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 路 一段 美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八德 路 一段 美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藤原進三寫的 我們曾經這樣活著:三星八德監獄物語 和栖來光的 在台灣尋找Y字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北美食】佐藤精肉店akiba|復刻日本食堂的醬燒豚肉烤五 ...也說明:佐藤精肉店akiba|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82巷9弄8號在靠近忠孝新生捷運站附近的光華商場有一家位於二樓的日式燒肉丼,使用餐券機點餐,復古的食堂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 和玉山社所出版 。

最後網站(北捷忠孝新生站附近美食)「楊記大餛飩光華店」 - 方格子則補充:店內還有其他種類的乾湯類的麵食,也提供生餛飩外賣,喜歡吃麵食與大餛飩的朋友,有機會來這家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82巷9弄8號的「楊記大餛飩八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八德 路 一段 美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們曾經這樣活著:三星八德監獄物語

為了解決八德 路 一段 美食的問題,作者藤原進三 這樣論述:

  我們曾經存在於此,我們曾經這樣活著。 一份跨越高牆的告解! 一部歷經兩千多個日子的監獄人事紀實! 一種兼具感性與理性、舉重若輕的「藤原式社會關懷書寫」! 台灣首部! 作者身在其中觀察、聆聽、側寫受刑人的幕後故事, 一字一句親筆寫就的監獄物語……   如果要我給予曾經犯錯的年輕人座右銘, 我想告訴他們:「順著天賦做事,逆著個性做人。」 ……我不是神父,也不想扮演什麼生命導師角色。 僅僅是抱持「有緣分相遇,就送一份禮物」這樣的心情。 不預期未來,未來但憑個人造化。我,能做到當下可做的,就夠了。 ……在這部《我們曾經這樣活著:三星八德監獄物語》中,經由一個又一個人物的故事, 是藉著訴說他們的

遭遇而提出問題,再透過自己的觀察給出我的答案嗎? 沒有,我一點也沒這麼想。我同樣只是想說故事而已。——藤原進三   三十篇說不出口的悲傷與絕望、抱歉和冤枉, 更有對愛與生存的極度渴望……   ◆將軍失去了自由名位,但是從未失去他的正義感和榮譽心。即便在不見天日之處,他的身形依然挺立,人格仍舊崢嶸。做為朋友,我能做的就是繼續給予「祝福」。   ◆一定有一個人,幫身在牢獄什麼事也做不了的阿正鍥而不捨地申冤。十年來,永不妥協、永不放棄,提了七次再審和算不清次數的非常上訴聲請,一提再提。即使都已經服刑到可以申報假釋快結束這場惡夢了,還在提……   ◆S的新聞,總是和豪門享樂、高調、奢華的行徑作風形象連

結在一起。S就是一個名人。什麼叫做名人?就是所有人都認識他,但卻沒幾個人真正知道他、了解他的那種人。   ◆服刑前審判的三個月期間,他無意間認識了一個女孩,在百貨公司擔任專櫃的可愛女生。想說都要去關了,不可能會有結果。沒料到,這女孩在阿哲入獄後,一週給他寫一封信;在一般監獄的二年多,一次也沒間斷過……   ◆終於獲准假釋之後,釋放條公文送達,臨別的那一刻,本以為他會歡喜雀躍或至少有脫離苦海的如釋重負,沒想到,阿充只是平平淡淡地說:就是換一個道場修行而已。 接受命運,不代表時間久了,做為囚犯也能自在起來。 接受命運,不等於總有一天,做為囚犯會變成和牆壁融為一體。 接受命運,不表示從此之後,做為囚

犯最像動物的表情,就是令人絕望的笑。 從努力活著,以發現愛的生命意義; 從預習死亡,以探索自由的存在與界限; 從認識自己,以證實個人的微弱並學習與命運安然共處。   作者簡介藤原進三1965年生於台灣桃園,日本京都大學法學碩士,京都產業大學法學博士。以無邊際書寫風格創作了「凡一三部曲」:《少年凡一》《彩虹麗子》(2017年,遠流出版);《凡一‧一凡》(2018年,商周出版)系列小說。《我們曾經這樣活著:三星八德監獄物語》歷經五年內役監及外役監的歲月,以近距離觀察、聆聽、側寫受刑人的幕後故事,一字一句親筆寫就,堪稱台灣首部最令人動容且值得深思的監獄人事物語。相關著作:《凡一‧一凡》

