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10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刑法第210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百合寫的 我想唸刑法分則實務 和古承宗的 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讀享數位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劉連煜所指導 楊舜麟的 公司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研究-以SOGO條款為中心 (2020),提出刑法第210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SOGO條款、聯結論、裁量論、公司登記、職權調查主義、職權撤銷、登記不實、登記對抗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逢甲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林廷機所指導 廖年傑的 從法院裁判實務看鑑識會計之證據方法論-以公司法第245條之檢查人為中心 (2019),提出因為有 鑑識會計、檢查人、少數股東、舞弊查核、司法會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刑法第210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刑法第210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想唸刑法分則實務

為了解決刑法第210條的問題,作者小百合 這樣論述:

  依法益種類分章節   按條文順序做編排   對哪個條文有疑問絕對一翻就找得到   網羅所有實務上、學說上重要的爭議及見解   讓你有體系、全方位的快速掌握刑法分則  

公司登記不實之撤銷規範的研究-以SOGO條款為中心

為了解決刑法第210條的問題,作者楊舜麟 這樣論述:

SOGO案自2002年以來纏訟近20年期間,除涉案當事人或公司外,前總統陳水扁家人的禮卷風波(總統)、辦理公司登記的經濟部(行政)、負責審判的法院(司法)、提出調查報告的監委(監察),乃至因修訂公司法涉嫌收賄的立委(立法)等一路觀察下來,本案讓中央政府部門、朝野政黨也都捲入此一無止盡的「司法黑洞」,大概只有考試院倖免於外了。此一商業史上的世紀大案,其中一項法律爭議涉及公司法第9條第4項的解釋適用,該條項因2018年新修正而以「SOGO條款」廣為人知。實務上,雖然很多公司因為它而被主管機關撤銷設立登記或其他登記,但自立法50年以來一直是非常冷門的條文,公司法教科書幾乎都是條文照抄帶過,甚少被重

視與討論,也無相關專文進行討論,直到SOGO案爆發。筆者認為,公司法第9條第4項的法理之爭,重要的並非條文所稱「偽造變造」的文義範圍,真正的關鍵在於主管機關在撤銷登記時裁量權的行使。本論文從宏觀的觀察視角,將支配50年來公司法第9條第4項的制度設計或發展軌跡,歸納、稱為「聯結論」的思維模式,並指出此一模式造成歷來的解釋矛盾、規定本身的形骸化,以及新修法無法處理類似SOGO案的案件。鑑於SOGO條款以及其所關聯的公司登記撤銷的制度整體,未見深入研究與統整,且如果仍停留在聯結論現行論述的說文解字,以及舊有的貧乏論述,就只能繼續深陷形式審查的路徑依賴,無法自拔。故本論文擬分析、歸納過往實務案例與解釋

、SOGO案後所累積的文獻,以及整合公司法、行政法及其他法理論,描繪出公司登記之撤銷制度的整體輪廓,並提出「裁量論」的概念,重新架構公司法第9條第4項的論述,以及定位主管機關於公司登記核駁或撤銷的審查爭議。

刑法之理論與釋義(一)

為了解決刑法第210條的問題,作者古承宗 這樣論述: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針對刑法總則與刑法分則之爭議問題所撰寫的文章。內文以案例解析與判決評釋的體例為撰寫基礎,透過刑法理論的深入分析,重新檢視既有的實務與學說觀點,並且提出有別於通說之見解。不論是學習法律之人或司法從業人員,均可從此書快速掌握刑法案例的主要爭點與詳盡的論證。

從法院裁判實務看鑑識會計之證據方法論-以公司法第245條之檢查人為中心

為了解決刑法第210條的問題,作者廖年傑 這樣論述:

鑑識會計,在美國已經法展一段時間,但在台灣鑑識會計是一門新領域的專門知識。它整合財務會計、法律與資訊技術等專業。台灣公司法第245條少數股東聲請檢查公司之財務業務通常由法院指定會計師辦理。但因為法律之條文有限,致從聲請到檢查辦理,爭議不斷,本文擬從文獻中,並以法律經濟學的視角分析檢討會計師於辦理此項工作時之方法論,以發揮檢查之經濟效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