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艾莉雅寫的 英國哪有什麼好? 和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郭又甄張簡如閔蔡奕屏的 名廚出任務!翻轉餐桌的飲食革命: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教你打造美味餐桌、親子廚房、學校菜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教你申請兒童健保卡綁定家長手機的健保快易通APP!一支手機 ...也說明:兒童口罩預購教學:健保快易通APP可申請,教你申請兒童健保卡綁定家長手機的健保快易通APP!一支手機申請全家口罩。(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 emask口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暖暖書屋 和果力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口罩2.0 APP 使用教學懶人包/輕鬆用手機完成認證/怎麼用手機 ...則補充:健保快易通 APP教學使用懶人包,3月12日起,口罩實名制2.0開放網路預購,一份22元的網路預購口罩怎麼買看這篇!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 的健康存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英國哪有什麼好?

為了解決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的問題,作者艾莉雅 這樣論述:

英國,紳士淑女滿街走?醒醒吧! 沒事就找麻煩, 行事作風一副流氓樣的年輕人到處都是!   效率是什麼?修身養性的磨練   等到地老天荒的免費國家醫療……   家裡東西拜託不要壞!   屋主若是好欺負的獨居老人或女性,   水電修理費通常會多收個百分之三十   吃東西前先洗手,有這個必要嗎?   身為小兒科醫生的英國媽媽沒在怕的!   口罩是什麼?幾乎整個醫療院所沒人戴口罩!   頭蝨,不是古早傳說,而是現實中小朋友常中鏢的事   幾乎照三餐出狀況但又貴到脫褲的火車   爛戲拖棚的脫歐排外,鬧劇似的政治   有話不直說,有屁不快放──尷尬扭捏又很假面的理性與感性   不八股──

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學校教育   怕孩子太辛苦之假日多如牛毛   什麼是考試?哪有什麼排名次!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出門轉個彎,就能看到壯闊的大自然景色   百年老屋算什麼,幾百年的童話般小屋四處都有!   英國好!   英國哪有好!   英國哪有什麼好?   英國有童話般的皇室,有看不完的表演,有大家嚮往的下午茶和綠意盎然的海德公園。但是不是真的大家每天的生活都像想像中那樣的美好?如果你得面對一天演四個季節的天氣,看醫生要等三個禮拜以上,火車準時來內心就暗自慶幸,天天擔心小孩會不會帶著頭蝨回家,垃圾車一個禮拜才來一次,銀行開戶還要先預約……這些種種的不便,也

許就不會這麼夢幻少女心了。   心不甘情不願的搬來英國前,卻得苦笑著聽大家說「你要搬去英國,好好喔」這樣的話。實際住了好一段時間,面對種種大大小小的事之後,更加應證了作者內心一直存在的疑問:英國,到底哪裡好?   這本書記錄了作者以一個台灣花媽的身分,來英國遇到的酸甜苦辣,以及常常需要深呼吸才能繼續面對的日常。除了以批判角度的碎念之外,也融入了很多以更深層角度看英國人文化和生活的有趣現象,而非只是淺層的介紹哪裡喝下午茶的倫敦五日遊觀光客指南。   假如你是嚮往著來英國遊學或觀光的新手,希望你會從這本書找到實用的、深入的行前心理準備;如果你是來過幾次但對英國不熟的半生手,期待在這本書裡找到

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有趣新發現;亦或是你也曾住過或是個仍住在英國的老手,倘若此書能贏得你「我懂」的會心一笑,便也足矣!   英國,紳士淑女滿街走?   醒醒吧!沒事就找麻煩,行事作風一副流氓樣的年輕人到處都是。   二○一八年以尖銳刀械犯案的件數,就高達四萬件之多。尤其是倫敦,用刀刺人的案例更是居高不下,一年就有一百三十一個人死於利刃之下。   這兩年腳踏車偷竊的案例往上一直飆高,比例已經到了每六分鐘就有一台腳踏車被偷。英國人真的都很「紳士」嗎?「伸手」偷東西比較多吧!   隨機潑酸──天啊!英國最近在「流行」這個……   很多雜貨小商店在門口貼出告示「不准兩個以上的學生進入商店」──就是被

