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台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初中台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繼光寫的 記得當時年紀小:回憶抗戰的歲月 和蘇繼光的 作畫的日子:一個業餘畫家的自述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湾初中生毕业的一天 - BiliBili也說明:台湾初中 生毕业的一天 · 《校园无处不音乐》 · 一镜到底不NG, 台湾 数百名高中生联合演绎--热血高校 · 爆笑的高中生活-第一屆爆料大會 · 【 台湾 中学语文】 《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景 和遠景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何重誼、齊莉莎所指導 王琦堯的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2022),提出初中台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卑南語、族語學習、法語學習、語言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劉嘉茹所指導 徐俊生的 警察分局長領導與毒品犯罪偵查關係之研究-以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警察分局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毒品犯罪、犯罪偵查效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初中台灣的解答。

最後網站九年國民教育則補充:台灣 大百科橫幅 ... 小學畢業後的教育為初級中學(簡稱初中),分公立、私立兩種,皆以聯考方式招生。 隨著1960年代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於受教權之需求日益強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初中台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得當時年紀小:回憶抗戰的歲月

為了解決初中台灣的問題,作者蘇繼光 這樣論述:

  本書為蘇繼光先生的自傳,獻給抗戰時保家衛國英勇的將士們,內容收錄他於對日抗戰期間的親身經歷。作者在大後方度過年少時期,親身經歷戰爭的慘烈與民眾生活的艱辛,隨著時間逝去,曾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們逐漸凋零,作者期許本書能讓世人嚴肅地正視當年抗戰的真相,也為留住歷史記憶並能累積經驗與教訓。 作者簡介 蘇繼光   台灣新竹人,民國二十一年生於山東濰縣。父蘇紹文曾留日學軍事,母譚素容業醫。抗戰時在貴州銅仁讀小學及初中,台灣光復後就讀成功中學。四十二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先後在公路局及民營工廠服務。六十一年師事胡恒先生學書法。曾任標準草書學會副理事長九年。著有《作画的日子 一個業餘画家的自述》一書。

沅江舟中作畫 生於國難當頭的時代 大戰爆發 武昌避難 沅陵一年 世外桃源 國立三中的誕生 囊螢世第的新主人 班上的大同學 她沒再回來 三位新老師 特別頑皮的女孩 代課老師 麻將 光君圖書館 武俠小說 印章風波 在瓦窯河畔 未能盡興的唱片欣賞 仁濟診療所 春節端午及中秋 鐵砲子陀螺及其他 升上初中 赤帝宮素描 南瓜 寶藏 尚武精神 地域觀念 母親的家計簿 飛行夢 鎗械的故事 土匪 軍隊過境 春信 男女有別 萬大哥 老謝 張刷子納妾 三叔公算命 莫名其妙 枉費心機 馮縣長會客 小小妹 從天而降的新聞 初識交際舞 一個難童的故事 抗戰歌曲 浴血抗戰 勝利到來 籍貫的秘密 大開眼

界 離愁 青春作伴好還鄉   序   二十世紀日本侵華,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大的浩劫,天崩地裂,鬼哭神號,淒慘無比。   在那對日抗戰的艱辛歲月裡,無數悲壯哀痛可歌可泣的事蹟,在戰區及淪陷區中發生。若把當時的親身經歷寫下來,就是一篇篇留傳千古,訴說人類最不堪回首的一個悲劇的史詩!   而實際上,這一類的文字記載寥寥可數,應該是抗戰勝利後,接踵而至的慘烈內戰,以及爾後連綿多年遍地的動亂,轉移了人們的視線。   至於抗戰中大後方的動態,就更乏人關注了。   要知道,大戰中無數同胞因半壁河山淪陷,而千辛萬苦逃往大後方之後,全靠將士們在前線英勇奮戰,以及政府殫思極慮地策畫照顧,後方百姓的

生命才有了保障,生活才能維持,甚至作育英才的工作仍積極進行未曾停頓,於是國家的命脈得以強韌地延續下來。因此,大後方的點點滴滴也是抗戰史的一部分,欲知抗戰的全貌,自不容忽視。   日月如矢,抗戰勝利已七十多年了。早年在台北紀念抗戰的活動裡,還能聆聽到戍守盧溝橋的老戰士、九死一生逃過南京大屠殺的郭岐先生、以及向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獻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女士等人的公開演講。 那時報紙上紀念抗戰的文字,總是佔很大篇幅;抗戰歌曲演唱會也是每年舉辦。   然而這一類活動逐年減少,而至若有若無。 親歷抗戰歲月的人先後凋零,應是主要原因吧? 如今還有多少人知道,曾經有「對日抗戰」這回事呢?    可是儘管事

