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志良寫的 生存革命 和MichaelJ.Sandel的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暢銷十萬冊典藏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健保費率明年漲!7成上班族每月增加70元以內 - 新頭殼Newtalk也說明:衛福部表示,最近一次調升費率是在99年4月1日,由4.55%調整為5.17%,此後則是2度調降。首先是配合102年二代健保施行,在擴大費基新增補充保險費及強化政府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先覺所出版 。

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李命志所指導 蕭錫利的 勞保年金財務評估之探討 (2021),提出健保費率2020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保年金、年金給付、勞保退休金。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陳俊元所指導 陳宣含的 論兩岸汽車交通事故責任風險之保障機制-以中國大陸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中國大陸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無過失保險、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第三人責任保險的重點而找出了 健保費率2020的解答。

最後網站【2021健保保費計算教學】健保該繳多少錢?1 公式帶你計算 ...則補充:健保 保費計算公式; 投保金額– 看看你的薪資落在哪個等級; 保險費率– 每個人都固定5.17%; 負擔比率– 職業決定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保費率2020,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生存革命

為了解決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作者楊志良 這樣論述:

台灣社會正持續崩壞中 當危機威脅到生存,就應該及時革命 從個人、社會乃至於國家,重建公平與公義     為何民主未必帶來幸福快樂?為何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為何台灣醫療水準高,國民健康卻比不上別人?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觀察到台灣社會當前的問題:政府施政無能又貪腐,為了選票亂放民粹式的福利政策;權、錢、媒結合,社會資源跟財富愈益集中,貧富差距擴大,階級固化;高齡化與少子化速度愈來愈快,社會及健康醫療保險都面臨破產;用意識型態防疫,造成無辜人命的犧牲,以及經濟的重大損失;種種因素交疊加成,終將引爆生存危機!      有鑑於此,楊志良決定發起新一波的革命,從國家、社會、健康三大議題切入,提出具

體有效的解方:   ‧針對罷免與公投修法,還權於民   ‧公營事業股票全民配股,還錢於民   ‧調漲公立學校學費,資源公平分配給學子   ‧支持稅改,讓社會福利能夠永續   ‧推動第三家庭以因應超高齡社會   ‧重視預防保健,醫療體制更完善     如果你也關心台灣的未來該何去何從,這本書將為你揭示政治與社會的亂象,以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影響,並回到實務層面,提出保健、社福、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重建,以及如何落實分配正義,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進而讓這個民主國家回歸「民有、民治、民享」的核心價值。 作者簡介   楊志良     1946年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

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系所科教授、所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參與經建會全民健保規劃小組;柳營奇美醫院執行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等。目前擔任多項公益社團理事長及董事長。     個性鮮明,說話直率,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是民調滿意度最高的內閣成員,被譽為「非典型政務官」、「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     另著有《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

、《台灣大崩壞》(天下文化出版)、《分配正義救台灣》(時報出版),《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序一知識份子裡的一軍 王惠珀 序二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 馬以南 序三胸懷國事,執著發聲 蘭萱 自序求生存,非革命不可   第一部 生存,充滿了危機 一、國家分崩離析 1世界危矣!台灣危矣! 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台灣大崩壞「進行中」 4「這個國家」的「這個總統」 5蔡政府的滅國大計 6台灣徹底崩壞──1450萬碎 7横遭暴政,人民當如何? 8獨裁防疫必敗 9雖未蓋棺,早已論定 10台灣民主進步了嗎? 11國家使人變愚蠢? 12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13誰是統派,誰是獨派? 14誰撕裂了兩岸三地

的華人? 15新冠肺炎是中國的陰謀?   二、社會困境重重 161993年世界銀行的忠告 17人類是否「進化」了? 18科技造福或禍害了人類? 19信仰的善與惡 20人類能否超脫? 21台灣人真幸福? 22台灣社福制度的困境 23信任:台灣幸福之鑰 24勞保費率,高一點好,低一點好? 25超前關懷,不是只有萊豬及疫苗 26假如我是年輕人 27是女不嫁,還是男不娶?   三、健康危在旦夕 28失控的WHO與疫情 29如果疫情大爆發,要先救誰? 30新冠肺炎肆虐救人類? 31疫苗政治學 32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健康照護 33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34稅制不公有害健康 35該不該進口日本核食?  

