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nthonyReid寫的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和W.JacquelyneKious,RobertI.Tilling的 板塊構造學說紀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板塊構造學說紀事 - 五南圖書也說明:書名:板塊構造學說紀事,ISBN:978-957-11-3926-5,頁數:120,出版社:五南, ... 所居住的地球,透視某些自然景觀的形成原因: ○南亞大地震和海嘯為什麼會發生?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八旗文化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蔡元芳所指導 蔡采芬的 國小高年級海嘯防災教育 教材設計與教學成效評估 (2016),提出南亞大海嘯板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海嘯、防災教育、避難地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蕭士俊所指導 馬婉華的 機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建立-應用於核三廠 (2014),提出因為有 海嘯危害度分析、機率式、定率式、COMCOT的重點而找出了 南亞大海嘯板塊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然_害:可怕的大自然_象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 这起地震与去年引发南亚大海啸的地震密切相关,未来几年内,南亚地区仍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甚至引发另一次大海啸。这次地震是每年向北移动5厘米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南亞大海嘯板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為了解決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作者AnthonyReid 這樣論述: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 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勞岱爾、 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得主 ★★台灣首次出版!東南亞史最權威經典,未來十年顯學!★★ ★★台灣版作者新序,找回台灣人身上的東南亞性★★   ◆   弱國家性╳季風貿易╳多元性別╳外來文化挪用╳語言種族的多樣性   「東南亞」是超越國別史的大集合   是一塊多元而獨特、只能以「東南亞性」名之的   多元族群文明和濕熱叢林水域   東南亞何以成為「關鍵的十字路口」?   台灣位處十字路口的北大門,該如何與之交流?   ■東南亞「不是中國,不是印度」,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長久以來,東南亞

地區在它的鄰居眼中就十分獨特,中國人稱之為「南洋」,印度人稱它為黃金之地「蘇瓦納德維帕」(Suwarnadwipa),阿拉伯人將它稱為「爪哇」,歐洲人則稱其為「更遠的印度」或「超出恆河的印度」。   由此可知,東南亞一直都是有著無窮多樣性的獨特區域——它有特殊的環境,包括濕熱的季風氣候、密集的叢林、廣泛的水系,還有火山和海嘯等周期性的自然災害。由於地形的破碎和水域的隔離,人群相互連結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海洋而非陸地,使得東南亞沒有整合並統治廣大疆土的大帝國。一直到十九世紀初,外人眼中的東南亞依然是個連貫一致的整體,尚未形成民族國家的概念。   現代東南亞的基因庫與語言庫大多來自北方的中國,宗教

與書寫文化則是來自西邊的印度。但是這兩個巨大鄰居的文明對東南亞的影響是有限的,東南亞「不是中國,不是印度」,它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獨特性。也由於東南亞位處東亞人南下及西方人東來的交會之地,隨著伊斯蘭文明及歐洲文明的進入,各種文明因地理、氣候、貿易等因素於此地邂逅、交匯和衝突,創造出多元燦爛的東南亞文化,使其終成關鍵的十字路口。   ■從無國家、弱國家到民族國家,看東南亞的千年轉變   東南亞地區最早的社會具有強烈的「無國家」(stateless)性。無國家的人們以採集、狩獵和遊耕為生,小心翼翼與更具階級性的王權展開貿易和交流,防止自己被其併吞。這種無國家的性質在東南亞的陸地區(如:今日的緬甸、

泰國和寮國和中國境內雲南等地),被作者稱之為「佐米亞」(Zomia,即高地生活)。   在十九世紀西方民族國家的概念進入前,東南亞的國家概念並不強,可以用「弱國家性」來形容,其中兩種代表的政權形態為:「納加拉」(nagara)和「內格里」(negeri)。前者「納加拉」於第十至十三世紀之間宰制著東南亞大陸區,例如吳哥、蒲甘以及爪哇島的滿者伯夷,它們自視為文明的焦點和神聖王權的中心,依賴水稻耕作取得穩固的糧食來源。後者「內格里」則是十五世紀持續到十七世紀商業時代的主宰者,類似港口城市國家,最著名的有麻六甲、馬尼拉、汶萊……等,因位於航運樞紐而興起,是一系列以海洋貿易為基礎的小型政體,接待國際貿