隔多年,對於那次幾乎亡國滅種的空前大災難,海內外有良知的同胞,必會嚴肅地正視真相,留住歷史記憶,以累積經驗與教訓,而確保我們的國運永昌;倘若於過去的事冷漠以對,毫不在意,則悲劇難免重演。   我出生於「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後不久,兒童及少年時期都在戰時的大後方度過,同時也完成了小學及初中的學業。 這樣的我,不過是社會中極為尋常的一分子,而且尚未成年。 只是戰亂中成長的少年容易早熟,所具備的知識,不一定會輸給一般的成年人。   想到親歷抗戰歲月的人,現在已是稀有族群了,所以不論我自己多麼平凡,總覺得有責任,把戰時見到的,聽到的,忠實地一一寫下來,多少可以為抗戰史大後方的這部分,留下些許痕跡,

不至於完全空白。      本著這個想法,我便著手來寫這驚天動地的大時代中,一個平凡少年的見聞錄。   大戰爆發 不吞滅中國不肯罷休的日本,終於在民國二十六年於北平附近的盧溝橋發動「七七事變」,掀起全面侵華的戰端。 我國至此已忍無可忍,決心抵抗,於是爆發了長達八年之久的中日大戰。 那時我們住在南京,我剛念完國立中央大學實驗學校的幼稚園,收到了學校於七月二日寄來的成績單和開學通知,說我下學期可升入小學一年級,開學日期是八月二十二日。 首都南京其實距離戰火正熾的平津一帶還很遠,可是日本空軍已將南京視為重要目標,而頻施轟炸。 那時一般百姓沒甚麼防空知識,也缺乏防空的設備,敵機來襲,我們只好躲進

家中的桌子下面或床下,然後聽天由命……。 這時外面會傳來陣陣的爆炸聲,夾雜著格格的機槍聲,以及附近挨炸的民眾的哀嚎。 幾次空襲,我家這一帶也有炸彈落下,但我們的屋子始終安然無恙,可說是有驚無險。 然而那些大大小小的彈坑,總是讓人怵目驚心。 還有人好像懂得很多,對著彈坑指指點點 :「這是X百磅炸彈炸的!」,「那是X百磅炸彈炸的!」 在這種情形下,按照開學通知單去繳費入學,當然是不可能了。 而且為了躲避轟炸,我們趕緊搬到近郊暫住。  時局的發展令人不安,於是母親先帶著我們五個子女,和大姨一家逃往武昌。 過了一段時間後,父親才趕來武昌和我們會合。 戰況極為不利,開戰五個月後南京就淪陷了,日軍隨即在南

京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燒殺擄姦無惡不作! 顯露出一個泯沒人性,禽獸不如的劣等民族的猙獰面目! 我們若不是離開得早,也必難以倖免。 在武昌待了不到半年,我們再逃到湖南沅陵,一年後,來到湘西以西的黔東─銅仁。 父親這時是軍政部軍械人員訓練班的副主任,兼代主任(主管長官是俞大維)。 我們全家隨著父親來到銅仁後,就此定居下來。 而父親後來工作變動,先後調往貴州遵義、陜西寶雞和四川重慶,所以抗戰時期父親和我們聚少離多。 武昌避難 母親帶著我們和大姨一家離開南京時,大約是在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 途中只記得船上的蛋炒飯鹽撒得不均,一口死鹹,一口沒鹽;此外,每晚母親指定我在一口小皮箱上,捲曲著側臥著睡,很不

舒服。

初中台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4 -15年度 中三丁班
演技或許生硬,但亦請多支持~
笑下就好,別太認真

卑南語學習的批評分析:法語與卑南語之語言教材比較

為了解決初中台灣的問題,作者王琦堯 這樣論述:

