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關健明寫的 如何在LINE、FB寫出 爆款文案:奧美前金牌廣告人教你,把文字變成「印鈔機」的18個技巧! 和藤村正宏的 靠關係就能賣不停:把顧客從雲端帶到實體,就缺這社群行銷7件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聯金牌啤酒價格 - Sportsem也說明:Posted on by. 全聯金牌啤酒價格. 產品價格,數量,活動日期及贈品以店家實體門市及店家DM為主. 啤酒. 金牌臺灣啤酒500ml X2-NT69. 柏克金科隆啤酒330ml X6-NT209.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樂文化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遠東科技大學 創新商品設計與創業管理系碩士班 李明興所指導 陳淑君的 服務創新、品牌形象與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麥當勞餐廳為例 (2020),提出全聯金牌啤酒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服務創新、品牌形象、知覺價值、購買意願。

而第二篇論文華夏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洪英訓、李志輝所指導 王宏偉的 雲端產業佈局策略-以個案公司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廣達、雲端運算、破壞性創新、層級分析法、創新的重點而找出了 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賀「麟洋配」奪金各通路大放送7-11、全家推咖啡、冰沙優惠則補充:金牌 台灣啤酒為東京奧運推出「金牌奧運應援罐」,成為網友慶祝奪金時的最愛,可在全聯、家樂福購買。(全聯提供)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聯金牌啤酒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如何在LINE、FB寫出 爆款文案:奧美前金牌廣告人教你,把文字變成「印鈔機」的18個技巧!

為了解決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作者關健明 這樣論述:

  ★奧美金牌廣告人的獨家技巧大公開★   ★他教你如何寫一篇,狂賺120萬的超強業配文★   你知道嗎?他曾經寫一篇文案被退100次,   如今卻是怎麼寫、怎麼賣,全憑這一套方法。   你是否……   每次寫文案,總是絞盡腦汁卻想不出好句子?   促銷案已經下猛藥了,為何購買人數總是差強人意?   其實你是用錯方法啦!   就讓作者傳授你4大黃金法則、18種超實用方法,   教你輕鬆寫出熱銷文案、讓訂單接到手軟的訣竅!   ◎只要掌握4步驟,就能把文案變成印鈔機!   你知道嗎?熱銷文案其實有公式可循,只要把握4步驟,誰都能輕易抓住顧客的購買欲,不僅大幅增加文案的點閱率,也確實提升點閱者

的購買率!   【步驟1】標題引人注目   兩秒內讓讀者驚訝,好奇地點進來。   【步驟2】激發購買欲望   充分提起讀者購買欲,讓他欲罷不能。   【步驟3】贏得讀者信任   讓讀者相信產品真的不錯。   【步驟4】引導馬上下單   讓讀者不要拖拉,馬上下單!   ◎標題如何吸引人呢?   招數1:看起來好像有那麼一回事的「新聞標」   【練習】矽谷2017年新發明:喝這杯飽含油脂的咖啡,居然能減肥!   招數2:用「好友標」讓人感覺親切又貼近   【練習】恭喜你!在25 歲前看到了這篇最可靠的眼霜評測!   招數3:總令人忍不住想點開的「實用錦囊標」   【練習】總是存不了錢?知名

理財專家給你3個建議   ◎如何讓消費者買到剁手指?   招數4:用「五官感覺」讓顧客立刻身入其境   【範例】你會如何推銷新鮮的蒸雞?   整隻蒸雞用精緻光亮的錫箔紙包裹著,你聞到熱雞肉鮮香的味道,口水早已毫無防備的悄悄流下。剛出爐的雞腿有點燙手,你下意識地對它吹了口氣。雞皮滲著湯汁晶瑩發亮,咬了一口,鮮嫩的雞肉終於進入你的口腔,你嘗到雞肉和鹽混合的鮮美,還嘗到枸杞的酸甜和一點當歸的藥香味。大口咀嚼的時候,耳朵裡好像能聽到雞汁四射的聲音。   招數5:用「恐懼訴求」讓顧客不買都不行   【範例】電動牙刷的文案可以怎麼寫?      人人都知道刷牙的重要,但還是常常應付了事。稍不注意,就

容易牙齦發炎,嚴重的時候,咬口白饅頭都能看到一排血印。發作時牙齒悶悶地陣痛,根本沒辦法工作。再加上治療幾顆牙,費用隨便都要上千元,付了錢還要任牙醫的手在自己嘴裡鑽洞,疼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真是花錢又受罪!   招數6:用「多樣場景」勾起顧客的全方位想像   【範例】如何幫甜酒打造4種運用場景?   看電影喝可樂吃爆米花?何不塞兩瓶小甜酒在包裡,兩個小時的電影正好喝完一瓶,還不用擔心醉。除了看電影,外出野餐飲用也很合適。下午三四點,拿出小甜酒,一口水果一口酒,什麼煩惱都沒了。有時候工作壓力大、感到心累,也可以獨自安安靜靜地喝酒。或者是和朋友們邊聊天邊喝,把不開心的事情說出來。   ◎價格讓

