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我傷心ktv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別怕我傷心ktv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洪丹寫的 一點一點流光(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和方文山的 如詩一般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圓神 和作家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別怕我傷心ktv,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點一點流光(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

為了解決別怕我傷心ktv的問題,作者洪丹 這樣論述:

  這次,他要當一個老實人,和你一起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在你耳邊傾訴所有的不堪……   同時,他要當你的引渡人,聆聽你的悲傷,點亮你的心房……   你還記得那則虎姑婆一口吃掉加班的父母的都市傳說嗎?你還記得重聽女神獎勵搞丟鐵斧的樵夫加班時數的故事嗎?你還記得哪一個東西會莫名變長嗎?是鼻子?小矮人?還是工時呢?   PTT鄉民推爆,一位集文學素養以及幽默風趣於一身的詩壇新星──「哭叟詩人」洪丹,將顛覆你對詩的想像!   他關心婚姻平權、關注勞工議題、反思宗教信仰、傾訴情感的得與失,同時也擅長用諧音竊取你的笑容。這次,洪丹不只要當一個說童話故事的人,還要當一名諧音詩情人,帶領大家找到生

活中一點一滴的流光,以及黑夜中那一明一滅的星光。   你可以在充滿光明的童話裡,挖掘出幽微的深意與現實生活的赤裸呈現;你也可以在看似絕望的詩句中,找尋到從石縫中透出的光點與被理解的寬慰。   由流洩光光的入口進入,你將會發現,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你的內心是如此黑暗無光……   由波光熠熠的入口進入,你將會從此相信,這個世界不會傷害你……   在不知道盡頭是有光還是無光的你,敢走進去嗎?   本書特色   ★PTT鄉民推爆!<勞工童話>作者洪丹首部詩集強力問世!   ★中西兩翻雙書封設計,有「波光熠熠」和「流洩光光」兩面設計,你可以從無光的入口進入,漸入佳境;也能從有光的一側進入,慢慢走至無光

之地…… 名人推薦   ★詩人 徐珮芬、作家 陳茻 專文推薦   ★作家 文字慾、作家 朱宥勳、瘋狂搖滾傳教士 朱頭皮約信、想想論壇作家 江昺崙、詩人 宋尚緯、清大中文系兼任講師 李威寰、《妖怪臺灣》作者 何敬堯、詩人 李豪、《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祁立峰、寫真的 林季鋼、詩人 林夢媧、作家/譯者 林蔚昀、熊與貓咖啡書房創意總監 林德俊、空職工理事 林馨怡、詩人 段戎、青年詩人 洪崇德、政治/新媒體工作者 苗博雅、作家 神小風、作家 追奇、詩人/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唐捐、詩人 夏夏、詩人 陳令洋、北科大化工系助理教授 崔宏瑋、彰化高中教師/作家 陳育萱、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 陳信行、牧師 陳

思豪、詩人 郭哲佑、大學兼任講師 張純昌、作家 盛浩偉、詩人 張詩勤、媽媽詩人 游書珣、基督徒性別平權運動者 喬瑟芬、詩人 寒鴉、作家 溫如生、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總監 葉家瑜、詩人 楚影、詩人 銀色快手、沒用的詩人 瞇、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中岳、詩人 蔡仁偉、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鄭仰恩、詩人 潘家欣、詩人 鄭哲涵、作家/教師 歐陽立中、詩人 蔣闊宇、歷史作家 謝金魚、政大中文系兼任講師 謝獻誼、美女詩人 羅毓嘉、詩人 騷夏、justfont 共同創辦人 蘇煒翔 「諧力」推薦 好評推薦   所有信以為真的,那些美麗的欲望,都在詩的諧音裡,一點一點,流光,那些光,不在眼眶打轉,便成心

願。   在洪丹的詩裡,詼諧與寂寞,字與字之間,有時會發現,一個世界。──作家 文字慾   喔   這個是 詩集 耶   那   我也來寫個詩 回敬 好 了   讀一讀讀一讀   洪丹的詩很多我們身邊的事   好像很多講到愛情   那   我來寫個   身邊的愛情事     ###   我知道你是愛我的   因為你隨身攜帶葉克膜   有時我快死了    有時我活蹦亂跳    你都適時將葉克膜插入我的體內   我知道你是愛我的    你說葉克膜可以讓我活比較久可以保鮮我的器官可以賣比較好的價錢   我死了後這筆錢都歸你   你知道我是愛你的   如果是愛家公投人士   由於是主內弟兄姊妹   

我們可以算便宜一點   約為外國人價格的一半   ###   這詩好像也蠻適合放入這本詩集   ###   這詩好像不適合放入這本詩集   ──瘋狂搖滾傳教士 朱頭皮約信   洪丹作為知識(滋事)分子,擅長以諧音笑話,將網路哏拼成了當代社會的預言、欲言與寓言(還是浴鹽?)創造議題,諸如性別平權、勞工議題的同話,或者童話。在一次針心推薦。──想想論壇作家 江昺崙   如果你後悔曾經放蕩卻懷念年少輕狂,如果你想跟同性結婚或與伴侶和解,如果你愛到卡慘死、加班沒加薪,如果你自備環保筷、充滿童情心,如果你是異端基督徒、半路殺出工程師,本書保證讓你笑中帶淚,請一定要看。昺崙,再啦幹!──清大中文系兼