本論文旨在以外語教學的觀點比較卑南語以及法語教材。本論文架構分為六章,以下將分節摘要各章節。壹、緒論在第一章,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習卑南語?或者說,為什麼要學習一門瀕危語言?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回答:1.人權 2.文化多樣性。以人權觀點來說,聯合國在 2007 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宣言中第十三條與第十四條和原住民族語言權利直接相關:「第十三條1. 原住民族有權振興、使用、發展及傳授後代其歷史、語言、口述傳統、哲學、書寫系統及文學,並有權命名及保留其社群名稱、地名及人名。2. 國家應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前項權利受到保障,並於必要時提供翻譯或其他適當方法,確保原住民族

於政治、法律及行政程序中能理解他人並被別人理解。第十四條1. 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控制他們自己的教育體系及機構,而得以其語言提供教育,並採用適合自己文化的教學及學習方式。2. 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有權不受歧視地享有各種階段及形式的國家教育。3. 國家應與原住民族共同採取有效措施,使原住民個人,尤其是兒童,包括居住於其社群外之原住民兒童,於可能的情形下,接受自己文化的教育以及其語言授課之教育。」《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十一項規定:「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無論在國際或是國家的層面,原住民族語的學習受到國家及法律保障。另外一個層面為文化多樣性。保存多一

種語言,即是保存多一種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台灣為多語言多族群之社會,保存與學習本土語言有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以卑南族為例,卑南人學習卑南語是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族群還有為了自己的認同,而非卑南人以及非原住民學習卑南語,則益於認識以及了解台灣多語社會之特質。接下來說明台灣的本土語言今天會瀕臨滅絕,是由於數十年來,日本及中國殖民政府計畫性滅絕語言的緣故。我檢視自1937年以降在台灣的語言政策,並且分為幾個段落討論:1937-1945、1946-1990、1990-2017及2017至今。自1937年開始,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實施皇民化運動,企圖使台灣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成文真正的日本臣民。不過這個計畫也

隨著1945年日本戰敗而中止。戰後國民黨佔領台灣,為了讓台灣人「去日本化」語「再中國化」,自1946年開始開始進行「說國語運動」,強迫台灣人學習北京話。在原住民地區(時稱山地),因為沿襲日治時期的蕃地,管制更加嚴格,國語政策也推行得比其他區域更加徹底。1985年,教育部更提出語文法草案,企圖根除本土語言在所有公共場合出現的可能性。不過此草案因為過於激進,輿論反彈的關係,所以最後不了了之。1987年台灣解嚴,語言的使用變得較為自由。1990年開始,在台北縣烏來鄉(今新北市烏來區)烏來國中開始實施泰雅語教學,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在學校體制內教授原住民語言。自1998年開始,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周教授一

節(40分鐘)本土語言課程;2004年開始,本土語言課程從小學一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周一節課;2017年開始,配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本土語言課程延伸至高中。民進黨政府於2003年推行語言平等法草案。不過此法案隨著2004年民進黨在立委改選中失去多數席次、2008 年國民黨在總統及立委選舉中重新掌權,使語言平等不見天日。直到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語言平等法草案才重見曙光。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與國家語言發展法分別於2017年及2019年通過。自此台灣的本土語言終於獲得官方地位,為「國家語言」。本研究之所以選擇用法語外語教學,而非英語外語教學作為比較出發點,原因除了法語教學是一發展完善且細緻的

領域,另一個原因是,法語的動詞變化遠比英語複雜得多。期望可以藉由法語外語教學的視角來思考卑南族語的動詞教學。不只是卑南語,台灣南島語的動詞十分複雜,而至今還沒有較為完整的動詞教學教材。本論文之限制在於無法比較所有的族語教材,故以卑南語當作個案研究。且在比較方面,僅有介紹與比較發音、構詞句法方面的教材。本研究亦無編寫新的卑南語教材。貳、法語教學在台灣與外語教學理論回顧今日幾乎所有年輕世代的原住民都以中文為母語,族語反而成為一門外語。今日的族語教學勢必要以外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學。而在討論外語教學方法之前,首先要討論台灣的外語教學狀況。台灣的外語教學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日治時期(1920年代至194

5年)與戰後(1946年後)。在台灣想要學習外語,首先得學會學校的教學語言,因為外語是透過教學語言來教授。在日治時期需要先學會日語;戰後則是要先學會北京話以後,才能夠開始進一步的外語學習。 日治時期的高等教育十分重視外語教育,外語課的授課時數相當高。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學生,一周就有十二至十四小時的英語及德語課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文政學部的學生,有兩年的法文必修;若進入當時的南洋史講座,則還要學會西班牙文及荷蘭文,以便解讀史料,撰寫畢業論文。台北高等商業學校的學生,除了每周十六小時的英文課,還有每周六小時的第二外語課程(德語、法語、支那語、荷蘭文及馬來文擇一)。 戰後因為受美國

