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松防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南方松防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lanSnow寫的 艾倫.史諾的創意思考繪本(全套3冊,加贈防水書袋) 和拉瑪那尊者的 拉瑪那「探究真我」入門三書:《真我與我》+《真我三論》+《真我宣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小宇宙文化 和紅桌文化所出版 。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觀光休閒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晏瑋所指導 陳恩霆的 澎湖本島海洋觀光資源探討-以海蛞蝓為例 (2021),提出南方松防水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水肺潛水、周邊商品、周邊行程、海蛞蝓、觀光資源。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劉時泳所指導 邱淑珍的 漆作藝術應用於生活環境的創作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漆作藝術、仿飾畫、瀝粉畫、生態藝術、環保4R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方松防水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方松防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艾倫.史諾的創意思考繪本(全套3冊,加贈防水書袋)

為了解決南方松防水的問題,作者AlanSnow 這樣論述:

★紐約時報最佳插畫大師 艾倫‧史諾 傳奇三部曲! ★精細圖解+情境對話,超乎想像的趣味閱讀!   登上《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的傳奇締造者艾倫‧史諾,   把最受孩子喜愛的「恐龍」、「海盜」和「聖誕老人」,   畫得既生動又有趣,搭配富有劇情的對話,   讓大小讀者透過仔細觀察,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系列書❶《恐龍的移動城堡》   雖然恐龍鋒利的牙齒和巨大的食慾,讓人看了隨時想要逃跑!   但是好奇的人類對這些大型的古生物依然情有獨鍾,還要繼續看下去!   五大經典恐龍的內部構造除了被機械化之外,   還有數隻手忙腳亂的小恐龍在操控一切!   讓大小恐龍迷一看再看、越看越入迷的書!

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   恐龍吃的是什麼早餐?恐龍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次,讓你從化石還原恐龍從裡到外的真相!   系列書❷《海盜船的藏寶圖》   誰都想成為海上霸主,得到人人都想要的寶藏!   偷偷尾隨海盜出海的男孩,開始了他的海上奇幻旅程!   從海盜一天的作息,到認識船隻的整體結構,   除了要練就海盜必備的看家本領,還要學會擊退潛伏在世界各地的海怪。   在海上漂浮、無聊的時候,   還可以用簡單的生活用品,做出一隻寵物鸚鵡,陪你練習腹語術。   平時還要認識海盜船上的武器設備,以免被別的海盜偷襲……   認識除了虎克船長之外,其他15位世界有名的海盜頭頭!   擊退

海怪的方法:   ►印度象魚怪:用包子填滿牠的肚子,就不會來吃你了。   ►希臘打嗝放屁怪:餵牠吃腸胃消化藥之前,記得防毒面具戴好戴滿。   ►七頭蛇:用新改良的傘狀旋轉式釣魚工具擾亂牠的視覺。   ►大海蛇:用餌引牠進入彎曲的大水管,直到牠把自己的身體打結。   ►日本地震鯰魚怪:用超大的老鼠炸彈嚇跑牠。   系列書❸《聖誕老人的祕密基地》   ★榮獲《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獎   ★美國奧本海姆玩具獎金賞作品   關於聖誕老人,你可以問上1000個問題——   聖誕老人是如何從煙囪裡冒出來的?   他怎麼知道孩子什麼時候睡著?   他真的有時間檢查,每個孩子是頑皮還是乖巧嗎?   當然不

是!這就是聖誕老人創建 「聖誕老人學院」來訓練小精靈的原因。   關於聖誕老人如何工作的獨家新聞,由創意大師艾倫·史諾精采的構思發表!   一起「開箱」聖誕老人的家!   ►小精靈聖誕學院:完成101堂必修課,才能擔任聖誕老人的小幫手。   ►郵務中心:負責分類、整理來自全世界小朋友的信件。   ►聖誕情報局:由一群精銳的小精靈,隱身在各地收集情報,調查每個小孩子乖不乖。   ►玩具研發部:腦力激盪、設計、打樣、測試!(許多玩具的靈感都來自小朋友的信)   ►玩具生產部:小精靈們24小時輪班生產玩具,他們還會一邊聽廣播喔!   ►玩具倉庫:根據最新統計,這裡存放了97659233168407