他遲遲下不了訂單嗎?   好不容易用標題吸引顧客、用別出心裁的內容引出購買欲,千萬別在最後掉以輕心,讓一腳跨進門的顧客轉身離開!顧客的疑慮不外乎:有沒有更好、更便宜的產品,我們可以靠這3個絕招解決!   招數7:起高走低的「錨定效應」讓顧客覺得超划算   【案例】市面上賣1,000元的果汁機,現在我們只賣299!   招數8:高價品就用「平均分攤」法讓數字溜滑梯   【案例】一台洗碗機正常用都能用5年以上,以12,500元的價格計算,每天只需8元。   招數9:用經典老梗「限時限量」刺激顧客心理的算盤   【案例】本次培訓課程限額50 人,目前已有34人預訂,僅剩最後16個名額!   

除此還有…… 本書特色   ‧破解爆款文案的4大黃金法則、18種暢銷寫法。   ‧71篇生動的實戰案例,教你寫出熱銷產品。 名人推薦   前台灣奧美業務群總監 Jesse Jang   作者簡介 關健明   營銷圈人稱老關,前奧美廣告人,曾服務奔馳汽車,有幸獲台灣奧美高層點撥,後跳槽到一家醫療企業,幫助其業績在4年內增長11倍。曾受著名創業者強亞東邀請,為斑馬精釀啤酒撰寫微信推廣文案,讓平均訂單轉化率提升76.86%,其中一篇推文直接銷售產品35.8萬。   作者將部分心得<如何寫走心文案>發布於中國熱門的知識分享平台網站「知乎」,獲得驚人的25K讚。他受聘成為老牌權威雜誌《

銷售與管理》的專欄作者,36篇營銷長文被廣告門、梅花網、數英網等一線營銷媒體先後轉載。   前言 用4個步驟,讓你的文案變成印鈔機! 第一章 文案怎麼寫,才能讓讀者怦然心動? 想讓讀者變顧客,你要先激發購買欲望 技巧1、運用「感官占領」,讓讀者具體感受商品魅力 技巧2、找出「恐懼訴求」,戳中讀者最在意的痛處 技巧3、透過「認知對比」的方法,凸顯別人的商品缺點…… 技巧4、設想消費者使用場景,你就知道該怎麼下筆! 技巧5、類似商品百百款,為何選你的?因為「暢銷」在作祟! 技巧6、具體列出使用者感想,讓顧客成為最佳代言人 第二章 怎樣的廣告內容,能讓讀者放心購買? 想打開顧客的錢包,你得先

贏得信賴感! 技巧7、運用「權威轉嫁」的威力,讓名人專家幫你的商品打包票 技巧8、口說無憑,用「簡易實驗」來證明商品的真材實料 技巧9、提供「貼心保障」,化解讀者各種後顧之憂 第三章 別讓顧客猶豫,3秒引導馬上下單! 文案怎麼收尾?別只寫優惠價,你得讓人迫不及待想下手! 技巧10、設定「價格錨點」,用比較來突顯商品的CP值 技巧11、商品高價買不下手?幫他算出長期可省多少錢,證明商品很划算! 技巧12、想買不敢買?找正當理由,消除購物罪惡感! 技巧13、強調商品「稀有程度」,引誘讀者快速下決定 第四章 下標題有學問!這樣做就能讓他一眼相中你 為何廣告大師說:給我5小時寫文案,我會花3小時想

標題? 技巧14、借鏡新聞社論標題,塑造文章「即時感」 技巧15、對「你」說話抓住注意力,讓讀者立刻進入狀況! 技巧16、抓住大眾切身需求,對症下藥讀者才會秒點閱! 技巧17、限量是殘酷的!用產品亮點+限時限量+明確低價,打造熱門商品 技巧18、文案也可以像小說?善用落差營造戲劇效果,勾起讀者好奇心 第五章 透視4篇「狂銷」案例,讓你一窺文案高手思路 學高手巧妙組合18個技巧,創造爆款銷量! 案例1、行動電源文案怎麼寫,才能讓銷量暴增13倍? 案例2、我如何用一篇業配文,成功打開新創啤酒品牌知名度? 案例3、一個關鍵金句,打造網銷冠軍洗碗機! 案例4、高單價的電動牙刷,一樣能讓1/10的讀者

