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川孔輔寫的 高價或低價都會賺的訂價技術:從Uniqlo、好市多到環球影城,決定95%利潤的祕密 和山本憲司的 開店之神的絕學:山本憲司的61個經營細節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易操作收銀機推薦榜_學習辦公也說明:愛寶是傳統收銀機品牌之一,其母公司廣州賀氏是著名的辦公用品製造商,在中國辦公設備市場內占有率可達前三名。愛寶在中國各地擁有30多家辦事處,售後服務網點數量多,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商周出版 和大樂文化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周泰華、黃北豪所指導 王曼陵的 政府推動消費者以載具儲存無實體電子發票政策之關鍵成功因素 (2016),提出傳統收銀機操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消費者、電子發票、層級分析法、關鍵成功因素、載具。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巴白山、楊孟哲所指導 彭資閔的 擴增實境結合圖控程式對兒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2015),提出因為有 圖控程式、擴增實境、學習、數位遊戲、人機互動的重點而找出了 傳統收銀機操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發票機/收銀機|OA辦公用品 - 東森購物則補充:TOP · 智慧贏家CBOX03聚寶盆高品質錢箱/錢櫃/保險箱. $3,116(售價已折) · TOP. TCS 全中文收據式收銀機NX-180 100部門LCD全中文操作. 替代SE-G1 SEG1 · TOP. ANICE AM-670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傳統收銀機操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價或低價都會賺的訂價技術:從Uniqlo、好市多到環球影城,決定95%利潤的祕密

為了解決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作者小川孔輔 這樣論述:

為什麼礦泉水和果汁的價格幾乎差不多? 為什麼集點換贈品比直接打折更有成效? 為什麼增加不同分量的牛丼飯選擇就能提高銷售?…… 從環球影城的動態定價,到Uniqlo的固定商品策略, 行銷權威一次透析讓利潤極大化的定價方程式! 價格決定了95%的利潤! 從便利商店的飲料到UNIQLO的衣服,從環球影城的門票到牛丼店的餐點,所有定價的背後都暗藏玄機,只要錯誤訂價就會嚴重影響銷售、庫存、甚至品牌形象!究竟制定價格時有沒有一個規則可循?有沒有思考時必須考慮的重點? 本書將針對三個重點,帶領讀者進行思考與剖析: 1.是否該依照季節、時段及顧客改變價格? 2.該把利潤抓得很高?或是薄

利多銷? 3.該怎麼利用顧客的心理,來增加營收和利益? ◆是否該依照季節、時段及顧客改變價格?──標價制與動態制 環球影城採用差別訂價(Discriminatory Pricing),依據旺季與淡季調整門票訂價;咖啡廳Coffee Mafia採用訂閱模式(subscription),依據使用服務的長短周期調整訂價,翻轉過去「賣一次賺一次」的傳統思維,總體營收可能瞬間翻倍! ◆該把利潤抓得很高?或是薄利多銷?──高價與低價策略 Uniqlo的價格區間非常小、款式簡單,利用顏色來增加同款商品的多樣性,降低顧客的「思考成本」;手工書包的「售完不補」、麒麟啤酒的四十七款「城市啤酒」,利用限定策略提

高客單價,掌握商品特性與客群特質,無論高價或低價都能衝高利潤! ◆該怎麼利用顧客的心理,來增加營收和利益?──解決排隊人潮與選擇困難 增加不同牛丼的分量選項,就能增加顧客點餐的意願;等待時間縮短一秒,營業額就會增加八億日圓,但是購買率最高時,卻是每台收銀機的排隊人數為一‧五人時;善用心理戰術,讓銷售額達到最大化!

傳統收銀機操作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時飲廿四味,苦到打冷顫,嘉應子得先剝去包裝候命送茶;但今天再遇,怎麼稀淡不苦,甚至有點甘?

「同一碗廿四味,有客人說以前飲苦些,現在沒那麼苦。我就覺得可能是你的人生歷練多了。」春回堂老闆林偉正說。哦,即是人到一定年紀了!

