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穴董氏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光明穴董氏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邱雅昌寫的 董氏(正經)奇穴實用手冊第2版 和曾天德的 董氏奇穴傳心錄【增修版】贈取穴速查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文光圖書 和知音所出版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博士班 林昭庚所指導 李延熹的 臺灣針灸發展史 (2021),提出光明穴董氏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針灸發展史、針灸碩博士論文、針灸期刊著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明穴董氏,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董氏(正經)奇穴實用手冊第2版

為了解決光明穴董氏的問題,作者邱雅昌 這樣論述:

  本版為第1版整體升級,非少量增添及修正。   董氏正經奇穴為山東平度董景昌先生家傳學,至董公在台灣行醫,使課徒授學,發揚光大。     本書為《董氏奇穴實用手冊》(第1版)之修訂版,著者邱雅昌師系董針第三代傳承代表人物之一。本書內容忠於董景昌先生的董氏奇穴,緊密結合臨床需要,生動活潑地詮釋董針,介紹了作者本人及師長、門人應用董針扎實具體的寶貴經驗,圖文並茂,對中醫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因《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非某些偶見奇效的部位,故將書名正名為「董氏(正經)奇穴實用手冊」。   ◎尊重董景昌原著命名,將「董氏奇穴」正名為「董針」。   ◎以初版的「針證相對論」為基礎,進一

步提出「董針五臟辨證法」,提升董針的應用。   ◎內容詞彙正名、穴位次序調整。   ◎增添臨床驗證與案例。   ◎穴位附圖新增真人針刺圖、三維解剖圖。   ◎刪除第一版「董氏奇穴治療學釋義」,以700則病名索引代之。

臺灣針灸發展史

為了解決光明穴董氏的問題,作者李延熹 這樣論述:

臺灣現存的書寫歷史可追溯到大約400年前,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福爾摩沙臺灣,於1624年開始38年的建設與經濟掠奪。近來許多文獻研究認為臺灣於6,000多年前,即為南島語系民族的發源地,這意謂著臺灣在歷史舞臺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本論文探討400多年來,臺灣針灸醫學的發展史,從早期瘴癘之鄉環境談起,歷經荷蘭統治時期,傳教士赫曼.布斯可夫撰寫的灸療法,季麒光描寫沈光文使用《肘後備急方》醫治臺灣病患的詩句,清朝時期臺灣描述詩文中針灸的描述,日治時期盲人廖旺創辦臺灣最早的針灸公會,木村謹吾創立臺北盲啞學校協助盲人學習針灸技能,蘇錦全撰寫日治時期臺灣針灸教科書《東洋針灸學教科書》,與蘭記書局進口針灸書

籍供民眾學習。1945年臺灣脫離日本統治之後到1958年之間,臺灣針灸發展歸功於隨國民政府來臺的針灸學家。1958年開始,臺灣針灸正規教育開始推動,中國醫藥學院 (現為中國醫藥大學)、國立陽明醫學院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長庚大學、義守大學、與慈濟大學陸續提供中醫相關教育,讓臺灣步入系統性針灸教育傳承,開啟眾多針灸碩博士論文。這段時間內針灸著作也開始蓬勃發展,朝著不同的方向探索針灸內涵與療效。政府機關對針灸推行,也加速針灸的發展。國科會 (現為科技部)、衛生署 (現為衛生福利部)、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與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現為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的推動,讓針灸在1970年代

成為政府醫療方針重要發展的一部分。1972年財團法人「中華針灸科學研究基金會」成立,創辦臺灣最早的英文針灸雜誌《Acupuncture Research Quarterly》。1998年「中華針灸醫學會」創立,創辦《中華針灸醫學會雜誌》,與其他臺灣期刊內針灸文章的發表。後續政府相關單位對於針灸研究計畫的補助,國際針灸研討會的舉辦,針灸圖書的出版、針灸國際期刊的發表、臺灣針灸學者對於世界針灸的參與與貢獻等,這一切讓針灸於臺灣逐漸茁壯穩固。臺灣與國際間針灸研究的互動,例如,早期的「國際針灸學會」,「世界衛生組織」針灸發展史,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的參與,讓臺灣與世界針灸的互動更加綿密。此外,臺灣

針灸發展的特色與研究導向,例如、針刺深度研究與探討、針灸實證醫學發展、針灸止痛研究、古典針灸典籍原文探討與臺灣中醫學界列入全球前2%的針灸科學家,均為本論文研究的方向。

董氏奇穴傳心錄【增修版】贈取穴速查手冊

為了解決光明穴董氏的問題,作者曾天德 這樣論述:

  針灸術是中醫學裡最璀璨的明珠,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認證「針灸」對107種疾病是有效又安全的療法。而「董氏奇穴」是近半世紀流傳全球五大洲的針灸秘技;普傳於世的重要關鍵在於「效用雄奇而迅捷」、「針刺手法樸實易學」、「理論古今接軌無礙」。   本書作者習醫從業已逾三十年,乃董氏奇穴嫡傳楊維傑教授親傳弟子。這是一本以董氏奇穴獨有的視野來穿引古典中醫及現代醫學,融通貫串探索人體療癒奧秘的心得紀實。   本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穴位篇」,擷取董氏奇穴精華穴位,將其定位、入經、重點區位、效能、及各類疾病特效穴組清楚界定,其中許多效驗穴組,是作者多年臨証或參酌各家經驗所得

。第二部分「心法篇」,包含「臟腑別通」、「三才針法」、「始源三法」及「橫通針法」及針灸傷科並陳的「太極動氣心法」,皆是有別於傳統的針法邏輯,亦可用於疑難的內科雜症。第三部分「治療篇」也是最實用的部分,作者將臨床常見病按其特點、病因病機、治則治法、證型等分類,更依其方藥、董氏奇穴、十四正經、食物宜忌建議、疾病養護等細述其要點。   《董氏奇穴傳心錄》的問世,重在心得傳承,讓有志於探索針灸、方藥、食療的中醫同好者,透過筆者的拋磚引玉,能少走崎嶇彎路,直達治療的核心,盼無數受苦的蒼生,早得拯救,重現生命的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