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換電線價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全屋換電線價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逯薇寫的 空間的智慧,小家也能住大 和新井直之的 只有頂尖執事才知道,平凡人變富豪的53個金錢哲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羨慕住家裡的同事?租金、三餐都省鄉民:寧可用錢換自由也說明:到外縣市工作,基本上都會租屋,而租屋的價錢依各地區會有不同,以雙北舉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就會花上大半薪水租屋。對此,有鄉民在PTT的WomenTalk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先覺所出版 。

最後網站全屋電線重拉價錢請益. 電線重拉時間則補充:国家电网安装电线收费标准_武汉十大装修公司; 老屋水電重拉費用; 家里换电线大概. 但他詢問一些購屋族,發現室內電線重拉,大概只要幾萬元,水管如果改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全屋換電線價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空間的智慧,小家也能住大

為了解決全屋換電線價錢的問題,作者逯薇 這樣論述:

  《小家,越住越大》,全球銷售突破40萬冊,   榮登連鎖書店生活風格類年度銷售冠軍。   授權英國、瑞典、西班牙、羅馬尼亞、韓國、俄羅斯等國出版。        作者逯薇,曾任職於地產商「萬科集團」副總建築師,從事住宅研發15年,   繪製超過2,000張室內平面圖、參與過200,000套以上精裝豪宅設計案。   你以為這樣的大設計師,一定住大豪宅?逯薇家裡只有30坪,卻住了六口人,   她自豪說:「我家不算寬敞」,但有個值得驕傲的優點:永遠不會亂。   第一本《小家,越住越大》,逯薇幫你的家微整型,   讓客廳永遠不亂、廚房空間多30%、   小坪數也有衣帽間,玄關這樣設計,隨你狂

買鞋。   這一回,她要拯救你的餐廳、小孩房、櫃子和浴室,   辨識裝潢上各種板材的「玄機」、善用乾溼分離多出半坪空間……。   還教你善用燈光,讓自己像是又搬進新家,同一個家感覺多出好幾種空間。   就連不能敲敲打打的租屋處,也能用不到5,000元,做出大改造。全圖解。   真正適合人住的,不是家居雜誌上的美房,   而是充滿煙火氣與生活臭的「家」,   但也因為有了煙火氣和生活臭,所以才會這麼亂,怎麼辦?   你需要學習逯薇對於空間的智慧,同一個家多出好幾坪,   更改變住宅氣氛,全家人天天想聚在一起。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餐桌:家中最溫暖的空間是餐廳,不是客廳。   怎麼打造這

個家庭的情感中心呢?   作者要你拿起手機、踮起腳尖、抬高手臂,   從自家餐桌上方拍攝一張俯視照片開始。   因為,一切都要從「餐桌覆蓋率」說起。          ◎一坪小房間怎麼變出大童年:這是家裡最不可能一勞永逸的空間。   小孩房的關鍵在於,要忠於孩子當下的意願,也要關注未來的需求。   所以小孩房得是動態的,不能是靜態,不能一步到位,得適時留白。   本書完整圖解,怎麼用一坪大的空間變出這樣能動能靜的房間。   ◎現實與理想反差最大的空間:浴室。   明明是最該讓人療癒的空間,卻變成又小又黑?   想做乾溼分離?還妄想有個大浴缸?學學作者研發的三空間二式分離法。        

  ◎瞬間改變氣氛的燈光搭配──   燈光搭配有三大誤區:重視燈忽略光、重視燈泡忽略色溫、重視主燈忽略搭配。   本書從客廳主燈到餐廳、廚房、臥室、浴室、衣櫃感應燈、閱讀燈、小夜燈……     怎麼搭配,通通圖解。   還有,下班後想好好喝杯紅酒,該搭配什麼燈?           作者還親自示範,怎麼用5,000元有找,幫自己的出租屋大改造,   不用大肆裝修又能充滿顏值,連結帳單都一併show給你看。 好評推薦   地產企業負責給大家蓋房子,還需要逯薇這樣的跨界者教我們怎麼住。她的字裡行間無不顯現出她作為建築師專業的一面、作為創業者堅毅的一面、作為母親柔軟的一面、作為作者用心的一面。這