一個人,口味會變得成熟;一間老店,像這藥材鋪,涼茶賣過百年了,仍然存活,大概苦盡了;甘味自然來?掌門答曰:未敢放鬆。

沒有「墩起個款」的掌櫃,沒有踢踢撻撻算盤聲,作為香港碩果僅存的百年字號,春回堂不似預期的老氣,加之地利——位處中環登山電梯腳,賣涼茶一樣有格。中環的午飯時間,中國人、南亞裔、白人、黑人,高官名流、地盤工、闊太、OL絡繹不絕,隨手放下十元抄起涼茶,或骨碌骨碌一飲而盡,或歎咖啡般慢咽細嘗。甜花茶、廿四味、參茶,不停飲不停斟,流量大,當中廿四味,是招牌貨,日賣過千杯。林偉正說:「阿爺以前推着木頭車和阿嫲在街上賣涼茶,到可以租鋪置業都靠它。」1916年祖父林少泉入鋪,創辦「回春齋」,接着有「回春堂」和「春回堂」分號。雖是自己鋪,但到了80年代因為人手實在難找,三間藥材鋪乾脆合成一間,即成今天的春回堂。

賣了多年的廿四味,顧名思義有24種藥材,清熱解毒,夏天固然熱賣,原來秋冬一樣暢銷,因為香港人鍾情打邊爐、燒烤,厚味下肚需要解解內熱。林老闆透露,他會跟節氣而增減藥材比例,「例如近來暑天,我們水翁花、榕樹鬚的分量會多些;譬如新年後屬於春瘟容易有流感,青蒿那類藥材就會放多點。」

煲茶過程三小時,藥材必須按特性分階段下煲:「好像崗梅根、救必應等硬身藥材就早點煲;去到中段放水翁花、金錢草,最後紫蘇葉、千層紙那些比較輕清的藥材就最後放。」費心用神,一直遵循着祖父父親的做法。

「街外有的下黃連、黃柏令茶很苦,又添色素令茶有掛碗現象,讓人感覺足料濃郁。」他的廿四味天然煮成,色褐而清,潤喉回甘,但無甘草;不下黃連,怕有些人吃了會頭暈。

無認識就自強不息
47歲的林偉正對中藥瞭如指掌,以為幼承庭訓,原來是個誤會。小時候,藥材鋪是他的禁地:「因為有火爐有鍘刀,爸爸媽媽不許來玩,最多是等爸爸放工一起去食消夜。」

家有四兄弟姊妹,他是孻仔,1992年回來接手。「哥哥姐姐都做西醫,三家姐和我現在留下來幫手。」當年,年過60的父親想退休,而且在搞移民,必須到澳洲居留,恰巧他在當地讀完工商管理,「爸爸說,與其你幫人打工做生意,那你幫家裏也是一樣。」父親說退就退,完全放手,「阿爺當年交給他時,也不在場發聲。」番書仔管藥材鋪,接手的更是百年老號,壓力自然有。林家四代是中醫,太爺清朝時已行醫,年輕林偉正惟有向前人學習,好的要保留,壞的要清除。幸好當時有個老夥計叫三叔,由阿爺年代從紅褲仔訓練出身,雖然出外打拼過,退休前還是回巢坐鎮,是他第一個師傅。

他又深知自己不足,就和三家姐一起讀港大中醫課程,03年考獲中醫牌。不過,姊弟倆主力店鋪運作,只偶然替熟客開藥方;日常把脈問症都交由三位坐堂醫師。細節上,他作出適當的改革。首先,捨棄傳統玻璃杯、茶碗盛載藥茶,用即棄紙杯代替。「一次性使用可以杜絕流感、幽門螺旋菌等傳播風險。」林偉正闡釋。紙杯裝茶,今天尋常不過,但在十多年前是新鮮事。那時為免垃圾工人拿來重用播菌,他甚至特別叫夥計將紙杯鎅爛才丟棄。