買單!7天狂賣2800套 後記 我曾經一篇文案被退100次,但現在……   前言 好文案就是印鈔機   現在請你想像:一篇文案,投一個大號(註1),二十四小時內賺到二八.三萬人民幣(編按:折合台幣約為一百二十八萬,為方便閱讀,以下案例幣值一律換算成台幣)營業額。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當時我紅著眼睛,像殺紅眼的惡徒,為了這篇文案,我精神緊繃了整整十天,連續十八小時都在持續戰鬥,拼到要張著嘴大口呼吸。案主同樣一臉嚴肅,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螢幕,像奧運會射擊手在瞄準靶心,忘了世界的存在。   按下「發送」,再按下「確定」。案主是強亞東,你是否聽過「叫個鴨子」?這個烤鴨外賣品牌曾轟動

全國,他正是幕後品牌策劃人。他後來和朋友聯合創辦「好想稻」賣白米,從百萬級資金起步,如今品牌價值估計已經超過一億人民幣。   後來,強亞東創辦了斑馬精釀啤酒,他請我幫他寫微信推文賣酒。我們為什麼如此緊張?因為我們剛投了個大號,廣告費超過二十萬新台幣,二十萬雖不多,但稍有閃失就會砸空,創業者再有錢,也是拿血汗換來的。   不過,訂單瘋狂增長,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二十四小時內,賣到一百二十八萬!整個辦公室的人都瘋了,我們尖叫著喊到嗓子啞,儘管我告訴自己要冷靜,但是完全控制不住!   前幾天,另一個創業者投這個號賺了不少錢,開心地和我們分享經驗,聽到他的資料,我們羡慕地張大了嘴。而一周後,我

們做到的營業額超越他三六%!   「寫好文案」對你的意義是什麼?買這本書,你或許只是想學一些文案技巧,讀到最新的精彩案例,而你是否想過以上情景發生在你的身上,你可以用文案賣爆一款產品,用文字完全掌控讀者的情緒,甚至用文案改變一家企業與你的人生?   五年前,如果有人對我這樣說,我會給他個白眼:「你搞傳銷的吧!」直到文案改變了我的人生。五年前,我加入一家醫療企業,他們有不錯的產品,但是很少推廣,一個月只有一百三十五萬的營業額。   我開始做調研,找賣點,把行銷素材整理成體系。我寫了一系列廣告文案,投放在報紙、電視和網路上。月營業額增長到兩百二十五萬、九百萬……不斷突破,每年增長三○%以上,

已連續四年,蟬聯區域市場數一數二的領導企業。北京、湖南、浙江的同行發現後開始抄襲我的文案,我今天投,他們第二天就抄,讓我哭笑不得。這家企業從最早的二十五人,發展到現在一百多人,規模發生了巨變。   這段震撼的經歷讓我重新認識到:文案的力量原來這麼大!好文案真的能改變一家企業!說到文案,不能不提微信文案。大家常把產品業配文投在微信大號上,你有沒有投過?效果怎麼樣?很多行銷人這樣說:   「能回本就不錯了!」   「熱門期已過了。」   「效果不怎麼樣。」   真的是這樣嗎?   深圳有一家公司叫輕生活,開發了一系列衛生棉產品,二○一五年十二月,輕生活就開始投微信大號了,花兩萬多塊投了一個號

,增加了十一個粉絲,其他啥也沒有,他們非常失望。在那時,我和輕生活聯合創始人張致瑋先生成為朋友,他告訴我,他一直在研究怎麼改進文案。   他不斷反省、總結,把文案改了四遍,終於第五稿創造出奇跡。二○一六年五月,他在文藝大號「書單」投放推文,講一個大男孩為了女友創業做衛生棉的故事,一舉讓點擊率達到十萬次以上。這太不可思議了,當時,「書單」的知識性文章閱讀量才三~五萬,業配文居然打敗了知識性文章!   那篇文章賣了三千九百九十七單,一單三百五十一元,用計算器算一下,可以算出來:這篇文章賺到約一百四十萬,相當於投一塊錢廣告費,賺了十一塊多的營業額。而很多常投大號的行銷人告訴我:能賺回兩塊錢就謝天

謝地了。頂尖文案和普通文案的差距就是這麼大!   並不是每個寫文案的人都能如此快樂。讓我們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   如果你的文案不強,廣告投出去產出低,對於企業來說,你就沒有太大價值。即使你寫得費盡心機,老闆也不會給你升職加薪。   如果你文案很強,投一塊錢廣告費能賺回來三塊錢、甚至五塊錢,事情就簡單了。既然有投有賺,你要做的就是大量投放,輕生活就是這麼做的。二○一六年五月到八月,輕生活共投放一百一十二個微信公眾號,總投入廣告費約五百四十萬,直接產生的銷售額約兩千七百四十五萬,到今天,這個數字已經漲到五千兩百七十八萬。這就是我親眼看到過的:好產品配上好文案,就像按下印鈔機的開關,創造出源源