本小書恰到好處的融合了專業的、有用的、有趣的、有愛的內容。──御風資本董事長、萬通集團創始人 馮侖   比你的家多大多小更重要的,是你能夠區分混亂和秩序。幸福來自自己為自己建立的秩序。                               ──趁早APP創始人、暢銷書作者 瀟灑姐   讓乾貨讀來輕鬆有趣,讓專業直達真實生活,讓普通人秒懂家居方法論,逯薇老師用她的書做到了。這種務實與情懷,多年來始終令人羨慕不已。──好好住APP創始人 馮驌   收納,可以讓家平衡,舒展餘裕的關係;功能,能夠使家輕鬆,讓彼此對話無窮無盡;愛,正是魔法調味劑,替生活其中的每個人,微加幸福。──建築空間設

計職人/張瑜良   本書列舉每個生活的空間,從客餐廳、小孩房、浴廁,甚至是主臥動線,能想到的都幫你用最節省空間的方式顧慮到了,就像是一部裝潢設計大寶典一樣。──看屋達人/羅右宸

全屋換電線價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Apple 喺香港時間 9 月 11 日凌晨發表咗 2019 年嘅旗艦手機 iPhone 11、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今日就等我同大家介紹一下呀!

有別於去兩年喺命名上嘅混亂,今年 iPhone 統一返線新產品已 iPhone 11 嚟命名。三個系列分別叫 iPhone 11、iPhone11 Pro 同埋 iPhone 11 Pro Max,分別係 iPhone XR、iPhone Xs、同埋 iPhone Xs Max嘅後繼機種。

3部機都用咗 Apple 最新嘅 A13 Bionic 仿生晶片,比上一代快最少 20%,大細方面亦同上一相應嘅機種睇齊,分別係 iPhone 11 嘅 6.1 寸 Liquid Retina 屏幕、iPhone 11 Pro 嘅 5.8 寸同埋 iPhone 11 Pro Max 嘅 6.5 寸 OLED 屏幕。手機嘅按鍵排位同上一代幾乎一樣,不過背面嘅Apple標誌就到手機嘅正中心位置,傳統嘅 iPhone 字樣亦喺呢部機消失,睇起上嚟就更加簡約高貴。

今年最大嘅改變就係鏡頭,iPhone 11 配備兩個 1200 萬像素嘅廣角同埋超廣角主鏡頭、而 iPhone 11 Pro 系列更配備有 3 個 1200 萬像素分別係超廣角廣角同埋長焦距鏡頭,3 部機都有 2 部嘅光變焦功能,雖然未做到華為 P30 Pro 嘅 5 倍咁勁,不過都夠用有餘喇。另外,iPhone 11 3 個系亦配備一個 1200 萬像素嘅 True Depth前置鏡頭。為咗配合 3 鏡頭,背面嘅相機排位亦都花心思,三個大圓圈擺喺一個正方形入邊,唔靚就見仁見智喇!

相機軟件亦都花咗心思,配合 iOS 13 嘅推出,三部手機都支援 Night Mode 夜拍模式,起極低光嘅情況之下,亦都一樣影到細緻嘅靚相。另外你用 4K 拍攝嘅影片,更加以用iOS 13 內置嘅剪片軟件輕鬆剪接影片,轉、裁剪、甚至加入唔同嘅濾鏡都做到,同編輯相片一樣咁簡單。

另外官方亦都強調多個外置鏡頭可以同時操作,舉個例其中一個鏡經過白平衡同埋光圈等調教之後,其餘嘅頭都會一齊進行調教,確保影片唔會因為換鏡頭而有唔同嘅拍攝效果。

iPhone 11 系列支援高 1Gps 嘅網速,Wi-Fi方面就支援市面最新嘅 Wifi6 亦即係 802.11ax 技術,室內室外上網都會窒下窒下喇,不過又係時候換屋企嘅 Router 喇!另外,今年3部新手機,香港、澳門以內地嘅行貨都會配備真雙卡雙待功能,即可以同時使用兩張 nanoSIM卡,不過就用唔到 eSIM 喇。

電量嘅提升亦都係 iPhone 11 嘅亮點。官方表,係正常嘅操作之下, iPhone 11 比上一代 XR 系列可以多用 1 個小時,而 iPhone 11 Pro 同埋 iPhone 11 Pro Max 就分別比 Xs 同 Xs Max可以多用 4埋5個鐘。今次機身嘅充電位仍然係 Lightning,不過就會隨機附送 18W Type C 嘅充電器以及一條 Type C 去 Lightning 嘅充電線。呢個充電器可於半個鐘內為手機充滿一半嘅電量架!