任講師 李威寰   活著就是一齣悲喜劇,被逼妥協,被逼變成活屍,漸漸活得失去知覺。洪丹卻以幽默為矛,狠狠刺穿這世界的假面,讓滴落的淚水滌淨疲憊的心魂。我在詩裡不是讀到行屍走肉的末日,而是有人相陪的黎明。──《妖怪臺灣》作者 何敬堯   「獅潭」早有諧音詩,看似惡趣卻刺入語言延異的繁華密境。詩有可解有不可解,有美刺晦澀或直陳。除了莊諧的逸趣,《一點一點流光》更歪打正著符應《詩經》〈詩大序〉傳統,抒下情而通諷喻。《文心雕龍》的〈諧讔〉一篇,如今成了「諧音」一體,猶如那瘋轉的歌詞:「我以為我會暴富/可是我沒有」,由後視前,令人玩味。──《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祁立峰   詩歌不總是只能抒情,洪

丹藉著挖苦、詼諧、諷刺等等方式,來翻轉我們習以的日常,讓我們意識到他透過詩歌的異識來議事,他是義士抑是一杯義式,有點苦澀卻令人醒腦。在這情理易逝的異世,謝謝他仍在書寫軼事,讓我們的流光,不會一點一點流光。──寫真的 林季鋼   在崩壞前守住支撐自己的骨架,但不要害怕他們一點一點流光。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等待自己的,一點一點流光。──詩人 林夢媧   洪丹像是那個大喊「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男孩,用他的詩,讓現實的虛偽一點一點流光,餘下生命的歡樂或悲傷,如流光(或鹽水蜂炮)般散落。──作家/譯者 林蔚昀   勞工是我心底最軟的一塊,結果是最軟的那一塊,肉呢!虎姑婆笑瞇瞇的。近年勞基

法兩度修惡,勞工休息時間越來越少,要合理的休息時間能用來愛人與被愛,找尋夢想擁有未來,有一天,期待虎姑婆不會吃掉勞工們的孩子!──空職工理事 林馨怡   要拿一件事情比喻洪丹的詩,我會說像美國流行的「meme」(哏)。諧音笑話、偶爾廢哏,諷喻時事,讓人無言又上癮,不小心一個下午就泡在裡面了。出來的時候身上的水滴還很難乾。──詩人 段戎   對於有光與無光並存的意象,在這本詩集裡面,發揮得淋漓盡致。讀洪丹的詩,很常讀著讀著,嘴邊勾起一抹笑,卻又瞬即在笑裡感受到如刀刺穿的楚痛。這種充滿趣味、調侃、諷刺的生活語彙,在他的精心安排下成為五味雜陳的詩,哭笑不得,十分過癮。──作家 追奇   名門出

了奇葩,出手都是怪招。他鑽進語音、語義、語法的隙縫,取得獨特的原料,織成神奇的斗篷。你看他穿梭於廟堂與廣場之間,以機鋒,以內力,以詼諧,踹翻了那些老大顢頇者的門面,傳達庶民的心聲。這樣的詩是踐履性的,訴說即是行動,好笑所以有力,健步如飛,深情可感,蘊含著「我們這個時代」最火熱的聲音。──詩人/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唐捐   詩人洪丹有如童話中誠實的孩童,大膽拆穿「國王的新衣」,用直率的文字將我們熟悉的寓言故事偷渡成現實的幻境,將現實的荒謬透過詩意的語言讓人得以直視。──詩人 夏夏   諧音哏、政治哏、時事哏都是最難一ㄎ永流傳的笑話,但洪丹傾一本詩集的力量給它們過肩摔,碰!狠狠地摔出一堆詩意,令

人不禁讚嘆:才華就應該這樣浪費,不浪費不足以顯其富有。真想開他紅單!──詩人 陳令洋   過去幾十年的臺灣,一句話就能讓人心肝結球的寫手,多半靠著幾種行當在過活:廣告文案、心靈雞湯、失戀歌詞。從而,雖然受雇者被糟蹋的鬱卒已經成了眾人共享的日常心情,但是,除了工運論述口號之外,還真沒什麼有滋味的字句能簡練表達這種賭爛。苦勞們只好下班後去KTV嘶吼幾條失戀歌來稍稍解氣。二○一六年起的勞基法修法鬥爭中出現的、使用各種媒材的新一代創作者,像寫詩的洪丹,扭轉了這種失語狀態。雖然勞方最終輸了法條,卻贏得了自己的豐富聲音。福氣啦!──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 陳信行   這是個比Simon and Garfu

nkel 吟唱時,還要貧瘠的年代。   人們談話著,卻不是言說;人們張開耳朵,卻沒有聆聽;人們寫著歌,卻毫無心神迴響的曲調。莫說攪動驚擾,人們根本不曾覺察到the sound of silence。   因此,誠心分享給你,洪丹,其詩、其心、其了然,《一點一點流光》,一種屬於沉默的聲音。──牧師 陳思豪   洪丹的詩沒有知識分子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視角,詩集裡出現的是「澳門首家線上賭場」「周星馳」「旅蛙」「循利寧」等等,以及種種富時代意義的諧音戲謔,記錄臺灣年輕人的生活姿態。在現代詩彷彿開始「復興」的臺灣,我想我一直在等待這樣的一位詩人,他的詩將成為我們往後的鄉愁。──詩人 郭哲佑   洪