親自落場便知艱辛
「做藥材鋪,工作時間長又一陣味,收工坐巴士隔籬都即刻走開。」初期他不習慣,但比較棘手還是要定好店內的制度;改革第二件要做的事,就是搬回來一部收銀機。「好搞笑,大家收銀後,錢就掉落一個竹箱,難免有人監守自盜。爸爸對很多東西都不緊張,可能阿爺交了一盤生意給他,有一定生意量,不蝕錢他就不理。」

貪婪的夥計,補錢急急送走;留下來的、新請的,客客氣氣。執藥補位,凡事親力親為,因他深信,親自落場才知利弊。

話說春回堂是一幢自置物業,祖父由木樓重建成石屎樓,現今佔用了三層:地鋪是門市,閣樓煲涼茶及做龜苓膏。

「涼茶用水喉運下來,在爸爸的年代已經有了。因為他怕夥計燙傷。」以前煲茶是燒火水的,店內有個火水缸,林偉正覺得危險,而且煙大,就改了電爐。

「以前起藥渣真是找個大笊篱,好似人家炸鹹水角一樣取藥渣上來。」某次涼茶師傅請假幾天,他做替工,撈完茶渣腰骨好似斷了一樣。於是研究出起重裝置吊一整桶茶渣,「師傅又舒服,操作時間又短了。」

除了腰力,這年輕老闆還關心夥計的腳力:一樓是替客人煮藥的地方,和地下往來要兩層樓梯,「如果每次煲好藥都用人力運送,膝蓋一定勞損。」就造了微型升降機,由地下直達一樓,方便藥包藥壺的傳送。

他又添置了一個大雪房去儲存藥物,盡量少用有硫磺的藥材,例如茨實,坊間一般都是紅皮的,皆因有硫磺;他賣的是「無磺」茨實,皮是黑的;玉竹打過硫磺會變白,但味道變酸,沒有了原來的香甜。「硫磺對神經系統有影響,有些人吃了喉嚨會受刺激。」不少藥材如沒燻過硫磺,很容易生蟲發霉,低溫就能避免。

珍貴價值流傳百年
雖然變革眾多,但百年老店最珍視的價值,林偉正一一保留。
祖父的涼茶秘方沿用至今,他只應客人要求加添參茶、感冒茶和龜苓膏。原來從前父親還經營藥材批發行「昌利成」,保存了很多藥方。林偉正研究其中變化,加上父親指點,配成自家龜苓膏,秘方是不落黃連,以免寒底人士吃完頭痛,又真的下足土伏苓,用來凝固,不像人家用魚膠粉頂替。只是土伏苓易燶底,故煉膏時,每十五分鐘就攪拌一次,極花時間和工夫。

但推出至今一直大受歡迎,平均日售200盅,人家賣50元,他賣35元,「我們有個宗旨就是價錢便宜些許,希望人人受惠。」

店子裝修,他一樣保留從前味道,裝潢稍作翻新,但百子櫃、老藥壺、水磨石磚,全皆留下。藥材在百子櫃內的安放位置,也甚考究,相同藥性的放在接近位置,以免相沖,那是古人智慧,一直沿用至今。

春回堂亦不像外面涼茶店般,設中央工場,老遠運送涼茶來,他們天天在店內鮮製,每次少量煲,煲好即賣,不像外頭的,放隔夜,流失藥性。

凡此種種,生意老實,重視人情,只因林偉正當年接手家業,爸爸向他說了一句話。「爸爸說:做涼茶藥行,唔係淨做生意,千萬!就算吃不好人也不要吃壞人。要識醫先好去醫!所以一定要賣真貨,不可以賣『流口水嘢』。」

假貨重重小心為上
那是做藥行,賣涼茶必要有的良心。年月過去,艱辛的日子大概都過去,該到收成期?林偉正倒還是不敢放棄。近年藥材世界變化甚多,假貨多,價錢飄忽,要老老實實做生意,賣正貨,原來都不易。