全新嘅 iPhone 11系列將會喺 9 月 20 號發售,香港時間9月13晚上八時起接受預訂。

iPhone 11 嘅價錢比上一代 XR 列平咗少少,64GB、128GB以及256GB分別賣 HK$5999、HK$6499 以及 HK$7299,顏色方面就提供黑、白、綠、黃、紫以及 Product Red 嘅紅色設計。

iPhone 11 Pro 以及 Pro Max 系列就同上一代 Xs 以及 Xs Max 睇,64GB、256GB 以及 512GB 分別賣 HK$8599、HK$9899以及 HK$11599。

除咗以往嘅太空灰、銀以及金色之外,今年仲新加入午夜綠色,坊間就一致睇好呢隻新色,你又點睇呢?

《Z世代達人》
麥卓華

只有頂尖執事才知道,平凡人變富豪的53個金錢哲學

為了解決全屋換電線價錢的問題,作者新井直之 這樣論述:

豪宅裡有什麼秘密?有錢人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嗎? 為什麼越不景氣,有錢人越開心? 億萬富豪多數也曾是平凡人, 但他們比誰都懂得如何花錢致富!   電影《黑執事》、日劇《推理要在晚餐後》指導顧問,   只為身價15億以上的富豪服務的頂尖執事,   首度揭露有錢人的致富之道、用錢之道與處事之道。   原來,有錢人果然是任性的啊!   作者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與許多大富豪長時間相處。他發現,許多富豪在早年都是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或上班族,只是他們找到了翻身契機和致富秘訣。經過長期細心的觀察,他找到許多令人驚訝的思維面向,歸納出他們是這樣變有錢的:   ◎不投資「火能燒」的標的   ◎如果有A、

B、C三種套餐選擇,就選便宜的C套餐   ◎用一杯30萬的紅酒換來15億的進帳   ◎絕對不買樂透彩   ◎與人交往不必刻意,隨自己的喜好就行   ◎樂於花1,500喝一杯咖啡   ◎一元硬幣是最好的投資商品   ◎最喜歡怪怪的生意點子…… 讀者好評   ◎普通人真的可以輕鬆學習與仿效!光是作者身為富豪總管,從旁觀察這些人的處世之道已是值回票價──讀者Kei   ◎本書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保持對金錢的敏感度,這是一般人也應該學的金錢哲學──讀者Paparachi   ◎每個人讀完之後都能立刻執行。更重要的是學到比金錢更重要的事,就是待人處世之道。建議讀者們看過其他相關理財書後,再回

頭重新翻閱這本書,一定會有不同感受──網友Nekokoto   作者簡介 新井直之   日本Butler&Concierge公司社長。   大學畢後曾在美商上班,後來創辦Butler&Concierge公司。在擔任富豪執事(總管)的同時,也擔任顧問工作,協助企業取得頂級客戶的信賴與提升顧客滿意度,並且舉辦相關主題的演講和研習等。   曾經擔任《推理要在晚餐後》(日劇版、電影版、舞台劇)以及《黑執事》(電影版)的指導顧問,並且在拍攝現場指導櫻井翔、北川景子、水嶋HIRO、DAIGO、西山茉希等演員,確實演出執事與大小姐等角色的應對動作與舉止。   著有《只有執事才知道,世界大富豪的

58個習慣》《執事的安排手帳》《執事的工作術》等。 譯者簡介 蔡昭儀   文化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譯有《狡猾的讀書法》《傾聽,不可思議的力量》《決斷力》《別讓人知道你怎麼想》等書。   序 大富豪最初也只是個普通人   ◎第一章 大富豪的致富之道 1.  不投資會被火燒毀的項目 2.  投資的成功率只要一成就夠了! 3.  三種價錢難以抉擇時,買最便宜的 4.  另設付款專用的帳號 5.  娛樂也是一種投資 6.  要投資市面上沒賣的商品 7.  名下沒有房產 8.  時時思考要買什麼 9.  親自管理投資的實物 10.  一元硬幣是最好的

