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許育典封昌宏寫的 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納稅者權利保護法逐條釋義 和張瑞星,王勁力,廖欽福,羅承宗,江雅綺,封昌宏的 多元文化下文創產業、娛樂產業與數位網路法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申報醫藥生育費扣除額以未受有保險給付者為限 - 蕃新聞也說明:南區國稅局 說明,如民眾有醫藥及生育費支出,且受有保險給付,因該項保險給付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7款規定免納所得稅,如再准予列舉扣除,顯屬重複,有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中國文化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王惠珠所指導 許宜榛的 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 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2021),提出南區國稅局活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工、工作壓力、睡眠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遠東科技大學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班 謝盛文所指導 陳怡文的 探討服務認知、服務品質及滿意度對支持行為之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滿意度、服務滿意度、支持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區國稅局活動的解答。

最後網站雲端發票來找「茶」活動迷客夏Milkshop | 綠光牧場主題飲品則補充:Hot News. 最新消息. 訊息公告. 新品上市. New Arrival. 優惠活動. Promotions. 綠光計劃. 迷客夏x南區國稅局-雲端發票來找「茶」活動. 2020-03-27.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區國稅局活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納稅者權利保護法逐條釋義

為了解決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作者許育典封昌宏 這樣論述:

  ●以納稅者的觀點撰寫,從憲法的基本人權出發,詳述納稅者有哪些基本人權,再對照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規定,讓納稅者瞭解他在憲法上所享有的基本人權。   ●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所揭示的一些重要原理原則的適用,以及適用後可否處罰,做深入的解析,以供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代理人參考。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實施後,對納稅者權利保護與課稅公平性產生的緊張關係做出評論,以及對法制上應如何修正,才更能保護納稅者的權利,提出見解。   ●讓稅務人員瞭解,在依稅法執行公權力時,應同時注意人民的基本人權,不能過度擴張行政上的權力,而且也對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法律地位及可行使的權利,參考其他國家法制做論述,供擔任納稅

者權利保護官的人員參考。   ●對擔任稅務專業法庭的法官,在審理稅務爭訟案件時,應掌握的原則提出建議,以減少納稅者對稅務訴訟案件的負面觀感。   ●期待本書可以成為律師、會計師、法官、稅務人員與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等人的最佳工具參考書。 作者簡介 許育典   現 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ERCCT)諮詢委員   澳門法學學術顧問委員   中華民國憲法學會理事   台灣教育法學會常務監事   教育部法規委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雲嘉南分會召集人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冤獄賠償事件求償審查委員會委員   台南

地方法院冤獄賠償事件求償審查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法規、廉政、教育、教師申訴、文化古蹟、兒少保障委員會委員   學 歷   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德國杜賓根大學宗教學院研究   德國哥廷根及杜賓根大學教育學院研究   經 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系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主任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研究獎學金(2006-2007)   德國洪堡學術基金會資深學者研究獎學金(2014)   國科會暨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研究獎助(2003、2004、2005)   中華民國第47屆十大

傑出青年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委員   原住民族委員會法規委員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犯罪被害人補償覆審委員會委員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檢察署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台南市訴願審議、特殊教育、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委員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監事 封昌宏   現 職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審查一科科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兼任助理教授   長榮大學會計資訊系兼任助理教授   學 歷   國立成功大學法學博士、碩士   東吳大學經濟學碩士   逢甲大學財稅系學士   經 歷   財政部台灣省南區國稅局稅務員、股長、審核員、稽核、台南市分局課長、屏東縣分

局秘書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民雄稽徵所主任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法務一科科長   長榮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自 序 本書引註格式說明 第一章 立法目的  Ⅰ 納稅者及其權利保障範圍//1   壹、立法說明/1   貳、法律文意解釋/1    一、適用本法的權利主體/1    二、納稅者基本權的保障/2    三、稅捐稽徵機關的定義/5   參、國家課稅權是否侵害納稅者基本權的判斷/5    一、法令規範的侵害/5    二、稅捐機關執行法令侵害的判斷/6  Ⅱ 本法的法律位階//13   壹、本法優先於各稅法適用/13   貳、本法與稅捐稽徵法

