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資訊104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南京資訊104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目宿媒體寫的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典藏版:削瘦的靈魂(藍光+DVD+七等生小傳) 和李偉廣的 帝王陵墓+歷代懸案+考古現場(全3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硬體研發工程師|南京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內湖區也說明:主動應徵、找工作,請上104 人力銀行投遞履歷。 ... 南京資訊為一獲利良好穩健成長的公司,依照工作績效與表現員工享有年終獎金福利: 1. 勞動節禮金2. 中秋節禮金3.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目宿媒體 和台海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范國光所指導 周穎的 羅蘭·巴特符號思維啟示下仿古街區的路徑發展研究—以鹽鎮水街為例 (2021),提出南京資訊104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仿古街區、符號學、路徑發展、羅蘭巴特、地方人。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博士班 歐聖榮所指導 梅文兵的 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系統的建構與運用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社區居家養老、社區、適老化建設、指標系統、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京資訊104的解答。

最後網站南京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國立中央大學則補充:南京資訊 (PROTECH)成立於1980年,三十年來專注於高科技工業電腦的研發與製造生產,產品行銷於世界,是一個穩健積極又有創造力的公司,於美國、日本、歐洲皆設有分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京資訊104,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典藏版:削瘦的靈魂(藍光+DVD+七等生小傳)

為了解決南京資訊104的問題,作者目宿媒體 這樣論述:

  世界華人眾所矚目‧兩岸三地引頸期盼   膠卷書寫映畫 光影雕刻文學   全新《他們在島嶼寫作》Ⅲ 強勢歸來重磅再現   七等生、朱西甯、劉慕沙、朱天文、朱天心、吳晟、楊澤   藍光+DVD+作家小傳書籍完整典藏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家紀錄電影系列為目宿媒體創業作品。第一系列於2011年推出,將林海音、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王文興、楊牧等六位文學家的生命與創作經歷搬上大螢幕,打開沉寂多年的臺灣文學影像動力。   2015年第二系列七部電影聯合發表,紀錄四位台灣文學家瘂弦、洛夫、白先勇、林文月,以及三位香港文學家西西、也斯與劉以鬯。以文學之眼,望見大時代悲喜。兩系列共十三部作品,曾

榮獲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臺北電影節最佳剪輯、金馬獎最佳剪輯、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休士頓國際影展等獎項。   創業後的十年,目宿媒體深刻思考了《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承載的台灣文學版圖意義。在全新《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鏡頭裡留下文學朱家(朱西甯、劉慕沙、朱天文、朱天心)、吳晟、七等生、楊澤等台灣文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身影。   ◆ 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The Inspired Island III: A Lean Soul   1967年,七等生在《文學季刊》發表了臺灣文學史上著名短篇小說《我愛黑眼珠》,引起文壇極大的爭議。當時評論家認為,這類離經叛道、萎靡頹廢的文學作品,恐

影響國家安全而應杜絕。從此,七等生被批評為艱澀的個人主義或虛無主義作家。然而在時代洗練下,七等生成為影響後世文壇最重要作家之一,並被稱為臺灣「內向世代」作家的開端。   《削瘦的靈魂》紀錄片以導演口述旁白和小說文本字幕,以及親友等重要他人訪談,勾勒出作家的生命脈絡與創作形象。 導演朱賢哲突破拍攝困難與作家心防,多次採訪隱世多年的七等生,得以一窺其內在世界瘋狂又孤寂的觀點。   七等生自嘲自貶的筆名「七等生」,就是對時代的叛逆與反諷。《削瘦的靈魂》一片難得紀錄了這樣一位讓文壇與社會都往前跨步深思的小說家。   ◆ 導演朱賢哲   2016年以首部劇情長片《白蟻-慾望謎網》獲釜山影展國際影評

人費比西獎,並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紀錄片作品在2001年以《養生主-臺灣流浪狗》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以《西嶼坪》和《穿越和平》兩度在臺灣紀錄片雙年展獲獎。作品入選過日本山形、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等多個國際影展。   本商品包含:   ► Disc 1:電影本片藍光版   ► Disc 2:幕後花絮DVD版:收錄導演訪談幕後製作過程,七等生對自己紀錄片的想法,更多正片未收錄精彩訪談。   ► 精美作家小傳    光碟基本資訊:   ► 類別:藍光/DVD   ► 級別:輔15   ► 區碼:全區   ► 螢幕比例:16:9   ► 字幕:繁體中文、英文   ► 語言發音:華語發

音   ► 影音格式:無杜比 本書特色   ★《削瘦的靈魂》入圍2021臺北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   ★《削瘦的靈魂》入圍2021臺北電影獎 最佳視覺效果   ★《削瘦的靈魂》榮獲2021臺北電影獎 媒體推薦獎   ★ 首度收錄正片未曝光訪談遺珠。   ★ 全新錄製導演心路歷程,拍片技法大公開。   ★ 全彩彙編作家小傳,幕前幕後工作紀實。   ★ 全版震撼劇照重現電影氛圍,典藏設計限量發行。   ★ 收錄七等生親聲朗讀短片:〈我年輕的時候〉〈跳遠選手退休了〉〈文學與文評——我愛黑眼珠代序〉〈當代文學面對社會〉。 作者簡介 目宿媒體   目宿媒體自2009年成立,立志以當代影音媒介,

傳遞文學的美好的價值。2011年《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系列紀錄片誕生,將臺灣文學家介紹給新一代讀者,讓作家與時代在光影中重燃新一波文藝復興。十年來已有兩個系列、十三部文學電影中的主角們成為螢幕上永恆的面孔,帶給觀眾深刻的記憶與啟發。除了繼續拍攝第三系列,目宿媒體亦拍攝《我們在島嶼朗讀》等文學推廣短片。 藍光/DVD光碟: 電影本片-104分鐘 電影花絮-78分鐘含正片遺珠、幕後花絮、我們在島嶼朗讀   ◖正片遺珠◗ 七等生的創作線索 七等生的真 當電影遇上七等生   ◖幕後花絮◗ 紀念專場 導演訪談   ◖我們在島嶼朗讀◗ 我年輕的時候 跳遠選手退休了 文學與文評——我愛黑

眼珠代序 當代文學面對社會   作家小傳書籍: 總序 序言 關於作家 年表 書影 書影介紹 導演的話 小專題 特別收錄   自序 「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序言——都是青春與意志 林怡璇/馬岳琳   一九五三年,十四歲的劉武雄開始在每個放假的週日,用四開紙編寫一張週報,取名為《太平週刊》。他在週刊上抒發年少心靈的孤獨,倔強地以「七等生」署名在虛構與真實之間。   那一年,二十七歲的朱西甯與十八歲的劉慕沙初次見面,身在軍隊裡的他,頻繁寫信給這位熱愛日本文學的女孩。「一切的事業都不怕平凡,唯有文學不能平凡。」朱西甯在信箋裡鄭重寫下銳氣的誓言。   一九七二年八月,《幼獅文藝》雜誌極為罕