8件玩具。 本書特色   ❶《恐龍的移動城堡》   1、多元的生態演化史:從與生命和環境密切相關的四種地質年代,圖像化古生物的演變和進化史。   2、奇妙的生物酷知識:讓小讀者看了嘖嘖稱奇的恐龍小檔案和十則史前生物的腦筋急轉彎。   3、逗趣的恐龍小劇場:以動畫的角度解構及幽默的觀察解讀恐龍。   ❷《海盜船的藏寶圖》   1、圖文並茂描述海盜必備六大看家本領:   ►導航:在汪洋大海中,對東南西北等方位要有基本的辨識能力。   ►歌唱:嘹亮的歌聲可以鼓舞士氣。   ►駕船:在海上走跳,就必須熟練的駕駛船隻,才能暢行無阻。   ►雜技:在船帆上盪來盪去,不當海盜的時候,還可以去馬戲團

兼職。   ►搭建救生小艇:沉船時,要有自製野外求生工具的憂患意識。   ►埋藏寶藏+挖寶:海盜的積蓄就靠它了,被偷了就只有哭哭的份兒。   2、認識海盜的武器+重裝備!   3、四步驟做海盜寵物──鸚鵡:用舊襪子+鈕扣+厚紙板,加上腹語術,就可以好好玩了!   4、前扉頁:專為海盜量身打造的神祕世界航海地圖,潛伏在其中的海怪一覽無遺。   5、後扉頁:讓海盜為之瘋狂的藏寶地圖,附有解密小提示,你找得到寶藏嗎?     ❸《聖誕老人的祕密基地》   1、滿足孩子對聖誕老人的好奇,開啟想像力與創造力!   2、含數十種創意交通工具、機器設計圖,機械迷不可錯過!   3、幫助孩子了解生產、製造

、配送等商業活動的知識書。   4、隨書附找一找遊戲——聖誕節狂歡派對,一起來場眼力大考驗!   六大領域分類:認知、語文、美感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推理賞析、想像創造   本書關鍵字:創意思考、實現夢想、探索世界、禮物書、知識繪本   適讀年齡:4~8歲親子共讀,9歲以上自己讀/無注音 國外媒體讚譽   《恐龍的移動城堡》   這本好玩、訊息量豐富的恐龍繪本解釋了所有的一切!內頁充滿了令人著迷的文字和圖像,你知道嗎?霸王龍看起來很巨大,它的大腦卻和我們是一樣大的。這是一本充滿歡樂和啟發性的讀物,就像是在看恐龍動畫般的那樣有趣。 (Karina, The Bookaneer)

  《聖誕老人的祕密基地》   巧妙且略帶顛覆性的揭露關於聖誕老人的所有問題。即使是不相信聖誕老人的年輕人也會發現艾倫‧史諾對一個心愛節日偶像的創造性表現令人欽佩。——《學校圖書館雜誌》   這本富有想像力的圖畫書中,聖誕老人監督著一個龐大的系統,精靈們是玩具設計師、測試員、製造商、包裝工和包裝工,更不用說間諜(監督孩子淘氣還是乖巧?睡著了還是醒著?)。艾倫‧史諾對這個主題的有趣看法以及許多評論,生動、詳細的插畫也是如此。——《書單》 各界名人齊聲推薦   ◆100種理想/知名親子YouTuber   ◆小花姐姐/幼兒產業講師   ◆江松樺/遠古巨獸與他們的傳奇粉專版主   ◆姚小鳳

/姚小鳳育兒館負責人   ◆胡妙芬/暢銷兒童科普作家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陳若蘋/尖尖故事屋主理人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瘋狂理查/知識型YouTuber‧東山中學生物老師   ◆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楊禎禎/禎愛繪本粉專版主‧繪本師訓及讀書會講師‧Scholastic亞洲區圖畫書顧問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台灣分會會長(SCBWI-Taiwan)‧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蠟筆哥哥/繪本說演家   (以上依姓名筆畫排序) 精

采推薦短文   ◆搞笑的內容讓孩子會心一笑之餘還可以讀到恐龍的小百科唷!——姚小鳳/姚小鳳育兒館負責人   ◆這一本書,因此也就是關於恐龍知識的移動城堡,讀者邊看邊學,一面開懷大笑,一面得到滿滿的啟發,非常過癮。——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這是一本可愛有趣的繪本,沒想到恐龍的肚子裡藏著不為人知的祕密!——胡妙芬/暢銷科普作家   ◆這本恐龍書的內容實在太有趣了,我居然津津有味的看完,而且還增加了不少恐龍的知識。——楊禎禎/「禎愛繪本」版主‧繪本師訓及讀書會講師‧Scholastic 亞洲區圖畫書顧問   ◆家中有嚮往當海盜的寶貝嗎?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海盜船的藏寶圖》,圖像與