愛作亂搗蛋的年輕學生嚇的。   一天上演四個季節的天氣   「天啊!天上那顆黃黃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嘲笑英國佬打開窗戶,看到外面出了太陽的反應!!   英國有句話說「沒有壞天氣,只有不合適的衣服」,就是自己要準備好該準備的衣服,不要怪天氣變化太快。   先進國家的衛生習慣為啥有點……   頭蝨?現在這種年代還有人在得頭蝨?──三不五時收到學校通知又有小朋友中獎了,各大藥妝店也都會把頭蝨藥放在很顯眼處。頭蝨失控中……   吃東西前洗手──有這件事嗎?英國媽媽們好像比較相信「骯髒吃骯髒肥」喔。   生病戴口罩──沒有喔!英國這兒的公共場所沒有人戴口罩,就算到了醫療院所也是,整個醫療大樓沒

有一個人戴口罩,就算整天面對病人的醫生和護士也不例外。   等到地老天荒的免費國家醫療   不管任何疑難雜症,想看任何病,不管是感冒、憂鬱症、肚子痛、關節痛、胸悶、想戒菸、懷孕等,反正除了看牙齒和緊急事件例如腳斷掉之外,如果你想使用免費的國家健保服務,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你註冊診所的GP(General Practice,就類似家庭醫生),是醫療系統的第一道關卡。而若需要轉介別的專科醫生診所,有時候真的是等到地老天荒。   醫生提倡自然療法,多喝水多休息,或是去買個成藥吃吧   英國醫生都很提倡自然療法,若是感冒、拉肚子、嘔吐之類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不會給你什麼治療。除非是細菌感染需要用到抗生

素的病,不然就會叫你回家吃點普拿疼,多喝水多休息就好。若是嘔吐或拉肚子,就叫你該吐的就吐,該拉的就拉,然後一樣多喝水跟多休息。所以感冒不用看醫生,自己買藥吃比較快,除非高燒四、五天,不然醫生不會理你的。   效率是什麼?家裡東西拜託不要壞!   效率不是英國人的特長,這裡的水電工人不好請,絕對不會像台灣一樣,早上打通電話,下午就來幫你處理,通常要等個一個禮拜以上。然後真的等到了,他們的施工品質或服務通常也不會好到哪裡。   關於水電工搶錢的電視新聞報導:英國的水電工若看到屋主是年紀大的獨居長者或女性,收取的費用通常會高個百分之三十。   幾乎照三餐出狀況但又貴到脫褲的火車   英國火車出

槌誤點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或者應該說,火車如果都照正常時間到那才比較稀奇。   火車誤點或取消班車時對大眾做出的無厘頭廣播:   抱歉火車延遲,這乃是因為鐵軌上有露水。(有露水?天啊!該如何是好!)   抱歉火車將會誤點,這乃是因為今天有strong sunshine(太陽太大)。──某記者對此廣播的回應是:我們可以建議火車司機下次戴太陽眼鏡嗎?   抱歉火車遲來,這乃是因為今天有slippery rain(很滑的雨)。──那哪一種雨才不滑?意思是一下雨就不能開車?   爛戲拖棚的脫歐排外,鬧劇似的政治   因為害怕脫歐後民生和醫療物資嚴重缺乏而爆發了民眾競相囤積物資的恐慌,政府為此不排除在

硬脫歐後執行戒嚴的可能性!   紀錄片《脫歐百萬富翁》揭發一堆利用英國脫歐而趁機發大財的國會議員,他們支持脫歐背後的意圖根本就是為了中飽私囊,跟國家整體利益毫無關聯。   脫歐派鼓吹將移民趕出英國,認定外來移民搶走了醫療和教育資源及工作。但事實是英國本土醫生和護士超缺,很多醫生和護士根本就是外國人。   根據調查,外國移民繳納的稅正是提供英國免費教育的一大來源,一旦脫歐後外來人口走了,教育經費就得緊縮。而英國人大都不願意當老師,尤其是公立學校薪資低工作又辛苦,所以不只是老師,很多勞力為主的工作,也是因為英國人不願意做,才會被外國移民接手。   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英國人特有的彆扭

和糾結心態   「尷尬扭捏」跟下雨天一樣,是英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英國人太愛話中藏話,有話不直說,有屁不快放這點,這點實在讓人太困擾了。   他們想要做什麼事的時候,喜歡用「wouldn’t mind...」(不介意)來表達;要拒絕別人時,則是委婉的「would rather not...」(寧可不要)。   英國人對某些事不開心,例如東西難吃服務太爛,只愛跟朋友小聲碎碎念,但不敢當面抱怨。服務人員來詢問是否一切都好時,又立刻很假面的堆上笑容說:「Oh everything is amazing! That’s brilliant! Thank you for the help!」  