見地一次刊出十二首以「吾鄉印象」為題的詩作,二十八歲的吳晟讓吾鄉的天空不再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臺灣農村與土地在書頁上開始有了鮮明個性,從此紮根進時代的波瀾裡。   一九七七年,二十三歲的楊澤成為薔薇騎士,他不想站在對的一邊祇想站在愛的一邊。那本《薔薇學派的誕生》成為同代人的青春幻夢,楊澤說自己彷彿發作了一場青春熱病,「寫詩讓少年孱弱的身心湧出異常強大的力量。」   同一年,十九歲的朱天心快筆寫就綠衣黑裙的高中時光。胡蘭成說她和李白一樣,雖盡寫些吃喝遊蕩,但卻氣魄滿滿、逸興飛揚。《擊壤歌》精采明亮搭建了一方日不落國,讓四十年來敏感於年輕有時是件累人的事的小蝦們有心事可藏。   彼時較朱天心

大兩歲的姐姐朱天文,在淡江大學教室的黑板上寫下臺北市辛亥路四段的家中地址,她到不同大學演講,在臺上大聲呼籲有志於文學的同伴們都來家中集會,讀天下書、做天下事。那一年《三三集刊》創辦,二十一歲的朱天文成為主編之一。   春夏秋冬,執筆為鋒。「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三系列的作家傳主們,就這樣從十四、十五歲開始認真創作、勤於投稿,努力成書,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歲月裡,展現驚人的意志與才華。   七等生從苗栗通霄的海邊少年成長為現代主義作家,小說挑戰道德、直視人性,前衛震動當代。朱西甯與劉慕沙和他們的第二代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唐諾,第三代謝海盟,是離散與深耕的華文文學百年縮影;「文學朱家」裡可以看到各

自殊異的作家們像一匹匹孤狼,走在理念實踐、風格突破的道路上,帶著強悍飽滿的天賦與膽識。不能承認並安於生活即是詩的吳晟,奔走在臺灣中部的埤圳與濁水溪之間,他將自己貼近農業、農村與農民,以文學和大地召喚自我認同的熱情。曾經留美十載的詩人楊澤,在報刊的黃金時期擔任副刊主編超過二十年,中西文學滋養了他的眼界,他是文學世代的銜接點,也從未忘懷探索七〇年代迄今的臺灣文化論述。   從二○一七年開拍的島嶼寫作第三系列、五部紀錄片,也是另一種用影像創作、以毅力實踐的過程。   《削廋的靈魂》導演朱賢哲打破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界線,除了多次訪談隱遁多年的七等生本人,更以實景拍攝、特效動畫等實驗性手法,重現作家筆

下的小說場景。《願未央》導演朱天文,召集自己過往擔任電影編劇的侯孝賢導演班底,從苗栗、臺北一路拍到南京、北京、東京,就是為了訴說父母朱西甯、劉慕沙的故事,讓往事並不如煙。《我記得》導演林俊頴是朱家四十年的友人,也是小說家的他,要統整朱天文、朱天心兩位看似極端、對比鮮明的典型,卻又有著共同背景與信仰脈絡的寫作關係。   《他還年輕》導演林靖傑跟著吳晟在彰化田梗、濁水溪上下游與愛荷華、溫哥華間穿梭,沒想到北農事件讓作家直面衝擊、悠遊不再,影片緊密扣連了作家文學信念與人生際遇的當下。《新寶島曼波》導演杲中孚是傳主楊澤的多年好友,兩人嘗試無數次劇本架構重組與敘事手法創新,企圖讓電影開展臺灣都會與山水

間的詩意視野。   文學作品得以傳世,因為總有些堅持是歲月裡不曾改變的。作家風範如星辰熠熠,「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願捕捉一刻璀璨,與大家分享。

南京資訊104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各位朋友們,我們進軍Podcast嘍!以下為各Podcast平台
Spotify:https://bit.ly/SPOTIMG
Apple Podcast:https://bit.ly/APPLEMG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GOOGLMG

✩ Men's Game副頻道 http://bit.ly/2NEKLfA
快加入 Men's Game的Telegram頻道,只要下載 Telegram app後,點擊 https://t.me/mensgametw ,即可加入,可以收到我們的抽獎訊息,還有更多的Men's Game資訊哦。

更多影片歡迎參考我的頻道分類清單
雲南探險之旅 http://bit.ly/2PU7bdM
川西之旅 全集 http://bit.ly/2UkCX74
台 灣 人 行大陸 http://bit.ly/2KYvB2f
型 男 飛型日記 http://bit.ly/2H7WX5w
電 競 開 箱 http://bit.ly/2E6FZCM
美 味 人 間 http://bit.ly/2GVjdB1
開 箱. 系 列 http://bit.ly/2LEfUke
Men's Talk 系列 https://goo.gl/ggoy29
型 男 養 成 日記 http://bit.ly/2McGr4o
Travel 旅遊系列 https://goo.gl/nTwvTK
English subtitles http://bit.ly/2PCXYXb

在Men’s Game 官方商店
(台灣) http://mensgame.tw/
買單記得要輸入折扣碼 MensGame95ever 全店可打95折,指定商品除外

其它Men's Game影音平台
✩ Men's Game布萊恩 https://www.youtube.com/Bryan7112
✩ Men's Gamev如如 http://bit.ly/33tOgvS
✩ 微博 - http://www.weibo.com/5098991826 ( 官方 )
✩ Twitter https://twitter.com/mensgametw ( 官方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ensgametw/ ( 官方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nsgametw/ ( 官方 )
✩ Men's Game副頻道 http://bit.ly/2NEKLfA
✩ Telegram https://t.me/mensgametw (官方)

✩ Men’s Business https://goo.gl/ZF5Oqb ( 以Allen為主要內容 ) ( 官方 )

其它未寫到之上架平台皆非Men's Game官方直營或授權,Men's Game 於台灣及大陸皆申請註冊商標,所有合作相關事宜請與本工作室聯絡,如有侵權行為,Men's Game將提出法律途徑以保障權益。

✩ 如果您有信件需要寄送給我們請寄到以下收件地址
Men’s Game Studio 工作室 (郵件收發地址)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台北市松江路150巷6號1樓 +886-2-25230234
NO.6, LANE 150, SONGJIANG RD., JHONG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04, TAIWAN (R.O.C.)