投資商品 11.  紀念幣的價值 12.  最大的投資就是節儉 13.  沒有經驗的投資要觀望三個月 ◎第二章 大富豪的用財之道 1.  喝一杯三十萬的紅酒可以賺十五億 2.  不買彩券 3.  只以自己建立的模式賺錢 4.  簡單的事物才能賺得更多財富 5.  最喜歡「買時間」 6.  「一次付清」和「持續支付」的差別 7.  極盡奢侈,以召喚更大的財富 8.  自己賺的錢不是拿來享受的 9.  能否成為大富豪,就看敢不敢拿錢包裡的錢出來燒 10.  捐出所得的一○% 11.  樂於花一千五百元喝一杯咖啡 12.  不會被二九八○這種數字遊戲蒙蔽 13.  花錢比賺錢還難 ◎第三章 大富

豪的處世之道 1.  大富豪與人交往全憑好惡 2.  所謂「人脈」  3.  刻意結識高一階層的人 4.  最討厭讓人請客 5.  來者不拒,去者追回 6.  交遊廣闊就能產生財富 7.  生意夥伴多是不交換名片的 8.  最喜歡荒誕的生意點子 9.  重視小信賴,勝過大權威 10.  必要時不惜自掏腰包 11.  信任的都是親戚或死黨 12.  心中不再有期待 13.  上貴族學校是孩子成為大富豪的一步 ◎第四章 大富豪的金錢哲學 1.  不景氣就感到開心 2.  看出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出十倍的價值 3.  以十年的規模來思考事物 4.  速度可以創造財富 5.  絕不借錢給別人 6.  有

錢是人生的修行 7.  不賺良心不安的錢 8.  隨時清楚自己錢包裡有多少錢 9.  對住家環境相當講究 10.  重視小錢勝過大錢 11.  得到的錢總是比希望的少 12.  坦承愛錢,就能聚集財富1 13.  主動營造模式是成為大富豪的捷徑 14.  比錢還重要的事 後記 金錢是建立更好世界的手段      序   大富豪最初也只是個普通人   我在二○○八年創辦了私人管家服務公司,專門為「大富豪」提供私人管家服務,從日常生活到公司業務都由我們提供協助,滿足客戶的各種要求。我的客戶大多身價超過十五億,年收一億元以上的頂尖人士,其中不乏擁有數兆資產,或者世界富豪榜上有名的國外大富豪

。   我創業八年來已服務過上百位富豪,也有幸結識數百位富豪。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世上有那麼多有錢人,而且他們多數不是繼承家業或資產,而是白手起家致富。有的人自己創業成功,有人投資成功,也有人接收別人公司成功,他們各有致富之道,成為富豪的方法令我嘖嘖稱奇。但是,他們有一個共通點—都是很普通的人。   我從事這個工作之前,總是以為大富豪和普通人不一樣,應該一般人也都是這麼想的吧!不少人一聽我是大富豪的私人總管,就會毫不客氣地拿著這種刻板印象來問我:「擁有數十億、數百億資產的人,都是像上流階層那種特殊集團的吧?」「他們都有特殊才能,躺著就有錢賺吧!」「擁有大筆資產,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真令人羨慕。」在認識各方大富豪之前,我也有過類似的誤解,後來發現這種印象和實際情形有很大差距。白手起家的富豪幾乎都是出身自普通的家庭,也沒聽過小時候受過什麼特別的教育。學生時代過著很普通生活,多數都經歷過找工作或當上班族,也有人在短短幾年內累積財富,卻感嘆「十五年前日子可苦了」,也有在一般公司待不下去的異類,才成為大富豪的。   如果我們能找出他們的共通點,應該就是成為大富豪的捷徑了。接下來我就介紹幾個實例。   ●老是遲到而被炒魷魚的大富豪   上班經常遲到的人可說是公司的冗員,但是竟然有早上總是起不來,上班遲到,最後卻成為大富豪的例子。   大富豪們多半是日出而作且精力充沛的晨型人