不斷的財富。   鈔票=好文案+好產品。   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寫好文案對你的意義,不只是脫離苦海、獲得主管認可和績效獎金,更是改變你人生的鑰匙。   在很多人眼裡,文案就是個基層職位,不值得花太多時間研究。而在我眼裡,好文案就是印鈔機。你有沒有讀過一篇文章叫「如何寫走心(註2)的文案」?兩年前,我發表在知乎(註3),和大家分享,到今天已經獲得了兩萬五千以上的讚,閱讀量五一.八九萬,在知乎文案類回答中排名第一。我開始在網上分享我的文案心得後,文章被廣告門、梅花網、數英網、首席品牌官、頂尖文案等行銷媒體轉載,創刊十五年的老牌權威雜誌《銷售與管理》甚至聘請我擔任雜誌行銷專欄的作者。  

 有一點小名氣之後,我有機會接觸到很多更厲害的行銷人,才發現自己是一隻井底之蛙。   我一個月經手數百萬廣告費,而他們負責一個月花掉五千多萬廣告費。當我為自己投一元廣告費賺到五元營業額暗自得意時,他們的戰績是二十五元以上,高峰期甚至達到一百多元。當我對頁面一五%的支付轉化率(註4)感到滿意時,他們已穩定做到二二%以上。   讀到這裡,請停下問自己一句:我的數據是多少?好文案的威力遠遠超越我的想像,我相信也會讓你驚訝。面對這樣的行銷強者,我們總感覺他們大腦異常。你可能會想:成為那樣的人,一定需要突出的天賦或背景吧,比如拿過作文比賽冠軍、從哈佛留學歸來或是做過奧美廣告的高層。但是事實上,這些都

不必要。   不需要什麼天賦,這些文案強者上學時作文水準以中等或中上居多。   不需要什麼學歷,他們有的畢業於不怎麼樣的大學、有的被當掉太多科,大四讀完畢業證書都沒拿到、有的人大學讀的是電腦。   不需要什麼專業背景,他們有的做SEO(註5)出身、有的做業務員出身、有的甚至做過服裝設計。   他們能寫出好文案,到底靠什麼呢?系統!他們腦子裡有一套完整、清晰的文案系統!   他們知道「文案打動顧客下單」是一個有系統的過程,並把它拆解成幾個步驟。他們瞭解每個步驟要做到的目標,以及各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並運用心理學等知識,把每個步驟都做成功。他們深諳如何把各個步驟自然地串聯起來,形成一篇完美的文

案。   當這套系統刻在你的大腦裡,當一切模糊的概念變得清晰的時候,就是你告別痛苦、擁抱陽光的時候。我並不聰明,花了八年時間才知道這一切。我把我六百多次投放廣告的實戰心得,以及從行銷強者身上學到的知識精華,全部放在這本書裡和你分享。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大學畢業就拿到這本書,能省掉多少個迷茫苦惱的日夜。在這本書裡,我會為你提供十八種文案方法,請你大膽使用,當你將它們運用自如時,你的文案將有質的提升。當訂單提醒不停地在你耳邊響起時,當你把產品賣爆時,當你開心地把嗓子喊啞時,你會發現: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註1:指中國熱門社群軟體「微信」上粉絲眾多的公眾號,可以支付一定金額在上面投放廣

告。   註2:中國流行語,意指能深入人心。   註3:中國熱門的知識分享平台網站,使用者可在網站上自由提問與回答問題。   註4:指瀏覽網頁人次與實際下單購買人次的比率,計算方式為特定時間內的支付買家數/訪客數。   註5: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中文譯為搜尋引擎最佳化,意指不透過支付搜尋引擎費用的方式,而是藉由調整網站內容,提升自家網站在搜尋引擎上排名的方式。   第一章 文案怎麼寫,才能讓讀者怦然心動? 想讓讀者變顧客,你要先激發購買欲望 每個人的錢都是有限的,他只會買自己非常想要的東西。文案的第一步,是激發顧客的購買欲,讓他萌生興趣,無法輕易走開。 

這並不容易。看看你的手上有些什麼?一些產品樣品、幾份產品資料或一些過往文案稿件。你還有一些簡單的產品賣點,例如好吃、營養、省電、新鮮、時尚、堅固、實惠等。 看看市面上的文案,他們只是把這些資料做簡單加工,變成這樣:科學的精工配置、舒適的使用體驗、呵護家人健康或繽紛優惠狂歡等。這樣寫沒什麼錯,但是也沒什麼用。它們就像一盤冷凍食品,只不過是半成品,不夠鮮活、不夠誘人、不夠精彩。我們要像五星級大廚一樣,對「原料」仔細加工,煎炒烹炸,推出一份「文案佛跳牆」!一出場,就香飄十里,讓人目不轉睛,欲罷不能。 我為你準備六種激發購買欲的方法,這些都經過實戰驗證。文案寫多了,誰都難免有一些思維慣性,用這些方法重