的關聯性/14    一、本法與納稅義務人權利保護專章之適用關係/14    二、實質課稅原則之適用/20   參、本法與行政罰法的關係/22    一、行為人主觀構成要件/22    二、行為人責任的減輕/23    三、處罰應按情節裁量/23   肆、本法與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的關係/23    一、訴願委員會的組成員/23    二、訴之變更及追加/24 第二章 主管機關的法定義務  Ⅰ 資訊主動公開/25   壹、所得級距、稅式支出及稅捐公平資訊公開/25    一、所得及不動產的分配狀況/26    二、稅式支出/33    三、其他有利於促進稅捐公平的資訊/44   貳、解釋函令及

其他行政規則的公開/44    一、解釋函令之屬性/44    二、其他行政規則/45    三、解釋函令及其他行政規則公開的意義/46    四、未公開之解釋函令不得援用/46    五、定期檢討已公開之函令/47  Ⅱ 妥適必要的協助及正當程序保障/48   壹、妥適必要的協助/48   貳、正當程序的保障/50  Ⅲ 設置保護納稅者權利的組織/52   壹、設置納稅者權利保護諮詢會/53   貳、納稅者權利保護諮詢會的職掌/54    一、納稅者權利保護基本政策及措施的研擬/55    二、納稅者權利保護計畫的研擬、修訂及執行結果檢討/56    三、納稅者權利保護的教育宣導/56   

 四、協調各機關間有關納稅者權利保護事宜/56    五、檢討租稅優惠及依本法規定應公開資訊的執行情形/56   參、納稅者權利保護諮詢會的組織架構/57    一、主任委員/57    二、其他委員的資格/57    三、人數、任期及選任方式/57  Ⅳ 中央主管機關訴願委員會的組成規範/59   壹、僅規範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理由/59   貳、與現行訴願法的差異/60   參、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的現況/61 第三章 重要法律原則的適用  Ⅰ 租稅法律原則/63   壹、租稅法律原則的定義/64   貳、租稅法律原則的適用範圍/65    一、租稅主體/66    二、租稅客體/66

   三、稅 基/67    四、稅 率/67    五、稅 目/68    六、納稅方法/69    七、納稅期間/69   參、法律解釋與租稅法律原則的關係/69    一、稅法解釋的意義/69    二、稅法解釋的原則/70    三、稅法解釋的限制/71  Ⅱ 基本生活費不課稅原則/73   壹、立法理由/73   貳、人性尊嚴的定義/74   參、基本生活費的計算/74   肆、基本生活費不課稅的疑義/77    一、綜合所得稅/77    二、財產持有稅/78    三、適用的稅目及計算方式/78  Ⅲ 量能課稅原則/80   壹、立法理由/80   貳、量能課稅原則的理論基礎/

80    一、課稅公平原則/80    二、比例原則/84   參、量能課稅原則與租稅優惠的關係/85    一、租稅優惠的意義/85    二、租稅優惠適用的對象及理由/86    三、租稅優惠與平等原則的關係/87    四、租稅優惠與比例原則的關係/88    五、租稅優惠法案的制定原則/89  Ⅳ 實質課稅原則/90   壹、實質課稅原則的定義/90    一、學理上的定義/91    二、民法相關概念的借用/91    三、法律條文的解析/93   貳、實質課稅原則的適用/95    一、租稅規避之防杜/95    二、稅務機關的舉證責任與納稅者的協力義務/102    三、交易行

為的預先核釋/104  Ⅴ 推計課稅/107   壹、推計課稅的定義/107   貳、適用推計課稅的理由/108    一、課稅事實在客觀上調查困難/108    二、納稅者對於課稅事實的調查違反協力義務/109   參、推計課稅之適用/109    一、推計課稅之基本原則/109    二、推計課稅的方法/111    三、推計課稅的類型/113   肆、推計課稅與租稅行政罰/119    一、推計課稅是否應處租稅行政罰的爭議/119    二、稅捐稽徵實務──依查得的證據類型決定是否處罰/121    三、本法處罰要件之探討/131  Ⅵ 正當法律程序原則/134   壹、調查程序的正當法

律原則/135    一、調查前的通知/135    二、得委任代理或偕同輔佐人接受調查/136    三、調查過程之錄音或錄影/138   貳、稅捐稽徵機關調查程序應行注意事項/139   參、證據調查的正當法律原則/148   肆、證據取得的正當法律原則/149    一、證據的證明力/149    二、違法取得之證據不得採用/152    三、納稅者陳述意見的機會/154    四、課稅事證敘明理由/157  Ⅶ 比例原則/160   壹、必要性原則/160    一、稅捐調查的必要性/160    二、稅捐保全及執行的必要性/161   貳、合比例性原則/162    一、稅捐調查的合