,我要介紹的這位客戶卻是少見的夜貓子。他的口頭禪就是「早上起不來啊!」因為他愛喝酒,長年熬夜,越晚精神越好的夜貓子大富豪。   這位客戶來自東北,從技職專門學校畢業後就來到東京,在一家專營大樓設備維修的公司上班,過著極為普通的上班族生活。這段時期他每天晚上都去喝酒,喝到天亮,早上常常因為宿醉而起不來。身為菜鳥卻經常中午才上班,一年下來,上司終於受不了,要他不必來了。他說:「公司無預警地就炒我魷魚,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工作,當時真是窮途末路。我只會做大樓設備維修,一年下來大致掌握了工作內容,想想乾脆自己開公司。當時才二十出頭,天不怕地不怕,沒想到還真是走對了呢!」   一開始他就像一般個人公司那

樣,拜託熟人幫忙介紹大樓設備的定期檢修。創業的時候幾乎沒有資金,卻有一樣不同於金錢的巨大財產,那就是每天晚上出去喝酒時所結識的人脈。同業間的人脈就不用說了,加上交遊廣闊,大家想到「他失業有困難」,都紛紛幫他介紹工作。   此外,他決定創業的時機也是恰到好處,當時日本正處於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最高峰,一窩蜂地建設高樓大廈。不久後,生意接踵而來,他一個人幾乎忙不過來,後來雇用幾名工程師,自己更努力接洽生意,業績便蒸蒸日上。   「我們不是廠商系統,而是獨立公司,所以一開始很辛苦,不過也因為這樣磨練出技術來。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做出維修需要的零件,遇到大問題,都必須自己去解決,創業以來,我已經有十年都沒

能去兩天以上的旅行了。」   公司成立四十餘年,已有上千名員工,分公司、分店遍布全國。他現在仍然每晚出去飲酒作樂,尤其喜歡和員工們喝酒,每到傍晚下班時間,就看他在辦公室找人去喝一杯。他的個性隨和,員工們也都樂意參與。   愛喝酒,早上沒精神,作為上班族,他的確是失敗的,但是個性隨和、人面廣,我倒覺得他充分具備了成為大富豪的資質。   ●把大學的註冊費和學費都投入創業資金的大富豪   白手起家的大富豪幾乎都是勤奮努力型的人,其中不少人篤信「腳踏實地」,不過學校的課業又是另一回事。有許多大富豪在學生時期不愛念書。我有一個客戶就是這樣,二十幾歲創業開廣告公司,現在已是身價達數十億的大富豪。

  這位客戶出身自北陸,高中一畢業就希望到東京發展,無奈家人不許他毫無計畫就貿然前往,於是他便報考東京的大學,也如願考上。只是他原本就不愛念書,拿著父母給的註冊費和學費來到東京,竟然沒有去學校註冊,找到房子安頓下來,靠著父母寄來的生活費和每年的學費,開心地過起都市生活。   不過,也不能一直遊手好閒,他開始在原本就有興趣的廣告業打工。「一開始盡是些夾報或在電線桿張貼廣告的工作,後來在這行人面廣了,便私下接案子做。漸漸有一些活動企畫之類的大案子,我一個人都快忙不過來了,才想說應該可以開個公司。」   有想法馬上就付諸行動也是大富豪們的共通點。開始接到大案子後,他便雇用幾名職員,成立了一家小

廣告公司,創業資金就是父母寄來的大學註冊費和四年學費。「我當然對父母保密,他們到現在還相信我乖乖上大學,然後畢業了呢。所以我對家裡謊報學歷。」看似玩笑話,但經過三十年,這仍是一個把所有親戚都蒙在鼓裡的秘密。   讓他的公司壯大的秘訣就是他有識人之明,例如把上門推銷商品的推銷員挖角來自己公司的事,就發生好幾次。而且他的大哥性格強烈,很會照顧人,因此深得人心,也懂得將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大方的交給下屬,態度誠懇,讓員工很自然地願意接下重擔。   雖說他的創業資金是欺騙家人所得,但現在已是個擁有兩百多名員工的老闆,還在東京的高級住宅區田園調布購置豪宅,這樣的成功也算是回報父母的孝行吧。當年的註冊費和

