、細賞,品味生活中每一個細膩的片段。   如果你已是「紅迷」,這本書讓你重溫精采的場景和對話,以精采片段滋潤每一天的日常。 如果你尚不

熟悉《紅樓夢》,這本小書用最精簡的方式,讓你置身大觀園的氛圍,感受角色們的喜怒哀樂。   本書特色 1.古版插畫:由著名工藝美術家戚明先生,精選《紅樓夢》眾多版本的版刻插圖,歷時三年時間加以整理複製,重新彩繪,保留原作古樸凝練的風貌,同時增添畫面的豐滿生動。 2.經典文本:根據中華書局版《紅樓夢》(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程甲本為底本,啟功主持,張俊等校注),節錄一百二十回重點精彩段落。 3.精雅生活:《紅樓夢》中,關於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香服食等的描寫,呈現出作者曹雪芹深厚的美學修養。擷取書中的文玩器物、飲饌服飾、歲時節俗等知識,全面呈現出《紅樓夢》中人物的生活情致。 4. 裝幀設計:書封

以暖紅色日本繁星紙裱貼,配上米色封面圖,擺脫古典名著的沉重厚實,賦予現代設計感;內文以雪白畫刊紙全四色印刷,字體大小適中易讀。全書手工裝幀,獨特精裝貼皮,適合天天翻閱,精巧開本便於攜帶及收藏。 【版本及插圖】 ◆根據中華書局版《紅樓夢》(以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程甲本為底本,啟功主持,張俊等校注),節錄一百二十回重點精彩段落,配以重新彩繪的古版插圖,並擷取書中的文玩器物、飲饌服飾、歲時節俗等知識,全面呈現出《紅樓夢》中人物的生活情緻。 ◆由著名工藝美術家戚明先生,精選《紅樓夢》眾多版本的版刻插圖,歷時三年時間加以整理複製,重新彩繪,保留原作古樸凝練的風貌,同時增添畫面的豐滿生動。

高職商管群「專題製作」教材發展

為了解決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作者丁琴美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發展高職商管群中商業經營科之「專題製作」教材,同時進一步將高職商經科教師對於該教材之滿意度及不同背景變項對教材之整體滿意度差異進行分析。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方式,瞭解我國高職課程沿革、專題製作課程發展現況、繼而探討問題導向學習、專題導向學習及合作學習等理論基礎,俾使研究者能對相關文獻有深入瞭解,同時蒐集中部四縣市商經科「專題製作」科目大要,採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類,作為編製教材之綱要及內涵,最後瞭解教材發展模式,以利進行教材編製。教材編製完成後,除召開專家審查會議外,另發展「教材選用指標」問卷調查表,寄發全國有商經科之學校,包含職業學校及綜合高中,共計65所,對象為商經科教學研究會召集人

及科內教師,每校兩名調查者,調查問卷共發出130份,回收學校數為39所,回收份數為69份,回收率為53%。本研究獲致以下幾點結論:一、教師對於發展此份教材內容給予肯定,但實際執行性有疑問。二、教科書編製應以學生為對象,後續再發展教師手冊或教學資源。三、封面、版面設置及插圖可請專業人員協助,豐富教材內容。四、教材編製內容,應讓教師或學生選擇所欲達到的教學目標。五、附錄表格可以習作本方式設計加上電子檔光碟,讓學生及教師都可以受惠。 最後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供行政主管機關、高職學校(教師)、發展教材人員及後續研究參考之用。關鍵詞:高職商管群、專題製作、教材發展

大亨小傳(電影書封版)

為了解決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作者F.ScottFitzgerald 這樣論述:

  2013.05.17大亨小傳電影版  3D獻映  坎城影展開幕片    洛杉磯時報預測金獎熱門大片  【紅磨坊】大導演巴茲.魯曼改編經典文學鉅作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凱莉墨里根主演   電影官方指定原著中文版   遠流╳師大譯研所「經典文學新譯計畫」NO.1  計畫主持人  師大譯研所長賴慈芸  計畫顧問    台灣翻譯學會執行長蘇正隆   我想起三個月前初次來到他這棟豪宅的那夜,當時草坪和車道上擠滿多少張面孔,--而他就站在那道台階上,與眾人揮手道心裡藏著那個純潔的夢。   1920年,費茲傑羅出版第一部作品便在文壇一舉成名,接連兩部小說也大獲好評,但是四年之後費茲傑羅卻交出很不一樣