 不八股──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的學校教育   作文一點都不講求努力上進、孝順父母與將來做個有用的人,而是要能寫出引人入勝、生動有趣的「故事」。故事最後若能帶出一個有趣的寓意當然更好,但絕對禁忌繞著它叨念。一些充滿奮發勵志和道德勸說的用語,在英國學校的作文裡看起來會很不可思議、荒誕且莫名其妙。   小學沒有月考或期中考、期末考。還是有測驗,但不會通知哪時候要測驗,因此沒有考前努力K書臨時抱佛腳的情況。甚至測驗完後小朋友也不知道剛剛被「考試」了。這樣測驗出來的結果可以完全呈現小朋友當下學習的程度,而不是抱完佛腳的成果。測驗結果不會公布,也沒有排名次。   怕孩子太辛苦,假日多如牛毛。平均算下

來,大約每上五到六個禮拜,孩子們就會有一次長假可放。   百年老屋算什麼,幾百年的童話般小屋四處都有!   這裡的街景處處是經典的磚造斜屋頂房子,三不五時就看到百年以上的老房,越老越值錢,甚至茅草屋頂、馬廄、古監獄都能好好留存大體結構,內裝改建成超可愛又現代的房子。這樣的建築構成了英國特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英國到處都是綠地,出門轉個彎就能看到壯闊的大自然景色。   人口密集的倫敦都能規劃出面積超大的海德公園和其他四散的公園,出了市區更是到處都能與大自然接觸。   一般小鎮周圍都有好幾個天然無加工的森林,走進去立刻被樹林包圍,松鼠不用說,牛羊馬狐狸野鹿青蛙蛋什麼都

有,是孩子隨時可去的大自然教室。

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報稅季又來啦!今年申報大進化,每年報稅最怕自然人憑證找不到、健保卡忘記密碼,今年只要透過行動電話認證,就能夠簡簡單單進行報稅啦!但還是要注意一些小小細節~符合利用網路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不需再編修且無須檢附證明文件,就可以直接用手機上傳申報。
 
繳稅我一定會選擇刷信用卡,輕鬆繳稅又可以享回饋,今年花旗祭出了「繳稅月回饋季」的超重磅活動,登錄後繳稅後的一般消費均享多重優惠!

📌辦卡點我👉https://bit.ly/3tq4Kkj

🌟既有卡友繳綜所稅優惠🌟(2021/4/5(含當天)核卡之花旗卡友)
活動期間:2021/04/15~06/30
活動登錄時間:2021/04/15~05/31(本活動需登錄)
刷卡繳稅回饋
1. 繳稅滿5000 元, 享0.5%刷卡金回饋,最高回饋1,000元。
2. 繳稅滿100萬(含)以上享加碼高級住宿旅券。

繳稅客戶一般消費加碼:
不限繳稅金額,成功登錄且使用花旗卡繳綜所稅者,自完成登錄後當月起,於活動期間內每月累積一般消費(不含綜所稅)*滿2萬元(含)以上,即可享400元遠東百貨電子禮券(每正卡人每月限回饋乙次),活動期間最高回饋三次,合計最高享1,200元電子禮券回饋。每月回饋限1萬名**。

*一般消費定義請詳花旗活動官網
**以交易日時間排序之登錄且同時符合活動消費門檻2萬元(含以上)之前1萬名成功交易訂單。

詳細活動內容及限制條件請詳花旗【繳稅月 回饋季】活動官網:https://bit.ly/3tq4Kkj


🌟新卡友繳稅優惠🌟
活動時間:2021/04/06~2021/05/24 新戶於2021/4/6~2021/5/24(含)前透過活動網頁或花旗實體通路申辦花旗信用卡且核卡方可享綜所稅新戶禮。新戶係指過去180天未曾持有花旗信用卡者。最終核卡截止日為2021/5/24。

**不需登錄**
1. 繳綜所稅繳稅金額享2%現金回饋(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為現金紅利;其餘花旗信用卡為現金回饋),最高回饋3,000元
2. 申辦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新戶核卡90天內, 指定行動支付已出帳消費再享10%優惠(含原2%+8%加碼回饋,8%加碼最高1,000元)
詳細活動內容及限制條件請詳花旗【繳稅月 享回饋】活動官網: https://bit.ly/3tq4Kkj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花旗信用卡循環利率:6.88%~15% 循環利率基準日為104年9月1日; 預借現金手續費:預借現金金額乘以3.5%加上新臺幣100元 其他費用請上花旗網站www.citibank.com.tw 查詢。花旗easy購分期付款產品目前不收取分期利率或各項相關費用,總費用年百分率為0。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這支影片是與花旗銀行的商業合作影片※
=======
🔔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https://pse.is/JMKB2
🔔記得開啟訂閱旁邊小鈴鐺,才可以及時收到影片通知唷~
=======
///這裡可以找到更多的冰蹦拉///
💙blog: https://miha.tw
💙fb fanspage: https://www.facebook.com/icebonla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bonbonelephant