影響的關係,外語教育基本上以英語為主。1946年起,英語為初中選修,高中必修;自1968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英語成為必修。1999年起,英語自小學五年級開始教授。2017年起則自小學三年級開始教授。除了英語以外的外語教育,從高等教育才開始。1983年起,教育部開放高中第二外語之選修。 回顧完台灣外語教育脈絡,接著回顧外語教學理論之流變。介紹理論的同時,我也會介紹使用該理論的現行族語教材。參、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育 本章我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脈絡介紹,以及課堂觀察報告。我將族語教學脈絡分成兩部分介紹:一、族語作為教學科目 二、族語作為教學語言。課堂觀察報告我將就學校內的教

學與學校外的族語教學進行介紹。 如在第壹章所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族語教學每周只有一節課(40分鐘)。即使族語教育從小學延伸到高中,每周一節族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沉浸式族語幼兒園則提供以族語教學的學前教育。根據周軒辰(2016)的文章,幼兒的族語能力的確有顯著提升。不過幼兒園師資的族語能力有待加強。這些學生升上小學之後,就離開了族語環境。且至今幾乎沒有追蹤這些學生族語能力的後續研究。從紐西蘭的例子來看,紐西蘭的毛利族語幼兒園學生畢業進入英語授課的小學,幾個月後毛利語能力大幅衰退。 接下來是學校內的族語教學。黃美金2016年的科技部研究報告中,有參與三間學校的觀課,其中兩間位在都會區。

本文就兩間都會區學校的課程狀況分別介紹,分別是阿美語教學與卑南語教學。1. 阿美語教學這堂課的學生絕大多數為非原住民,或是父母一方為非原住民。課程大約有90%的時間使用華語,課程內容主要為介紹阿美族文化與一些相關主題單詞。2. 卑南語教學這堂課只有一位學生。授課的老師十分忙碌,每周需在大台北地區的20所中、小學授課共26小時。授課地點在小學的圖書館,只有一張小桌子及小白板,內容為千詞表的單字教學,幾無教學法可言。 學校外的族語教學,我舉謝雯穎於2018年發表的文章做例子。文章為建和卑南語之成人族語學習班。課程時2016年,由洪渟嵐授課。課程為一周兩次,平日晚上,有約15名學員。課程目標為

讓卑南語的使用可以重新進入日常生活中。 課程中的教材並不固定,主要使用族語E樂園裡面的句型、詞彙表以及族語辭典,也使用花環部落學校的歌謠及讀本。學員之間有創立LINE群組交流關於族語學習的問題。九階教材以及四套教材並沒有被提及。雖然課表的安排循序漸進,但是學員多因為工作、家庭或是居住地點等因素而時有缺課,對學習的連貫性有影響。肆、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 本章分成兩部分介紹有關卑南語之出版品:參考書以及教材。參考書有兩個部分:辭典及詞彙表、語法。教材與教學方法則是使用族語 E 樂園提供的學習資源進行討論。台灣南島語的研究自十九世紀即開始,不過較為完整及深入的研究則比較晚。以卑南語為例,有關卑南語

的著作自日治時期即有出版,不過第一本參考語法遲於2008年出版,第一本字典則於1991年出版。本章節針對字典、詞彙表與語法著作所列的兩份清單包含所有的卑南語方言,以提供較為完整的視界。清單中包括筆者能夠找到的所有日治時期以降有關卑南語的詞彙表、辭典與語法。其中資訊包括篇名、出版年份、作者、描寫的方言以及使用的書寫符號。族語E樂園是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族語教學資源平台。此處將會介紹九階教材、四套教材還有空中族語教室。其中九階教材是為了配合九年一貫而編輯的教材,由當時的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的林修澈教授指導編輯。由於這套教材之編輯涵蓋四十三種語言/方言,所以當時的編輯情況,是由一個中文底本出發,