丹把生活中一切好笑的、無聊的微小話語,用詩意打磨、拋光,那留下失去前記憶、回到相遇時場景的溫柔願望,讓我們的不堪竟有著靈光。讀著他的諧音笑話,你會遇見那詫異的轉折背後,一顆悲傷易碎的心。──大學兼任講師 張純昌   笑著笑著就哭了,但哭著哭著又笑了。讀完詩集,讓人對文學再燃起興趣,讓人對追求公義又充滿力量。這既是正義的詩學,也是詩學的正義。──作家 盛浩偉   總有人該挺身而出,將詩端上街頭,被更多人看見。這些詩或許令人發噱,看起來不太正經,但你卻不得不承認,詩就此進入了你的心──洪丹正是這樣一位詩人,一位詩的街頭藝人。──媽媽詩人 游書珣   因為同為支持婚姻平權的基督徒,而認識了洪丹

,相識起就知道他熱切於社會正義,常與陳思豪牧師一起出現在街頭,也常看他以幽默的詩句,寫下自身的情感、對社會的諷刺與期許,讀畢總是笑中帶淚。很榮幸看到他的詩集出版,願這一點流光,流入每個需要的心靈,以微光,照亮孤單的人的。──基督徒性別平權運動者 喬瑟芬   洪丹的詩句中除了笑鬧,更多的是他心底的溫暖,他寫詩、他說諧音笑話,只為了讓你知道,他感受了你的痛苦,也讓你知道,無論生命再多磨難,也有人勉力讓你Don’t失笑頻。──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總監 葉家瑜   在很多年前,我就明白洪丹的文字甚好,只是我沒想過,會以推薦的形式與他重逢。命運也者,太多出人意料,或許洪丹正是深知如此—即使惘然雖在,只要

藉由一點一點地寫詩,終究不勞青鳥探看,進而懂得流光的意義。──詩人 楚影   這是人在窘途的恨情歌,有世態炎涼的喟嘆,也有愛不對人的荒謬離奇,有苦情的內心戲臺詞,有搞笑歡樂的動物性感傷,也有擲不出正確骰子那種徬徨和迷惘,宛如流螢秋光的語字,沿著城市邊緣把黑暗的窗一個一個點亮。──詩人 銀色快手   一點一點流光,剛開始覺得這名字真文藝,後來才想到是一點一點流光。流光很美,流光很悲悽。名字很美,讀了卻忍不住說北七。可是北七,又有一點悲戚。──沒用的詩人 瞇   環境、土地、勞動、正義,那些我上街吶喊的口號變成洪丹的詩,那些我寫的嚴肅聲明稿與投書成了洪丹筆下的詼諧嘲諷與勸世,但,通常沒人聽我

的,所以這個時代需要洪丹這樣的倡議者。──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中岳   縱使諧音創作在近幾年來流行得有些氾濫了,洪丹卻能在一片機智與詼諧中,摻進一點點別人所鮮有的溫柔。哪怕溫柔是落魄的,看似玩世不恭的他,仍懷抱著對這世界的愛,而且愛得很深很深。──詩人 蔡仁偉   我和洪丹是籃球場上的隊友。在球場上,看他左突右闖,撕裂對手防線;在球場下,他總愛說諧音笑話,頓時有種違和感。是的,在他身上,違和的事還多著呢!他讀中文系,後來去當工程師,本該寫程式的手,不知道為什麼,卻寫出了一本詩集來。你可以把《一點一點流光》當成諧音笑話,或者世道奇聞,但別忘了,他的本質是詩集。洪丹寫盡那些無光之所,讓你

讀著讀著就哭了;但你也從他的文字,看見無光之所的盡頭,彷彿流洩著熠熠波光。這回,你讀著讀著就笑了。相信我,這是一本你絕對不容錯過的「詩悲秀」詩集。──作家/教師 歐陽立中   洪丹的詩作中同時存在兩條音軌,在笑鬧中憂慮著,在悲傷中戲耍著,藉此獲得另種超脫。用拼貼、諧擬與笑鬧來抵擋人世的不堪,反倒展演了後現代情境裡的特殊悲壯,在這喧騰、破碎、表面的社會裡,看似樂天,其實逆向而行。十幾年過去,洪丹又帶我回頭看見李商隱的古典深情,看見身為現代人的快樂,看見當初那位無畏又好笑的少年,縱使早已被時間帶走,回想起來卻一直在那邊。──詩人 蔣闊宇   初讀洪丹處女作,總為幽默雙關的文字及辛辣敏感的取材而