羅蘭·巴特符號思維啟示下仿古街區的路徑發展研究—以鹽鎮水街為例

為了解決南京資訊104的問題,作者周穎 這樣論述:

隨著全球化進程與全面實行現代意義的城市建設,中國各城市文化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壓力。仿古街區是眾多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一個分支,是體現城市文脈延續的良好方式。但當文化依循著市場需求、經濟的調整而失去它自身本位時,文化便落入了一種形式符號,成為資本增值的生產象徵。本作為改善城市的均質現象、增加地方活力的積極途徑,變成了被操控、且被批判的消極對象。因此,面對各城市現存的邊緣化仿古街區,亟待被認知其自身的處境與價值,並為其找到可以指導良序發展的理論依據。在本研究中,首先,通過文獻的對比轉變了傳統看待仿古街區的視角,確認了仿古街區應該具備群體性、流動性、公共性內涵,突出了地方文化與場域發展應基於地方居民的特

徵。其次,基於仿古街區作為符號運作的載體之一,本研究借助了符號學理論對其場域文化符碼被神話化的背後邏輯進行了探索,並主要以對羅蘭巴特言語觀與整體觀的分析,延伸了得以服務於地方話語得以融入原權利話語團體的轉換層級,並將其轉化成模型。接著,選取了一個個案場域,通過定性與定量的工具使得基於地方的話語與場域關係的連結圖得以建立,最終確認了四條主要關係的關係連結圖,並供研究進一步對比、評估並調整場域神話文本的重視項,進而提出各路徑發展策略。結果表明,一方面,地方人所關注的點的優先性與神話文本確實存在差異性;另一方面,仿古街區的場域職能不僅僅只是旅遊經濟的一種形式,更是一個結合、調動地方居民、地方知識、地

方文化資源的網絡資訊中心,確認了屬於仿古街區價值的落腳點。本研究不僅提供了針對仿古街區的新的思考範式,也期為日後如何實踐仿古街區的獨立性、多樣性以及整體性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

帝王陵墓+歷代懸案+考古現場(全3冊)

為了解決南京資訊104的問題,作者李偉廣 這樣論述:

帝王陵墓通過嚴謹細膩的文字、引人入勝的內容配合精美配圖,向讀者展示著中華文明的成長與發展軌跡。無論從建築和裝飾技藝上看,還是從數量、規模來看,各代王朝的陵墓座座都值得後人探索和研究。因為陵墓裡除了有價值不菲的陪葬品外,其中所蘊藏的關於中國文化源流的珍貴線索,都可以大大滿足今人們對自己祖先生存狀態的強烈好奇。要知道,無論哪個人,當他看到那些精妙絕倫、超乎想像的古文化的時候,心中肯定會油然升起一股對自己祖先的崇敬和自豪之情。這些帝陵好像是一座座中華文明的博物館,有著無與倫比的文化價值。    歷代懸案收錄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有研究價值和最被廣泛關注的歷史懸案,內容涉及歷史奇案、帝王身世、戰爭懸案、宮

廷政變等。作者從文獻資料、考古發現、民間傳說、學術論證等多種角度,全面詳細地探討懸案的來龍去脈,科學嚴謹地分析其成因,深入淺出地解讀歷史,力爭給讀者提供有關懸案*權威、最豐富、最全面的資訊。並力圖將歷史研究的科學性、知識性、探索性同民間傳說的趣味性融為一體,充分彙集關於歷史懸疑的各種說法。    考古現場為考古和歷史愛好者,利用發現歷史的第一手方法“考古”通過四個章節分別介紹了我國歷史中國出現的的人類種族、古墓王陵、文字簡牘、古都遺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瞭解我國考古所取得成就的基本全貌,為此特選取了一些意義重大、深具代表性的考古發現,並詳細地講述了它們的發掘起因、發掘過程、發掘收穫以及發掘的意義

與影響。通過大量精美的真圖,展現出歷史的發現者們的第一視角,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有效,有趣地瞭解歷史的來龍去脈,並建立起我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前世今生。 李偉廣,山東省泰安第二中學,辦公室主任、歷史教研室主任,有多年的歷史教學經驗,在教學競賽和教研論文評比中,曾多次獲得全國二等獎、山東省一等獎和泰安市一等獎。閒暇之餘,在《泰安晚報》深度剖析一些歷史背後的故事。    程關雲,畢業于山東師範大學,現就職於山東省濱州市中學。曾獲得濱州市優質課二等獎,山東省優秀監考員等榮譽,發表多篇guojia級省級論文,多次參與省市課題研究。多年來在中國文化報、齊魯晚報等發表一些歷史隨筆

,頗受歡迎。    朱真,長沙市一中歷史教師,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特聘歷史教學指導專家,湖南省“國培計畫”骨幹教師培訓專家,岳麓書社歷史教材培訓專家,長沙市中小學鄉土歷史教材編委。曾獲上海市青年骨幹教師,虹口區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先後成為上海市歷史學科名師基地、長沙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在教學競賽和教研論文評比中,曾多次獲得全國一等獎、上海市一等獎和湖南省一等獎、長沙市一等獎。編寫多部教材教輔,多篇論文在國家核心期刊刊登發表。個人獨著《三國局中局:諸葛亮》(中國工人出版社)、《一看就懂的大漢史》(中國法制出版社),其中《三國局中局:諸葛亮》一書更由臺灣普天出版社在臺灣地區出版發行。 帝王陵

墓 章 秦漢:輝煌開始 秦始皇陵:驪山腳下掩輝煌 / 002 選址驪山為哪般 / 002 地下“黃泉”深幾許 / 006 “水銀江河”護遺體 / 007 漢高祖長陵:祔葬累累簇長陵 / 008 漢代座帝皇陵墓 / 008 陪葬墓中驚現三千兵馬俑 / 010 漢文帝灞陵:鑿山為陵始灞陵 / 016 “因山為陵”的背後原因 / 016 “頂妻背母”的灞陵故事 / 017 漢景帝陽陵:夫妻同塋在陽陵 / 022 唯我獨尊的皇家陵園 / 022 南北並立的“豪華陪葬團” / 023 意義非凡的彩繪陶俑 / 024 漢武帝茂陵:咸陽西望有茂陵 / 026 關於茂陵選址的傳說 / 026 規模空前的奢華帝

陵 / 027 地宮深處的玄妙奧秘 / 029 別具“象徵”的陪葬墓群 / 030 漢昭帝平陵:封土為塚覆鬥形 / 036 倉促建造的昭帝陵墓 / 036 上官皇后的陪葬墓 / 037 葬坑裡的稀罕發現 / 038 漢宣帝杜陵:鴻固原上登杜陵 / 040 鴻固原上建杜陵 / 040 陵園內的龐大建築群 / 041 “少陵園”上皇后塚 / 042 漢元帝渭陵:二十八宿守帝陵 / 044 渭陵陵園中的考古發現 / 044 排列有序的“二十八宿墓” / 045 漢成帝延陵:二度建陵花費多 / 050 匱竭天下造帝陵 / 050 紅顏才女守陵墓 / 051 漢哀帝義陵:荒淫帝王誰陪葬 / 055 義陵