文字充滿細節,趣味與知識兼具,真是好看!——楊禎禎/「禎愛繪本」版主‧繪本師訓及讀書會講師‧Scholastic 亞洲區圖畫書顧問   ◆《海盜船的藏寶圖》是幽默慧黠的艾倫‧史諾對海盜主題奇妙的全方位發想:書裡充滿各種有趣的細節與令人拍案叫絕的主意。——黃筱茵/童書翻譯評論工作者   ◆帶領孩子用不同的視角來欣賞恐龍,就算不是恐龍迷也會愛上這本好書!——蠟筆哥哥/繪本說演家   ◆一本聖誕版的十萬個為什麼!翻頁瞬間已開啟大人小孩的童心,讓你目不轉睛了解聖誕老人的祕密檔案,滿足童年願望。——小花姐姐/幼兒產業講師   ◆艾倫.史諾把聖誕老人的工作日常像是拆解機械和組裝玩具一樣,鉅細彌遺的

以圖像呈現出來,精采的程度絕對令喜歡細節的小孩目不轉睛!——陳若蘋/尖尖故事屋主理人   ◆運用充滿想像力和精密細節的圖像解說,不僅解答和揭祕孩子對於聖誕老人的好奇和疑惑,也邀請孩子享受發現圖像故事的樂趣。——嚴淑女/童書作家與插畫家協會台灣分會會長(SCBWI-Taiwan)  

澎湖本島海洋觀光資源探討-以海蛞蝓為例

為了解決南方松防水的問題,作者陳恩霆 這樣論述:

摘 要澎湖由90座島嶼以及洋流交會的,孕育出豐富的海洋資源,發展出觀光以及漁業兩大產業。其中本島生物相以澎南海域生態較豐富,可找到許多海洋生物。異鰓類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海蛞蝓因色彩鮮豔,時常受到國內外潛水客的注目。但大部分的民眾對於海蛞蝓並不了解,對澎湖海蛞蝓研究資料的統整、分類與網頁建立更新,尚有缺乏與更新,在介紹澎湖海域生態的豐富,並吸引國內外潛水客注意,增強我國及澎湖本島海洋觀光資源能見度的資訊貢獻有研究的必要。.為此本研究採蒐集前人調查的海蛞蝓資料,加以統整、分類,作為生物盤點項目。並參考國外許多海蛞蝓網頁資訊,建立、更新與維護澎湖海蛞蝓網站及海洋途徑潛水生物小教室網頁。在研究

過程中,除了資料統整、製作網頁外,我們持續進行澎湖本島的海蛞蝓調查,建立新物種資料,這些資源並更新網頁,統整、分類建立的海蛞蝓物種數從2016年的95種,增加到2022年的201種。讓遊客增進生物多樣性知識外,對海蛞蝓有基本的認識,有助於增加對澎湖本島潛水活動的觀光效益,並能達到海洋教育的目的。未來將持續整合潛水地圖和海蛞蝓常見物種,製作成水下導覽墊板、防水明信片等相關產品。提供這些資源使相關業者能夠在生態旅遊方面有更多題材,提升澎湖觀光品質,並對當地民眾及學生進行海洋教育。關鍵詞:水肺潛水、周邊商品、周邊行程、海蛞蝓、觀光資源

拉瑪那「探究真我」入門三書:《真我與我》+《真我三論》+《真我宣言》

為了解決南方松防水的問題,作者拉瑪那尊者 這樣論述:

  被當代靈性導師艾克哈勒・托勒、肯・威爾伯奉為心靈導師的傳奇人物,拉瑪那尊者入門三書。     1. 《真我與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認識拉瑪那的第一本中文專書     完整生平、主題答客問、精選語錄,打開拉瑪那的智慧之門     有我,必有苦。   人生一切的答案,都在「我是誰?」     年輕時,你的身分是學生,   也許成為上班族,然後成為別人的父親、母親,   也許事業有成,成為獨當一面的企業家。     終其一生,你身分的不斷改變,   卻從未觸及生命內在的真實核心……      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研究拉瑪那尊者生平與教誨的總整理,參考拉瑪那道場及各方資料而寫成

,於初探拉瑪那尊者教誨的讀者,《真我與我》乃是首選。增訂版仍維持文字雅正之風格,然而多處增修,內容更為精實。     本書內容涵蓋拉瑪那之生平、對話、粹言三部分:   —生平篇:完整記錄尊者年輕時突然悟道,棄世修行的過程。   —對話篇:尊者對世界各地的信徒開示種種人生、修行的難題。   —粹言篇:尊者語錄精選。     並收錄多幅印度拉瑪那道場授權珍貴影像,是全球第一本完整記述大師生平與教義的中文書籍,意義殊勝,慕道的讀者切莫錯過。     2. 《真我三論: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核心教誨》——印度拉瑪那道場給初訪之尋道者的推薦讀物       拉瑪那尊者教誨的三篇入門   —〈我是誰?〉