讓各語言/方言的編輯者自行編譯。雖然當時的總編已經有向各語別的編輯者提到,可以根據語言特性或是文化差異做出修改,但各編輯因為大多沒有編纂過教材、或是沒有受過語言教學訓練的原因,九階教材仍以翻譯為主。2007年為方便原住民學生準備原住民族語認證測驗考試,編輯出版了句型篇初級版(國中版)以及中級版(高中版),分別對應族語認證的初級以及中級。族語E樂園裡面也提供線上練習題提供學生熟悉考試題型。2012至2016年間,四套教材出版問世,以補充九階教材的不足之處。這四套教材分別是:1. 字母篇、歌謠篇、圖畫故事篇 2. 生活會話篇 3. 閱讀書寫篇 4. 文化篇。第一套教材是為了學前幼兒的族語學習設計。

生活會話篇是為了加強族語在生活中的應用。閱讀書寫篇及文化篇則是為了教為進階的學習者或是語言使用者而編輯。這一套教材一樣也是所有的語別都有一套,所以也是用中文底本下去進行編譯。黃美金的報告就指出,在賽德克以及泰雅語的教材中,就包含了許多錯誤。空中族語教室則是為了一般社會大眾編輯的族語教材,內容涵蓋語言的方方面面。卑南語僅有提供南王卑南語。這套教材主要由一部 YouTube 影片、一份 WORD 逐字稿講義、線上練習題以及附有中文翻譯及發音的例句所組成。雖然這套教材的立意良好,但是授課教師在影片中使用過多語言學術語,對於沒有任何語言學基礎的學習者來說,構成很大的挑戰。伍、卑南語及法語教材比較 本

章節首先介紹卑南族的分布狀況,以及卑南語的概況、語言流失情形;而後再概略介紹法語外語學習(FLE),並針對南王卑南語、華語、法語語音進行對比。介紹華語語音的原因在於,如今主要的卑南語學習者多以華語為母語,所以針對華語音系進行介紹有其必要性。卑南的發音教材參考兩組教材,分別是四套教材中的字母篇以及空中族語教室的書寫系統單元。法語的部分我選擇Phonétique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做為參考對象。 接下來是關於構詞句法的教學。卑南語的教材我選用四套教材中的生活會話篇,其中含蓋三十個單元,皆與生活有關。教材中的內容為一段對話、單詞表、翻譯、錄音檔及對話影片。雖然有錄音檔,

不過裡面的語速、語調都是用念的,對話影片亦然。法語的部分則是選Communication progressive du français。裡面的編排分成幾個大主題,裡面又分成數個單元,每個單元裡面涵蓋一至三個不等的簡短對話,模擬日常生活。每一課的編排除了對話以外,還會針對特定語法特徵、主題詞彙還有句型舉例分析提供讀者參考。對話提供的錄音檔為模擬實際情況所錄,所以講者的語速及語調沒有刻意放慢或是咬字刻意清晰。 接下來介紹卑南語及法語的動詞系統。卑南語的動詞十分複雜,有特殊的焦點系統,還有不同時態的變化。而法語動詞也因為人稱、時態的不同有數十種變位。本研究介紹法語教材的Conjugaison p

rogressive du français。這套教材分為初級與中級。初級教材針對初學者介紹最為基礎的動詞及其變化;中級則有較多的時態教學,不過不包含虛擬未完成式(subjonctif imparfait)、虛擬逾過去式(subjonctif plus-que-parfait)以及過去命令式(impératif passé)。在卑南語的教學中,還沒有出現針對動詞變位的教材。期望能夠藉由此教材的介紹,對卑南語的動詞教學提供新的觀點。陸、結論 本論文旨在理解針對非母語者的原住民族語教材,並透過法語外語教材的觀點,期望對族語復振有所幫助。另本研究並無編纂新卑南語教材,亦無編寫卑南語動詞變化之教材。

作畫的日子:一個業餘畫家的自述

為了解決初中台灣的問題,作者蘇繼光 這樣論述:

致那些作畫的美好歲月,它們豐富了我的人生 就算被畫的景物改變或消失,透過畫作,昔日時光都得以鮮活地再現   作者蘇繼光熱愛繪畫,但他其實是在大學畢業後才開始自修學畫的,這種經歷在學畫的人中較為少見,於是他將自己與別人不大一樣的作畫歷程分享出來,希望能夠激勵與他一樣熱愛繪畫的靈魂,並使更多人明白──作畫是如此讓人幸福的事。   本書彙集了蘇繼光一五六幅人生各時期的畫作,主題為日常生活所見、戰地景象、異國情調和昔日台灣風光等,配以淺近的文字,十分易讀,除了能為一般大眾的生活增添樂趣之外,也可作為一本繪畫的啟蒙之書。   作者簡介     蘇繼光   台灣新竹人,民國二十一年生於山東濰縣