考古初探測 / 055 義陵到底為誰建 / 056 光武帝原陵:枕河蹬山破常規 / 058 違背風水的神秘陵地 / 058 原陵選址的真正原因 / 060 “墓現金龍”的盜墓傳說 / 061 原陵中的柏樹傳說 / 062 “漢陵曉煙”和“漢皇仰臥”的兩大奇景 / 063 漢明帝顯節陵:邙山以南有漢塚 / 072 富含政治意義的“東漢皇陵群” / 072 邙山之上“三漢塚” / 073 明帝身旁誰陪葬 / 073 漢獻帝禪陵:“以漢禪魏”葬禪陵 / 075 漢朝末代帝王的行蹤探尋 / 075 “百姓捧土”堆成的帝王陵墓 / 076   第二章 魏晉:古墓不祭 魏武帝高陵:奸雄留謎在安陽 / 08

2 一代奸雄的死亡之謎 / 082 “七十二疑塚”的古今探秘 / 083 安陽陵墓的證據挖掘 / 084 墓誌銘引發的疑問 / 085 漢昭烈帝惠陵:蒼山難掩武侯祠 / 088 為何君墓落臣祠 / 088 真墓在奉節的猜測 / 089 劉備真墓的第三種可能 / 090 東吳大帝蔣陵:東吳帝墓藏佳人 / 094 南京早的六朝陵墓 / 094 孫權墓究竟在哪兒 / 095 晉武帝峻陽陵:鏊子山前峻陽陵 / 097 荒淫皇帝的生前功過 / 097 鏊子山前的帝陵初探 / 099   第三章 隋唐五代:依山為陵 隋文帝泰陵:獨孤皇后不孤獨 / 104 歷經滄桑的古老帝陵 / 104 獨孤皇后“同墳”陪

葬 / 106 隋煬帝陵:撲朔迷離煬帝陵 / 112 隋煬帝陵的歷史誤判 / 112 真墓在揚州西湖鎮 / 113 唐高祖獻陵:質樸渾厚是獻陵 / 115 依照漢制修建的初唐陵墓 / 115 具有濃郁初唐藝術風格的獻陵石刻 / 118 開啟“功臣密戚”陪葬皇陵的傳統 / 119 唐太宗昭陵:明君昭陵馭六駿 / 120 依山為陵的真正原因 / 120 選址九嵕山的背後玄機 / 122 大規模的陪葬墓群 / 123 昭陵六駿盼團圓 / 124 唐高宗乾陵:一陵兩帝謎團多 / 132 女皇為何選址梁山 / 132 緣何乾陵能夠保存完好 / 133 無字碑與無頭石像之謎 / 135 唐義宗恭陵:太子塚

裡葬帝王 / 136 洛陽唐陵塚 / 136 恭陵內的石刻建築 / 137 唐中宗定陵:鳳凰山上棲帝陵 / 140 鳳凰山中建帝陵 / 140 陪葬墓中故事多 / 141 唐睿宗橋陵:繞山築城開橋陵 / 143 唐十八陵之冠 / 143 橋陵石刻甲天下 / 148 唐玄宗泰陵:龍盤鳳息金粟山 / 150 尖山山尖建泰陵 / 150 淒清陵園陪葬少 / 151 唐肅宗建陵:精雕細琢的建陵 / 155 中唐皇帝陵 / 155 陪陵汾陽王墓 / 159 唐代宗元陵:代宗病逝歸元陵 / 160 檀山之上從儉葬 / 160 睿貞皇后陵右 / 161 唐德宗崇陵:嵯峨山南有崇陵 / 163 “蓮花穴”內建

崇陵 / 163 陵園石刻及陪葬 / 166 唐憲宗景陵:薄命明君葬景陵 / 168 鑿山為陵四月成 / 168 石刻精美陪葬豐 / 172 唐敬宗莊陵:平地起塚是莊陵 / 174 鞠迷皇帝荒誕之死 / 174 中唐“堆土成陵”代表 / 175 唐僖宗靖陵:積土為塚起靖陵 / 178 唐十八陵的“收官之作” / 178 被發掘的唐代帝陵 / 179 五代十國帝陵:戰亂帝陵多災難 / 182 地處中原的後周帝陵 / 182 幾無史載的南唐二陵 / 183 “以王禮葬”的吳越王墓 / 185 力士石雕護駕的前蜀王墓 / 186 夫妻同穴的後蜀王墓 / 187 東、西兩山共建閩王墓 / 190 割據

兩廣的南漢王墓 / 191   第四章 宋元:多舛命運 宋太祖永昌陵:一支響箭定寶地 / 194 瀟灑一箭,敲定風水寶地 / 194 宋太祖死因謎團 / 195 宋太宗永熙陵:伊洛河河畔永熙陵 / 199 獨具匠心的永熙陵墓 / 199 精品石雕襯永熙 / 200 奢華陪葬惹賊盜 / 202 宋真宗永定陵:永定一陵除二奸 / 203 言簡意賅說定陵 / 203 永定陵石刻的“胖”文化 / 203 一陵除“二奸” / 206 宋仁宗永昭陵:拆遷致選壞風水 / 210 拆遷不易,選定了壞風水 / 210 陵寢的建築有哪些 / 212 後人稱頌的“守成帝王” / 214 宋英宗永厚陵:名臣陪葬永厚陵

/ 215 細數家底不厚的永厚陵 / 215 眾臣陪葬永厚陵 / 216 宋神宗永裕陵:滹沱河上好石羊 / 219 滹沱河上的永裕陵 / 219 五大國寶石刻齊鬥豔 / 220 從現存遺跡看裕陵 / 226 宋哲宗永泰陵:天災人禍降泰陵 / 228 大同小異建泰陵 / 228 巍峨之山,災難之山 / 229 歷經風霜破敗不堪的永泰陵 / 232 宋孝宗永阜陵:陰差陽錯葬紹興 / 233 永阜陵屈辱被盜 / 233 宋六陵緣何建紹興 / 238 成吉思汗陵:萬馬踏平天驕墓 / 239 “萬馬踏平”陵墓的玄機 / 239 神秘的成吉思汗葬禮 / 242 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兒 / 243   第五

章 明代:奢華與淒婉 明太祖孝陵:明清皇家陵 / 248 影響深遠的“明清陵” / 248 孝陵中有何特色建築物 / 249 長眠孝陵的一代賢後 / 256 明成祖長陵:藏風得水天壽山 / 258 明成祖朱棣為何要在北京建陵 / 258 十三首陵規格高 / 259 明仁宗獻陵:勤儉君王葬朴陵 / 266 細看樸實無華的陵寢 / 266 獻陵中埋葬的後妃有哪些 / 270 勤儉君王風流 / 271 明宣宗景陵:古樸素雅的景陵 / 273 守成帝王陵寢小 / 273 景陵中陪葬的為何是繼後孫氏 / 274 明英宗裕陵:石門山前有裕陵 / 280 一廢一立,英宗險葬裕陵 / 280 能工巧匠建裕陵