  〈自序〉 我們曾經這樣活著   〈輯一〉 在這裡,道別時不說「再見」 這是一個,所有的路,都在牆後面,的地方。 這是一個,永遠是酷夏,也永遠是寒冬,的地方。 這是一個,人何寥落鬼何多,的地方。 ‧時間:2014.2.~2016.6. ‧場景:宜蘭三星監獄 ◎窗開何處:小花的故事 ◎矚目案件:阿發的故事 ◎花終會開:將軍的故事 ◎割線組的:阿南的故事 ◎愛為何物:B仔的故事 ◎神的面容:小馬的故事 ◎我執苦空:阿憲的故事 ◎天真正義:四七○的故事 ◎存活至上:老仔的故事 ◎真實謊言:阿為的故事   〈輯二〉 高牆內,趨近真實的虛幻 接受命運,不代表時間久了,做為囚犯也能自在起來。

接受命運,不等於總有一天,做為囚犯會變成和牆壁融為一體。 接受命運,不表示從此之後,做為囚犯最像動物的表情,就是令人絕望的笑。 ‧時間:2014.2.~2016.6. ‧場景:宜蘭三星監獄 ◎和三舍:特種部隊小單位 ◎有背心可穿的犯人 ◎獄中的日常:作息與階級 【番外篇】阿寶要注意 ◎三星孤島十大美食排行榜 【番外篇】救命珍品巧克力 ◎監獄裡的貨幣交易體制 ◎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監獄的醫療和藥物使用者 ◎高牆內的霸凌vs.十大休閒娛樂 ◎三星孤島的私人教學 【番外篇】監獄做為一種道場 ◎獄中的海耶克思想者   〈輯三〉 唯有再見,才是人生! 從努力活著,以發現愛的生命意義。 從預習死亡,以探索

自由的存在與界限。 從認識自己,以證實個人的微弱並學習與命運安然共處。 ‧時間:2016.6.~2019.2. ‧場景:桃園八德監獄 ◎青春已老:阿正的故事 ◎天地人間:S的故事 ◎苦厄渡盡:阿賓的故事 ◎顛倒夢魘:阿昆的故事 ◎信之所在:H的故事 ◎家的想望:阿哲的故事 ◎愛的禮讚:志明的故事 ◎冷暖哀傷:G的故事 ◎菩提次第:阿充的故事 ◎風雨別離:他們的故事  〈後記〉一份跨越高牆的告解:這是一個什麼 自序 我們曾經這樣活著     關於寫作,烏拉圭文學大師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在他的日記體自述《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一書中是這麼說的:  

   「這(寫作)將是我在歷經死亡之後與他人相處的方式,由此所有我愛過的人和事將不會隨我死去。」     這位曾經入獄,曾經流亡,曾經目睹無數英才良知被捕、被殺、被失蹤的偉大心靈,進一步指稱:     「也許寫作只是在無恥的時代嘗試挽救未來的證言,那聲音將證明我們曾經存在於此,我們曾經這樣活著。」     在極為艱困的環境中從事著書寫的我,看到加萊亞諾如此準確而悲傷地為寫作做出詮釋,心有所感,泫然欲泣。     回想起來,在初始執筆之際,關於寫作,我並沒有抱著什麼「偉大」的企圖心,只是想要對孩子說故事,用故事來陪孩子,順便自作聰明的在故事中夾帶一些(結果變得很多)做為父親自以為是的道理。本來以

為就是這樣而已,沒料到似乎不只如此;就像人世間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事後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一樣。     直到最近,看到一本尼采不太被人提及、注意的作品《人性的,太人性的》書中的一段話,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自己書寫時最貼近內心真實的想法。尼采是這麼說的:     「不是為了教導什麼而寫書,更不是為了向讀者誇耀自己有多棒而寫書。     寫書是經由某件事,成功克服自己的證明。也是超越過往的自己,蛻變重生的證明。     絕非自我滿足,只是舉出一個克服自我的例子,在激勵別人的同時,也希望讓讀者能謙虛看待自己的人生。」     是的!藉由書寫鼓舞孩子,願他對人生能擁抱寬容,是附加的。因為教導