新刺激你的大腦,寫出和以前不一樣的感覺,這個過程很好玩,你試試看! 讓我們開始吧! 技巧1、運用「感官占領」,讓讀者具體感受商品魅力 你賣的產品是否給顧客很棒的體驗?例如—— 美食:烤雞、蛋黃酥、堅果…… 飲料:蔬果汁、精釀啤酒、香蕉牛奶…… 讓人身體舒適的產品:香薰機、按摩椅、蠶絲被…… 讓人刺激愉快的項目:4D電影、遊樂園、VR設備…… 它們的賣點很明顯:美味、刺激、舒服等。 把這些詞潤色一下就成了文案,很多行銷人都是這麼做,我摘錄幾段給你看。 ●道地手工拉茶:選用斯里蘭卡原產錫蘭紅茶,是製作港式奶茶的不二之選,經由浸茶、濾茶、撞茶等純手工工序,更顯得獨具匠心。 ●超感私人影院:看會「動」

的電影,能與影片完美互動的QUAKE4D超感沙發;超讚的杜比全景聲音效,七百二十度還原電影音效。 ●歐式格子鬆餅:來自歐洲的純正風味,採用新鮮優質原料,每一塊都又香又軟,無論是塗抹奶油還是蘸上沙拉醬,都是美味的享受! 閱讀結束。你激動了嗎?你流口水了嗎?你被打動了嗎?沒有吧!很多行銷人把賣點「包裝」成華麗辭藻,放進文案裡,看似精煉,事實上卻是不能激發購買欲!沒用!

服務創新、品牌形象與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麥當勞餐廳為例

為了解決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作者陳淑君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快速發展的社會步調,越來越多元類型的速食餐廳已經成為時下國人餐飲選擇類型及消費主流。根據經濟部統計處(2018)提出餐飲業營業額逐年成長,102 年突破4,000 億元,在106 年更續升至4,523 億元,其中餐館業占84.6%為大宗。可見外食對國人而言是普遍選擇用餐的方式之一。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提供服務創新、建立良好品牌形象與塑造消費者知覺價值,以提昇消費者之購買意願,對企業來說,是一重要課題。因此本研究藉由消費者角度來探討服務創新、品牌形象、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四個構面間的關係,期望能提供速食餐廳業者在服務創新、品牌形象上、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及提高消

費者知覺價值、購買意願之策略參考。本研究以麥當勞餐廳消費者為研究母體,並以曾經到麥當勞門市餐廳內用餐並進行消費之消費者做為研究對象,採用SPSS 26.0 版套裝軟體為主要資料分析工具,進行問卷資料的彙整與分析。本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如下:1.服務創新對品牌形象有正向顯著影響(成立)2.服務創新對知覺價值有正向顯著影響(部份成立)3.服務創新對購買意願有正向顯著影響(部份成立)4.品牌形象對知覺價值有正向顯著影響(成立)5.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有正向顯著影響(成立)6.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有正向顯著影響(成立)

靠關係就能賣不停:把顧客從雲端帶到實體,就缺這社群行銷7件事!

為了解決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作者藤村正宏 這樣論述:

體驗行銷資深專家教你「將顧客變朋友」,生意做不完!   臉書粉絲團追蹤人數高,貼文按讚數卻像鬧空城?朋友啊,有解了!   專家教你社群行銷開門7件事,讓你發文不再孤單寂寞覺得冷。   請試想下列情境:   ‧當朋友、追蹤的粉絲頁幾乎涵蓋各行各業……   →買東西,當然要先看關係!   ‧整天追蹤、甚至聊過幾句的部落客出書了……   →跟他這麼熟了,一定要支持!(這樣才跟得上話題嘛)   ‧一盤高貴的海鮮料理vs.一盤壽司師傅全心全意握出的壽司   →我不用吃到那麼好……,不過人家用心做的,貴也值得!   ‧明明是美妝粉絲團,卻常出現寵物短片或兩性文章……   →哈哈,貓咪好可愛……

喔,這個眼影好像很厲害(手滑下單)   【在同類東西選擇越來越多、上網比價超容易的年代,憑什麼要顧客買你的東西?】   在訊息碎片化時代,社群媒體的發達,反而讓經營顧客關係更容易!別問為什麼UNIQLO、ZARA、GAP、H&M等快時尚品牌近年業績迅速下滑,你該問的是:為什麼有些公司只靠網路就能把產品賣得嚇嚇叫?   手機隨時隨地可上網,網路購物甚至比逛街更容易,現代人的消費模式早已轉變:「由社群獲得資訊→產生話題、樂趣→購買商品→擴散資訊」已成大勢所趨,此「社群經濟」的型態與要點不可不知。   不靠「關係」便什麼都賣不出去,要怎麼「建立關係」,正是從「經營以你為中心的社群」做起。本書