/ 281 明憲宗茂陵:建造茂陵坎坷多 / 283 茂陵的曲折發展史 / 283 茂陵中的標誌性建築群 / 288 明孝宗泰陵:地氣不正損王氣 / 290 泰陵風水不太好 / 290 世界上幸福的皇后 / 292 明武宗康陵:神奇傳說繞康陵 / 296 康陵內部探秘 / 296 康陵中流傳的傳說 / 297 明世宗永陵:荒唐皇帝葬永陵 / 299 嘉靖帝做過的荒唐事 / 299 從建築中看永陵規模 / 302 陵中葬著的三位皇后分別是誰 / 304 明穆宗昭陵:昭陵首創啞巴院 / 306 昭陵啞巴院的形制 / 306 修修補補昭陵史 / 307 明神宗定陵:是詭異在定陵 / 309 定陵玄宮佈

局之謎 / 309 萬曆皇帝及兩後的姿勢之謎 / 314 價值連城的陪葬品 / 314 明光宗慶陵:鳩占鵲巢是慶陵 / 316 明光宗為何葬于慶陵 / 316 慶陵建築知多少 / 318 明熹宗德陵:木匠皇帝葬德陵 / 320 木匠皇帝的悲喜人生 / 320 末帝陵修建難 / 324 德陵中是否埋葬著張惶後 / 324 明毅宗思陵:齊心協力建思陵 / 328 崇禎皇帝被葬思陵之謎 / 328 千辛萬苦始下葬 / 329   第六章 清代:孤寂的輝煌 清朝永陵:永陵一開清國運 / 334 永陵的來歷及規劃 / 334 永陵“之”與“” / 335 郡王與貝勒為何要葬於永陵 / 336 清太祖福陵

:奇景逸事滿福陵 / 342 四大建築物領風騷 / 342 “福陵八景”有哪些 / 343 阿巴亥是否葬在福陵 / 345 清太宗昭陵:風雲傳說妙絕倫 / 347 昭陵選址風雲 / 347 昭陵的神奇傳說 / 348 孝莊因何未入葬昭陵 / 350 清世祖孝陵:一代帝僧葬吉壤 / 358 虔心問天選陵址 / 358 走馬觀花看孝陵 / 359 與孝陵比肩的皇后陵寢 / 360 入葬孝陵還是皈依佛門 / 360 清聖祖景陵:盛世皇帝長眠處 / 362 聖祖皇帝葬景陵 / 362 個“吃螃蟹”的景陵 / 366 埋葬皇后和妃嬪多的帝陵 / 367 清世宗泰陵:恢宏西陵由此始 / 369 宏偉建築下

的疑雲與玄機 / 369 清朝為何有東、西兩大墓葬群 / 370 世宗親賜陵寢于愛弟 / 372 清高宗裕陵:風流天子入極樂 / 374 乾隆巧點金井穴 / 374 乾隆石棺會自己走路嗎 / 375 為何三位皇后只有兩位陪葬 / 375 裕陵中為什麼還有皇太子園寢 / 378 清仁宗昌陵:豪華富麗帝王墓 / 380 昌陵引發的風波 / 380 內有乾坤的豪華陵寢 / 381 兩位的曲折入葬史 / 386 清宣宗慕陵:打破陳規出新彩 / 387 打亂祖制,與妻同穴 / 387 為什麼慕陵沒有功德牌 / 388 生前曲折,死後多難的皇后們 / 388 清文宗定陵:咸豐建墓秘密多 / 392 咸豐帝

陵為何從西陵跑到東陵 / 392 定陵的風水陰謀說 / 393 定東陵被盜的奇恥大辱 / 394 清穆宗惠陵:差帝陵風波多 / 400 東陵中遜色的帝陵 / 400 惠陵為什麼沒有石像生 / 401 駭人聽聞的惠陵偷盜案 / 402 清德宗崇陵:後一座帝王陵 / 403 歷經艱難建崇陵 / 403 生不受寵,死卻同穴 / 405   歷代懸案 章 先秦:人類文明的初始紀元 先秦:人類文明的初始紀元 / 002 補天傳說,流傳不息 / 002 傳說與史實的交匯點 / 005 真相原來如此 / 007 堯舜禪讓:堯是否真的願意讓位於舜 / 008 堯舜禪讓的歷史盛景 / 008 堯帝禪讓的疑問 /

011 古往今來,眾說紛紜 / 015 盤庚遷殷:商朝為何多次遷都 / 016 遷都所為何事 / 016 以遷都為戰略措施 / 020 化解王位紛爭 / 023 紂王其人:暴君典型——商紂王功過之爭 / 025 歷史的寫實與誇大 / 025 “紂之不善”的不同解讀 / 027 宰相典範:孔子對管仲的讚美與批判 / 031 褒貶不一的評價 / 031 令人迷惑的問與答 / 033 孔子觀點的對立與統一 / 034 桓公之死:中原霸主死後為何無人斂屍 / 036 成就霸業的齊桓公 / 036 霸主的衰落 / 037 一代霸主的淒慘晚年 / 037 萬世師表:謎一樣的至聖孔子 / 042 孔子的身

世之謎 / 042 大聖人的相貌如何 / 043 聖人的自嘲 / 049 顛沛流離:重耳為何流亡在外十幾年 / 050 為了避難的流浪 / 050 重耳在齊國的豔遇 / 054 重返逃亡之路 / 055 田氏代齊:逃亡貴族終取人國的奧秘 / 058 田氏的奮鬥 / 058 鳩占鵲巢之爭 / 061 得民心者得天下 / 065 千年爭議:名將吳起葬身亂箭有何隱情 / 066 名將引發的道德爭議 / 066 光輝與陰影 / 069 吳起之死的歷史評價 / 073 屈原投江:愛國詩人“鬼節”投江為哪般 / 074 鬱鬱不得志的屈原 / 074 自殺地之謎 / 078 鬼節投江 / 078 戰國戰神:

李牧被殺之謎 / 081 一代戰神 / 081 反間計的厲害 / 084 幡然悔悟,為時晚矣 / 085 刺秦大業: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 086 歷史還原 / 086 荊軻其人 / 087 刺秦未果之謎 / 088 帝位象徵:傳國玉璽失蹤之謎 / 091 皇權神授的象徵 / 091 玉璽流落的戰國時代 / 092 浮沉千年的玉璽 / 096 博物館中的玉璽 / 097 第二章  秦漢:封建一統背後的疑團 身世之爭:秦始皇究竟是否為皇室血脈 / 100 千古一帝秦始皇 / 100 秦始皇與呂不韋的淵源 / 101 身世爭論不斷 / 102 敢死部隊:兵馬俑中的士兵為何一律不戴頭