易商可說是它們存在的根本理由。   至於形塑現代東南亞民族國家的關鍵期是十九世紀上半葉,在此之前,東南亞地區除了區分大越國與中國的疆界之外,並無其他的固定邊界存在。隨著歐洲民族主義的進入,東南亞被納入了一個新的世界體系,荷蘭、英國、西班牙/美國、法國在這片區域上畫定邊界,現代化教育的引入,逐漸形成國語及國族的概念,導致民族主義獨立運動。現今的東南亞各國,便是在二戰後的民族國家獨立潮裡如雨後春筍般形成的。   由此可知,現今東南亞的民族國家、國族語言和邊界是近兩百年的產物。這段期間,在東南亞人生活之中,國家、民族與宗教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高,造成了原本是一個整體的東南亞的破裂與分歧。在回顧千年

的東南亞史時,便不能用已知的現代邊界來描述,否則會進入歷史的誤區;也因此,本書作者瑞德便使用島嶼或集水區等地理單位,詳細論述東南亞從無國家、弱國家、到民族國家的複雜歷程。   ■只有理解「東南亞性」,才能看懂東南亞諸國的歷史和本質!   如何保持「多樣性」與「獨特性」兩者之間的平衡,向來是東南亞的挑戰所在;本書正是以「關鍵的十字路口」為基準,橫跨上古至現代兩千年的幅軸,以探尋東南亞地區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假如我們用最少的詞彙描述何謂「東南亞性」,那就是:環境、性別和弱國家性。   ◎「環境」——指的是東南亞所處的濕熱氣候、季風吹拂的土地,以及板塊交界處不穩定的地質條件   在遠洋航行依賴

風力的帆船時代,每年風向固定交替的季風,對東南亞的海洋航行十分有利,進而成為全球商貿發展的搖籃;由於位處板塊交界處的不穩定地質條件,為東南亞帶來了火山爆發的災難、人口周期性減少,以及因火山灰的覆蓋而產生的稻作文明等特點。   透過日漸精密的定年技術,人們發現巨型火山噴發會導致全球氣候的短期波動,因此瑞德認為東南亞的環境影響是世界性的,東南亞劇烈的火山噴發往往是全球小冰河期的罪魁禍首。正是這樣的獨特環境,造就了東南亞物種和文明的多樣性,這正是東南亞的獨特性之所在。   ◎「性別」——指的東南亞歷史上的女性曾享有人類社會最大的自主性   在經濟方面,東南亞夫妻的財產是由雙方共同持有,各自有經

濟自主性。東南亞人認為應該由女性控制家庭的金錢收入並進行理財,女性的財產權有足夠的保障。因此,東西方貿易商人要和當地女性締結短期婚姻以取得貿易代理權。   東南亞女性的強勢地位,也導致了男性發展出獨特的性服務,以及多元的、跨性別的文化。即使儒家、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將外來的男性主導模式帶進了東南亞,這種性別關係依舊維持某種東南亞的獨特屬性。直到十九世紀殖民主義進入,當地女性的地位才因此下降。   ◎「弱國家性」——指的是東南亞社會不存在統一的中央政府,沒有發展出官僚國家   高地無政府主義一直是東南亞的特質,然而他們依舊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文明,例如自給自足種植水稻的「納加拉」,和位於轉運

樞紐成為貿易港口的「內格里」。東南亞文明也因為缺乏政府的箝制而更有活力、更加平等、更重視貿易、更加多樣性。   ■東南亞性獨特而多元,東南亞史將成為未來十年的顯學   本書作者安東尼•瑞德是國際上研究東南亞的第一人,他的研究不是從決定歷史的所謂大事件出發,而是注重環境、地理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年鑑學派的研究方法,因此有「亞洲的布勞岱爾」之稱。此外,瑞德堅持全球史的研究視角,印度、中國、伊斯蘭、近代歐洲的力量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相遇、交織和互相影響,正是東南亞在全球史中的重要特徵。   目前台灣出版的東南亞相關主題以國別史居多,且偏重民族主義視角。要探討長達一千三百多年的東南亞通史,若只依