皇后大道西和高陞街是本港藥材批發集中地,有「藥材街」之稱。每星期林偉正至少去走一圈,跟批發商戶了解行情,「大陸有沒失收、有沒囤積居奇呢?我們經常用的就買多一些,以免起價時要配藥跟着起價。」

藥價愈來愈貴,有些藥材鋪用平價的「代用藥」:譬如用荃皮代替地骨皮。「正地骨皮即是枸杞的皮,可以清熱退燒化痰,批發價70元一斤;荃皮主要是跌打用,活血止痛,價錢不到一半。兩藥效用完全不同,後者只是食你唔死。」

又如川貝,一向昂貴。「有些人來春回堂問價即刻彈開,以為你在中環一定貴,或者字號老咬人一大啖。想不到我的是真貨,我賣川貝200元一両,早前入貨3,000元一斤;別人入280元一斤的平貝,收你80元一両你就覺得便宜。」

一般一個醫師常用藥有六七十種,由於春回堂有坐堂醫師和街外來配藥的處方,藥種比較齊全,共有約600種。很多藥材如果沒經過加工炮製,如刀刃未開,藥性不能發揮。例如益母草用薑汁、黃酒濕潤後再炒,溫經散寒;牛膝在沙裏加鹽熱炒,製後歸經入腎。林偉正承襲父親,至今仍堅持在店內製藥,保證品質。

幸好,識貨的人還是有的,看春回堂店內店外,到處是墨寶,就知名人客眾多。

「春日芝蘭茶香遠送 回天有術正藥活人」一副對聯懸在店外,出自六七十年代大笪地有名的睇相師傅黃掌源,是父親醫好了他的頑疾。店內,有董橋題的字,也有韓國領事的墨寶。而最多人看不明的要數掛在店面正前方、紅底金漆的牌匾「遵法依韓康」。

「韓康是一個古代賣藥的人,賣藥的意念就是真不二價。」林偉正解釋,由父親到自己,都跟隨韓康作風,希望做生意,頂天立地。
接手四分一世紀,他最記得當年沙士未開鋪已有人在等候,「要配報紙刊出的沙士驗方,我們忙到連飯也沒空吃,收工很晚也回不了家,同事逗都唔識笑,大家很徬徨。」那時表面上生意多了,但藥材來價如金銀花、板藍根炒到瘋癲,一入一出,賺不了多少,「我寧願正正常常過日子。」在今天的世道,有此平常心,原來不容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大概是因這態度,才能令一家百年老店,走得更遠。

撰文:韓潔瑤 拍攝:周易安

春回堂
地址:中環閣麟街8號地下
電話:2544 3518
詳情: http://bit.ly/2LUdFFJ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政府推動消費者以載具儲存無實體電子發票政策之關鍵成功因素

為了解決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作者王曼陵 這樣論述:

隨著環保意識逐漸升高,世界各國也致力於推動電子發票。臺灣在2010年開始在實體消費通路推行消費者以載具儲存無實體電子發票政策,經統計2015年所有開立電子發票數量中仍約有90%還是紙本電子發票。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政府推動消費者以載具儲存無實體電子發票政策之關鍵成功因素為何,蒐集相關文獻整理出相關因素,經專家填寫問卷,再進行層級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1. 主要關鍵成功因素:便利性、營業人支持、政策完備性、電子發票商家普及率。2. 次要關鍵成因素:政府高層支持、教學諮詢管道、政策強制性、安全性及隱私。此外,研究結果發現便利性對無實體電子發票的目標達成雖有決定性之重要因素,但不容小覷營業人支持

之重要性,若未建立友善電子發票使用環境,即便消費者具有使用意圖,也因環境不健全,難以使用載具。

開店之神的絕學:山本憲司的61個經營細節

為了解決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作者山本憲司 這樣論述:

★日營業額突破200萬圓! ★想開一家賺錢的店,你必讀勝經!   43年前,他開了日本7-11第一家門市,   如今他已成功經營7家加盟店。   因此,想開店的你一定會問,   運用哪些技巧,能吸引顧客願意來?   如何管理員工24小時辛苦輪班,又開心工作?   他傳授店面陳列、訂貨等方法,讓你解決……   ‧為什麼銷量少的商品,和熱銷商品同樣重要?   ‧店面重新裝潢期間,競爭對手開業,如何讓顧客回流?   ‧為何商品的銷售潛力,藏在天氣與地段之中?   ‧怎樣設定銷售額?扣除各項成本後,盈餘多少才算健全?   ‧業績變好後,該專注經營一家店,還是同時營運數家店?   開店之神提供最真實

的經驗與方法,讓你不僅了解頂尖高手的賺錢方法,更能快速提升經營績效。   ★他是誰,為何被稱為「開店之神」?   作者山本憲司19歲繼承父親的菸酒專賣店,隨後察覺發展的瓶頸,決心轉換跑道,1974年加盟當時首度引進日本的便利商店「7-ELEVEN」。之後,率先推出御飯糰、關東煮、鋁罐啤酒、碎冰等創新商品,引發暢銷熱潮。目前在豐洲經營7家門市。   根據2016年統計數據,日本7-ELEVEN每家店的日營業額平均為66.7萬日圓,羅森與全家分別為54.7萬與52.9萬,而山本憲司的創始店則高達200萬日圓!   他以50年的開店經驗,強調不論何時都要讓顧客「買得到商品」,才能贏得信賴,打造

品牌形象,發揮密集展店的優勢。書中揭露店家與銷售人員都想學會的管理與行銷手法,傳授你最實用的61個細節……   ★熟讀開店細節,學習成功率100%的經營技巧   開店之神山本憲司首度公開「經營絕學三部曲」,讓你掌握其中的真髓,管店及展店都受用不盡!   第一步:聽聽過來人的建議!   1、起步期只生一個孩子,不耽誤家庭與事業。   經營商店是全家總動員,一不注意就會蠟燭兩頭燒,前五年生一個剛剛好。   2、遵守「利益三等份」原則,激發經營動力。   盈餘扣掉固定成本後,夫妻一人拿一半,讓兩人都願意同心努力。   3、向另一半致謝很重要。   經營理念以「人」為出發點,平日就要向最親近的夥伴

傳達感謝。   第二步:想讓自己的店超賺錢,該注意哪些細節?   1、時時留意銷售變化,反覆嘗試才能掌握真實數據。   想同時抓住爆紅的「筆型銷售商品」和長銷商品,方法只有一個……   2、該專注經營一家店,還是同步營運數家店?答案藏在商圈裡   隨時會有更新穎的店,進入你所在的商圈,你應該「先下手為強」。   3、當熱情消退時,建立明確目標,激勵自己找回動力。   例如:10年後要還清貸款,20年後由誰繼承店面……   第三步:面對銷售的實戰課題,開店之神這麼做!   1、重視每位顧客的意見,從中發掘商機並即時反應。   案例:瓶裝啤酒不冰涼,便導入易開鋁罐,還販售冰塊。   2、突破「

外來商店」的形象,導入在地元素打動居民的心。   案例:販售御飯糰、關東煮,給做工的人一個溫暖。   3、以顧客為中心,即使過程繁瑣也要努力嘗試去改變。   案例:採取小包裝配送,更符合零售庫存管理。   此外,作者將本書版稅,透過日本7-ELEVEN紀念財團,捐給推動環境保護的市民團體與非營利組織。   作者簡介 山本憲司   1949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江東區豐洲。明治大學附屬中野高中畢業後,1967年就讀明治大學經營學系。1969年因父親去世而休學,繼承家裡的菸酒專賣店,但他擔憂家業未來的發展,於是對美式便利商店的業態深感興趣。   1973年得知伊藤華洋堂與美國南方公司合作