盔 / 106 一去不回的戰場 / 106 英勇作戰的緣由 / 107 嗜殺成性的民族 / 108 萬里長城:一個讖書的傑作 / 110 誕生于謊言的長城 / 110 秦始皇之憂 / 111 長城的誕生 / 112 秦始皇陵墓:皇陵內藏匿幾多未破解疑團 / 115 秦始皇陵因何選址驪山 / 115 地宮深幾許 / 116 秦始皇的遺體是否完好無損 / 117 平民皇帝:劉邦崛起之謎 / 120 劉邦的真實出身 / 120 天賜良緣成為人生拐點 / 121 成就大業 / 123 阿房宮之火:是誰毀滅了宏偉的阿房宮 / 125 中國秦朝著名的宮殿——阿房宮 / 125 灰燼探索中的驚人發現 / 1

26 阿房宮,到底毀於什麼? / 127 垓下之役:楚漢大決戰的地點究竟在哪裡 / 131 “靈璧說”和“鹿邑說” / 131 決戰地點“新說” / 132 引發“垓下之爭”的原因 / 136 兔死狗烹:劉邦為何接連殺三將 / 137 借呂後之手,除掉韓信 / 137 失去信任,死狀淒涼 / 138 異姓諸侯的敗亡 / 138 望族失勢:名將班超家族垮臺之謎 / 141 真正的貴族 / 141 之後的下坡路 / 142 刮倒大樹的後一陣風暴 / 143 娃娃皇帝:東漢為何盛產低齡無權的小皇帝 / 148 史上小皇帝 / 148 幼主臨朝現象普遍 / 149 宦官、外戚惹的禍 / 150 帝王墓

葬:漢少帝死後何以被葬入宦官墓穴 / 151 登上帝位 / 151 短暫的帝王生涯 / 152 不尋常葬制的由來 / 153   第三章三國兩晉南北朝:分裂時期的難解之謎 第四章赤壁之戰:到底是不是一場子虛烏有的戰爭 / 156 草船借箭的偏差 / 156 “周瑜打黃蓋”子虛烏有 / 160 借東風之謬誤 / 160 霸主曹操:至死不稱帝有何用意 / 162 不願背負亂臣賊子的駡名 / 162 不具備的稱帝條件 / 163 實用主義至上 / 166 名醫之死:曹操殺華佗之謎 / 168 一代神醫之死 / 168 華佗的過失 / 169 顛覆以往的真相 / 170 劉備墓穴:劉備真正的葬身之所在

何處 / 173 劉備的衣冠塚何去何從 / 173 “奉節說”也存懸念 / 174 劉備遺詔有何異常 / 174 七擒孟獲:著名的歷史佳話是否具有真實性 / 180 孟獲,是否確有其人 / 180 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獲” / 181 街亭失守:揮淚斬馬謖是否另有隱情 / 183 本有勝算,奈何失手 / 183 諸葛亮的失誤 / 184 痛斬愛將的歷史隱情 / 185 劉禪之智:“扶不起的阿斗”是否真的平庸無能 / 187 到底是昏君還是大智若愚 / 187 軟弱無能還是能屈能伸 / 189 北朝皇后:十七位皇后何以紛紛出家 / 192 為榮華,皇后甘為尼姑 / 192   第四章 隋唐五代

:繁榮的重重迷霧 隋文帝之奇:隋文帝畫像為何“大駭”陳叔寶 / 198 表面風光,內心恐慌的陳叔寶 / 198 楊堅到底有多可怕 / 199 楊堅的畫像嚇倒陳叔寶 / 200 隋煬帝之死:暴君隋煬帝被活活勒死的前因後果 / 204 隋煬帝“政績”概覽 / 204 矛盾升級,農民揭竿而起 / 205 唐太宗秘聞:李世民與大夫魏征的不傳之秘 / 207 問君臣何物,一物降一物 / 207 我看愛卿多“嫵媚” / 208 壽終正寢也難保墓碑 / 209 玄武門之變:大唐王朝的五次血淚史 / 211 玄武一變貞觀開 / 211 神龍二變太平終 / 211 景龍三變重俊亡 / 212 景龍四變睿宗立 /

212 先天五變盛世啟 / 213 喋血玄武為哪般 / 213 韋氏之亂:韋氏喪心病狂的深層原因 / 216 苟富貴,無相忘 / 216 縱容之下,必受其亂 / 217 妻不賢,夫之過 / 218 模範丈夫:宰相房玄齡為何沒有三妻四妾 / 220 在外運籌帷幄,對內畏之如虎 / 220 是嫉妒也是愛 / 221 弱水三千,只飲一瓢 / 222 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之謎 / 223 一代女帝武則天竟被親手提拔的宰相趕下臺 / 223 興酷吏天怒人怨,養男寵自取滅亡 / 224 是命中註定還是早有安排 / 225 三讓皇帝:唐睿宗為何頻繁地退位 / 230 讓則生,不讓則死 / 230 身不由己

抑或無可奈何 / 231 唐睿宗的“不爭”思想 / 232 駙馬難當:唐朝望族為何集體不願做駙馬 / 233 公主難嫁之謎 / 233 為保官位而聯姻 / 234 駙馬難為 / 236 馬嵬坡之變:楊貴妃之死的若干疑點 / 237 寵冠後宮的美人 / 237 香消玉殞之爭議 / 238 後世傳說 / 240 牛李黨爭:李商隱到底是牛党還是李黨 / 242 捲入党爭,非他本意 / 242 權力爭鬥中的沉浮 / 243 文人氣節 / 244   第五章 遼宋夏金元:融合時期的滄桑變幻 燭影斧聲:宋太祖死亡之謎 / 248 暴斃而亡,死因成謎 / 248 弑兄奪位 / 249 “金匱預盟” / 25

0 斷臂太后:獨臂女人如何撐起江山 / 251 堅強的化身 / 251 果斷的抉擇 / 252 以“堅強”為圖騰 / 252 名臣寇准:客死異鄉的秘密 / 256 北宋的宮廷鬥爭 / 256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258 流落異鄉 / 259 宮闈秘事:“狸貓換太子”事件是否為史實 / 260 宋仁宗的身世疑雲 / 260 登上帝位 / 262 擺脫陰影 / 262 宦官之道:童貫崛起之謎 / 264 傳奇宦官的發跡與滅亡 / 264 五個“” / 265 崛起的背後 / 266 名將身死:宋高宗為何要置岳飛於死地 / 267 表像與引子 / 267 心頭之患,殺意根源 / 268 時代的悲歌

/ 269 大汗陵寢:成吉思汗葬於何處 / 274 雄偉陵區 / 274 墓地之所眾說紛紜 / 275 大汗陵寢,威嚴象徵 / 276 脫脫更化:“元末賢相”是否名副其實 / 277 因私廢公,鑒人不明 / 277 經濟不穩,終釀禍端 / 278 撼動元朝 / 278   第六章 明清:夕陽帝國沉落的軌跡 宮女之死:明成祖屠殺三千宮女為哪般 / 282 殘暴的統治者 / 282 天子一怒,代價慘重 / 284 嗜殺帝王 / 285 後宮畸戀:大齡萬貴妃憑什麼獨享恩寵 / 286 深厚的感情基礎 / 286 稱霸後宮的惡婦人 / 287 一枝獨秀的秘密 / 288 昏君烙印:明英宗是否真的昏庸