會心一笑。但細讀之際卻見在歪斜作弄背後有著淺淺深深的哀愁,像是作者常用「你/我」對舉敘事;「你」固不必是某人,而「我」亦非必為作者,於是那些傾斜詼諧不如說是一種對平衡的尋索,在每個混亂不堪的時代裡,總有斯人提醒著期許光亮或者如何不那麼晦暗。這份追探之情與後續開展,就請一起試讀《一點一點流光》。──政大中文系兼任講師 謝獻誼   「最快樂的笑,往往最為悲哀。」不知為何讀著這本詩集的時候,腦海裡不斷浮出這句話。詼諧與幽默已經是我們對抗這世界所有惡意的唯一武器了嗎?如果是,洪丹的詩集正好給了我們那樣的勇氣;而如果不是,最為幸運的我們,也還有這些詩。──美女詩人 羅毓嘉   中文系出來不寫詩要幹嘛

?但反正學長最後也是跑去當 Java工程師了。右手寫程式,左手寫詩。感性中見理性,沒選錯行,真是:不誤正業。很推薦這些佯裝成廢文的臉書詩。──justfont 共同創辦人 蘇煒翔   ★好評連連,「針心」推薦!   這是一本特立獨行的詩集,比起散場的電影院、咖啡杯緣的唇印和哭濕的枕頭,我們更常看到的是綺夢、ㄧㄡˇ ㄧˊ和一劍浣春秋。對我來說這是很厲害的事情。──詩人 徐珮芬   我原也以為,世間所有的詩,都是情詩,而洪丹的情詩有生命裡的無聊瑣事,一不小心卻可能是某段青春日子的全部。──作家 陳茻   我在詩裡不是讀到行屍走肉的末日,而是有人相陪的黎明。──《妖怪臺灣》作者 何敬堯  

 詩有可解有不可解,有美刺晦澀或直陳。除了莊諧的逸趣,《一點一點流光》更歪打正著符應《詩經》〈詩大序〉傳統,抒下情而通諷喻。──《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祁立峰   洪丹藉著挖苦、詼諧、諷刺等等方式,來翻轉我們習以的日常,讓我們意識到他透過詩歌的異識來議事,他是義士抑是一杯義式,有點苦澀卻令人醒腦。──寫真的 林季鋼   這種充滿趣味、調侃、諷刺的生活語彙,在他的精心安排下成為五味雜陳的詩,哭笑不得,十分過癮。──作家 追奇   這樣的詩是踐履性的,訴說即是行動,好笑所以有力,健步如飛,深情可感,蘊含著『我們這個時代』最火熱的聲音。──詩人/臺大中文系副教授 唐捐   詩人洪丹有如童話中

誠實的孩童,大膽拆穿「國王的新衣」,用直率的文字將我們熟悉的寓言故事偷渡成現實的幻境,將現實的荒謬透過詩意的語言讓人得以直視。──詩人 夏夏   在現代詩彷彿開始「復興」的臺灣,我想我一直在等待這樣的一位詩人,他的詩將成為我們往後的鄉愁。──詩人 郭哲佑   讀完詩集,讓人對文學再燃起興趣,讓人對追求公義又充滿力量。這既是正義的詩學,也是詩學的正義。──作家 盛浩偉   相信我,這是一本你絕對不容錯過的「詩悲秀」詩集。──作家/教師 歐陽立中   詼諧與幽默已經是我們對抗這世界所有惡意的唯一武器了嗎?如果是,洪丹的詩集正好給了我們那樣的勇氣;而如果不是,最為幸運的我們,也還有這些詩。─

─美女詩人 羅毓嘉

別怕我傷心ktv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情人節快樂阿。

《下一位前度》 NEXT

曲:澤日生 / 林家謙
詞:林夕
編:林家謙
監:澤日生 / 林家謙

不哭了 不想了 不想就這麼沒事
若需要 亦不要 沒有滄桑的戀愛史
只怕根本我願意 要撫摸過每根刺
要給火花灼傷到極致
難道我 要證實每次真的 如此在意

不可以 總可以 將瑣事當天大事
那樣堅持 那樣不智 卻又知沒有結束不會開始
這次傷心到下次 也應該再有幾次
也許一想起某某是唯一可鍾意
才來害怕無下次其實多麼諷刺

若覺得第一位最愉快
為何上一位不釋懷
誰亦在反覆錯愛之旅捱大
沒法想下一位的生涯
寧願能白首 還是罷手
彷彿怕 無憾便老得很快

相戀過 單戀過 單身或更加自在
那樣不同 那樣相似 到下一個會否傷得更精彩
不會得到最~愛 最多只有更~愛
這麼反覆比較繼續重複到未來
才明白愛情 是我和自己的競賽

若覺得第一位最愉快
為何上一位不釋懷
誰亦在反覆錯愛之旅捱大
沒法想下一位的生涯
寧願能白首 還是罷手
彷彿怕 無憾便老得很快

未結識到你 竟已先鼓起
捨得的勇氣 放下的志氣
不想找到你 就像前度再一起
期待順序遇著下一位的你
至少像漫步從容地別離
就算一說起 記起 別再和前度媲美

若覺得第一位最愉快
為何上一位不釋懷
誰亦在反覆錯愛之旅捱大
沒法想下一位的生涯
寧願能白首 還是罷手
彷彿怕 麻木便老得很快

不想哭笑 純熟得這麼快

© 2020 Terence Lam Production & Co.
All rights reserved. Unauthorised copying, hiring, lending, public performance and broadcasting of this recording prohibited.