比例性/162    二、稅捐保全及執行的合比例性/164  Ⅷ 處罰責任原則/164   壹、以行為人有故意或過失為要件/164    一、稅法上的故意行為/165    二、稅法上的過失行為/166   貳、處罰的裁量因素/168 第四章 租稅救濟程序的變革  Ⅰ 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設置/171   壹、設置機關/172   貳、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權責/175   參、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資格/183   肆、公布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資訊/188  Ⅱ 稅務專業法庭的設置/190   壹、應設置稅務專業法庭的法院/192   貳、稅務專業法庭法官的資格/194   參、司法院對於稅務專業法官

證明書的回應與澄清/204    一、關於稅務案件勝訴率較低的澄清/204    二、「司法院核發稅務專業法官證明書審查要點」為設置稅務專業法庭的必要過渡性規範/205    三、稅務專業法官證明書核發資格條件訂定的考量因素/206    四、審查要點第4點第10款核發資格條件的考量因素/206    五、加強稅務專業在職研習的規劃/208    六、稅務專業輔助人力的充實/208   肆、本書對稅務專業法庭的評論/209  Ⅲ 稅務救濟案件的特殊程序/216   壹、納稅者追加或變更爭議標的/216    一、爭點主義與總額主義/218    二、本法採總額主義的概念/222   貳、行政法

院確定應納稅額的義務/226   參、行政救濟期間課稅處分的時效/232   肆、行政救濟閱覽資料的權利/2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Ⅰ 本法的生效時間/239   壹、自106年12月28日生效/239   貳、提前生效的法律效果/239  Ⅱ 立法的總評/240   壹、本法立法的必要性/240   貳、本法的保護對象/241   參、本法與租稅公平的衝突性/242  Ⅲ 本法實施成效評估/245   壹、從法制面觀察/245   貳、從執行面評估/249 附 錄  一、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立法理由/253  二、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細則/291   序   憲法第19條規定:「人

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具體來說,國家課人民以繳納稅捐的義務或給予人民減免稅捐的優惠時,應就租稅主體、租稅客體、稅基、稅率等租稅構成要件,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的命令定之;如以法律授權主管機關發布命令為補充規定時,其授權應符合具體明確的原則;若僅屬執行法律的細節性、技術性次要事項,始得由主管機關發布命令為必要的規範。但是,人民在依法律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事實上也對於人民財產權造成侵害。所以,租稅法律主義在某程度上,即是「財產權的制度性保障功能」的體現。   依憲法第19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的義務,故國家可以制定法律對人民課稅,課稅權的行使屬國家公權力的行使,這類公權力的行使,很可能超越了法

律所授權的界限,而有侵害人民基本人權的疑慮。又因稅法的高度專業性及複雜性,沒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民,很難與擁有國家公權力的稅務機關對抗,為了保障納稅者憲法層次的基本人權,立法院在105年12月9日三讀制定了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以下簡稱本法),同年12月28日經總統公布,並訂一年後施行,也就是在106年12月28日起施行,本法施行後,國家對納稅者權利的保護,開啟了新的紀元,代表國家在制度上重視納稅者的權利,善盡國家對人民的保護義務。   本法是以保障納稅者的基本人權為核心理念,透過賦予主管機關法定義務、重要法律原則的適用及租稅救濟程序的變革,落實國家對納稅者的保護義務。本法最大的亮點乃是,參考其他

國家的法制,設置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當人民在對稅務機關的公權力行使有爭議性時,可向納稅者權利保護官尋求協助。但本法的納稅者權利保護官,是由稅務機關的內部成員擔任,這樣的制度是否真能發揮保護納稅者權利的效果,受到很多學者專家的質疑,本書也對此部分深入探討。本書除了著重納稅者基本人權的理論外,也從實務的觀點解析本法應如何運用,例如:實務上素有爭議的「實質課稅原則」、「推計課稅」,在個案適用的界限何在?以及是否視為漏稅行為處罰?在本法施行後都將產生重大的改變,相信是很多實務工作者關心的議題,本書將以實務上的案例深入的探討,並提出本書的觀點供讀者參考。   整體而言,本書是以納稅者的觀點來撰寫,從憲法