分享社群經營的訣竅,助你將個人或公司打造為具集客力的獨特品牌,善用顧客朋友分享的力量,化人氣為業績,將口碑與熱度一併擴散出去。 本書特色   1. 具超超超豐富案例說明,各行各業都能「靠關係賣不停」!   本書分享諸多圖文並茂的成功事例,涵蓋一般人想都沒想過的行業(誰想過墓碑也能做體驗行銷!?),足以激發讀者靈感。   2. 內容生動有趣、充滿心意,讓你把熱力帶給顧客,立即打好關係!   要搏感情最怕無聊,作者將社群經營原理透過案例讓人感同身受,直接帶你體驗什麼是「資訊、體驗、價值、自在、樂趣……」,輕鬆看完書,一點就通! 名人推薦   阿飛(勵志作家)   張嘉玲(SOHO社群經營

者)   鄭緯筌(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   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如今行銷的戰場是在社群裡,爭的是社群影響力。這樣的影響力,其實就是一種人際關係。透過網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更疏離,而是更容易聯結在一起。經營品牌與銷售商品已經不再是單向傳遞訊息,如何跟目標顧客間的即時互動與溝通才是真正的關鍵!─勵志作家 阿飛   在現代,「關係」是做生意的關鍵。先做朋友,後做生意,把關係鏈變成朋友,再基於這個信任展開生意,所謂的社交變現,無非就是信任、連結與人脈。─張嘉玲/SOHO社群經營者   如果你在想這本書是用一堆數字圖表來驗證什麼是有效的社群行銷術,你一定會大失

所望;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社群行銷的本質,那你看完一定會恍然大悟!─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社群經濟的時代來臨了!現在社會大眾習慣從社群獲得資訊,商家若能適時醞釀與發酵各種話題(想想全聯的例子),營造出消費的樂趣與衝動,消費者自然樂於購買商品,甚至主動分享使用體驗,更達到擴散資訊的目的。─鄭緯筌/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   作者簡介 藤村正宏Fujimura Masahiro   1958年出生於北海道。明治大學文學系畢業。現為Free Palette集客設施研究所負責人。   以實踐性強的「體驗行銷」(experience marketing)概念為基礎,為各

種集客設施(展覽館、主題公園、餐廳、商店等)及企業提供專業顧問服務。同時,以經營者為目標開辦「體驗行銷塾」,至今已有超過800間公司的經營者成為該實踐班學員,更回頭創造出強有力的銷售業績。   授課地點遍及札幌、仙台、東京、大阪、廣島及福岡等全國各大都市,平均每年舉辦演講及研討會場次多達100場以上,每每大排長龍供不應求。   著有《不賣東西 賣體驗》、《做對小差異,就能讓你賣到爆!》、《抓住女性顧客的戀愛力行銷學》等諸多作品。 譯者簡介 米立安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後持續從事法律、智財與商管相關專業工作。   熱愛日語,曾於忠孝日語受業,因此機緣,體會以作實事為

修身立命之道。   現為兼職譯者。   推薦序 讓我們跟粉絲耳語/劉鴻徵 推薦序 有關係就沒關係!/鄭緯筌 前言 千萬別賣「東西」,要賣就賣「體驗」 【大前提】「社群經濟」下,商業常識大不同! 1 首要課題:和顧客「相親相愛」 2 現代消費者需求特色:免費、高性能、客製化 3 社群媒體策略必須針對特定對象 4 社群媒體的普及,讓口碑有目共睹 5 運用社群網站蒐集「顧客的聲音」 6 以「人」為中心或以「場域」為主角的媒體 7 個人的影響力將改變社會 【法則1】不再跟陌生人買東西! 1 所有消費都在關係中進行 2 沒買過東西就已成熟客 3 社群工具不就是當年的電話嗎? 4

 夏威夷海灘風藥局的革命性銷售手法 【法則2】化事件為「資訊」! 1 將尋常事件轉化為有用「資訊」 2 免費提供資訊,反達四十倍廣告效果 3 對你「理所當然」的事可能是他人的寶 4 添加手寫 P O P 就讓業績刷新紀錄 5 資訊透明甚至能創造墓碑市場需求 6 導入體驗行銷的高中,入學級分跟人數齊上揚 7 善用社群即時災害應變反能強化信賴感 8 在提供的資訊中,大膽加入自己的個性 【法則3】別賣「東西」!要賣「體驗」! 1 顧客買你商品的意義何在? 2 單靠品項豐富與便宜,永遠贏不了網路商店 3 在削價競爭潛規則下獲利翻倍的印章店 4 扎實經營顧客關係,回客率、客單價齊上漲的高爾夫球店 5

 B2B的基本原則:跟顧客站在同一陣線 6 透過營造點心店交流場域來提升業績的製罐公司 7 把誰都能做到的事持續做到沒人做得到的程度 【法則4】傳達「價值」! 1 在大量類似商品中,讓顧客非你不可 2 別落入「顧客都貪小便宜」的思想陷阱 3 一句話讓一客一千三百元的壽司狂賣 4 藉由母親節創造銷售機會的襪子店 5 你不知道顧客為什麼要買,顧客就不會買 6 以「坐輪椅也能安心入住」為訴求的旅館 7 針對高中棒球隊員家長服務的洗衣店 8 找出不隨時代改變的價值 【法則5】創造「共鳴」! 1 熱愛假面騎士的髮型設計師有什麼用? 2 沒在社群網站上討論過的事就等於不存在 3 個人頁面要優先於公司粉