  —〈探究真我〉   —〈靈性教導〉     「這個世界,不過是心思的化現而已。   若能超越思維,這個世界便從眼前消退,安享真我的幸福境界。」     【拉瑪那的不言之教】   ○ __談我是誰:   若除去「我是這個身體」的思維觀念之情態,則其他之三身及五身層,將自行剝落。     ○ __談心思:   吾人被心思的走作所駕馭,乃認同此身為「我」,及「我」處於這個呈現的世界中,亦即誤以自我為真實,因此輾轉於愛恨之間,依違在善惡之行,結果困縛於人世生死的流轉。     ○ __談世界:   世界本身並不真實,亦無法離卻真我而存在。     ○ __談自我(生命個體):   當生命個體我在看

到其個體自己時,其實那正是藉著意識的映照,生命個體的自我在呈現運作。     ○ __談神之相:   祂即是「我-我」之姿相。     ○ __談瑜伽呼吸法:   觀想個人的神性在輝耀時,心思宜專注在這兩個部位之一:當專注在心臟時,則有八瓣蓮花;若在腦門,也有八瓣蓮花,據說也有千瓣或一百二十五小瓣的。     3. 《真我宣言: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教誨福音》——拉瑪那道場信徒傳閱的入門讀物     務實的修行指導,幫助你探究內在的神性   「你的責任,不是去成為這個或那個,而是如如其在。」     這本拉瑪那尊者教誨的書,於1939年出版後,在拉瑪那道場傳閱甚廣,風評甚佳。因為載述的內容扼

要而樸素,尊者的教誨精警而出塵,迄今仍為全球尋道者熱愛閱讀。     前去尋求拉瑪那尊者協助的信徒,提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也是我們在求道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的。我們可能已經長久反覆浮沉在這些問題中,不斷掙扎,卻找不到出路。尊者給與的答案,是神性智慧的精髓,時而沉默,時而雄辯;他的答語對追求真理的尋道者,是無可估量的珍貴。     內容分上下卷,共計十四章,主題有:工作與棄世、虔愛與真知、了悟真我、上師與恩典、平靜與幸福、悟者與世界等。讓本書帶領你跨越心思的藩籬,以你內在的神性,活出你生命的實相。要瞭解拉瑪那的教誨,本書可作為初階的讀本。 作者簡介   拉瑪那尊者(1879-1950)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突然歷經瀕死後,頓悟生命的真實本質,於是毅然拋下一切,只留下一紙字條,離家修行。少年沒有在字條上署名,不再自稱「我」,而以「這個」替代。只因開悟後,那個俗世的名字、我執的身分,已然消失。這個少年,便是當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導師,直探生命真我的大悟者:拉瑪那。     此後,拉瑪那渾融在真我的輝耀中,教導世人自問這個「我」是誰,俾找到真實的自己,而拔離無明,破一切苦厄。這個「真我」與「神」無異,人駐止於真我,即是與神同在而合一。     拉瑪那與羅摩克里虛那、甘地、奧羅賓多並列近世印度四大聖者。拉瑪那聲名遠播,海內外信徒訪客,紛來請益,如英國哲學家保羅.布倫頓、名作家毛姆、

法國攝影師布列松等皆不遠千里,前往印度參訪,留下許多寶貴的紀錄。     拉瑪那過世之後,名聲不墜,他的智慧透過文字傳播,成為全球當代修行者的明燈。著名的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Ken Wilber)在坐禪二十年後,讀到拉瑪那的一句話,仍舊感受到拉瑪那智慧的震撼,其後更努力繼續修煉,直到自我死亡。那句話是這麼說的:「在熟睡的夢境中,不存在的東西就不是真的。」而當代重要的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也多次指出,他雖然未曾見過拉瑪那,但與拉瑪那有種特別的連結,對他影響很大,可見拉瑪那的靈性力量所及之宏大深遠。   譯者簡介   蔡神鑫     台南人,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

SFSU)研究所碩士,作品有《真我與我》、《日處真我》、《對話真我》上下卷、《真我三論》、《稀世珍寶》、《真我宣言》《無苦與破我》、《超越與尋覓》等書,另有編譯多種。 《真我與我》目錄 序     導讀:讓舉世皆知,他是薄伽梵.拉瑪那.大悟者 生平篇 第一章    真我的覺醒 火車到站後,拉瑪那下車直奔阿魯那佳拉史瓦瑞神廟,廟門敞開,似乎在迎接他,他直入內殿,擁抱表徵濕婆神的林伽立祀聖石。此時,他開悟後所呈現高熱,迅即降溫,似乎顯示他已完成了歸返天父的任務,而其後的人生旅途,僅是維克達拉瑪這個生命個體在今世業報的殘餘行程而已。 ‮ 第二章    靜默獨修 拉瑪那所到之處,鄰近居民及仰慕者