的基本人權出發,詳述納稅者有哪些基本人權,再對照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規定,讓納稅者瞭解他在憲法上所享有的基本人權。除了憲法的基本人權外,本書也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所揭示的一些重要原理原則(如推計課稅與實質課稅原則)的適用,以及適用後可否處罰,作深入的解析,以供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代理人參考。另也對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施行後,稅務救濟制度的重大變革(包括納稅者權利保護官及稅務專業法庭的設置),綜合稅法學者及實務界專家的評述,提出本書的見解。最後本書也對於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實施後,納稅者權利保護與課稅公平性產生的緊張關係作出評論,以及法制上應如何修正,才更能保護納稅者的權利,提出本書的見解。本書撰寫的另一個目

的,是為了讓稅務人員瞭解,在依稅法執行公權力時,應同時注意人民的基本人權,不能過度擴張行政上的權力。其次,對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法律地位及可行使的權利,參考其他國家法制作論述,供擔任納稅者權利保護官的人員參考。另也對擔任稅務專業法庭的法官,在審理稅務爭訟案件時,應掌握的原則提出建議,以減少納稅者對稅務訴訟案件的負面觀感。   人民在人權認知與保障上的實踐,常常在「人權立國」的執政口號中,逐漸淹沒。所以,人權保障在應然面與實然面的落差,在我國可說依舊猶如鴻溝,憲法學者仍有很大的奮鬥空間,尤其是對人民人權教育的努力,在此應積極倡導「行動的人權法學」,這也是作者一直以來的奮鬥方向,從而奠定了作者在人

權法學論叢的學術執著。就此而言,作者一方面積極投入公共事務的人權關懷與行動,另一方面將這些人權思考與學術結合,嘗試以庶民的人權教育為中心,不僅完成《人權、民主與法治》作為人權法學的通識論,可說是作者在人權法學論叢投入的起步(人權法學論叢一),而且期待透過案例的人權故事講述,讓每個人民都能瞭解自己的基本人權,從而以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基本人權,完成《為人民說人權故事》的人權法學案例論一書(人權法學論叢二);其次從人權法學的學術體系,建構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也完成《從法治國家到人權保障的希望工程──以人權教育為中心》的人權法學體系論一書(人權法學論叢三);緊接著,作者也持續對焦兒童與少年人

權保障與實踐的學術專論,建構以兒童與少年保護為核心的人權法學思考,完成了《基本人權與兒少保護》(人權法學論叢四)。最後,《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一書,嘗試以保障納稅者的基本人權為核心而分析納稅義務,逐條解釋了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人權法學論叢五)。   這本書能夠呈現在讀者面前,最應該感謝我的合著者封昌宏博士的積極投入與撰寫,封昌宏博士一直從事稅務行政與訴訟等實務工作,從2006年起跟隨我撰寫碩博士論文,他的認真與執著成就了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將我們兩人分別專長的基本人權與納稅義務整合在一起,逐條解釋了最新公布的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林修睿、李慶南、許文耀、黃柏雅、黃鈺茹、林欣儀、鄭堯駿、王藝喬與范毅軍

等同學,協助了這本書的校稿工作,感謝他們。此外,本書的完成還要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良善互動與積極鼓勵,才能在此與讀者相見。   最後,這本書要用心獻給我根植的鄉土台灣,她就代表著我對租稅正義的起心動念,一直點燃我對這塊土地的學術研究熱情,在我心中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鼓勵我一直往前奮鬥。   許育典 2018年1月3日11時 寫於國立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室

南區國稅局活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有好康要來分享啊,現在在嘉義、台南、屏東、台東、澎湖的50嵐、迷客夏、清心福全買飲料,都可以參加抽獎活動喔。
只要申請好載具,並透過載具報名活動,於每次購買飲料時將您的載具條碼給店家掃描,將發票存載具就可以有機會抽到大獎唷。
將在每單月抽20名1,000元電子禮券,最後還有機會抽中12,000元的現金! 快來參加阿~

活動到109年10月31號結束,想要抽大獎,趕快來累積載具發票唷,相關規定與詳情請看活動資訊:https://e-inv.ntbsa.gov.tw/doc/tea_all.jpg

活動網址傳送門:https://e-inv.ntbsa.gov.tw/frontend/page/event
統一發票兌獎app:
iOS:https://apps.apple.com/tw/app/統一發票兌獎/id1445981329
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gov.invoice&hl=zh_TW


0:00 Intro
0:15 活動資訊分享
1:30 三撇步
3:06 三奧步
4:11 活動總結
4:54 end 片尾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搶先觀看最新影片唷→https://goo.gl/ME2ehJ



