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如何網路賣食品?該符合哪些法規?6個食品賣家案例 - 91APP也說明:以下分享6 個網路食品店家成功案例,包含網路賣冷凍食品、生鮮、手工食品、甜點伴手 ... 蝦皮賣家刊登食品類商品時,可以參考蝦皮販賣食品相關規定。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食品科技與行銷系碩士班 吳雅蓉所指導 蘇郁智的 市售冷凍鯖魚食品標示及衛生品質之研究 (2019),提出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冷凍鯖魚片、食品標示、衛生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水產食品科學研究所 蔡美玲所指導 陳維怡的 素肉燥在 HACCP 製程與低溫貯藏中之品質評估 (2015),提出因為有 素肉燥、儲藏、冷凍食品的重點而找出了 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的解答。

最後網站國內外食品法規- 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則補充:食品 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 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類衛生標準 · 食品含戴奧辛及戴奧辛類多氯聯苯處理規範 · 食品品名標示規範彙整 · 即食鮮食食品標示作業指引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市售冷凍鯖魚食品標示及衛生品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的問題,作者蘇郁智 這樣論述:

鯖科(Scombridae)魚類為全球具重要性經濟魚種。根據世界農糧組織統計全球花腹鯖年產量平均10,000~50,000公噸,我國又以花腹鯖(Scomber australasicus)為主要漁獲對象,另進口魚種以大西洋鯖魚(Scomber scombrus)為主,市面上俗稱為挪威鯖魚。本研究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收集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我國及進口619箱冷凍鯖魚水產品進行食品標示之調查,瞭解冷凍鯖魚食品標示之符合性。第二部分於市售通路採集共70件冷凍鯖魚片樣品,檢測其衛生品質指標及進行食品標示之調查。本研究第一部分研究結果發現,進口冷凍鯖魚水產品未依法規定標示過敏原警語不合

格率為48.5%,未標示淨重、容量或數量不合格率佔18.9%,外箱未標示品名不合格率佔15.3%。第二部分研究針對70件市售冷凍鯖魚片水產品進行抽驗,結果發現由三個通路商購買冷凍鯖魚總生菌數超標不合格率為22.9%。70件樣品大腸桿菌檢測皆符合食品衛生標準。揮發性鹽基態氮(volatile basic nitrogen, VBN)為判定魚肉鮮度指標重要依據,本研究檢測結果發現VBN判定為初期腐敗的有13件,比例為18.6%。70件樣品食品標示調查未依法規定標示過敏原警語不合格率為14.3%。本研究結果顯示鯖魚水產品之食品標示仍需加強管理,食品標示是包裝食品之基本要求,應加強食品標示之管理,以提

升水產品食用安全性。我國應加強冷凍水產品抽驗頻率及冷凍水產品冷鏈管理,以確保我國冷凍水產品之食用安全性。

素肉燥在 HACCP 製程與低溫貯藏中之品質評估

為了解決冷凍食品類 標示規定的問題,作者陳維怡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產學合作廠商委託之合作案,目前該公司之素肉燥產品主要藉由凍藏之方式販售,成本較高,故藉由本研究探討冷藏販售之可能性。在實地訪視後,期望公司落實HACCP及GHP概念,使其素肉燥產品品質提升,再評估冷藏販售之條件。在落實HACCP管制系統過程中,對環境、器具、人員潔淨度進行改善,並將產品透過兩種低溫儲藏條件來觀察產品的品質變化或差異。在GHP的確效中觀察到定期維護儲水水塔、作業環境、作業器具、與人員潔淨度等措施,能讓總生菌數下降或維持在一定潔淨的狀況,減少食材在作業過程中,接受外來汙染的風險,以維持產品生產的穩定性。參照冷藏調理食品類品質規格及冷凍食品類衛生標準,其成品總生菌上限為10

5 CFU / g,大腸桿菌(群)在10 MPN / g以下。產品在4℃ 儲藏180天或 -20℃ 儲藏300天後其總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均未檢出。在4℃儲藏的素肉燥其pH、水活性與色澤變化均與 -20℃ 儲藏的素肉燥變化相似,其中b* 值隨著儲藏時間增加有下降的趨勢。油脂品質之 TBA 的測定,兩個不同儲藏條件中丙二醛含量都隨著儲藏時間有上升趨勢,觀察兩者整個儲藏時間中丙二醛含量皆未超過3.5 mg / kg,低於消費者7-8 mg / kg的耐受極限。所以素肉燥在冷藏儲藏條件下可至180 天以上,可以提供另一個在不同溫層長時間的架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