聞訊,追蹤而來,拉瑪那不勝其擾;後來又轉至他處,暫居山中一間神廟潛修,傍晚則至鄰近人家,沿街乞食,初時感羞怯,但此時拉瑪那聲名孚眾,住戶人家聞聲便準備食物,在門口等候拉瑪那的到來。 第三章    維魯巴沙洞屋時期 慕尼聽了拉瑪那開示後,茅塞頓開,始悉天外有天。翌日,他興奮地對家人及其門徒說:「終於找到我的上師了,他就是阿魯那佳拉的聖者,被稱為婆羅門的師父,但他不是普通的師父,他是大開悟者,具有無比恢弘的格局。讓舉世皆知,他是薄伽梵.拉瑪那.大悟者。」自此刻起,昔日的師父,今後尊稱為「大悟者」、「薄伽梵」或簡稱「拉瑪那」。 第四章 史堪德道場時期 有一次,拉瑪那的母親想要做他小時候很喜歡吃的

糕餅,暗地張羅食材,拉瑪那得悉後,勸母親說:「妳應以現有的食材,滿心歡喜製作即可。」這是母親瞭解做兒子的心意,也漸漸習慣道場清貧的生活,不再在物質上刻意操心。 第五章 拉瑪那道場時期 拉瑪那對道場興建工程所需要的經費財務,從不過問。工程進行期間,負責財務的主管時常面臨財務拮据,他屢疲於應付,時有怨言,但奇怪的是,總在關鍵時刻,外界的捐款不期而至,及時化解財務困窘的燃眉之急,使得正在進行的工程,順利推動而完工。 第六章 最後的歲月 許多苦行者及信徒早在涅槃室對面的母親神廟前,不斷吟唱「阿魯那佳拉!濕婆!」並覆誦吠陀偈頌,拉瑪那耳聞及之,睜開雙眼,面露微笑,晶瑩的淚珠,自眼角緩緩滑落於兩頰。晚

間八時四十七分呼吸停止,平靜謝世。 對話篇 第七章 認清我 若向人說:「我是修行者。」並以此自詡,那是無意義的。你年輕時說:「我是學生。」然後說:「我是已婚者。」「我是父親。」「我是企業家。」等,今天你說:「我是修行者。」你身分的屬性不斷改變,但從未觸及你生命內在的真實核心。只有「我」消失,真我才能顯現。 第八章 探究真我 世界並非存於你的外在,因為你誤認身體為我、為真實,於是你身體所觀見的世界,處於你的外在,其諸多苦難,便顯得真實。但世界及其苦難,究非真實,尋覓生命內在的真實,可擺脫不真實的外在感知。 第九章 臣服 全然臣服,是你了無欲求,凡神所給與,無論什麼事物,皆欣然滿意。神的旨

意就是你的心意,而你並無自己的心意可言。 第十章 上師即真我 你認定合宜的上師,必然是跟你的心靈契合。若問如何認定?則他應具寧靜的氣質,有耐心、寬恕等美德,他的雙目,極富磁力,能吸引人,他待人絕對平等,具備如此條件,才是真正的上師。若欲知上師的神性,則必先知自己的神性。 第十一章 神與神祇 人總是不願意知道平淡無奇的真理,這個真理,每天無時不存在於你的身上,那是真我,但人皆不察,寧願探知方外之事物,如天堂、地獄、靈魂轉世等。因為人愛好奇妙的神祕,而捨質樸的至理,宗教的諸多說詞,乃因應而起。 第十二章 我在人世間 命中註定將發生者,必然發生。若你註定無須工作,縱使費心尋找,則你仍無須工作。

若你註定必須工作,縱使全力逃避,則你仍被迫工作。因此,工作與否,交給至上大力,你無法依一己之所願,選擇放棄工作或保留工作。 第十三章 了悟真我 了悟並非獲得新事物,我們要做的,僅是排除「我尚未了悟」的想法。「止於在」或平靜,即是了悟。 粹言篇 附錄一 尊者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二 延伸閱讀及網站 附錄三        推薦書目 參考書目 章節附註 《真我三論》目錄 ○譯序 ○導讀 拉瑪那尊者給你翅膀 /蔡神鑫 ○原序  /拉瑪那道場 發行人   第一篇:我是誰   第二篇:探究真我 第1章 我是誰 第2章  心思 第3章  世界 第4章  自我(生命個體) 第5章 至上之在 第6章 至上真