第二部 革命,是唯一辦法 一、重塑政治典範 36馬克思的陰魂必將再起 37見證世界霸權的殞落 38後疫情時代的世局預測 39疫情當前,要錢還是要命? 40失敗的團結 41政客們,為了國家,請去死吧! 42政府應還權於民、還錢於民 43分配正義救台灣 44建交狂想曲   二、擘畫社福願景 45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迫在眉睫 46攜手共老:第三家庭的倡議 47超高齡社會的銀髮商機 48長照服務的未來 49願景工程:台灣的幸福與挑戰 50以社會儲蓄代替個人儲蓄 51如何讓社會福祉的效用極大化? 52社會福利該不該排富? 53教育資源再分配 54拿了社會資源,就該服務社會 55非懲罰單身,而是照顧家

庭 56健康員工,幸福國家 57請聆聽基因的呼喚 58關懷一下周遭的人吧! 59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 60建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祥和社會   三、完善保健醫衛 61控制疫情的重要關鍵 62學習與新冠病毒共存 63為何高端疫苗不應取得緊急使用授權? 64健康政策需要宏觀改革 65健保未來只能減,不能加 66建立就醫準則與倫理,提升醫療品質 67衛福部瀆職,民眾健康大倒退 68增進病友參與權 69我們都是病友 70死能如願,才是尊重生命 71酒駕防制尚須努力 72烈酒捐,此其時 73請響應新「節食」運動 74幫助別人是利他還是利己? 75奉獻的人,最快樂健康   附錄追求公平正義:楊志良教授 

江東亮、林佳霈、牛傑薇 序一   知識份子裡的一軍 王惠珀     幾年前楊志良教授致贈《台灣大崩壞》,這本書從公共衛生與人民健康福祉出發,暢談社會問題,敲開了人人關心的生命、生活及生存議題,聽說刷了九版。      這本書敲響了公共事務治理的思維及共識嗎?顯然沒有。因為往後多年,專業在台灣成了政治傾軋中的棄兒。於是九年後的今天,楊老師又有了《生存革命》一書。     筆者很榮幸獲邀為《生存革命》寫序。這本書以時間為軸,縱向切入,從包羅極多的研究資料及作者參與的國家治理經驗裡,寫出了台灣的國家治理與政治擺盪對社會的影響,是一本屬於社會寫實的歷史文獻。      楊老師的研究生涯是幸福的,因為

台灣有著集權式的戶政、勞保及健保制度,人民為楊老師提供了科學研究的一手資料。本書以厚實的數據,鉅細靡遺探討政策對社會變遷造成的影響,也陳述了迫不及待需要解決的亂象,是一本實踐「格物致知」、具有全方位視野的鉅作。      做為一個生命科學家,楊老師的書裡充滿人道思維。例如他說台灣「只有醫保,沒有健保」,發聾振饋,一針見血。他憂心「不婚、不生、不養、不活」的社會趨勢及生命傳承的斷鏈,將使不婚一族到老時無所依歸。於是在書裡針對國家政策、社會結構、經濟走向及個人的生活規畫,有著超前部署的先見之明。在我看來,楊老師已將朱熹理學「居敬窮理」的天理運行之道,做了完整的哲學思維詮釋。     為台灣民主自由

放言高論     思維導引作為,作為決定命運。領導人的思維決定著台灣的命運,也決定著一個世代年輕人的命運。當下的領導人沒有胸襟要當全民總統,注定了是個井底之蛙,以三軍統帥四軍、五軍的政權,井蛙見少識淺,在回聲的加持下,個個不可一世,自然失去反省能力。台灣缺乏范仲淹「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識見,亂象就在國人眼前一一呈現,一晃20年。而思想禁錮、失去知識基底的人群,也注定走向感官反射式的理盲濫情。      台灣的社會發展給了我們因果論的臨場教育,在對「天反時(選錯人)為災,地反物(不公不義)為妖,民(進黨)反德為亂,亂則(台灣)妖災生」無感的時候,能做「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一軍,需要有「不怕被