至極 / 292 寵信宦官釀災禍 / 292 流落異鄉 / 293 復位後的新生 / 294 奇葩帝王:昏庸武宗為何棄朝不顧 / 29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296 離譜的玩樂之心 / 297 朝政荒廢,昏庸盡顯 / 298 權術之道:差勁的嘉靖皇帝憑藉什麼收服臣子 / 299 高明的權術家 / 299 駕馭臣子有手段 / 300 淺析嘉靖的權術手腕 / 301 神宗怠政:萬曆皇帝為何二十八年不上朝 / 304 懶政的皇帝 / 304 萬曆皇帝的明與仁 / 305 正常運轉的國家 / 305 紅丸疑案:泰昌帝服紅丸致死的內幕 / 307 病急亂投醫 / 307 黨派矛盾升級 / 308 紅

丸案的千古之謎 / 312 平反之謎:袁崇煥之死是否是千古奇冤 / 313 命喪反間計 / 313 名將的悲哀 / 314 歷史的解說 / 315 江山永逝:崇禎皇帝自殺的千古之謎 / 316 遷都之疑 / 316 江山易逝 / 317 魂斷萬壽山 / 317 萬千寵愛:董鄂妃身世謎團 / 320 秦淮八豔說 / 320 親王福晉說 / 321 傳說之事 / 321 孝莊下嫁:太后下嫁攝政王內幕 / 323 太后下嫁攝政王 / 323 權力角逐 / 323 多種可能 / 325 雍正被刺:雍正暴斃是否被刺致死 / 327 民女行刺是否事實 / 327 張冠李戴的宮女行刺 / 328 丹藥之禍

/ 328 偷龍換鳳:乾隆帝的生母到底是何人 / 331 官方記載 / 331 傳說中的皇帝生母 / 331 疑案難解 / 334 身材笑柄:劉墉羅鍋之名的千古疑惑 / 335 劉墉其人 / 335 取士的標準 / 336 歷史的真相 / 338 和珅化身:慈禧太后為何被傳是和珅轉世投胎 / 340 和珅垮臺 / 340 乾隆皇帝的風流傳說 / 341 不靠譜的野史 / 342 三朝斷後:大清皇帝為何接連斷後 / 346 近親婚配影響大 / 346 外在環境的影響 / 347 慈禧惹的禍 / 347 慈禧墓地:西宮娘娘為何會葬在東邊 / 349 慈禧與清東陵 / 349 陵墓傳說 / 350

身不由己的慈禧 / 350 蓮英之死:大太監李蓮英死亡之謎 / 357 精明的首領太監 / 357 棺木內的秘密 / 360 未解的謎團 / 360   考古現場 第一章 文明溯源:源遠流長傳千古 元謀人:極具爭議的人類始祖 / 002   兩顆牙齒改寫了歷史 / 002   元謀人所處年代之爭 / 004   當之無愧的中國早人類 / 008 藍田人:開始製作工具的智慧人 / 011   波折的發掘之旅 / 011   公王嶺化石驚現藍田女人 / 013   陳家窩與公王嶺的定代爭議 / 014   開啟人類製作工具的先河 / 015 北京人:現代中國人的直系祖先 / 021   不分國界的

考古發掘 / 021   揭開人類進化的神秘面紗 / 023   頭蓋骨失蹤謎團 / 024   古人類生活的“百科書” / 025 山頂洞人:初具社會形態的後期智人 / 028   北京人後人的疑團 / 028   人工取火的智慧人種 / 032   不可思議的裝飾品 / 033   人類社會的雛形——母系氏族公社 / 034 河姆渡文化:神秘消失的古文明 / 036   純系偶然發現的文明源頭 / 036   人工栽培“水稻”的發達農業 / 037   先進的木構建築 / 040   “河姆渡”消失之謎 / 041 仰紹文化:繁榮的中原古文明 / 043   七千年仰紹文化“復活” / 0

43   蔚為壯觀的仰紹文化遺址 / 044   定居生活原來是被逼的 / 045   令人叫絕的仰韶彩陶 / 047 紅山文化:女神崇拜與璀璨玉文化的合體 / 049   女神塑像震驚世界 / 049   匪夷所思的玉器加工 / 051   分歧巨大的源流研究 / 052   紅山女神竟是女媧!? / 056 西安半坡文化:北方農耕文化的起源 / 058   農業與漁獵並重的定居生活 / 058   半坡文化的代言者——半坡彩陶 / 059   集體墓地與甕棺葬 / 061   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 / 062 大汶口文化:原始狀態下的“階級社會” / 068   一個偶然引出一支文化 /

068   大汶口人的獨特審美 / 069   私有製造成貧富分化 / 070   父系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 071 良渚文化:佔據半個中國的“古國” / 075   有望成為中國朝代之首的“良渚” / 075   神秘的玉石來源 / 077   良渚文明的消失疑案 / 081 龍山文化:“青銅文明”的開啟者 / 083   意義非凡的“中國考古案” / 083   制陶史上的——黑陶 / 085   第二章 神秘陵寢:長眠地下待人尋 羅布泊小河墓地:“西域文明”肇始者的亡靈城 / 092   異常艱難的發掘之旅 / 092   奇異的生殖崇拜 / 096   出土乾屍世界之 / 097

  封存不止三千年的墓葬 / 098   西域文明的萌生地 / 099 晉侯墓地:難以擺脫的被盜噩運 / 100   盜墓分子頻頻光顧 / 100   商周時期的車馬坑 / 101   驚現於世的羊舌晉侯墓 / 106   歷史文獻中的晉侯 / 107 三門峽虢國墓地:名列於中國三大遺址博物館 / 110   險沒于水下的戰國古墓 / 110   因滅亡而名垂千古的“虢國” / 111   塵封兩千多年終見天日 / 112   罕見的稀世國寶出土量 / 114 中山國王陵:被歷史遺忘的鮮虞王陵 / 120   “天書”解讀出的神秘王國 / 120   一波三折的古墓發掘 / 121   銘文燒

錄下的中山國 / 125 曾侯乙墓:舉世聞名的編鐘誕生地 / 128   6 倍于“馬王堆”的“超級古墓” / 128   深沒水下的奢華陵寢 / 130   戰國遺響驚現於世 / 131   歎為觀止的製造工藝 / 136 江陵楚墓:楚國故都光環下的古墓 / 139   乾旱下的考古機遇 / 139   越王勾踐劍的身世之謎 / 141   陵墓寶藏的主人究竟是誰 / 142 馬王堆漢墓:停留在兩千多年前的地下世界 / 146   “鬼火”背後的曠世寶藏 / 146   辛追為何許人 / 150   千年女屍不腐之謎 / 151   漢代考古的里程碑 / 152 滿城漢墓:堪比帝陵的奢華寢宮