學費衍生出來的財富已不下數千倍,不禁讓人想像如果當時他去上大學的話⋯⋯   事業或賺錢與在學校的學習是兩回事,從這些大富豪的經歷來看就能清楚明白。我聽過一位個人資產額排在全球前十名的外國客戶聊起他在學生時代幾乎不念書,還拿父母給的學費去投資。他靠著投資順利增加資產後,為了得到某家公司便想辦法找上那裡的員工,收購他們手上的股票。「對他們來說,公司的股票不如現金來得有魅力,想到可以小賺一筆,馬上就賣給我了,也多虧了當年國家經濟體制有重大改變。」這些持股竟然超過五○%,他成了公司的老闆,接著更再接再厲增加財富,晉身為世界頂尖的大富豪。   成為大富豪的人,只要手上有一筆錢,即便是註冊費或學費,在

他們眼中可能都是可以用來挑戰的資金。這是所謂「金錢就是用來投資」的哲學,他們平時就在腦中思考具體的計劃,只要有錢就可以馬上投入。   ●從阿宅玩家變成身價五百億的大富豪   大富豪們的另一個共通點是,他們都很重視人際關係,在言行舉止上謹慎小心,不得罪人,親切隨和,受位高者賞識,也令下屬仰慕。如此看來,人面廣、交情深似乎正是大富豪們致富的關鍵。有前瞻性的生意點子或是踏實的投資案,的確可以藉著人脈發展。不過,還是有不諳與人交往卻建立了巨富的例子。   我這位客戶在大學時期曾經一度窩在公寓裡,足不出戶,他迷上有名的家用電視遊樂器遊戲,不去上學,每天窩在房間裡不分晝夜地打遊戲,原本在學校就沒有什

麼好朋友,也沒人會留意到他從未在校園中出現過。   但是,父母對他畢業了也不去找工作頗有微詞,不再寄生活費,他才發現自己的處境,不能只顧著打遊戲了,必須振作起來。「當時剛好有幾家專營線上交易的證券公司,在偶然的情況下我留意到網路上的股票投資。我手邊的錢就是壓歲錢或打工存下來的,大概有十五萬左右,我拿這些錢當作籌碼,挑戰網路交易。」   只要在網路證券公司開戶,就可以在家進行股票買賣交易,這對不擅與人交往又討厭外出的人是最適合不過的了。當沖客必須在股票市場交易時間內一直坐在電腦前面看行情,若連國外市場都觀察更加不分晝夜了,這對本來就沉迷打遊戲的客戶來說,並沒有造成太大困擾。   不過投資和

打遊戲不同,他是完全外行,十五萬的資金一轉眼少了一半,他才急急忙忙地認真學習投資,就像沉迷遊戲一般,他開始熱衷於投資。他開始投資股票的時機剛好搭上一九九九年以來的科技股泡沫浪潮。急速成長的科技企業股票可賺取龐大的利潤,他拿十五萬積蓄投資,不到一年資產就迅速增加到一億。   後來他運用這筆資金,讓資產增加到三億,卻在二○○一年毅然決然地退出股票交易。「我的體力已經到達極限⋯⋯那兩年我埋頭研究投資標的,睡眠時間搞不好比沉迷遊戲時還少。」這位客戶退出股票投資後沒多久就發生科技泡沫,進入不景氣的時代,而他收山的時機也真是剛好。   他怎麼花這些錢?不外乎是一人旅行,或回老家看看朋友。他既沒有車,闊

氣的吃喝玩樂也不是他的作派,因為不愛出門,衣服或日常用品幾乎都是網路上解決。後來有一次遇到一個許久不見的朋友,對方問:「既然你那麼會投資,我出錢,你來幫我理財。」因此他又再重啟股票買賣。這次剛好碰上日本景氣回升,一直到二○○八年金融海嘯發生的五年期間,他的資產激增到五百億。   這位客戶是因為父母不再寄錢給他,才想到「接下來該怎麼養活自己」。如果當時他急病亂投醫,隨便找個兼職,或許就一直是個打工族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並非存著一夕致富的野心,而是利用小額利潤的再投資,腳踏實地努力,慢慢累積資產。我想這就像是打遊戲一樣,他只是單純地從投資的勝利中獲得樂趣,對一件事的完全投入,為他帶來了巨額的財富