出征」的勇氣。展讀本書,楊老師愛這塊土地,護台灣人民,氣政客糟蹋台灣,以及表達「苦難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前方」的心情,躍然紙上。     托爾斯泰說:「老天有眼,暫時不語。」就以歷史學家余秋雨在《千年一嘆》所說:「無知或未知不是愚蠢,真正的愚蠢是對無知或未知的否認。」向志良大哥致敬。     1975年,志良大哥、文成與我同時到了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文成在統計系,志良大哥在公共衛生系,我在藥學系。外子洪永泰以政治系背景,在文成的建議下跨系主修統計,終身從事社會科學調查研究。我當了文成結婚時的伴娘,志良大哥是我結婚時的介紹人,一群年輕人在安娜堡分校時,實踐著志良大哥書中所說的「友善家庭」,互相提攜

與照應。     這本鉅著讓我好驕傲,因為過了45年,志良大哥仍是那位在密大校園為台灣走向民主自由、生活共好而放言高論,綻放著理想主義風采的知識份子。     (本文作者為前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   序二   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 馬以南     2021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在台北非常猖獗的7月,有天忽然在line的訊息裡,看到楊志良前署長送來他的短篇作品檔案,準備集結成書,要我讀後寫序推薦。我感到非常驚訝,也非常光榮,於是就答應了。給人出書寫序,可是本人「大姑娘上轎,人生頭一遭」。     楊前署長擔任衛生署長的時候,我就聽說過他,但是從來沒有接觸。我原在藥廠研發部

門工作,藥品登記許可證等歸衛生署藥政處監督管理,不過楊署長接任時,我已經退休了,只知道他為健保制度做了改革,讓這個舉世稱道的健康保險能夠繼續經營。這幾年來,我常在新聞上看到許多他的批評言論,都感到心有戚戚焉。     例如他重視預防醫學,稱「台灣只有醫保,沒有健保」。2000年我回到台北定居,享受到健保的福利,當時就覺得如果健保可以包含「健康促進與預防疾病」這部分,可能節省的費用還比較多。再例如他談到教育與健康的關係,很多民眾之所以缺乏公衛常識與健康觀念,都是因為缺乏教育。     還有他主張「善終」,不要做無效醫療,我也認真做到了。2014年,先夫因自體免疫問題而藥石罔效,最後忍痛移除多項支

撐生命的儀器,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      2021年的農曆年初,我碰巧參與了由楊前署長贊助發起的台北市街友熱便當公益活動,在萬華區與中正區親手分送熱便當到街友手裡,這才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我看過他寫的許多評論,也讀了他的作品,感覺他不只是心直口快的學者,也是對自己的國家、社會與人民非常關心的長者。他常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並對執政當局提出建議與批評。      為民喉舌,直言無隱     如今拜讀楊前署長的七十多篇文章,涵蓋2008~2021年這13年間的散文與評論,從馬克思主義到兩岸三地的未來;從宗教信仰到對執政當局經濟與社會政策的當頭棒喝;還有對台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的憂

心,以及長照保險、男不婚女不嫁、不生不育等社會現象的解決辦法;對勞工勞保的關心;對食安問題的建議;指出當前政府防疫政策的錯誤⋯⋯ 引經據典,針砭時事,旁徵博引,為民請命,深入淺出,下筆有愛。     直覺楊前署長就是一個為民喉舌的好公民,嚮往著「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的大同世界。而在嚴肅的題目底下,也不失幽默。他說「奉獻的人,最快樂健康」, 自認是「資源回收」,還幽默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因為「有些事想做也做不來了,所以不會踰矩」!     雖然心中明白這些呼籲有如「犬吠火車」,但在今天的政治環境與社會氛圍中,像楊前署長這樣還願意不斷直言無隱的人,實在不多。他不是政客,沒有任何政治意