不是目的。做為書寫者自我的克服、超越與就此重生,才是寫作所渴望實現的。 …………     書寫,從簡單質樸的說故事出發,到細工刻劃成為小說創作,不管經過多麼曲折坎坷、離奇精采的歷程,回歸到原點,一切都是故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不斷地製造故事。人們扮演故事的角色,藉此調整自己的人生,讓故事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活的故事,有著它自己的意識,能夠回應訴說者的情感,於是,也就成為了人的希望、存在的喜悅、安慰的救贖。說故事,是人類演化的重要步驟;能夠說故事,我們才開始得以自由。     延伸到書寫,經由禁錮環境中的寫作經驗,我才逐漸認識到,小說創作毋寧是一種屬於我的禱告方式,一種宗教儀式,一種

肯定自己存在的方式,更是一種追尋人生意義的必要手段。寫作於我,甚且就是一場回家的長途旅行。     太宰治在他的告白式隨筆集《思考的蘆葦》裡提到:「唯有對生命充滿感謝的小說,才擁有不滅的靈魂。」在同一書中,更尖銳的指出:「沒有悔恨的文字,只不過是狗屁。悔恨、告白、反省,近代文學--不,近代精神想必就是從那之中誕生的。」感恩與悔恨,在創作中並存且相容,看似矛盾,做為書寫者,我確切明白,不這樣子,寫作也就不成為寫作了。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寫作,毋寧是我在獄中找尋生命解答的方式,而近乎宿命般理所當然的,始終找不到答案。如果要很勉強的說有,那仍是很不確定的答案。不像答案,比較接近一個方向、

一種態度。 …………     《少年凡一》的寫作期間,我在書寫的過程中叩問自己:那些我曾經做過的錯誤,誰能原諒我?那些我不曾犯下的罪行,誰能平反我?我不知道,我找不到答案。     到了書寫《凡一.一凡》的時候,同樣的質問,沒有減緩,持續加深。不過,我好像隱約知道了,大概、應該、或許,只有神。說不定,只有神才能原諒我、平反我吧。然而,神在哪裡?神是什麼?神到底存不存在?這樣的答案,算什麼答案?這麼朦朧,這麼不確定。但是,至少我有了方向,有了態度:我想要認識神,或者,讓神可以來認識我。     一個迷惑的人要怎麼做,做到什麼地步,神才會願意讓我認識呢?我還是不知道。懷抱著依然沒有答案的問題,

我只能繼續的書寫。在書寫中,去追尋、去反省、去發現,去努力找找看,答案是什麼,神是什麼。     有問題,沒答案,說不定正是我這樣一個人,得以且不得不寫作的動力來源。我的問題多得很。台灣對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世間的實相到底是什麼?愛與悲憫是不是有極致盡頭?而,人的卑劣無情可以殘酷冷血到什麼程度?……這些事情,都是我很想弄清楚,但還沒答案的。所以,我應該會有動力,一直書寫下去吧。     在這部《我們曾經這樣活著:三星八德監獄物語》中,經由一個又一個人物的故事,是藉著訴說他們的遭遇而提出問題,再透過自己的觀察給出我的答案嗎?沒有,我一點也沒這麼想。我同樣只是想說故事而已。     敘事,就是給

出自己。而一切尋找的、祈求的,歸返的問題和方向,我已將自己融入這故事的書寫中了。因為,經由書寫至少得以證明:我們曾經存在於此,我們曾經這樣活著。   青春已老--阿正的故事 一定有一個人,幫身在牢獄什麼事也做不了的阿正鍥而不捨地申冤。十年來,永不妥協、永不放棄, 提了七次再審和算不清次數的非常上訴聲請,一提再提。即使都已經服刑到可以申報假釋快結束這場惡夢了,還在提…… 「你所經歷的一切,世間任何力量都無法剝奪。」這是十九世紀末,奧地利詩人哈默林(Robert Harmerling)的詞句,在二戰期間的納粹集中營裡口耳相傳著,鼓舞撫慰了流離輾轉而逃脫死亡,以及更多身心盡皆摧折殘破而走向死亡的