我之知 第7章 敬拜神 第8章 解脫 第9章 瑜伽八支法 第10章 真知八支法 第11章 棄世 第12章 結語   第三篇:靈性教導 禱詞 教導要旨 第1章 教導 第2章 修行 第3章 體驗 第4章 成就   附錄一 拉瑪那尊者生平事略 附錄二 延伸閱讀書目 附註與譯註 《真我宣言》目錄 譯序 原序 卷一 第一章 工作與棄世 第二章 靜默與獨處 第三章 控制心思 第四章 虔愛與真知 第五章 真我與生命個體 第六章 了悟真我 第七章 上師及其恩典 第八章 平靜與幸福 卷二 第一章 探究真我 第二章 修行與恩典 第三章 悟者與世界 第四章 本心即是真我 第五章 本心的位置 第六章 我及我之思維

附錄一 拉瑪那尊者生平事略 附錄二 延伸閱讀目 導讀   讓舉世皆知,他是薄伽梵.拉瑪那.大悟者     拉瑪那尊者(Sri Ramana Maharshi, 1879-1950)被譽為近世印度四大聖者之一。其人其教導,廣為世人推崇,是當代鳳毛麟角的靈性上師,完美呈現印度宗教文化之典範。拉瑪那生長於印度南方的小鎮,原是一平凡孩童,耳聞北方四百多公里的聖山之名:阿魯那佳拉(Arunachala),便感通默契,靈動發軔。十六歲時,澈悟「我身雖死,但真我(Self)不滅」。六週後,毅然離家,隻身往赴聖山,終其一生,在此居留。海內外受其感召者眾,男女老幼,紛來請益。他教人以「我是誰」(Who

am I?)內省自勘,循「探究真我」(Self-enquiry)途徑,期以了悟真我(Self-realization),破除人生一切苦厄,可謂拔本塞源,開啟印度千古智慧之極光,樹立印度百年聖者之楷模。     引發拉瑪那奔赴聖山的契機,是十六歲時的瀕死經驗。那年七月十七日,拉瑪那在馬杜賴的叔父家二樓房間獨處,突然感覺自己即將死亡,強烈的恐懼感襲上心頭,拉瑪那自問:這個身死的我,究竟是什麼?詳究之際,他發覺另有一股力量,自顯覺知(awareness)灼然獨在,聯繫著軀體,朗照其間,那是意識(consciousness)之勢能,熠熠煌煌,無形護衛著我身,組構整個生命,俾維持此身的言動行止。了知所有

的情境後,拉瑪那對死亡的恐懼,頓然消失,因為那股炯然覺知的力量,才是真實的我,而軀體的我,已然非屬於我。這段刻骨銘心的體驗,使拉瑪那的生命與人格,徹底蛻變。從此,他對俗世的活動淡然處之,而那股覺知的力量,始終在他身上。     那股力量深弘廣大,平靜無聲,渾然鉅力,使得婦人耶夏摩(Echammal)身陷喪夫亡子的深重悲痛時,僅短暫靜坐在拉瑪那身邊,便瞬間悲苦破解,全然釋懷;耶夏摩驚奇不已,立誓終身為拉瑪那供應飲食,時間長達卅八年。至於那股力量,如何獲致呢?一九二三年一月,拉瑪那在母親墓旁結廬守孝時,重要信徒維斯瓦納沙.史瓦米(Viswanatha Swami)因個人修行困頓,向拉瑪那質疑是否唯

有那股宏鉅的力量,才能使自己蛻變。拉瑪那的答覆是:     是的,你說得對。唯有覺知的力量,足夠強固,能使心思、感知消退。若能了悟,而長養你內在的那股力量,使之成長茁壯,將能克服人生一切的難題。修行者應保持冥想內觀(meditation)中的那股力量,不要間斷,適當的飲食與節制,亦有助於維持內在的平靜。     那股覺知的力量,乃意識的明覺,始終存乎你的內在,是你生命的本源、真我的靈能,平靜無聲,冥然無形。拉瑪那據此而以心傳教導,強調靜默(silence)的不言之教。凡靈性高階的信徒,稍一親炙,便能感覺拉瑪那身上的那股力量。忠誠的少年信徒桑德雷瑟.艾耶(T. K. Sundaresa Iyer

)於一九〇八年,在維魯巴沙洞屋(Virupaksha Cave)初見拉瑪那時,銘心深刻,不勝眷眷,他追憶道:     他只是坐著,不發一語,若有所言,屈指可數。有一股生命賦與的能量,自其身軀而散發,吸引周遭的一切,並挹注補益之。他的雙眸靈視,促引環坐於身旁的信徒,共享他生命源源不絕的真我靈泉。此時,只剩一片寧靜,你的個體已然被他融解,他完全收服了你。     雖然,靜默的不言之教,是他獨特的心傳教導,但大部分訪客的悟性不高,仍深陷無明的泥淖;他們的提問,皆從自我(ego)出發,以我執的心思知解或吉凶苦樂,顯然立足在錯誤的前提,朝指錯誤的方向,拉瑪那試圖拔離訪客錮蔽的無明,並導正其方向,故他一而