Connect with Terence: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erencelam0903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terencelam0903

#下一位前度 #拼命無恙 #林家謙

如詩一般

為了解決別怕我傷心ktv的問題,作者方文山 這樣論述:

《如詩一般》是方文山獨特的韻腳詩,他「稱之為韻腳詩、歌詞詩、戲劇詩」。那麼《如詩一般》詩集書名的由來,方文山給出的答案是「如果風景秀麗,我們給予的大贊譽便是說它『如詩一般』。詩,就是如此『很特別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如詩一般》,共收錄了方文山100首詩歌。詩歌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老喬治與喬治二世》,披頭士、喬治二世、老湯姆這三個人物營造出歷史滄桑的畫面感。 方文山的詩中還刻意的營造出一種虛幻的意境,《核爆前》人類、精靈、魔界三界之間的背叛與乞求,魔界子民在產卵,雪狼和毒蛇在交配,這是多麼讓人絕望而可怖的景象。 《半島鐵盒》寫的是香港情調,從清晨到華燈初上的種種寫實的場景,到發

生在銅鑼灣、蘭桂坊、廟街、荷里活道的香港故事。方文山的詩中還有大量的對現代社會年輕人情感的描摹。《離婚協議書》堅持用手寫的帶着牽掛的協議,是多麼細膩的描寫,你能從詩中感到骨子里的傷感。 而在《戀愛》中,談戀愛的男女之間撒小謊、鬧脾氣、吵架統統化為雪地牛奶、長春藤、懸崖那些讓你充滿想象的意象。方文山的詩風格多樣,意象豐富,使古典與歷史、懷舊和真摯相融合。「流星」「三角習題」「橘色」「默片」皆可以入詩。他的詩有着精致的文字,絢麗的詞匯,綺麗的畫面感,文字的韻腳美! 華語樂壇著名詞人方文山。他是一個文字工作者,A型水瓶座,花蓮出生,成長於桃園,目前定居台北。他是華語樂壇“音樂文學”的創作才

子,更是各種音樂獎項的常客。他獨樹一幟的文字,促發了音樂創作另類革命,歌詞在他筆下,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種文學現象。另外,其從職業背景歌詞韻腳中所衍生出的“素顏韻腳詩”,則無疑是一股辨識度極高的新詩流派!他著名詞作有《娘子》《東風破》《發如雪》《青花瓷》《煙花易冷》等。   方文山已出版多種暢銷圖書,如《關於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中國風》《親愛的,我們活在最 好的年代》等。方文山已經在流行樂壇拼搏了十五年,寫過將近300首歌詞,並且他還是個多元的人,既是詩人,又是電影導演、作家、作詞人,還是出版社的發行人。 關於“素顏韻腳詩”以及所衍生出

的種種   壹chapter1 醒不過來的喜歡33 還愛你35 接下來這幾行36 三角習題39 愛的表白41 離婚協議書42 極其迷戀45 如果悲傷可以快轉46 小小聲47 流星48 半島鐵盒49 之前51 臘月生53 我那淺顯易懂的心事55 殉情56   貳chapter2 一截燃燒中的美麗59 虛構的秘密61 捨去63 佛經裡的茶漬64 行雲流水般的斷魂65 第六封的快樂66 回歸生物本質69 雁門關70 匿名72 卯兔73 入牆75 上善若水76 無以名狀79

英雄塚81   叁chapter3 橫著走的青春85 很輕很好聽86 青春又再加演了一場87 風景明信片89 在詩人的眼光裡90 老湯姆與喬治二世93 橘色95 多年後97 一刀斃命的悲傷99 六年甲班100 銀貨兩訖102 純白105 可不可以106 狐狸傷心108 所謂的清秀111 她的113   肆chapter4 十七歲那一年117 依然119 曖昧的顏色121 類動物化的默契123 手寫的觸感124 米白色125 現在進行式127 他們用趨光性誘捕蝶128 無重力狀

態的化妝室130 密閉室交易133 殘留的影像134 官方郵戳135 門前陌生的河137 聽媽媽的話138 核爆前140   伍chapter5 詩也還在賴床145 自卑146 腦海裡的行動藝術147 節日恐慌症148 有關單位151 吊153 流浪狗155 華西街159 所以我說160 蟑螂162 夢163 情詩164 稍微長大的貓165 鄉村風的笑容167 第一行都寫著168 喵171 故事於是被解讀173 出廠前175 愛177 陸chapter6 寵貓日記180 就因