/ 154   “守陵”村的秘密 / 154   大名鼎鼎的中山靖王 / 157   驚世之作:長信宮燈 / 158   傳說中的金縷玉衣 / 160 雷台漢墓:天馬文化的締造者 / 166   雷神庇護下的寶藏 / 166   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 / 167   馬踏飛燕的主人 / 172 曹操墓:長眠的名震千年梟雄 / 174   質疑不斷的墓主身份 / 174   撲朔迷離的曹操墓 / 176   東方首現“羽人” / 177 阿斯坦納墓地:世界民族演變的歷史畫卷 / 181   絲綢之路下的瑰寶 / 181   數以百計的千年乾屍 / 183   中國的斯芬克斯之謎:伏羲女媧圖 /

184 西夏王陵:深藏著西夏王國的興衰史 / 187   神秘王國現身賀蘭山下 / 187   幾近毀滅的九座帝陵 / 188   真實存在的“鳥人” / 190 明定陵:十三陵被發掘的地宮 / 194   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有計劃的帝陵發掘 / 194   難書功德的無字碑 / 196   劫難不斷的萬曆帝陵 / 198   第三章 玄奧天書:文明遺跡歲月痕 殷墟甲骨文:商代不再是傳說 / 210   慧眼識寶的甲骨文之父 / 210   部甲骨文著錄書——《鐵雲藏龜》 / 212   甲骨文的書法藝術 / 216 大盂鼎銘:西周康王的忌酒勸誡 / 218   命途多舛的寶鼎 / 218  

 因被勸忌酒而聞名的“盂” / 222 毛公鼎銘:現存長的青銅器銘文 / 224   毛公鼎為何物? / 224   四處流浪的寶鼎 / 225   文學與書法的典範之作 / 230 銀雀山漢墓竹簡:兵法古籍的小書庫 / 232   污泥中的亂草 / 232   是雜亂的枯草,還是寶貴的竹簡 / 234   橫空出世的兩大孫家兵法 / 235 侯馬盟書:晉國政治鬥爭的記錄者 / 242   三家分晉的前奏曲 / 242   莫衷一是的年代推斷 / 243   價值巨大的盟辭文獻 / 244 睡虎地秦簡:大秦王朝輝煌的見證者 / 249   沉睡在睡虎地的絕世秦簡 / 249   竹簡為何千年不

腐 / 251   竹簡裡的乾坤 / 252 居延漢簡:揚名於檔案界的“四大發現” / 255   四處漂泊的千年木簡 / 255   驚現人間的漢代檔案室 / 260   兩漢的“百科全書” / 262 走馬樓簡牘:三國孫吳的官方檔案 / 266   深埋古井的瑰寶 / 266   中國古代文獻的重大發現 / 268   中國一座簡牘博物館 / 270 莫高窟藏經洞:慘遭多國洗劫的佛經洞 / 272   絲綢之路現佛光 / 272   為避戰禍封藏經文 / 274   莫高窟的劫難 / 279 奉先寺雕刻:石雕藝術的奇葩 / 281   皇家開龕造像的偉大工程 / 281   奉先寺的代言人

——盧舍那大佛 / 282   盛唐雕塑的典範之作 / 288 賀蘭山岩畫群:西域先民的生活畫卷 / 293   賀蘭山的神秘“塗鴉” / 293   少數遊牧民族的文化長廊 / 295   瀕於毀滅的黑石峁岩畫 / 296   第四章 故都廢墟:輝煌不再掩塵埃 偃師二裡頭:初揭面紗的神都 / 302   夏王朝是否存在 / 302   掘不盡的寶藏:二裡頭遺址 / 303   名副其實的華夏都 / 304   挖掘才剛剛開始 / 307 鄭州商城:殷墟文化的源頭 / 310   “破爛”中的驚世發現 / 310   重現人間的商代古都“亳” / 311   千年滄桑難掩的繁華 / 316 周

原:眾多傳世名器的誕生地 / 318   禮樂文明的發源地 / 318   青銅器層出不窮 / 319 琉璃河:西周時期的燕國王都 / 326   路邊不尋常的陶片 / 326   墓葬區:燕國都城的指向標 / 328   確定北京建城史的大發現 / 333 齊國故城遺址:姜太公子孫的棲息地 / 335   屹立東方 600 餘年的諸侯大國 / 335   世界罕見的排水系統 / 336   四大手工業作坊遺址 / 343   齊國歷史的大圖譜 / 344 南越王宮署遺址:廣州的三寶之一 / 346   開發嶺南人:趙佗 / 346   中國早的禦花苑遺址 / 347   才露一角的南越王宮殿

/ 354 隋唐長安城遺址:當時世界上的都市 / 355   隋唐盛世的繁華帝都 / 355   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典範 / 360   300 年帝都淪為廢墟 / 361 北京元大都遺址:城市文明發展的實物遺存 / 364   今日京城的奠基者 / 364   北京城址變遷的實跡譜 / 367   元大都遺址 / 368

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系統的建構與運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南京資訊104的問題,作者梅文兵 這樣論述:

面對全球老齡化所帶來持續性養老壓力,各國政府都開展了行之有效的辦法來應對本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興起,社區居家養老已經成為中國的主體養老模式,据數據統計,中國90%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但不能否認的是,社區建設之初,較少考慮到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因此如何構建符合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便成為政府、養老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基於此,本論文借鑒國內外相關建設和發展經驗,通過質性研究和量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構建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並選取中國珠三角地區4個典型社區進行實證運用,以期提出適合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對策

建議和改善策略。具體內容如下:首先,透過文獻資料調研、政策文本分析和老年扎根訪談的方式,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初步選取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51項評估指標;其次,將上述51項指標編制成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運用模糊德爾菲法,邀請官、產、學界專家對51項指標的重要值進行評量,根據專家共識值和門檻值的設定,最終篩選出48項社區適老化建設指標;再次,將上述48項指標的重要度和表現度,編制成問卷針對社區居家老年人及其相關群體進行廣泛調研,透過576份有效調研數據,運用因素分析法,構建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4項準則、9項次準則和48項指標的評估指標系統;另外,將社區適老化建設評

估指標體系,編制成模糊層次專家問卷,邀請官、產、學界專家對各層級評估指標的相對重要值進行評量,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計算出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各層級指標的權重值;最後,透過本研究構建的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選擇中國珠三角地區城市、城郊、城鎮、農村等4個典型社區進行實例驗證,客觀科學評估該社區適老化建設的狀況並根據評估數據提出改善策略。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的研究,是可以涵蓋多面向的研究,這不只是針對現有社區的適老化建設狀況進行評估,從其中辨識適老化建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善建議,也可以於社區規劃建設前段作業時,協助相關部門有效的篩選建設指標並進行決策,以尋得符合社區居家養老產業需求之切

實適老化表現。本研究最期待的是藉由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提升社區適老化建設成效和社區居家養老品質,進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幫助老年人成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