猶太心靈。 是的, 我們的經歷,化為血肉骨骸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固然再也難以切離。詩人的話語,自有其深沉的美感。但,倘若我們的一切經歷,就是「剝奪」。那麼,這無法剝奪的剝奪,又有什麼意義呢?或許,只能再加上這麼一句:「你所經歷的一切,世間任何力量都無法彌補(回復、補償、平反……)」做為補充,讓這句詩更貼近真實的人生遭遇,如此而已罷。 為什麼你的「同學」都不會讓我感覺是壞人? 第一次提到阿正的事,是兒子來「眷住」--與眷屬同住的時候。 外役監的受刑人,累進處遇積分到達一定等級之後,就享有每個月一次,眷屬可以來一起共住的待遇。眷屬,只限定為配偶、子女和父母,連祖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行;住宿時間不超過四

十八小時,通常是週五下午五點到週日下午四點。 八德監獄的眷住用「懇親宿舍」有八個房間,兩間(勉強算)是套房,有衛浴,其他都是公用浴廁。一間小小廚房,一台微波爐加上三台電磁爐。就像是一家簡陋樸實的民宿一樣,只是每早、中、晚,管理人員會來點名清查人數,而且嚴格禁止攜帶手機及任何電子通訊裝置入住。 ﹁你用安捏擱足有通,實在真利便。﹂阿正的媽媽正在懇親宿舍廚房內運用那 三台電磁爐大顯身手之際,一邊轉身對著操作微波爐加熱食物的我這麼說。從熬到 終於取得眷住資格的第一次開始,我就打定主意拜託家人:四十八小時期間的早午晚餐加消夜,統統準備小七、全家的微波食品。眷住的珍貴時光,是日夜不休用來和孩子講話的,不要

耗擲在烹煮食物上。

八德 路 一段 美食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這支影片是疫情趨緩的時候找朋友來家裡烤肉拍的,因為疫情隨時有變化,請大家遵守政府的規定,並且做好防疫喔!
#在家烤肉 #電烤盤 #中秋節 #烤肉
本集出現的食材~
#烤肉箱 #泡菜
蒙古紅蒙古火鍋
桃園店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546號
電話:03-3320912

#鹹豬肉
大湳市場~哈默鹹豬肉
地址:桃園市八德區四維路29號
聯絡電話:0960800408
LineID:chenxunliu

#串燒
尚好烤肉師傅工廠直營零售批發
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豐北路一段516-2號(A21環北站附近)
聯絡電話:03-4513139
#代烤服務
鑫福園零售批發商行
連絡電話:0919-943088
LineID:qq9998

#飲料
Do Tea台灣茶飲 五福店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桃園市龍潭區中山里五福街一號
聯絡電話:03-4799573

#香草啤酒
烏樹林休閒農場
地址:桃園市龍潭區龍平路115巷138弄36號
電話:0905-016957
-
按讚、訂閱、開鈴鐺喔!
我們的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nsnlife/
邀約與活動請私訊粉絲團喔!
IG @snyelena
https://www.instagram.com/snyelena/
我們也有桃園吃貨FB社團,想一起討論桃園美食就來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oyuaneat
影片音樂來自於 https://youtu.be/WzJ9RusBIQo

在台灣尋找Y字路

為了解決八德 路 一段 美食的問題,作者栖來光 這樣論述:

45條Y字路, 帶你走過水圳、鐵道與街道的前世今生, 感受台灣城市角落之美。   從京都到台灣,   從台北到新北、新竹、台南、高雄,   尋訪45條台灣Y字路風景,   感性觀察,理性探索,   揭開其古老身世之謎。   在台灣,「Y字路」通常稱為「三岔路」,也是「三角窗」店面的所在地,而就歷史的角度來看,Y字路的形成卻可能與舊水圳、鐵路、馬路的更新有關。從京都嫁到台北的作者,因受日本平面藝術家橫尾忠則Y字路系列作品影響,開始在台灣的都市叢林中尋訪Y字路風景,並從老照片、老地圖中扮演柯南的角色,在台灣街道隱藏的「消失時光」中,探索Y字路的起源與變遷,帶領讀者一起走過這些路口的前世與今生。