為182 假扮的人生185 不該清醒的日子187 幸福是麥芽色189 小心翼翼的思念191 愛情經紀約193 孤獨當然可以是一棵樹194 那天他點了一首過去式195 故事還溫熱197 甜甜的當然可以是你的微笑198 期限199 眼神裡有貓的溫柔200 默片202 我那無從結案的過去203 告別式205 那天我一直站在信箱前207 十一月的婚禮208 戀愛211 一種靈巧細膩的文字213 謝謝215 序 關於“素顏韻腳詩”以及所衍生出的種種 這篇新書序的題目有點繞口冗長,但就如同我的序名所強調的一樣,這篇序

所要探討的議題,真的就是一堆因“詩”所衍生出的種種相關話題。接下來就容我一一為讀者們解析與釋疑。首先我所分享的是,在我文字創作中關於歌詞的這塊領域。剛入唱片圈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某首歌詞並非我所寫,卻被朋友問及是否是為我所寫的,因為我歌詞創作已具備某種風格,而且讓人印象深刻,所以他人同質性的詞作常被誤認為是我所創作。也就是說我的某些歌詞創作(特別是所謂的中國風歌詞),已自成一派,這對創作者而言,我認為是好事,這起碼代表外界記得音樂圈裡有你這號人物,因為你有代表作,而這些代表作的數量已經累積出一種風格。 我所累積的歌詞創作已將近四百多首,當然這是指已發表的作品,這些年來創作後卻並未被

採用(特別是新人比稿階段),還有還未進唱片圈前的投稿之作,這些也都累計進去的話,應該早已超過一千首。算算進來唱片圈也已超過十五年了,十五年來發表近四百首歌詞,其實並不算多,平均一年不過二十七首左右,但或許因為創作風格較鮮明,所以比較幸運地被人所記得。也因為我的本業是流行音樂專業作詞,所以在我開始嘗試新詩創作時,常不自覺用歌詞寫作的思維模式去醞釀詩文的意涵;用歌詞語法的情緒造句去耕耘詩文的肌理。當然,最鮮明的影響莫過於韻腳的極端使用,我在詩文中使用韻腳的頻繁或者說依賴度,已經跟歌詞作品不分軒輊。姑且不論新詩詩文所應具備的深度與廣度,光論字形行距的排列,與歌詞的最大區隔便只在於段落間的長度不一致,

且詩文內的遣詞用語並不口語化而已,除此之外,你很容易將這些新詩(素顏韻腳詩)與歌詞混為一談。 我所創作的韻腳詩,因大量使用韻腳之故,其詩文間段落分明的韻腳,極具聲韻之美。當然,若以另一個角度去審視這些韻腳詩,也會讓人疑惑而無從歸類,它到底算是詩,還是歌詞,或是廣告文案?之所以如此,我以為或許是因為現代詩拋棄舊體詩(古典詩詞)的韻腳結構太久了,突然有人重新把古典詩詞所必備的創作要求“韻腳”拿回來重新使用,短時間內當然會讓人無法適應,也不習慣如此的創作形式,更也不知如何給予定位。在現今的文字創作類別裡,我個人以為新詩與歌詞根本就完全是不同領域的文字。新詩是文學,歌詞是音樂,聽慣偏口語直白歌詞的

人,會覺得新詩隱晦艱澀難懂,而喜歡新詩的族群,是怎樣也不會認同歌詞作品可跟新詩一樣被歸類文學類別之一。那到底新詩跟歌詞該如何區分,其間的創作分野又是什麼呢?又或者創作歌詞跟寫作新詩有何不同呢? 在我認為,無論是從創作動機,或創作形式,以及對這世代不同的影響力,歌詞與新詩這二者的差異與差距非常的大!就影響力而言,詩是寂寞的,因為詩沒有像歌詞那麼幸運,生對了年代。歌詞伴隨著音樂,再透過這世代的影音產品與網絡媒體,形成一個極為有效且迅速即時的傳播力量,甚至可說是無遠弗屆地滲透進每個領域;如上班開車、在電腦前工作、逛百貨商場、KTV慶生,甚至是大型活動與慶典時,你都能聽到音樂,也同時間接接收到歌詞

。這提供歌詞生存的音樂產業鏈非常完整且成熟,但詩卻只能被動安靜地躺在書局架上等待有緣的文青去翻閱它。就承載的媒介而言,歌詞非常強勢,而詩卻很寂寞! 除了承載歌詞的音樂產業非常龐大,詩根本無從與之抗衡,再來就是詩創作的動機也是它寂寞的因素之一。因為我們詞人所創作的詞作品,非常清楚是為唱歌與聽歌的人服務,所以我們會為歌手量身定做歌詞,會觀察現今社會流行語,將之寫入歌詞,還有歌詞關注的題材通常較狹窄,但對聽眾來說卻很實在,因為我們關心他們所關心的事情,歌詞內容絕大多數不外乎愛情、親情與友情,而這正是大多數人能實際感同身受的真實生活。再加上歌詞能透過電視、廣播、KTV、網絡、演唱會等被人所聆聽與傳