,在日本推廣便利商店的消息,便報名申請加盟開店。翌年,將菸酒專賣店改裝,成立7-ELEVEN創始店。   自開業以來,從第一線提出多項建言,在7-ELEVEN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993年起,擔任7-ELEVEN紀念財團理事長。目前在豐洲經營7家店。 譯者簡介 黃瓊仙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希望讓讀者感受輕鬆、愉悅的閱讀經驗。   譯作有《星巴克、宜得利獲利10倍的訂價模式》、《阿德勒教你用傾聽給人勇氣》、《麥肯錫、史丹佛都在用的思考筆記》(皆為大樂文化出版)等。   前言  這本書,是我累積五十年的心得筆記! 第一章 我從十六

坪出發 細節1:熬到半夜迎接開幕的第一批顧客 意料之外的營業額 我大二那年休學接手家業 細節2:研討會後,我覺得不想輸給女人 經營初心的萌芽 我為了開店而尋找結婚對象 來自美國總公司的造訪者 我的店被選為日本7-ELEVEN創始店 大家關心我會不會被騙? 細節3:取得總部的信賴合約 細節4:培訓過程不斷追問「為什麼?」 細節5:和新的作業流程打交道 細節6:與超市截然不同的促銷模式 第二章 經營一家獲利的店,要注意哪些財務細節? 細節7:銷售額多少才算營運健全? 細節8:觀察到光臨過澡堂的顧客,會路過購物 細節9:比店面位置更重要的因素,竟然是啤酒 細節10:解決庫存問題,提出小包裝配送法

細節11:反向操作策略:「密集的展店優勢」 挑戰過年不營業的傳統,擦亮「全年無休」的招牌 細節12:注意顧客問題背後的需求 細節13:不被既有觀念束縛,找出加盟店專屬特色 細節14:為何銷量少的暢銷商品很重要? 細節15:為了宣傳,刻意在NHK電視台公開銷售額 細節16:小心帳面上盈餘的陷阱 細節17:美國加盟主的建言:「生一個小孩就好」 細節18:美國加盟主的建言:「獲利三等分原則」 細節19:美國加盟主的建言:「務必感謝妻子」 細節20:改裝期間競爭對手開業,該怎麼辦? 細節21:回流的顧客穩定後,趁勝追擊改為24小時營業 我用五、六年的時間,還清一億日圓貸款 第三章 如何讓營業額翻5倍

?獨門的進貨與行銷訣竅是…… 細節22:訂貨與備貨是營運成敗的重點 細節23:第一個月是顧客對你的記憶關鍵 細節24:前三個月要讓「機會損降」到最低 細節25:初期將廢棄商品成本列為宣傳費 細節26:做到單品管理,並參考銷售做微調 細節27;面對新商品,你一定要親自試吃 細節28:仔細分析銷售狀況,就能看出趨勢 細節29:用ABC分析法,釐清暢銷與滯銷的差異 為何我可以從訂貨中,看出這個人的性格? 細節30:你的顧客再遠也會來買嗎? 細節31:為何甜麵包與吐司,讓家庭主婦趨之若鶩? 細節32:西點與日式糕點並排陳列,有加乘促銷效果 細節33:開發新的宣傳方式,促使營業額翻5倍 細節34:開店之

神獨門進貨訣竅,竟是天氣預報 細節35:開店之道就是「不厭其煩」 第四章 什麼樣的待客之道,能讓顧客不斷上門? 細節36:如何讓顧客願意光顧你的店? 細節37: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照鏡子反省 細節38:你的信用是顧客是否上門的關鍵 細節39:讓員工記得,老闆不是你而是顧客 因為,顧客才是發薪水給你的人! 細節40:錄用員工的條件是「態度」 細節41:你的獎懲嚴禁不公平 細節42:開會時,讓店長與副店長一起來 細節43:有女主人的店才算完整 細節44:一天至少一次,夫妻必須一起用餐 成為加盟連鎖店老闆的條件是什麼? 細節45:面試時跟店員說:「請你五至十年後創業開店」 細節46:與附近的加盟