買入你人生第一台gogoro:https://getgogoro.com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ncleYungFans/
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instagram:mktsai
以太幣錢包捐:0xDedEc9a43d64afc3ec2C9D04136648FFA077fF03

主要相機:Sony A6500, AX700
鏡頭:Sony e10-18mm, Sigma 16mm f1.4, Sony EF 50mm F1.8
其他相機:iPhone 11 Pro Max, GoPro Hero 7,6
360度相機:Insta360 one x

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研究 — 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作者許宜榛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臺北地區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勞工在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上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以及分析勞工背景變項、對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的影響。以「調查法」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以18-65歲之大臺北地區勞工為主要研究對象,施測樣本總回覆 1142 份,有效問卷 1116 份,有效問卷回覆率為 98%,研究工具包括:「個人背景資料表」、「工作壓力量表」與「睡眠品質量表」。所得資料透過 SPSS 22.0 進行分析,分別以描敘述性統計、單一樣本 t 檢定、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

、大臺北地區勞工「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之差異情形1.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會因「年齡」、「疾病狀況」、「工作年資」有顯著差異。2.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會因「教育程度」、「子女人數」、「工作年資」、「工作時數」、「職務類別」部分有顯著差異。3. 個人背景變項對「工作壓力」並不會因「工作地區」、「性別」、「平均月薪」、「給薪狀況」而有顯著差異。二、大臺北地區勞工之「個人背景變項」對「睡眠品質」之差異情形1. 個人背景變項對「睡眠品質」會因「年齡」、「婚姻狀況」、「疾病狀況」、「子女人數」、「給薪狀況」及「工作時數」有顯著差異。2. 個人背景變項對「睡眠品質」並不會因「工作地區

」、「性別」、「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及「職業類別」而有顯著差異。三、大臺北地區勞工工作壓力與睡眠品質之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1. 大臺北地區勞工在「工作壓力」對「睡眠品質」部分「整體睡眠品質」、「主觀睡眠品質」及「日間功能運作」均達顯著「中程度之正相關」。2. 大臺北地區勞工在「工作壓力」對「睡眠品質」部分「睡眠潛伏期」、「睡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及「藉助藥物入眠」均達顯著「低程度之正相關」。

多元文化下文創產業、娛樂產業與數位網路法制

為了解決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作者張瑞星,王勁力,廖欽福,羅承宗,江雅綺,封昌宏 這樣論述:

  本論文集集結多位好友所發表關於多元文化下文創產業、娛樂產業與數位網路法制的文章而成。本論文集共蒐集了十二篇論文,在這些文章中,分為三類,第一類從多元文化的觀點,建構文化創意產業法制(第一篇),第二類針對娛樂產業的特性,探討現行法制在實務上遇到問題(第二篇),第三類從數位網路法制的觀點,探討數位網路環境下法制現況與其他的爭議問題(第三篇)。上述主題是文化創意產業、娛樂產業及數位網路業者多所關切的議題,本論文彙集各學者的研究菁華,就實務上所觀察到的事件或現象,以法學的觀點來評析我國文化創意、娛樂及數位網路產業發展的現況,以期讓文化創意、娛樂及數位網路產業業者及主管機關更為瞭

解法制的現況,以利未來文化創意、娛樂及數位網路產業的發展。

探討服務認知、服務品質及滿意度對支持行為之影響

為了解決南區國稅局活動的問題,作者陳怡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台南市之里為例,本人於居住社區里內擔任職社區志工,里長是地方自治當中最基層的行政編組角色,也是傳達政府政令及執行最重要的一個基層官員,其辛苦程度絕對是有目共睹,服務品質的提升也成為施政的重要課題。擔任志工十幾年來對於社區和組織的服務品質、金錢、資訊、理念、政治影響、善意、支持行為等頗為熟悉,故以里民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里長服務品質與支持行為調查以提供未來在從事政治人物兼社區的工作者可以做為參考。本研究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信度分析、迴歸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297份,經過數據分析後,得知服務滿意度正向影響支持行為,服務品質正向影響支持行為,而又以50歲以上里民比其他年齡之

里民更重視公共環境,加強公共環境設施則能使里民更加滿意。另發現 40~59歲比其他年齡之里民更重視里長服務團隊的服務品質,如何提升服務品質以因應現今社會里民的各種服務需求以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而各年齡層里民於社區互動增加時,則能有助於年長者的生活適應,進而對年長者的心理健康方面有正向影響。最後提出之建議以期能提供未來不同位階從政者能做得更好,使人民能過得更好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