誦,進而形成某個世代的共同記憶。而詩創作時的動機,通常都是詩人對某事物有所感觸時,當下提筆即興式創作,或日後細細醞釀成詩作,這些詩作都是為詩人個人的情感服務,詩人以詩來緬懷過去、針砭時事、傾吐鄉愁或傳遞愛戀。我們可以這麼說,你可以從詩文內去窺探作者的內心世界,因為這些文字作品往往能第一時間反映出作者的潛意識,有時甚至可一窺作者的感情隱私。但這些屬於詩人極端個人的感觸,卻不一定能被外界第一時間認同並且了解,然後再被大多數人傳誦甚至流通,除了個別被放在教科書裡那些教材詩外,多數人對於詩作很難取得一個共同的情感記憶。 新詩是很主觀、很個人的,也許拿掉詩名題目後,你可能第一時間無法看懂它所要表達的

意思。因為,詩是為詩人服務,但詩人自身的經歷,並不是所謂的通俗價值,而且再加上詩作遠較歌詞隱晦、暗喻,這就更讓一般人無法進入詩的世界,進而感同身受。但我們詞人的詞作品是為他人服務,一般而言,我們都是被動式寫作,某程度上像工廠,有訂單來才開始動筆。當歌手開始收錄新專輯詞曲時,當唱片公司企劃部門給出歌手定位時,才開始為專輯與歌手量身打造歌詞內文。甚至在進行創作時還必須考量讓​​歌詞內文符合所謂的“情感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最多數人會遇到的情感狀態(如三角戀愛、背叛劈腿、情感曖昧、纏綿熱戀等),最適合寫成流行歌詞。而這專屬於歌詞的通俗共鳴性是詩作無從比擬與仿效的。就像朋友間相互慶生時,毫無意外地,大

家都會選擇在KTV唱歌同歡,但恐怕不會有人選擇在家拿本詩集朗讀,藉以同樂。 雖說在這個年代,歌詞的通俗影響力遠較新詩來得深遠,但大多數歌詞作品卻還稱不上是文學作品,充其量只能說是文字作品。歌詞雖然淺顯易懂,卻也沒有文字咀嚼的空間與閱讀時的文字張力,但詩作有一定程度的文字魅力,所以詩雖然小眾,卻還是可以結集成書,在書局裡我們可以買到詩集,卻買不到歌詞集,歌詞通常都是搭配簡譜或五線譜而出版的工具書。但也因為詩集就閱讀市場而言很小眾,實體書局渠道與網絡書店上的文學類暢銷排行榜前十名,幾乎不可能常態性地出現詩集。也因此,詩人只能是一種身份,從來就不是一種職業,不可能有哪個詩人,一年出版幾本詩集,然

後衣食無慮,專職從事新詩創作。詩人們通常廁身在各個工作領域,他可能是學校老師、雜誌社編輯、廣告業的文案或是公家機關的辦事員。但我們詞人,因為音樂產業的完整與成熟,可以是一種貨真價實的職業類別! 當然,某些詩人的作品偶爾也會被拿來譜寫成歌曲,如席慕蓉的《出塞曲》(蔡琴演唱)、鄭愁予的《錯誤》(羅大佑演唱);也有些詞曲作者的歌詞作品,具有新詩的文字張力,如陳珊妮、張懸及陳綺貞等歌手的某些歌詞作品;甚至也有詩人跨行填寫歌詞,如夏宇與陳珊妮合作的經典名作《乘噴射機離去》,就堪稱是近年來將新詩歌詞化的經典,內容可說是後現代主義的新詩佳作,就算得到當年的金曲獎也當之無愧。 那怎麼樣才算是一首好的歌

詞呢?如果純以作品的文字意涵與文字本身用字的精準來討論,不考慮文體專業適用性的話,幾乎絕大多數歌詞文字內涵都比不上新詩。因為歌詞詞意通常過於口語單薄,有些歌詞甚至平鋪直敘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某些填詞者完全不用心經營歌詞美學的想像空間,其文字內容上的遣詞用語,有時還比不上一篇國中生的日記,著實讓人不忍卒讀。不過,這也是歌詞的專業適用性,它是為了配合旋律格式而存在,所以也局限了此種文體的發展。相較之下,新詩的格律幾乎不受限制,揮灑的空間極大,詩文內容較飽滿,意涵豐富,氣象萬千。 接著我們回歸文學層面來看,歌詞誠如上所言,甚至並不能稱為文學創作,當然個別優秀的詞作,其文字韻味與詞意內涵比起新詩

也毫不遜色。大多數歌詞一旦脫離旋律單獨存在,其文字張力便受到嚴苛的考驗,這時候在沒有音樂旋律的支撐下,還能單獨被欣賞的歌詞,並因而產生出閱讀的興味來,便是一首佳作。但一般人們在討論歌詞作品優劣時,往往很難不受音樂的影響,所以,有些音樂獎項的“最佳作詞”是頒給搭配“最受歡迎作曲”的詞,那是因為旋律的渲染力已深植人心,間接會讓人因而激賞或註意起與旋律搭配的詞。 “最佳作詞獎”的名稱,如改為“最 受歡迎作詞獎”或許較為貼切。 其實,要論斷一首歌詞的好壞,個人以為應該要看你評選的標准在哪裡,你要的是什麼,如只純粹討論文字本身的內涵與寫作技巧,把歌詞提升至文學作品來討論,著重在其主題所涉獵的深度與廣