絲團 4 開在二樓的店也能成為地方新景點 5 個人媒體已較大眾媒體更具影響力 6 透過樂趣來經營顧客關係的購物中心 7 用乘法來思考自己的工作 【法則6】建立通風良好而自在的社群! 1 距離剛好、感覺自在的關係更易誘發消費 2 只要跟喜歡的顧客保持關係就夠了 3 大公司也能跟顧客產生親密關係 4 串聯老顧客,帶來更多新顧客 5 憑感覺找出金牌顧客,DM回覆率達八六% 6 越想「包圍顧客」只會讓顧客逃得更遠 7 「通風良好」才是社群長久之道 【法則7】靠關係創造更多關係! 1 透過社群網站擴散樂趣,創造一五○%集客率 2 好讀、易懂、想搜尋,好店名本身就具吸客力 3 不靠關係賺不了錢,鎖定「

特定少數」更重要 4 「樂趣」就是社群經濟的關鍵字♪ 5 網路上內容複製越容易,現場體驗就越有價值 6 反霸凌!教育界導入體驗行銷手法成效顯著 7 社群媒體時代,公司的品格非常重要 8 那裡頭有「愛」嗎? 結語 未來的社會,「顧客」不再存在   推薦序 讓我們跟粉絲耳語   如果你在想這本書是用一堆數字圖表來驗證什麼是有效的社群行銷術,你一定會大失所望;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社群行銷的本質,那你看完一定會恍然大悟!   作者藤村先生舉了非常多社群行銷的案例,其中都是一些店家做生意的小巧思,轉換成對消費者有意義的文案或設計,持續性地跟顧客溝通所產生的效果。這本書點出大家的盲點,也就是社群

媒體不該只是為了賣東西而推銷,應該要先建立關係。   全聯過去雖擁有八十萬名粉絲,但在社群經營上也常常一張貼文不到一百個人回應,我跟我們小編說,我同樣寫一篇在我個人的粉絲頁都超過兩百個讚,因為我轉換成對我的好友有意義的貼文,這就是企業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太薄弱,往往不如個人粉絲頁的好友黏度。   但如果我們把消費者都當作好友一樣經營呢?   果然,在奧美廣告跟全聯小編的通力合作下,靠著一篇篇創意濃度很高的貼文,一則則精彩絕妙的回應對答,我們跟消費者建立起以前不曾有過的親密關係,帶動年輕客層大幅成長。   不要再做一堆抽獎貼文了,這樣的互動關係是薄弱的;讓我們跟顧客像是好朋友一樣聊些有趣的

話題,就像招呼客人一樣的回覆粉絲的留言,多說一些有趣的笑話,讓企業粉絲頁充滿傳統商家該有的人情味,這才是回歸粉絲團經營顧客關係的本質!   還記得學生時代我們窩在被窩聽廣播的時光嗎?透過電波,我們跟 D J 交心,現在的粉絲頁小編,就像是企業 D J 一樣,透過網路,我們跟粉絲耳語。   社群行銷就是關係行銷,有關係才能賣東西!   作者/劉鴻徵(全聯福利中心行銷部協理) 推薦序 有關係就沒關係!   曾幾何時,我們在聚餐前,都會習慣先上部落格查詢口碑;下載 App 的時候,大家也會先看看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的排行榜。購物時更不忘貨比三家,希望可以兼 顧

品質與價格,找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時代快速遞嬗,人們的消費行為也受到環境變遷與科技衝擊的影響,如今大家在消費之前都會先參考社群的意見,或是關注各種口碑、排行榜的評比。這誠然已經是一種生活的日常,也是許多商家必須注意的面向。   想要打造暢銷商品,商家切忌因循傳統的商業思維,重複使用傳統的行銷策略和銷售手法,而輕忽了廣大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畢竟,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行動年代,社會大眾攝取資訊的管道相當多元,也習慣透過不同通路來購買商品。內容行銷的崛起,說明了賣商品不如說個好故事,換言之,體驗感受遠比價格來得更重要!   一如本書作者藤村正宏所言,社群經濟的時代來臨了!現在社會大眾習慣從社群獲

得資訊,商家若能適時醞釀與發酵各種話題(想想全聯的例子),營造出消費的樂趣與衝動,消費者自然樂於購買商品,甚至主動分享使用體驗,更達到擴散資訊的目的。   只要經營得當,這是一種進入正向循環的關係行銷。換言之,對於消費模式的轉變,其實不需要感到戒慎恐懼;對業者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偌大的契機。與其針對廣大客群花一堆廣告預算狂轟猛炸,不如將經營目標放在既定客群上,妥善建立緊密關係,從而創造雙方的價值,並達到本書所提及的「靠關係就能賣不停」的最高境界!   作者/鄭緯筌(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共同創辦人) 摘文1:前言 千萬別賣「東西」,要賣就賣「體驗」請想像一下。你一個人創業、在家工作,只透過社