賴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視角,將無法洞悉東南亞的本質;這是因為東南亞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出現所謂的「政治體制」,到二十世紀中葉才出現「民族國家」。   本書便是首部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東南亞的多樣性和獨特性的權威之作。行文上不以單一的時間線從古敘述至今,而是分為氣候、貿易、宗教、政治、人文等不同主題深入研究;不同時代所側重的描寫主題也不盡相同,甚至在不同的時代裡,東南亞的大陸區、半島區和群島區幾大區塊之間並非相互接續,有時可能會互相重疊,更能呈現東南亞地區乃至於東南亞史的多元獨特之處。   ■位處十字路口的北大門,台灣是泛東南亞文化的一部分   十七世紀以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始,台灣再次涉入東

南亞的海洋網絡。作者就特別指出,台灣島乃是一個龐大語族──南島語族的誕生地,「如果沒有台灣,就不會有東南亞的語言地圖」。   台灣歷史的弱國家、強社會特質非常類似東南亞,事實上,台灣原本就是東南亞文化的一員——台灣社會文化底層的東南亞性非常醒目,不僅僅表現為原住民的南島語言,閩南族群也是泛東南亞文化的重要承載者。此外,台灣和東南亞國家一樣,都位在太平洋火環帶,地震與地熱活動相當活躍,原住民的文化十足珍貴,同時也瀕臨消失的危機,這是因為南島語族原住民在自己的國度當中也一樣被殖民者當成了少數族群。   一直到現代,台灣與東南亞各國都曾向對方學習,但台灣看待東南亞社會的歷史和未來的視角仍舊「從北

向南看」,以陸地思維看海洋世界,甚至出現抱持經濟殖民主義的新南向政策;作者瑞德便強調,「看東南亞,由南往北看的觀點至為重要」——對台灣讀者來說,東南亞絕非只是表層的新南向政策,而是應該透過東南亞看清自己的過去和未來,才是海洋國家台灣與東南亞正確的連結方式。  

國小高年級海嘯防災教育 教材設計與教學成效評估

為了解決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作者蔡采芬 這樣論述:

摘要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不僅地震災害多,更要注意因地震而引發的海嘯災害,例如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及2011年日本大海嘯,便是因海底地震所引發。自從921大地震後,政府為強化民眾的地震防災能力,不遺餘力宣導防震的重要性;此外,也向下延伸,每年都要求各級學校需進行防震演練,加強學生的應變能力。然而,自日本因關東大地震引發311大海嘯後,同樣曾有海嘯災害紀錄的基隆,也開始正視此一災害,並針對臨海地區有海嘯侵襲可能的學校或社區加以宣導。本研究以基隆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歷史紀錄,設計一套在地化的海嘯防災教育課程,學生不但能從課程中認識海嘯相關知識,並用實作教學、分組討論方式讓學生規劃、製作海嘯避難

地圖,跳脫以往侷限於校園中的避難模式,讓基隆臨海地區學童能根據住家附近環境,自行尋找最好的逃生路線與安全避難場所。本研究採「混合方法研究」與「前實驗設計」兩種研究方法,以基隆市仁愛國小五年級二個班為教學對象,分別在教學前、後進行學習問卷施測,透過統計分析,證明學童在教學後,對於海嘯認知、海嘯防災應變有顯著且正向的影響。另外,從課程中學生的學習單分析得知,學生對於選擇安全避難場所與規劃海嘯逃生路線的能力,都有大幅提升。此外,本研究引進日本片田敏孝教授的海嘯避難三原則概念,結果顯示,經過海嘯防災教育教學的學童,更了解海嘯避難三原則並能身體力行,也使學童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加強海嘯防災教育的教學成

效。最後,希望在未來的教學中能讓親子多共同參與防災規劃,建立強烈互信,以達自助、人助、互助的境界。關鍵詞:海嘯、防災教育、避難地圖

板塊構造學說紀事

為了解決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作者W.JacquelyneKious,RobertI.Tilling 這樣論述:

初版二刷   本書為我們一展地球內部的豐富活動及其與人類生存的相依關係,關愛地球就從瞭解地球開始!   本書是由美國地質調查所委請兩位權威學者-W. Jacquelyne Kious and Robert I. Tilling,特別針對一般大眾規劃而編寫的地球科學入門書,透過大量珍貴的圖表照片、清晰詳盡的內容安排並挑出人們最關心的話題,讓讀者在輕鬆閱讀間,即可學習到地球科學課程中最基礎的板塊構造學知識。   關於我們腳底下的地殼原貌,您可能有興趣瞭解卻不知從何下手,您可能對近幾年來不斷在世界各地上演的大地震感到好奇!細數土耳其大地震、台灣九二一、日本阪神大地震到最近因南亞大地震而引發的世紀

大海嘯,每件事都與人類生存習習相關,而地震的成因-板塊移動所形成的推擠,如此強大的力量與能量究竟又是從何而來?   本書內容透過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陳建志及桃園農田水利會馬家齊老師,以嚴謹的角度、簡潔流暢的譯筆,忠實呈現原書風味,充滿趣味且循序漸近的內容會是您一探地球科學的最佳入門書,也是學校老師最易上手的課輔教材。 並且將帶我們一探所居住的地球,透視某些自然景觀的形成原因: ●南亞大地震和海嘯為什麼會發生? ●是海底火山爆發造成了夏威夷群島還是板塊推擠形成的? ●恐龍滅絕的真相不是因為天寒而是…? ●板塊構造學說的確立是怎麼演進的? ●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怎麼形成的,直至今日為何仍能節節高昇

? ●夏威夷群島形成的原因竟然是源源不斷的火山岩漿凝成? ●古老的年代,非洲大陸和南美洲竟是相連的? ●我們腳下的大陸從未平靜、一直處於流動狀態? 譯者簡介 陳建志 民國六十一年出生於台南市 *現職: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學歷:   民國八十三年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士   八十七年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   著有十餘篇學術論文,發表在國內外的專業期刊上。並有多篇與地球科學相關的科普譯作,刊登在「科學月刊」中。「板塊構造紀事」是他的第一本譯著。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所以沒有培養出任何興趣來,硬要擠個興趣的話,「看閒書」算是吧!目前有個兩歲大的兒子,與太太一家三口住在中壢中央大

學附近。 馬家齊 *現職:   桃園農田水利會研究員 *學歷:   199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之前身)   主修灌溉排水及水資源規劃 *經歷:   參與行政院農委會「輪區內水路系統配置」之研究計畫   退伍後在經濟部水資局永續發展中心擔任文字編輯   接觸過許多專家學者有關水資源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文章   也因緣際會地與老同學合譯了「板塊構造紀事」一書   2001年因為興趣轉換跑道,從事網頁程式設計及美編   2003年在研究所指導教授的鼓勵下,考入桃園農田水利會,   負責灌溉計畫擬訂、水資源調配分析等業務,繼續驗證與應用學校所學的知識

機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建立-應用於核三廠

為了解決南亞大海嘯板塊的問題,作者馬婉華 這樣論述:

近幾年陸續發生2004年南亞大地震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兩起大地震事件皆引發重大海嘯災害,造成數萬人傷亡,因此再度引起研究學者對於海嘯相關研究的重視,而處於板塊交界處且四面臨海的台灣更不可忽視這個問題。不同於傳統上較常使用的定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 (Deterministic Tsunami Hazard Analysis, DTHA),本研究主要將根據PG&E (2010) 和Thio 等人 (2010) 建立機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 (Probabilistic Tsunami Hazard Analysis, PTHA) ,並且加入模式和震源參數的不確定性,使得結果能夠更為全

面性,卻也因為納入了各種不確定性,因此處理上相較於定率式方法困難。本研究使用數值模式COMCOT (Cornell Multi-grid Coupled Tsunami Model),將海嘯模擬波高結合統計機率概念,主要目的乃建立機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及計算流程,並將其應用於核三廠,欲探討針對馬尼拉海溝 (Manila Trench) 發生地震所造成的海嘯波對核三廠的機率危害度分析,以作為提供防範海嘯之參考依據。本研究目前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提供資料,模擬其中40組模擬情境,將針對馬尼拉海溝機率式海嘯危害度分析方法及流程建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