本書特色   1.以橫尾忠則的Y字路概念,結合歷史地圖,賦予台灣三岔路新的詮釋。   2.在作者筆下,台灣的Y字路不僅提供人們往左或往右的選擇,更充滿故事。   3.挖掘都市叢林中常被遺忘的Y字路風景,帶領讀者認識城市角落之美。 名人推薦   「這麼多樣性的路口,給了我們一個『新舊並存』的啟示!」——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在她的筆下,平凡無常的Y字路彷彿有了生命。有的是風度翩翩的老紳士,有的是魅惑的夢中女郎,有的背負著滄桑的歷史命運,有的只是平凡如你我的普羅大眾。──《在台灣尋找Y字路》譯者邱函妮 作者簡介 栖來光(栖来ひかり Sumiki Hikari)   畢業

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從事音樂、電影相關製作,後於二○○六年定居台北。在台北的生活,日日如行旅,旅行即棲所。   個人部落格「台北物語〜Taipei Story」   taipeimonogatari.blogspot.tw/ 譯者簡介 邱函妮   台灣美術史研究者,曾旅居日本八年,亦從事日文翻譯。與作者栖來光因台灣美術而結識,並有著種種奇妙因緣。自幼雖生活在台北,然而旅居日本期間,快速變化的台北,往往令她這位返鄉遊子有著身處異鄉之感。對於作者的妙筆,深覺具有引領讀者進入台灣奇幻時空之旅的魔力,期望透過譯筆,將作者的文字魅力傳達給讀者。   推薦序  Y字路述

說台灣的故事 水瓶子 作者序  在台灣尋找Y字路   台北市同安街28巷×牯嶺街95巷  往右?往左? 台北市同安街8巷×同安街8巷2弄  夢之Y字路 台北市仁愛路一段×信義路一段  台灣最有名的Y字路 台北市南昌路×羅斯福路  源遠流長的街道 台北市延平南路×博愛路  Y字路與「北門君」 台北市汀州路四段×汀州路四段23巷  公館街的「牆」 台北市福州街10巷×南昌路二段1巷  歷史所遺留的禮物 台北市連雲街×臨沂街65巷  民國64年的地圖 台北市齊東街×金山南路一段  華山1914的月亮 台北市徐州路18巷×林森南路61巷  高橋才治郎的梵鐘 台北市衡陽路×寶慶路  諷刺漫畫家國島水馬

台北市三元街172巷1弄×寧波西街  「咖啡」 桃源 台北市南昌路二段×和平西路一段  兒玉源太郎與南菜園 台北市萬大路408巷×424巷  違建的Y字路 台北市萬大路×萬大路470巷  台北食品批發市場 台北市昆明街×南寧路  艋舺的移動城堡 台北市西園路一段×西園路一段306巷  當星巴克換上旗袍 台北市康定路173巷×廣州街  剝皮的Y字路 台北市漢中街×峨眉街  電影街今昔 台北市歸綏街83巷×歸綏街97巷  藝妲之家 台北市承德路二段37巷×承德路二段37巷9弄  下奎府町的Y字路 台北市信義路三段31巷×建國南路一段304巷  發生慘案的Y字路 台北市師大路  台北美食與流行聖地

台北市安和路×仁愛路四段105巷  誠品書店今昔 台北市安東街35巷×復興南路一段122巷  上埤頭的神明 台北市延吉街×光復南路580號  瑠公與Y字路 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復興南路一段122巷  台北的大象 台北市永康街×永康街17巷  飄散著謎樣氣息的店 台北市浦城街  有石頭的Y字路 台北市泰順街39巷×57巷  灣生畫家走過的Y字路 台北市信義路四段400巷  在台北渡河 台北市市民大道四段×無名路  「我站在沒有名字的道路上」 台北市潮州街×潮州街59巷  潮濕的Y字路與台北監獄 台北市溫州街45巷  陳氏的中元普渡 台北市市民大道×渭水路  穿越時空的Y字路 台北市八德路二段×

長安東路二段  邊界上的Y字路 台北市富錦街×富錦街77巷2弄  富有美國西岸氣息的Y字路 三峽清水街×秀川街  頭尾都是Y字路 新莊永寧街37巷×中華路一段63巷  有套房出租的Y字路 板橋東門街×府中路  板橋的城? 永和環河東路三段×成功路  福和橋的跳蚤市場 三芝芝柏路×晴光街  戲夢人生 新竹內灣中正路  台灣、日本的見世物小屋 台南市友愛東街×青年路  台南第一的肉包 高雄市市中一路×光復二街  愛之河   推薦序 Y字路述說台灣的故事 青田七六文化長水瓶子   到日本旅行,喜歡到老喫茶店喝杯咖啡休息,觀察剛開店時老夫婦的不用言語、彼此分工的態度,把燈箱、菜單架子推出去