的作品,這部小說一開始的書名為《特里馬奇奧》,還在校樣階段就經過大幅度修改,最後的新書名定為《大亨小傳》。   故事是由初出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尼克來敘述。尼克懷抱著夢想來到紐約,認識了住在隔壁的神秘大亨蓋茲比。剛開始尼克對蓋茲比夜夜笙歌感到不解,後來才理解到蓋茲比心裡其實也藏著一個夢想,而唯一的牽掛竟是海灣對岸那盞小小的綠色燈光,因為那裡住著他心愛的黛西。   但蓋茲比的美夢終究是幻夢一場,璀璨僅是一瞬,痴戀換來的是幻滅與悲劇。   這本書一開始賣得很差,在費茲傑羅生前,還賣不到二萬四千本,但是在他過世之後,《大亨小傳》被認為是他最傑出的作品,而且是最傑出的美國小說,到了二十世紀末期,更被列為百

大小說之中的佼佼者。 本書特色   ★真正全新譯本  ★師大翻譯研究所與遠流合作「經典文學新譯計畫」第一本書  ★附師大譯研所所長總序、譯者解析文字  ★已列入美國高中、大學標準教材  ★海明威與沙林傑讚譽有加、影響村上春樹最深的作品  ★BBC票選20世紀百大經典小說之一  ★TIME雜誌評選20世紀百大必讀小說之一  ★Newsweek百大書單  ★美國「現代文庫」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名列第二  ★英國Radcliffe出版社20世紀百大小說第一名  ★英國衛報最偉大的百大小說之一  ★法國世界報(Le Monde)世紀百大必讀作品  ★125位英美名作家評選「200年最佳作品」第二名  

★美國國會圖書館2012票選「美國最具影響力」  ★2012亞馬遜經典文學類排行榜第一名 作者簡介 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1896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後來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就讀,並於192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說《塵世樂園》,同年迎娶潔達.莎爾,這對夫妻四處遊歷,足跡遍布紐約、巴黎,以及蔚藍海岸地區,此時有許多美國作家名人皆離鄉背井在外漂流,費茲傑羅夫妻便是其中一份子。他們認識了葛楚.史坦、海明威,以及約翰.多斯.帕索斯等作家。   費茲傑羅活躍於一九二○年代,是當時新一代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傑作包括《美麗與毀滅》、《大亨小

傳》、《夜色溫柔》等。1940年他因為心臟病發而去世,享年44歲,最後一部作品《最後的影壇大亨》還沒來得及完成。   他的作品中蘊含敏銳的社會觀察,文筆精雕細琢,讓人讀來讚嘆連連,小說細膩描繪出爵士時代的風華與虛無,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折服。費茲傑羅是公認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許多現代作家都深受影響,其中包括《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以及台灣讀者熟知的村上春樹。 譯者簡介 汪芃   就讀於師大翻譯所筆譯組,譯有《關於我和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夢之湖》。

清代古書編輯與印刷字體特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印刷字體大小的問題,作者翁雅昭 這樣論述:

中國古書編輯及印刷的發展,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而清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曾經造就歷史上許多知名的印刷書籍。官方武英殿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其印刷字體的造形及相關演變,對現代印刷所使用的明體字、仿宋體的演進,更是影響深遠。為此,本研究以國家圖書館282部清代善本書為主,透過實物的觀察、統計、歸納,加上版本學、印刷史、圖書史、校讎學、書法史、字學等領域的既有成果,歸整出清代古書各種編輯視覺要素及印刷字體的特色。 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一)釐清清代古書的形成和編輯背景。(二)探討清代古書編輯要素所呈現的普遍與否情形,並歸納其編輯的特色。(三)確立清代印刷字體演變過程和其定位關係。

經研究結果,發現清代古書的編輯特色,如下:(一)清代書口(版心)現象:以單魚尾形式出現最多,花口式的象鼻最具代表性。無魚尾版心型態的增加原因,可能是裝幀形式從蝴蝶裝演變至包背裝、線裝,所造成的必然因應現象。(二)清代牌記現象:清代出現牌記的數目有83部,遠比宋代13部及明萬曆時期16部為多,說明清代較重視版權。清代牌記的表現形式上,通常分為三欄,以外框為長方造形且四周單邊線框最多,另外書名頁也會出現於同一個版面上。(三)清版版面範圍視覺現象:清代版面大致上是呈現左右雙邊的邊欄樣式為最多。欄位的數目是以每半葉10欄出現的最多,這有可能是現代十行信紙的濫觴。 至於清代印刷字體的特色如下:

(一)內文印刷字體大小,大都受限於印刷技術與工匠技藝的發展,約是現今現代電腦打字的26(pt)大小。(二)乾隆時期出刊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字體中之出現之點(側)的造形變成橫畫或直豎造形的特色,其實是延續自宋代的印刷字體。(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所使用的字體造形,也呈現較明顯的橫細直粗現象,整體更為方正扁平,和現今電腦的細明體造形相似,推測應是承自明代刻書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