度,那麼部分音樂獎項的“最佳作詞獎”便不那麼實至名歸了。但歌詞真能如此單獨論斷嗎?當然不行,歌詞是依附在旋律下的一種文字創作,就像沒有拍攝成電影的劇本要如何報名“最佳編劇獎”呢?歌詞也一樣,如就文字論文字的話,幾乎大部分歌詞的深度都不是新詩的對手,如此一來可能會產生一種結果,也就是一首名不見經傳且旋律音樂性極差,甚或詞曲搭配度有嚴重瑕疵的歌詞,只因詞意有深度,具人文關懷色彩,而抱走最佳作詞獎。那恐怕也會引起爭議。畢竟流行音樂是種純商業形態的產物,作品必須經過市場的洗禮與考驗。 個人以為,評論一首歌詞作品的好與壞,其間的取捨標準,實很難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檢驗方法。或許最恰當的方式,應該是先

挑選出具市場知名度與一定銷售量的最佳單曲,然後再從挑選出的入圍作品中,遴選出最佳作詞,如此或許就能同時兼顧歌詞的商業特質與音樂性。當然,如此的建議也不免失之客觀了,因為那是我個人主觀上的認定,僅供參考。 雖然,歌詞本身的文字張力與視野不如新詩寬廣,但這並不表示歌詞比新詩好寫,其實恰恰相反,很少有詩人能成功跨足歌詞領域。因為歌詞是種受限制的文字,而詩是自由的,彼此間的歧異是相當衝突的。常有人問我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其實就整個唱片圈的生態運作來看,除了詞曲創作來自同一音樂人的情形不算之外(因為他可以邊譜曲邊修詞),絕大部分都是先有曲,再填詞,所以作詞也叫填詞。像我與杰倫搭配所創作的專輯,都是先

有曲再填詞。因為既然是流行“音樂”,還是以音樂為主,詞是用來強化包裝旋律,提供旋律的想像畫面。如照字面上解釋,“填詞”顧名思義就是將適當的字句填進現有的旋律中。 大部分的時候,唱片公司的製作部門在確定好音樂後,會發稿給填詞人填詞,然後再跟填詞老師溝通詞意上所需表達與傳遞的意境或情緒為何、演唱歌手本身的特質是什麼等等。此外,填詞還常用比稿的方式進行。於是乎,你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依指定的詞意方向,將文字填寫在已經固定無從更改的旋律段落上,遣詞用語不能太老舊,文字的想法要新,還要顧及韻腳段落的使用與歌詞咬字發音的協調,這中間的分寸拿捏不是那麼簡單。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還要想出一段既能朗朗上口,又

兼顧創意有記憶賣點的副歌歌詞。一首好的詞,有可能是經過一版、二版的修改才定案,我就曾經一首歌寫了五個版本,最後才在比稿的廝殺中脫穎而出。由於你寫的歌詞是在比稿的狀態下進行,所以,也很有可能被退稿。萬一不幸被退稿,就意味你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歌詞文字將變成廢紙一張,因為它並不能轉換為任何有意義的報酬。填詞的特性是寫出客戶指定的東西,是相當專業的工作,而不是文學創作,它是個淘汰率極高的行業。也因此,雖說詩詞本一家,但因歌詞的寫作特性,反倒會讓以自由創作為主的詩人不適應。 填詞是我目前極為熱愛的一項工作,但我從來就未曾忘情新詩,寫作詩文時的自由空間與完全不受拘束的馳騁揮灑,是我這桎梏已久的歌詞文體所

欽羨的。雖說填詞多數時候為被動式寫作,但也不能武斷地說填詞就是一項銀貨兩訖的工作,而不能是文字創作,有時你還是能在受限制與規定的條件下,創造出自己滿意的作品,而這就跟填詞者本身的文字掌握度有關。我通常遇到自己也很喜歡的旋律時,就會把它當作是創作而非工作。這時我就會變成一個用功型的填詞人,會根據旋律特性與編曲方向去蒐集相關資料與素材。所以,有些人會說我寫的詞充滿畫面感與故事性,那當然不是憑空杜撰出來的,而是我把填詞當成電影劇本般地去考據與創作。 接下來淺談現代詩的困境,這困境是我以詞人的身份去評斷的,因為角色位置不同於一般真正的詩人,因而或許有其參考之價值。詩詞在中國古代是文學創作的主流,文

學創作大致上可區分為韻文與散文二種。散文泛指一切不是韻文的文字創作(所謂的章回小說遲至明代才成熟),只要是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即為廣義上的散文,如《論語》、《老子》、《墨子》、《莊子》、《呂氏春秋》,還有《史記》、《漢書》及《論衡》、《水經註》、《洛陽伽藍記》等等都是。韻文則指在文字創作上有一定形式之平仄、韻腳,與段落對仗等要求,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