,打開窗戶後準時地把開業的木牌面向門外。Y字路喫茶店的糖罐、杯子,雖然很陳舊,但是透過光線折射,不同角度看都有不同的風情。來用餐的常客顧自地看著店內書櫃的漫畫,一切都不用多言,大家一起享受著這共同的空間。   關於「Y字路」,在台灣人的印象中,大部分是用「三角窗」來形容位於街角的商店。看完了這本書,很難想像作者從日本來到台灣,才居住了十年。生活在台北的我們,看著每天經過的「三角窗」,漸漸從兒時的「柑仔店」轉變為「便利商店」,或許會有母親與老闆娘在「亭仔腳」聊天的記憶,但從來沒想到曾經有小水圳、土地公廟,甚至是舊鐵道的遺跡。   栖來光從老地圖中扮演柯南的角色,在現代都市叢林中尋找歷史的蛛絲

馬跡,每一個Y字路好像活起來跟我們述說當地曾經發生的故事。這本書很值得拿在手上,到某一個「Y字路」仔細地對照老地圖,回顧此地所發生的故事。   東山彰良的《流》,對於台北老城區這個場景,放入了因為終戰後來自各地的人,提醒我們必須更深刻地面對歷史;吉田修一的《路》,在高鐵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說出了台日三個世代的糾葛;我想這本書將會是一個起點,讓我們更珍惜這座城市的發展,珍惜地理環境,反省我們到底要留給後世什麼樣的城市? 人生往前走非常容易,但回頭咀嚼當中的酸甜苦辣,的確非常不容易!   我們的城市目前也在開發路上面臨了「Y字路」抉擇;對於到底是要全部拆除、還是全部保留,向右走或向左走的難題,

台灣獨特地經常用「火」來解決問題,或許哪一天書中的「Y字路」也會逐漸消失,但這樣多樣性的路口,是不是給我們一個「新舊並存」的啟示呢!                      作者序 在台灣尋找Y字路   發明「Y字路」這個名詞的是日本代表性平面藝術家—橫尾忠則,應該是毫無異議吧!橫尾忠則的「Y字路系列」,是以故鄉的Y字路風景為主題,並混雜了過去、現在、未來、幻想與現實的系列作品,充滿魅力,也是我十分喜歡的繪畫作品。我的第一本書《在台灣尋找Y字路》得以出版,要感謝創造出「Y字路」概念的橫尾忠則。首先,我要以心電感應的方式,將發自內心的感謝與尊敬,傳送給橫尾先生。   我對Y字路最早的記憶

,可以追溯至小學時期。當時,我住在山口縣山陰地方的小城鎮。正值1980年代的前半期,從明太子工廠排出有如鮮血般的紅色廢水,發散出腥臭氣味,直接注入河川。從學校返家途中,我會經過跨越有著明太子顏色的河川橋樑,那裡正是「Y字路」的所在。然而,左右兩邊的道路,都可以通往位於高地且靠近海邊的家。   右邊的道路,是我上下課通學的必經之道,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結交了住在左邊道路上的同學。為了可以和同學多相處一會兒,有時我會經由左邊的道路回家,由於學校規定上下學的道路是右邊的路,因此往左邊走的話,總是會感到一絲罪惡感!而且,往左邊回家的路上,會經過一段非常難走的陡峭坡道,讓我氣喘噓噓,甚至覺得心臟快要停止

,也曾經被一群野狗追趕。即便如此,我還是經常偷偷地從左邊的道路回家。   去程開心,歸途卻感到害怕。要往右邊走?還是要往左邊走?   這是我的「Y字路」原始風景,二十幾年後再次回到童年居住的城鎮,河川已看不見明太子色調,印象中距離遙遠的學校,實際上也不太遠。   回首過往,我曾經遇見無數的Y字路,必須選擇要往左還是往右。十年前,我也面臨人生重要的Y字路,後來由於結婚的緣故,我選擇了通往「台灣」的道路,在這之前,從未想到有一天會定居在台灣。   如今,我在台北住了十年。這段期間,街道的樣貌一點一滴的改變,有許多東西消失,又出現新事物。然而,卻沒有人留意消失的事物。好像從一開始就不存在的樣