群網站銷售自己設計的原創商品,像是 Polo 衫、B.D. shirt 及 T-shirt 等服飾,也有二手包包、筆盒筆袋、貼紙及日曆等雜貨,而且是採取隨需下單後生產的方式。在初夏某個晴朗的星期天午後兩點,你在自家客廳沙發上一邊喝啤酒,一邊把熱褲及 Polo 衫等要上架的商品上傳到 Instagram、Twitter 及 Facebook,還有部落格,每一件單價折合新台幣都近四千元。到了星期一傍晚截單前,已經有六百五十人下單,銷售金額約為兩百六十萬元。沒有通路及其他營業成本,沒架設電商網站,因此也無須網站費用,只消花費委外生產及運送商品的費用。每個月只上架一次,每次都有約兩百六十萬新台幣左右的

銷售成績,利潤粗估在一百三十萬左右。是否對這樣的商業模式感到心動呢?是否會想,要是真的可以的話該有多好?還是覺得這太過理想,根本做不到呢?不過⋯⋯ 這絕對不是異想天開的事。正是現今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亦即「社群經濟」的時代下,這種商業模式才變得可能。實際上,在我生活周遭就能看到許多在做幾乎跟我所說一模一樣的事,並因此大發利市的人。大家好!我就是專業行銷顧問,藤村正宏。我提倡「千萬別賣『東西』,要賣就賣『體驗』!」的行銷手法已長達十年。我稱之為「體驗行銷」(experience marketing )。我幾乎每天都在建議企業如何運用體驗行銷的概念來提升業績。從 Kitamura 相機、Panas

onic 株式會社 Eco Solutions 社、AEON 九州株式會社、GOLF Partner 株式會社、北海道連鎖觀光旅館的鶴雅集團、Yamaha 引擎等大企業(其中不乏營收破兆的企業),一直到中堅、中小企業,各式各樣的企業都是我服務的對象。另外,我也針對管理者開辦「體驗行銷實踐塾」(體驗行銷塾),目前已經有八百家以上的公司管理者體驗過這個課程,同時各自創造了強而有力的銷售業績。前面已經說過,所謂體驗行銷,不是「賣東西」,而是「賣體驗」的行銷手法。更詳細一點來說,就是不要把自己販售的商品和服務直接當成「商品和服務」來思考,而是思考目標顧客究竟能從中得到什麼體驗?體驗行銷就是從這個角度切

入。此外,也可以像下面這樣換個說法:

雲端產業佈局策略-以個案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全聯金牌啤酒價格的問題,作者王宏偉 這樣論述:

廣達電腦林百里說2010年將是廣達雲端元年的開始,將以破壞性創新模式,成立品牌公司「雲達」以(B2B)進軍雲端伺服器,直接跳過品牌業者,轉而向伺服器系統解決方案製造商合作,另外開闢ODM Direct商業模式雲端白牌伺服器市場,2014年鴻海宣布與惠普(HP)共同合資搶攻白牌伺服器市場,等於是轉向與廣達正面交鋒。面對品牌大廠也以「顛覆產業生態鏈」的方式,搶占白牌市場,林百里回應「國際大廠積極投入,證明廣達眼光與佈局的策略是正確的」。廣達技術服務是最符合客戶需求,才有機會當市場領導者。 本研究依據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的破壞性創新理論,深入探討資訊

硬體產業及個案公司成功佈局於雲端產業的策略方法。透過滾雪球法,針對個案公司在職十年以上之研發專職經理人員,依專案管理(PM 2員)、硬體相關(機構2員,包材2員)、軟體相關(軟體2員)、業務相關(Sales 2員)共計10員專職於雲端事業部門的經理職專家,進行非結構化探討訪談,並以內容分析法整理出影響個案公司在其雲端佈局成功的策略方式。以專家問卷層級分析法(AHP),進行專家問卷事後整合完成的權重分析,專家們認為,廣達能夠以破壞性創新的方式,顛覆整個雲端產業供應鏈的佈局,是因為廣達首先以「創新能力」(0.563)為優先考量,其次是廣達引以為傲的「技術能力」(0.248),再來是新導入的「在地化

服務」(0.097)及累積多年的「生產優勢」(0.091),以上四個方向構面,是廣達成功佈局於雲端的策略方法。 本研究透過受訪的專家,所進行的問卷調查,求出個案公司成功佈局於雲端產業相關的策略權重,可以做為提供後續要佈局於雲端產業的公司或研究雲端產業的學者做為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