主建立互助圈 第五章 為何開店不能只是為了賺錢?還要…… 細節47:用100%的投入,經營商店及社區 細節48:未來想創業的人,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細節49:維持熱情四十幾年,關鍵是「樂於預測」 細節50:想要成功,你得每天不斷假設與檢證 細節51:怎樣留意危險的應徵者? 細節52:記得「再冷的石頭坐上三年也會變暖」 細節53:壓力是成長動力的來源 細節54:最棒的人才安排在二號店 細節55:專注經營一間店,還是同時管理數家店? 細節56:預防員工覺得單調的方法是…… 細節57:如何讓後繼者順利接手店面經營? 細節58:怎樣處理遺產稅?怎樣節稅? 細節59:整理出經營一家店的發展流程三階段

! 細節60:如何從「經營事業」到「經營在地」? 細節61:進入高齡社會,怎麼服務老年顧客? 期許你的店還可以做這些事! 後記  用自己的五官感受商品後,才能賣給顧客!   前言 這本書,是我累積五十年的心得筆記!   二○一三年日本7-ELEVEN創業滿四十週年,我藉著這個機緣,以平日的經營備忘錄為依據,製作一本名為《7-ELEVEN一號店物語》的小冊子。換句話說,它是我私人的經商心得筆記。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回應眾多便利商店老闆的需求:「想知道最先開便利商店的山本先生的經營方法」,另一方面是我想回顧過去的經歷,反思自己一直以來採取的經營方式是否正確。回顧之後,我得到理所當然

的結論:「商店是為了顧客而存在。」   將這本冊子分送給大家後,造成極大的迴響,因此我屢屢受邀出席便利商店老闆或零售店店主的聚會。在這些場合裡,我經常被問到各種與經營有關的問題,例如:「如何提升營業額」、「該對員工進行什麼樣的培訓」、「想退休,但不曉得該找誰繼承店面」等。   這些全部是我一路走來所遇見,最後總算順利克服的經營問題。每當我遇到阻礙,就回到「為顧客著想」、「站在顧客角度」等原點,來思考對策。舉例來說,為了讓高齡顧客方便拿取商品,將商品陳列在架子較低的位置;思考若將份量多的熟食小包分裝,會不會讓顧客更加便利。我總是思考,如何做能更貼近顧客的心,一直以此為目標努力,很神奇地,業績

也一直往上攀升。   最近,常聽到「沒落商圈」這個名詞,不只各地區出現沒落商圈,連零售店的營運也一路凋零。經常有人表示:「很想繼承父母輩以來創立的家業,但是看不到未來。」對於這樣的現象,可以舉出各種理由,例如:「人口減少,沒有年輕人」、「老年人更少出門購物」、「商圈失去活力」等,然而店家與住在該地區的顧客,應該都希望商圈恢復往日榮景與活力。   零售業者要恢復往日榮景,需要哪些條件?就體系來看,便利商店與傳統商圈常見的零售店,像是魚店、蔬菜店、糕餅店、陶器店等並不一樣,但從「需要顧客上門才成交的小本生意」這個觀點來看,這兩者的經商本質應該相去不遠。   當PHP研究所的山岡勇二先生、木南

勇二先生讀完我製作的小冊子,詢問出版相關事宜時,我正好在思考這件事。因此,我決定增加篇幅,重新撰寫。   本書主要是為了便利商店老闆與想經營便利商店的人所撰寫,但如果我個人的經驗也能對一般零售店恢復榮景有所幫助,那將是無上的喜悅。   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承蒙7-ELEVEN紀念財團井下龍司先生、編輯今井章博先生,以及渡邊一弘先生、村上紀史郎先生,還有弘旬館所有人員的關照,在此致上由衷的感謝。   第一章 我從十六坪出發 細節1:熬到半夜迎接開幕的第一批顧客 非常不湊巧,那一天從早開始就下起傾盆大雨。我因為尚未熟悉收銀機操作,前一天直到深夜都在練習,只睡了幾個小時。看著外面的雨勢,我擔