。父蘇紹文曾留日學軍事,母譚素容業醫。      抗戰時在貴州銅仁讀小學及初中,台灣光復後就讀成功中學。四十二年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先後在公路局及民營工廠服務。六十一年師事胡恒先生學書法。曾任標準草書學會副理事長九年。   自序                                一、 第一幅畫                         二、 初試水彩                          三、 在馬祖前線                          四、 加強補習                           五、 闖入現代畫的寶庫 

                  六、 再去寫生                            七、 儘量簡單                             八、 鉛筆寫生                            九、 西德之行                            十、 生疏的畫筆                         十一、回顧與展望       自序      少年時代曾讀過「愛的教育」和「苦兒努力記」等很溫馨的勵志書籍。但在美術方面卻沒有讀過類似的書,否則我的人生方向,很可能和現在不同。      我在大學畢業後才開始學

畫,是自修的。這在學畫的人之中,比較少見。現在我把以往數十年,與別人不大一樣的作畫歷程,寫成了以畫為主文字為輔的,一本另類故事書─也許正是少年時的我,應看而沒看到的那種書吧!      書中有淺近的文字,和各種不同風格的畫。畫的是日常生活所見、戰地景象、異國情調和昔日台灣風光等。圖多字少讀來毫不費力,同時也能領略到作畫生涯的多采多姿,和其中的樂趣。因此這書給一般人士作為休閒讀物,自然不成問題。      但我寫這書主要目的是,希望有藝術細胞的讀者能看到此書!      我認為這些熱情又善感的人,必會被我這個非專業畫家,對繪畫的熱愛所感動,而激發其天賦的藝術潛能。以他們不甘雌伏的天性,會立即行動

急起直追。最容易追趕的目標,就是近在眼前的,書中的這些畫。要超越我的作品不難,一般人稍加努力都能作到。但超越之後別停下來,要繼續努力,則前途不可限量。      總之,這書對一般大眾,是一本老少咸宜別開生面的休閒讀物;而對未來的大畫家們,則是直接激發其潛能的一件特別禮物!      拙作最初於一○○年二月出版時,是一本有一○八幅畫的電子書。然而能讓書香襲人兼及美化室內環境的,非紙本書莫屬。因此現在決定印成紙本書,同時將畫增加到一五六幅,呈獻給社會大眾。      蘇繼光 民國一○五年八月於台北

警察分局長領導與毒品犯罪偵查關係之研究-以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為例

為了解決初中台灣的問題,作者徐俊生 這樣論述:

毒品犯罪一直為大眾所詬病,雖然有檢察、警察、調查、海巡等機關強力查緝,仍無法除盡;這些機關當中以警察機關人數最多、涵蓋層面最廣、績效最佳,而其中查緝能量以各警察分局第一線偵查隊偵查人員為主。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併採訪談法,探究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所屬17個分局之分局長,所運用的領導作為與毒品犯罪偵查效能間的關連性,並瞭解分析其涵義及現況。主要的研究目的為:瞭解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所屬各分局偵查人員所知覺的分局長領導行為;剖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偵查人員,對分局長領導行為、工作動機與激勵因素及毒品犯罪偵查效能的知覺有無差異;探究分局長領導與毒品犯罪偵查效能的相關性,及建立二者間的徑路模式,再依研究發現提

出相關改革建議。本研究係以自編的問卷為工具,對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所屬17個分局的偵查隊人員進行調查,寄送591份正式問卷,回收401份中刪除漏答者之後有效問卷計369份,再經統計分析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本研究發現,分局長交互運用「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之領導行為,和偵查人員所感知的相符;分局長領導要素與毒品犯罪偵查效能最佳路徑分析顯示二者有關聯,關懷與激勵、被動管理、心理層面、強硬領導、賞罰分明、工作滿意等六條路徑能直接影響毒品犯罪偵查效能,以工作滿意影響最大。據此建議警政機關改善毒品犯罪偵查相關人員的工作滿意度,且分局長能主動關懷激勵同仁,不使用強硬領導,建立賞罰分明的領導風格,促進同仁

追求成就感及對組織及領導者的認同,對於毒品偵查應重視科技效能、團隊運作、案件管理、結果回饋及方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