。   即使不擅與人交往,也不喜歡拋頭露面,也還是有機會致富,他就是最好的例子。   東大畢業卻找不到工作,後來竟接手公司成為大富豪。     有時候我會問比較熟的客戶:「為什麼能擁有這麼多財產?」多數富豪都回答我:「是運氣好。」我想起那位年紀輕輕就買股票致富的客戶,他開始投資的時機、中途一度暫停,後來又再度進場交易,事後回想起來,真的算「運氣好」。   但是,說自己成功的秘訣是「運氣」的大富豪們,隨後又必定異口同聲地補充:「每個人都會遇到好運和機會,許多人可能沒看出來,或是運氣來了也因為沒有做好準備而錯過。任何選擇都一定有風險,覺悟和決心也是必備的。如果成為大富豪有秘訣,應該就是培養不

放過好運的眼力,平時做好充分準備,還有覺悟。」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可以理解大富豪成功之前,其實也都是很普通的人。有人早上總是賴床,被公司炒魷魚,也有人不愛讀書或是不擅與人交往,但他們都抓住了機會。   大富豪們以前也不過是平凡人而已。   成功的方法千百種,與大富豪近身接觸後,我注意到他們有好幾個共通點,就是他們面對金錢的態度,也就是共通的「金錢哲學」。   本書分為四章,分別就增加資產的方法、金錢的用法、待人之道、金錢哲學等主題來解說。   擺脫金錢的束縛,過著自在又豐富的人生才叫大富豪。投機小賺一筆,卻被金錢綁架,一切終將受金錢左右。好不容易賺了錢,卻未因此獲得快樂的人在這世

上不計其數。我們最終希望得到的是快樂。大富豪懂得朝著快樂去營造增加財富的環境和狀態。   若能將這種態度的重要性和致富方法傳達給讀者,我將深感欣慰。   ●大富豪與人交往全憑好惡大富豪以經營公司的生意人居多,一般人都認為他們與人交往會優先考慮得失利益,但是他們並不是那種以得失利益來決定與誰來往的人。以前,一位客戶遇上某家公司的董事來推薦一個內容甚好的投資案,對象既是優良企業,投資案的內容也很充實,對方態度也很誠懇。但是面談之後,大富豪卻斬釘截鐵地說:「不必再跟這個人聯絡了。」這令我有點驚訝,因為感覺與這位董事來往應該不錯。我問:「為什麼?他帶來的案子不是很好嗎?」大富豪回答說:「磁場不對

。就算他的案子能賺錢,我也不想浪費時間與他見面。」這時候我才發現,大富豪與人交往不是憑得失,而是對一個人的好惡。以好惡來決定與人交往,聽起來好像有點孩子氣,其實大富豪的思慮很深入。先前拒絕投資案的那位客戶這麼說:「時間一長就不好相處了。當下感覺能否『接納』他當工作夥伴是很重要的。如果以得失決定來往的對象,吃虧的時候,我就會真的會很討厭他。」大富豪知道以「好惡」來決定交往對象,而非以「得失」來決定,才能與人長久相處。因此,大富豪們最初締結交情時,不是憑外在的利益得失。我也曾有一個實際的體驗,一個偶然認識的投資公司職員來找我提案,「有一個富裕階層取向投資商品,不知是否可以合作」,為此我便去拜訪對方

的公司。對方的社長也是個大富豪,雖然沒有事先約好,他還是出來打招呼,並邀我「去喝一杯」。天都還沒黑,我和那位社長就在附近的居酒屋邊喝邊聊,氣氛相當愉快,一轉眼竟已過了兩個小時,其間完全沒有聊到工作的事。後來,他又招待我到他府上,在他收藏嗜好的房間盡情地談天說地,而這次仍然對工作一字不提。不過,這時候我們已經打成一片,相處得很融洽,自然而然覺得與這位老闆合作也不錯。我才知道,大富豪與人來往時,是先建立朋友關係之後再談公事。大富豪們與人交往重視好惡勝過得失,其實還有另一個理由,為利益結合的人,當自己失去財產時,很容易就會疏遠。但是,志趣相投的人不會因財產的增減而斷絕關係。大富豪很珍惜這種萬一有事也

不會失去的人際關係。◎ 與人交往取決於自己的好惡。◎ 用金錢建立的關係,當沒有金錢時就會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