圖;他不是名嘴,沒有收視率的壓力;他只是一個公衛專家,一個大學教授,一個學者,他真正用心、用腦、用愛寫出的作品,值得一讀。     (本文作者為退休生技人員)   序三   胸懷國事,執著發聲 蘭萱     這是一個國家紛擾撕裂,政治社會去權威、去精英化,鍵盤民主當道、草根言論火光四射的時代。人人可以出聲批評,卻無人能有效監督。      在這種氛圍下,楊志良老師在出版十年內第五本為國燒腦、臧否時政的書之前,曾經猶豫再三,並私下要我老實回答他,出書還有意義嗎?     我知道楊老師的考慮,當前書市如浩瀚大海,多數書籍付梓上架,猶如小石頭丟進海裡,縱使激起短暫漣漪,很快便如涓滴化為無形。    

 楊老師的直言評論素有大砲之稱,自然不只是小石頭;但政治言論近些年還有分眾化的明顯趨勢,同溫層裡的震耳砲聲,傳到不同立場者耳中,已彷彿遠方部落的稀微鼓聲,有時甚至阻絕在外。更不用說,就算砲彈狠狠擊中施政要害,民進黨政府因為外建「自我感覺良好」金鐘罩,一如他們過去嘲諷馬英九傲慢以對、充耳不聞,將可能是楊老師最討厭看到的結果。     良心與使命感終究勝利     倘若如此,還要多砍幾棵樹,何苦來哉?倘若如此,徒然引來藏身鍵盤後方1450的下流圍剿,何來執著發聲的理由?我想,這是許多真正胸懷國事、憂戚時政,不僅是想打知名度、騙選票,或是賺主持費、通告費和版稅的人,需要自我說服和心理建設的罣礙所在。

    思索至此,我腦中突然跳出陶淵明在魏晉南北朝亂世所寫,東方文人心中最佳理想國的〈桃花源記〉;想起文藝復興時期天文學家哥白尼,明知會觸怒教廷卻依舊堅持追求真相,發表地球非宇宙中心的《天體運行論》;又或者一部我很喜歡的現代小說《莫斯科紳士》,主角羅斯托夫伯爵在沙皇時期因文字被軟禁,雖囚於一方天地,猶堅守知識份子應有的良知自尊,試圖保有不被箝制的心靈與思想自由。     擁有身為知識份子、公衛學者不平則鳴的使命;不寫文章之餘,更多時間協助病友、關懷弱勢、專注政策,像是不曾卸下衛生署長的責任,我對楊老師最終的由衷之言是:「覺得該做的事就去做。一如一路走來,您只做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良心的事!」

  2020年夏天,經常採筍東籬下的楊老師,家中筍子盛產。套句老師常說的「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為感謝老師慷慨贈筍,自封老師「最佳筍友」的我,斗膽將老師和我之間的討論對話寫成序。     若你看到這篇序文,就表示在老師的天人交戰中,知識份子的使命感終究勝利。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自序 求生存,非革命不可 2012年初,本人出版《台灣大崩壞》一書,以冰冷的數據凸顯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自殺)、年輕人沒有前景等,嚴重的社會解組現象。近十年過去了,前述的現象只有更加嚴重,而沒有任何舒緩的跡象;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凸顯今日政府施政的腐敗與無能,讓庶民陷於民不聊生及驚恐之中。 求

生存是所有物種的本能,但由於個體不能永生,故均努力延續繼起的生命。台灣社會逆天道而行,是因為邪惡力量當道,少數人錢、權一把抓,以致萬民苦不堪言,故非進行生存革命不可。 分裂及弱化台灣的民粹政府 台灣從威權逐漸走向民主,再倒退到民粹化的敗壞,是從李登輝主導的修憲開始,造就超越美國的超級總統制。總統大權在握,甚至不必對國會負責。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朝小野大,尚有若干制約;馬英九總統對總統權力相對自制,常高度回應民眾及媒體的批評。但蔡英文總統則完全顛覆原創黨精英「自由、民主、愛台灣」的基本觀念,對權力為所欲為,將行政、立法、司法、監察一把抓,更不用說考試權,濫用人事到不知廉恥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行政權

