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s&p石油下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還有4.2萬人沒賣!元大原油正2申報下市,處置留意這三要點!也說明:元大S&P 原油正2(00672L)因油價暴跌衝擊,迄今淨值低檔不起,10月1日起該ETF適用原期信ETF清算規定後,預計元大投信10月5日向主管機關遞件申請下市。

長榮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吳宗哲所指導 曾麗玲的 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後進行彌補虧損減資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 (2010),提出元大s&p石油下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減資、財務危機、企業績效。

最後網站元大原油正2清算結果出爐!每單位分配0.749元 - 風傳媒則補充:由於淨值跌落強制清算門檻,台灣首檔原油期貨槓桿ETF「元大S&P原油正2」已於上個月黯然下市,不過還有超過2.8萬名投資人抱著沒賣。元大投信今(2)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元大s&p石油下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企業發生財務危機後進行彌補虧損減資之研究: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元大s&p石油下市的問題,作者曾麗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企業進行減資彌補虧損為主軸作深入探討。樣本以1990年1月1日至2010年08月31日之間宣告財務危機後進行減資彌補虧損之台灣上市公司為主,檢視企業發生財務危機進行減資彌補虧損後之績效。研究結果顯示,公司發生財務危機後整體的績效下滑;發生財務危機後再進行減資彌補虧損的公司,其短期績效比公司發生危機後到減資前的績效差;長期績效比公司發生危機後到減資前的績效佳。危機出事後有進行減資彌補虧損之公司與同產業短期之市場績效顯著上升,從某些會計變數來看,會計績效顯著上升,而某些會計變數則呈現顯著下滑的趨勢,公司治理績效亦是如此。無母數分析結果發現減資次數與績效呈現顯著負向關係;發生危機後的首次減

資期間與績效呈現顯著正向關係。羅吉斯迴歸亦證實減資次數與公司績效呈負向關係。OLS大部分的結果顯示發生危機後首次減資期間與公司績效呈負向關係,與無母數分析結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