心是否會有顧客上門。那天是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五日,正是我位在東京江東區豐洲的店,以7-ELEVEN創始店的名義,正式開張的日子。 這家店在開幕前已被大肆宣傳:取經美國便利商店經營秘訣的新型商店。雖然我對美國的商店模式在日本是否行得通,抱持些許疑惑,但已把總部給的營運手冊內容全部熟記在腦中,因此我至少還有點自信心。可是,抬頭望著下雨的天空,又多了幾分不安。不過,已經決定了,就聽天由命吧! 營業時間是從早上七點開始,但為了等載運點心遲到的貨車到來,我提早將店門打開一些,結果在六點半多,聽到有人問:「已經開店了嗎?可以進去嗎?」這句話讓我的心不禁揪了一下。第一位顧客上門了。雖然還沒開店,我還是說「請進

」,並讓他進來。 這位看似是司機的中年男性環繞店裡一圈,把所有商品瀏覽一遍,然後購買放在收銀機櫃檯旁、當裝飾品陳列的八百日圓太陽眼鏡,結完帳便離開。雖然與這位顧客應對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對緊張的我而言,竟然像過了好幾個小時。 從前一晚開始住在店裡二樓,來幫忙開店準備的總部同仁,就躲在柱子後面,在第一位顧客進入店裡後,便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那時候,在美國的7-ELEVEN門市中,太陽眼鏡是熱銷商品之一,總部同仁說店家經常把太陽眼鏡掛在收銀機旁,我想當我開店時也要試著這麼做。沒想到,第一家賣出的第一件商品就是太陽眼鏡。 開幕第一天雖然下大雨,仍有許多顧客光顧,粗估人數約為八百至九百人,而其中竟然有大榮

超市的中內功社長,帶著六、七個隨行人員。當時我真的嚇一跳,中內功社長仔細察視了店裡與顧客,最後買了果汁才離開。由於中內功社長的光顧,我深刻感覺到業界多麼關注新型態商店的問世。直到翌年六月,我知道大榮超市旗下的羅森(LAWSON)便利商店一號店,在大阪豐中市開幕的消息,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當時中內功社長會光顧我的店。

擴增實境結合圖控程式對兒童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傳統收銀機操作的問題,作者彭資閔 這樣論述:

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各行各業皆受到嚴重衝擊,為改變以前傳統教學市場,數位遊戲結合教育成為目前教育界的新指標。這波數位風潮不僅影響教育界,以不同數位內容加入教學中,而數位遊戲是近幾年來在教育界被廣泛使用,然而這股數位新興教育對於兒童相對有一定的正向影響關係,卻也可能延伸出網路成癮及分散注意力等問題。隨著時代的變遷人手都有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不僅可以經由數位學習的方式,不管是線上學習或是利用下載單機軟體學習,揮別以前無聊又很生硬的書本,透過活潑生動的擴增實境結合圖控程式之探索,不僅可以透過玩遊戲是學習,也藉由本研究軟體名稱『機器人玩很大』以擴增實境方式呈現機器人的真實性,訓練邏輯能力及推廣機器

人之教育。有鑑於以上因素,本研究希望以一個故事性敘述,讓小朋友在數位情境中,藉此小朋友對於能自主或半自主的機器都統稱為機器人使學童更加清楚機器人之界定,藉由問卷調查法進行二個階段,並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國小三年級學童為對象,進行機器人教育,並透過擴增實境結合圖控程式的設計輔助教學進行,藉以探討擴增實境結合圖控程式對於兒童的學習成效之影響,而在最後測試結束後進行「數位內容與圖控程式問卷調查」探討本研究之教學方式評價。最後將填寫的問卷進行分析,可得知使用者對於本研究之學習成效、學習動機等皆有正向評價;依據「數位內容與圖控程式問卷調查」本研究希望透過數位遊戲結合教育結合方式,提供老師教學上

的幫助及未來相關研究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