與立法權,本應分立而平等,但蔡政府的行政權經常凌駕立法權,綠營立委政黨意識高於國會意識,完全自我馴化而全力配合1450及網軍,針對在野黨及民間針砭時事者,發動「認知作戰」。 新冠疫情更顯出執政黨七分從事政治鬥爭,不及三分從事防疫。他國是獎勵接種,台灣則是處罰「超前接種者」,疫苗分配更造成台南、雙北市長互控「占便宜」;接種順序分九類,造成各階層及世代間大內鬥;BNT疫苗拖延一年餘,最後仍回到原點,由民間公益團體與上海復星醫藥子公司簽約購買。 更可惡者,永齡基金會、台積電、慈濟基金會購買疫苗捐給政府,竟要「感謝蔡總統的恩准」,她忘了這是政府的責任,總統只是公僕而已。呂前副總統直言民進黨執政時死亡那

麼多人,「最好相信閻羅王會跟你算帳」。陳時中這位多次對國會說謊的政務官,公開承認3+11是他的錯,後又改稱3+11不是防疫破口,至今居然好官自我為之,而蔡總統仍然力挺,可見她是敗壞官箴之人。

健保費率2020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過去大戶愛用的買賣房屋稅率即將從最低的0.3%
調整後變成納入房地合一稅2.0,最高需負45%稅率

從2020年底到現在交易量都飆升一波資金逃命潮
寧願賠錢的預售屋換約,投資人也不讓資金重壓房地產

政府也正悄悄地開始對房東們用更高端的方式查稅
房東們該如何優化稅務,避免遭受連補帶罰的風險?

再來就是目前居住正義呼籲聲浪不斷的囤房稅
這些問題接下來會不會讓我們要繳更多,荷包大失血?

今天我會跟你分享七月即將上路的房地合一2.0
還有一些和房地產有關的稅務知識以及重點
看懂規則以及隱藏的雷區,才能少走更多冤枉路

00:00 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問題
01:24 房產轉移的成本即將大幅提高?
02:27 從0.3%稅率變成最高45%稅率?
02:54 預售屋納入課稅新規則
03:55 抵扣費用率降低,再提升成本
05:41 持有房屋可能產生更多稅金成本
06:41 稅賦優惠對房東可能隱藏的損失
07:48 稅率提高還會讓房價繼續飆漲嗎?
08:37 房東合法免繳稅,還能創造優勢?

預約專業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KBywY​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lenpage666​

加入我的LINE
https://lin.ee/PkykJIL​

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reurl.cc/8yzgGX​

Youtube自媒體營銷課程(本頻道專屬優惠):
https://bit.ly/3cTngfU

合作/演講/諮詢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勞保年金財務評估之探討

為了解決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作者蕭錫利 這樣論述:

勞保年金有破產的疑慮一直是所有勞工關心的重要議題,因為年金給付造成勞保退休金給付金額不斷的上升,本研究根據2009年至2021年10月的勞保收入及給付的各月份資料進行分析,驗證是否有破產的問題,並找出如何讓勞保年金能永續經營及照顧到老年經濟。 經過驗證勞保基金確實存在破產的問題,建議從漸進式調高普通費率、提高退休年金平均投保薪資計算的月數及政府撥補能持續且逐年增加的方式等三方面改善。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暢銷十萬冊典藏版】

為了解決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作者MichaelJ.Sandel 這樣論述:

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家 《正義》哈佛教授桑德爾必讀經典 全新軟精裝典藏版,桑德爾燙金簽名書封   如果《正義》鍛鍊了你的思辨能力,   那麼,《錢買不到的東西》將讓你拉高格局、釐清問題、正確決策,   徹底理解金錢的意義,以正確的方式對待你所珍愛的事物。   ★台灣暢銷十萬冊,榮登博客來、誠品書店、金石堂排行榜冠軍   ★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圖書大獎決選   ★台灣閱讀節「名家推薦百大好書」   ★科技部人文司主辦「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書單   「錢」,是我們不可或缺的。   學習、工作、財務分配、健保、教育、競選支票、媒體真假訊息、人

際關係……全都離不開「錢」。   該如何思考金錢與價值,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這個「錢」能買到一切的世界,   我們面對的,不只是財富的分配不公,   而是必須去思考金錢的本質,以及我們要選擇怎樣的人生!   你想過嗎?   政治人物付錢給網紅,就能為自己打造全新形象;   病患只要多付費,可以獲得醫師的手機號碼,全年無休醫療諮詢;   役男不想當兵,政府可以花錢請外國傭兵去打仗;   以獎金激勵閱讀,竟會逐漸侵蝕孩子的內在動力;   棒球選手奔回本壘,是一件可以收錢接受企業贊助的事……   從健康醫療、教育、法律、政治到人際關係,金錢交易的市場機制,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面向。

