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休閒與運動管理碩士班 鄭溫暖所指導 李青霞的 臺北市内湖運動中心之服務品質及休閒效益 (2009),提出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懷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王宗吉所指導 李孟學的 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 (2004),提出因為有 公辦民營、運動參與行為、顧客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北市内湖運動中心之服務品質及休閒效益

為了解決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的問題,作者李青霞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1.臺北市內湖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之概況;2.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參與者在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感受的差異;3.臺北市內湖運動中心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本研究採便利抽樣進行量表的發放,有效問卷共計272份。研究工具採用莊孝宗(2009)之服務品質量表,包含五個分量表,共計24題,而休閒效益量表則為自編量表,參考謝大才(2008)與吳科驊(2006)二位學者之休閒效益量表修正而成,包含四個分量表,共計16題,本研究之主要結果如下:(一) 在服務品質中,平均數最高為關懷性,最低為保證性。在休閒效益中,平均數最高為生理效益,最低為社交效益。(二) 在服務品質中,41-50歲

參與者在社交效益構面上顯著高於21-30歲參與者;教育程度在國中與專科者之參與者在有形性與反應性構面上顯著高於研究所參與者;自由業在有形性構面上顯著高於工商服務業。在休閒效益中,教育程度在國中與專科者在社交效益構面上顯著高於研究所;購買月票參與者在自我實現與休閒效益總量表構面上顯著高於購買單一課程參與者;已婚者在心理效益、社交效益與自我實現構面上顯著高於未婚者。(三) 服務品質愈好,參與者之休閒效益愈高,其中以社交效益與有形性因素相關最高,最低為生理效益與有形性、關懷性之相關。

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 區 運動中心 游泳池 月票的問題,作者李孟學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四間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新生、玉泉公園與中山、北投運動中心)的消費者,採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研究。於民國93年11月到94年3月發出731份問卷,回收總樣本631份,回收有效問卷600份。利用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爾以及杜納T3事後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受試者的人口統計特性,以「男性」、「21~40歲」、「學生」、「大學(專)」、「已婚」與「30,001~50,000元(含)」居多。二、運動參與行為以「月票」、「週

一至週五白天」、「下午5:00~營業結束」、「1~4次」、「1~2小時」與「單獨一人」居多。三、受試者分項設施使用頻率,游泳池、SPA水療、蒸汽室、廁所、更衣室以及淋浴間等設施以「總是會使用」最高;烤箱與三溫暖設施以「不曾使用」最高。四、受試者選擇游泳池之決策因素排名,前五項依序為「游泳池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價格合理」、「環境清潔衛生」以及「人員服務佳」。五、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月收入」的受試者對運動參與行為與顧客滿意度各構面有顯著差異存在。六、不同「票券種類」、「一星期使用時段」、「一天中使用時段」、「使用頻率」以及「使用形式」的受試者對顧

客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根據研究之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一、游泳池經營業者應同時提供月票與回數票等多次票券供消費者做選擇,並嘗試利用悠遊卡或儲值卡等電子卡片計費的消費方式。二、游泳場館經營業者除提供寬廣、清潔與舒適的游泳池設施外,更應積極運用行銷管理方法,考慮不同目標群體的人口統計特性及其運動參與特性,據此提供最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與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