再、再而三,以「我是誰」的制式主題反問訪客:「那個提問者是誰?」「那個悲泣者是誰?」「是誰在觀看?」「是誰在憂苦?」然後,釋明「探究真我」的解決途徑。他指出:我、軀體、心思、思維,同為一物,屬錯誤、虛假的我,但我們囿於形骸之見、蔽於我執心念,卻視之為真實;根治之道,乃追本溯源,找出「我」之思維的萌起處,棄絕「我是這個身體」的妄見。這是一條直捷的除妄還真之路,質言之,「我是誰」與「探究真我」是拉瑪那教導上一體的兩面,根據知名信徒沙度.翁姆(Sadhu Om)的論述:「拉瑪那將探究真我的法門,稱為『我是誰』。」「我是誰」直接勘破「我」的虛幻不實,「探究真我」則針對概念的「我」,不斷內審自勘,細究內

在感知的「我」,並精察這個「我」是什麼?來自何處?如何萌動?持續精密內觀,終於「我」的概念、感知全然寂滅,不再認同「我是這個身體」,獨留真我,自顯覺知,炳然存在,然後在無我存在的冥想內觀中,專注於真我的靈知明覺(Self-awareness),駐止於這個覺知的「在」(being),此謂之「探究真我」。精確言之,探究真我,並非直接指向真我而探究,而是針對(假)「我」而自勘,終於真我自顯之參究法門,足證在教義上,其與「我是誰」,二者一體;那是勘破非真實的我,則真實的真我,自顯明覺,惺惺獨在,朗現無間。一九四六年三月廿二日,來自羅摩克里虛納傳道會(Ramakrishna Mission)的訪客史瓦米

.桑布塔南達(Swami Sambuddhananda)請詢了悟真我及修行上諸問題,拉瑪那剴切答覆:     了悟真我,僅是駐止於我們的「在」,而非知道什麼或成為什麼。人若了悟,他便是那個獨然的「在」,而「那個」獨在,始終是存在的。他無法描述那個,僅能是那個「在」。……我們都將非真實的,認為是真實的,這因襲的成見,必須革除。一切修行的努力,皆朝此目標。當我們能屏棄「非真實為真實」,則真實(reality)將獨然留存,而我們便是那個真實的。     一九二二年,母親病逝,拉瑪那葬母於聖山的南麓,日夜陪守,信徒聚集日眾,墳地鄰近區域,寖然成為今日拉瑪那道場(Sri Ramanasramam)之所在

。他在此居留廿八年,直至一九五〇年辭世,是三道場中,居留時間最長久者。此一時期,海內外信徒訪客,近悅遠來,紛然訪謁,虔誠禮敬,翕然宗之,道場成為聖者無疆界的版圖、不可見的神殿,拉瑪那一生的慧命,在此愈益輝煌盛大,對世人的影響,尤具深遠。拉瑪那有一雙澄澈而瑩亮的眼睛,容顏慈祥和藹,辭令簡約溫和,儀態平夷自然,身軀如神廟,神靈居其內。待人絕對平等,一無所求,他不時趺坐在長椅上,凝定於淵默之中,清寧自在,靈光四射,福祐滿室,信徒廁身在旁,目擊而道存,無不飽飫其富饒的靈氣,而憂苦全消,安然自適。訪客每次參訪,無不是一場豐盛的靈性饗宴、一份滿載的神恩灑落。著名信徒亞瑟.奧斯本(Arthur Osborn

e)評論拉瑪那道場的特色,說:「拉瑪那的教導,旨在使人了悟真我,或真實解脫。若你是恪遵祭儀的拜神者,或是求獲俗世富貴、法術通靈者,則拉瑪那道場不適合你。若你是求真實的解脫、欲瞭解了悟真我的實義,則拉瑪那道場是你參訪之地。」一九〇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拉瑪那畢生最幸運而重要的信徒慕尼(Ganapati Muni)訪見他後,驚讚其智慧之圓融、德性之完粹、器局之恢弘,斷定拉瑪那不是普通的師父(Swami),乃公開宣稱:     讓舉世皆知,他是薄伽梵.拉瑪那.大悟者(Bhagavan Sri Ramana Maharshi )*。     此一聖名尊稱,巍巍如山,迄今依然屹立不搖,響徹全球,公認為阿魯那