《正義》課程點擊率創紀錄的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花了15年蒐集各界案例,引導讀者層層拆解經濟制度、各種行為背後蘊含的意義,提醒我們反思:世上有什麼東西是無論如何都不該用錢去買的?當一切都被標上價格,事物的價值難道也跟著變質了?當每樣東西都能買賣,是否有錢就有了天壤之別?   在金錢掛帥的世界裡,我們必須理解錢的本質與市場經濟的極限,才能做出正確決策,活出理想中的美好人生!   無論你是想迎合市場卻害怕違背本心的商業決策者、期許自己鍛鍊邏輯思考的學生、盼能啟發深度反思的教育者、為金錢苦惱的平凡人,都能透過桑德爾教授的引導,開啟一場精采的思辨之旅,建立起坦然面對「錢」的堅定態度。 各界推薦

  評論家 南方朔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馮勃翰   全新文化媒體《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張鐵志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蔡依橙   前香港眾志祕書長 黃之鋒   D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裕欽   作家/台中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世界是平的》作者 佛里曼   律師 賴芳玉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友聯   政大地政系兼任教授 張金鶚   前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林峰正   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許澤天   勵馨基金會執行顧問 紀惠容 好評迴響   桑德爾很適合啟發年輕人、給予思辨,也很適合在社會產生重大事件時,以「良心學者」角度給社會提醒,是很棒的社會

議題思考啟發導師。本書也是一本鍛鍊思辨社會議題的好書。──「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 蔡依橙   為美好事物標價的,不只是市場,亦包括當權者對多元聲音的限縮。面對威權的經濟施壓,我們現有的人權、民主、自由與既有的生活方式,又能否仍是錢買不到的東西呢?」──前香港眾志祕書長 黃之鋒   本書是一堂「市場正義思辨之旅」,這樣的思辨教材,非常適合以思辨為核心的108課綱,非常推薦國人重讀這本曾在台暢銷十萬冊的經典之作!──作家、台中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市場機制已然無所不在,很多事物及價值都被商品化;媒體出賣原有的專業與倫理,以換取收視的廣告收益,公共政策隨著媒體搖擺,每個角落似乎都在

媚俗化,讓正義與市場機制的界線變得如此模糊。這正是本書所提醒,什麼是錢都無法交換的價值。誠心推薦。──律師 賴芳玉   某大樓的出租看板曾打著「只要出錢,鹿可以說是馬」的廣告。在經濟霸權主導下,台灣正充斥著「有錢,說什麼都對」的主流價值。從金錢與正義的攻防思辨中,台灣社會應該停下腳步思考,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友聯   哪些是「錢買不到的東西」?面對當前日益盛行的「商品化」台灣社會,道德與正義不斷受到市場與金錢的侵蝕,此書的思辨的確令人深省!「居住正義」只是選舉口號,可以被出賣?還是台灣社會全體的價值觀?居住應有「市場」價值,但也還有「道德」價值,透過此書,何嘗不

是我們該面對思考此居住議題!讀完此書,強烈感受到「市場」與「道德」都應受到尊重,兩者也均有其極限,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這兩者並存的價值!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政大地政系兼任教授 張金鶚   管理社會及公民生活的價值是什麼?作者邁可.桑德爾教授在書中提到,當一切皆可待價而沽時,我們要徹底思考這個問題。台灣許多非政府組織能創造影響力,最重要的是堅持使命,勵馨正是一個秉持公義與愛,致力於社會改造的社福機構。我相信,脫貧、脫困、脫罪、實現社會正義之路,絕非靠財富,而是靠十字架的精神。──勵馨基金會執行顧問 紀惠容   市場已侵蝕(或美言:活化)了許多傳統的法律原則或理念,絕大多數的法律人卻對此缺乏