子,他們只是漠然地從旁經過。   台北留下許許多多的Y字路。藉由對照以前的地圖,可以了解到Y字路的形成過程,並且挖掘出埋藏其中的故事,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台北的街道,從原本尋常的三度空間,突然變成四度空間,宛如戴上IMAX電影的3D 眼鏡一般,原本早已遺忘卻埋藏其中的「消逝的時光」倏忽出現,歷歷在目。從那天起,我開始著迷於尋找Y字路,雖然不是捕捉寶可夢,然而我卻像在捕捉Y字路般地穿梭於台北的大街小巷之中。   這本《在台灣尋找Y字路》,是我的「Y字路GO」的台北生活集錦。在我所遭遇的Y字路上,我聽見了台北的各種聲音。清代、日本時代、戒嚴時期以及屬於我的回憶。在不同的頻道之間,我一邊調整協調

器,一邊將我所聽到的聲音紀錄下來,並透過混音處理,完成了獻給台灣的情歌。   這本書的出版要感謝協助中文翻譯的邱函妮女士,以及給我許多意見的作家水瓶子先生,協助日語校對的田中美帆女士,一直替我打氣加油的家人與朋友,研究台灣文獻的前輩與學者,並且給我出版機會的玉山社的魏淑貞女士、蔡明雲女士等人,在此誠摯地致上我的感謝之意。   2016年10月10日 栖來光 台北市同安街8 巷X同安街8 巷2 弄 有這麼一說,「古亭」的地名是由「鼓亭」轉變而來。清代,這裡是由福建泉州安溪人所開墾的地區,由於害怕被住在新店山區的原住民泰雅族獵頭,而蓋了「望樓」, 以監視其動靜。當有狀況時,看守望樓的人會鳴鼓通

知, 因此,望樓又稱為「鼓亭」。 查看1927 年的地圖,會發現沿著南昌路的水路,在同安街入口處左彎,有如弓箭一般,再度返回南昌路。由於曾經是水路,走在這裡,我感覺自己有如身處陽光無法穿透的海底深海魚,在迷宮般複雜的同安街上游來游去;突然間,就與這條Y 字路相遇了,而照片右側的「同安街8 巷」,也曾經是水路。順道一提, 沿著這條水路往前走所碰到的Y 字路(兒玉町四丁目),曾經是兒玉源太郎的別墅「南菜園」。 羅斯福路靠近同安街入口處有間黑漆漆的大廟,名為「古亭地府陰公廟」。這裡是俗稱的「陰廟」,源自於「孤魂信仰」,相當於日本的「御靈信仰」,也就是藉由祭祀橫死的怨靈,以避免其作祟或者想借助其力量的

民間信仰。這間陰廟因主要是祭祀未婚女性,又被稱為「姑娘廟」。此廟建於1885 年左右,當時據說與一般陰廟一樣,是間小小的祠堂。 2015 年獲得直木賞的台灣出身作家東山彰良,在《流》這部小說中提到主角的祖父,曾經在「中華商場」中建了一座祭祀狐靈的陰廟。與一般的廟不同,有許多人會在陰廟許下一些「負面」的願望,例如在賭博中獲勝、報復, 甚至祈求讓某人陷入不幸當中等。如果願望實現,卻不回禮祭拜的話,有可能會遭遇災難。 回禮祭拜,除了拿香祭祀之外,也包括修築廟宇,主要是依實現願望的大小而定。一百年前還是一間小小的祠堂,現在變成如此大規模的廟宇,可見參拜者「願望」實現的成果;這麼一想,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毛

骨悚然。 從這間陰廟所在地的羅斯福路,往緩坡道的同安街下坡走去,越過之前的鐵路(現在的汀洲路), 就來到了從前稱為川端町的淡水河新店溪畔。戰前, 這裡一到週末,就有許多人來到河邊戲水,十分熱鬧;溪畔有一間「紀州庵」,是由紀州(和歌山縣) 出身的平松一家,於西門所開料亭「平松家」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