佳拉的聖者。拉瑪那其人其教導,允為人世苦難之明燈清輝、悲困靈魂之救贖靈藥,造福世界,宏鉅深遠,其功侔天,其德配地,熠熠煒煒,萬古不滅。     *  Bhagavan,神聖福尊之意,音譯為「薄伽梵」,是對神稱呼的聖名。Sri,印度人對可敬人士的尊稱。Maharshi,音譯為「馬哈希」,是偉大的悟者、聖者之意,本書通譯為「拉瑪那尊者」。   摘自《真我與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導讀——認識拉瑪那的第一本中文專書   蔡神鑫 《真我宣言》卷一 第一章.  工作與棄世 問:人的靈性體驗之最高目標為何? 尊者:了悟真我。 問:已婚之人,能否了悟真我? 尊者:可以的。不論已婚或未婚,人

皆能了悟真我;因為那個就在當下即是。若非如此,而須投以精力,假以時日才能得到,或者那個是新的東西,必須努力獲得,則那就不值得尋求,因為不是天生自然的,就沒有永恆性,而我說的真我,乃是當下即是,而且唯一存在。 問:鹽製的玩偶,投入海中,並無防水衣膜加以保護,我們處在人世上,日夜操勞,有如在海中,載浮載沉。 尊者:是的,那個心思,就是防水衣膜。 問:若是這樣,則人能在工作中,心無欲望,而保持獨在嗎?但是,生活的職責,並不允許有一點餘暇來靜坐冥想,要靜下心來祈禱又更難了。 尊者:是的。執行工作而有執著,就是枷鎖,若無執著,則不會影響工作者,甚至他在工作中,仍是獨處的。執行你的職務,乃是真正的禮敬……

而安住在神裡面,乃是唯一真實的坐相。 問:我應該要出家嗎? 尊者:若這是你的命運,你便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問:那麼,為何你在年輕時,便離家出走呢? 尊者:萬物的發生,皆是神的旨意。其人此生的行事作為,乃其今世業報所決定。 問:若我投入全部心力,探尋真我,這樣好嗎?若不能做到,則我應僅是保持安靜嗎? 尊者:若你能保持安靜,而心無旁騖,那是很好的。若不能這樣,只是一味安靜,就了悟的觀點來講,這又有何用呢?其人若必須有所行動,切莫放棄去了知真我。

漆作藝術應用於生活環境的創作研究

為了解決南方松防水的問題,作者邱淑珍 這樣論述:

生活環境在大自然界的點綴之下,充滿五顏六色生氣盎然,藝術家以繪畫、雕塑或攝影等各種技術,試圖留住眼前最美好的記憶,也將各種仿生彩繪帶入生活空間,讓生活環境增添色彩。提醒大眾自然生態的美好,應該珍惜與愛護,才能真正讓生活環境更趨良善適合居住。自北歐風的家居系統連鎖店進駐台灣,帶動國人以簡易裝潢加上軟裝設計的觀念,注重色彩搭配及個性化的商品點化空間美感,已經漸漸讓大家接受,比起動則數十萬百萬的裝潢工程,在經濟負擔上,也較受年輕人接受與支持。加上時常更新的商品目錄以及賣場搭配範例的設計空間,讓消費者很容易依循案例規劃自己的居家天地,一方面減少配色的失敗,也降抵很多裝修費用。但相對的風格也較易淪為相

似模仿,缺少獨特性之慮。若能善用漆作藝術手法,簡單製作一些生活物件,或搭配一片專為居住者客製設計的牆面,既呼應居住者個性又能提升視覺美感,就會大大改變整體氛圍,很適合喜歡獨特品味與眾不同,但預算有限的客戶群。故本研究提出三點創作目的:1. 歸納分類及整理漆作藝術的材料、工具並分析各種施作技法與流程。2. 透過文獻整理及創作案例解說,讓使用者輕鬆學習,可自行DIY完成作品。達到美化生活環境的目的。3. 藉由生活環境上回收再利用的案例分析,落實環保4R概念,提升大眾對綠化愛地球與自然生態友善共生的思維。本研究第二章文獻探討,將為漆作藝術的歷史作一回顧整理,並且將常用的材料及工具歸納分析,以了解各種

施作流程、技法及工具的運用。第三章案例分享,透過實際案例瞭解漆作藝術在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應用,及落實在環保議題上4R之再利用的案例分析。第四章以個人在生活環境中的創作及參加達人盃競賽之創作為例,傳達維護自然生態理念,倡導大自然的生態美學,最後提升大眾對愛護地球與自然生態友善共生的思考,創造地球最佳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