足夠的省思能力,本該致力於實現正義的法庭,經常淪為喊價的場所。本書正可彌補一般法學教育的缺陷,是每個有志追求良善社會的人,都應詳加閱讀的作品。──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 許澤天   民主深化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具批判意識的現代公民。這本書無疑是最好的訓練教材,它教你如何思辨!──前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 林峰正   研讀哈佛教授桑德爾的新書……我一邊翻頁一邊不斷驚嘆:「我從來不知道有這種事!」我不知道在二○○○年,「一具俄國火箭上畫著巨大的『必勝客披薩』商標,把廣告帶進了外太空」;二○○一年,英國小說家菲.維爾登在義大利珠寶公司寶格麗付錢委託下寫了一本書。我曾聽說體育館會把命名權賣給企業,但我不

曉得「就連滑進本壘也成了企業贊助的事件」……我更不知道,二○○一年紐澤西州的某所小學是全美第一個將命名權賣給企業的公立學校!──《世界是平的》作者 湯馬斯.佛里曼   《錢買不到的東西》書中列舉了多則案例,告訴我們事實上錢可以買到什麼⋯⋯桑德爾用極為聰明的方式向我們展現,為什麼這樣的變化是如此要緊。──英國《金融時報》   桑德爾先生沒提供我們逆轉現勢的處方。他提出溫和的批判,只要求我們睜大眼睛把事情看個清楚……雖然如此,本書說得很明白,市場道德其實異乎尋常的脆弱。──《華爾街日報》   挑戰人心又啟迪智性⋯⋯本書的研究基礎豐厚,論述明確清晰。它是一部重量級之作,也是一記警醒世人的當頭棒

喝,指出我們有多迫切地需要重新找出論述人文思想的明智之道。──英國《展望》雜誌   精采絕倫卻又深具可讀性,優雅的闡述之餘又不失諧趣⋯⋯這是一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書。──英國《泰晤士報》   桑德爾可說是當今世上最引領風騷的哲學家,這要歸功於他在哈佛大學講授的深受歡迎的「正義」課程……桑德爾重視實務,他針對日常生活的各面向進行論述,並對我們提出強有力的叩問: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境內,拿薪水的外國傭兵人數其實多於美軍人數;移民美國的權利變成了一種可以拿錢來兌換的商品,這些做法是否減損了公民的價值?──《新聞周刊》   如何保守共同利益以及建立有利眾人的堅實社群,是我們眼前所面對最根本的事。桑德爾的

書,是開啟這場對話的最佳起點。──《西雅圖時報》

論兩岸汽車交通事故責任風險之保障機制-以中國大陸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為中心

為了解決健保費率2020的問題,作者陳宣含 這樣論述:

隨著汽車逐漸普及,其所造成之風險不斷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約有130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對於此風險,大多數人多傾向於投保汽車保險來作為轉嫁風險的方式,故汽車保險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汽車保險制度之設立,可能因時間之推移而導致其保障範圍無法與現代社會契合,汽車保險之異質性高,除受到駕駛人之性別年齡影響,在不同地區或不同社會背景下亦會有所差異。縱無一種精確的制度是可以適用於所有國家及社會,然仍可依照不同國家之性質,予以修正並調整成最適合該國家之保險制度。中國大陸於2020年提出之車險綜合改革,以保障消費者為主軸出發,同時大規模的修正交強險與商車險。而相較具備地緣關係且學術交流頻繁之

台灣,雖在制度上較中國大陸先行實施,然中國大陸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或許能給予更多可以參考的部分。因此本文欲探討其中國大陸之改革內容,並與台灣比較之。故本文以風險角度切入,欲探討對於汽車交通事故風險之保障。針對汽車交通事故所造成之風險,如駕駛對於自己所造成人身風險、財產風險以及駕駛對他人造成損害之責任風險。其中,因本文之篇幅有限,因此以責任風險為主,探討汽車交通事故責任風險之保障。透過將強制汽車保險作為基本保障,任意汽車責任保險作為進階保障之架構,分析並討論兩岸制度上之運用。主要以探討強制汽車保險應以何種立法始能達到其政策目的並施行無礙,而任意汽車責任保險,應如何修正以完善整體道路交通安全體

系。最後,再以彙整理論與實務之現況,並與中國大陸2020年車險綜合改革做比較,以供未來制度完善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