⭐SHOPBACK好友推薦$100獎勵金(點擊連結註冊就能拿到我的好友獎勵$100元現金)PChome買東西/搭Uber/訂機票住宿行程都有回饋:https://app.shopback.com/twn?raf=uwfPtN&slug=referred-signup-bonus

《Airbnb訂房,冰蹦拉粉絲折扣房價直接抵$1,300》https://abnb.me/e/XlXyzVEVj0
🔥出國前一定要看這一篇省更多KLOOK折扣整理:https://miha.tw/klookcoupon/
🔥冰蹦拉推薦超強領隊 想跟團必看:https://miha.tw/lavitrip2020/
🔥我的精品購物、好康分享社團(女生限定):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onla/
🔥看房秘密客(我跟威廉檯面下購屋裝潢討論):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yikodesign
=======
【小資購屋筆記系列影片】
✨史上最貴購物!蹦拉宅開箱:https://youtu.be/HBdaMqvlTh0
✨我看屋四年的小資新手買屋心路歷程:http://bon.piee.pw/E8MMW
✨新手驗屋注意事項:http://bon.piee.pw/JUSFD
✨35歲前快速有效率存到買房頭期款的方法!:http://bon.piee.pw/JRJB5

【比電視節目還精彩的旅遊Vlog】
✨埃及看金字塔:https://youtu.be/ZwJP13S-tEg
✨土耳其搭熱氣球:https://youtu.be/uT5gmj3kebs
✨北海道滑雪:https://youtu.be/AWoibgaGsew
✨紐西蘭自駕:https://youtu.be/hpU8VUKEZ7k
✨首爾姊妹購物:https://youtu.be/6O2ElmkDDGY
✨美到爆炸潛水系列:https://youtu.be/9yhNCY4QjZE

【懶人理財教學】
✨3個不動腦存旅行基金的方法http://bon.piee.pw/HC236
✨長途旅行出國玩帶多少錢?:http://bon.piee.pw/GE7FT
✨6個簡單好上手的理財APP:http://bon.piee.pw/JUVJJ

=======

名廚出任務!翻轉餐桌的飲食革命: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教你打造美味餐桌、親子廚房、學校菜園

為了解決健保快易通註冊教學的問題,作者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郭又甄張簡如閔蔡奕屏 這樣論述:

★獨家收錄:Jamie Oliver 校園蔬果卡教材 ★特別調查:台灣飲食革命宣言   「我希望推動一股強而有力、自給自足的運動,來教育每個孩子關於食物的故事,鼓勵全家人重拾手邊工具、在家煮飯。我希望讓世界各地每個人得到力量,一起對抗肥胖問題。」   「不論你是個老鳥、初學著或是個崇尚簡約的廚師,我都希望激勵你走進廚房,並且為自己跟你的家人從最原初的食材開始,烹調食物。」──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e Oliver,這位極具親和力、享譽世界的知名廚師,其實擅長的絕不只是做菜,他也是英國校園食育、餐飲社會企業、世界飲食革命日的推手!透過調查,他揭露了幾個驚人

的事實:   ★倫敦面臨全英國最嚴重的學童肥胖問題!   ★每五個11歲學童,就有一個過胖,每年花在糖尿病的醫療及衛教宣導預算高達五十億英鎊!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影響,我們的下一代的壽命將比我們還短!   而他發現,肇禍的元兇,正來自於當代大多數人們糟糕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缺乏料理食物的技能。在這一年,他決心從「人氣主廚」轉變成「翻轉餐桌」、「教會每一個孩子做菜」的飲食革命者。   他著手拍攝紀錄片《傑米的營養午餐》(Jamie’s School Dinner),從揭露英國兒童一餐37分錢、絕無營養可言的校園午餐;一年後,他成功號召三十萬全民連署,將校園飲食改革的

提案打入了唐寧街的布萊爾總理辦公室──英國經歷了近三個世代的飲食教育斷層後,Jamie與這一代的英國人,決定攜手為下一代的健康而戰!   Jamie推動校園「廚房菜園計畫」   「讓孩子學會生命中最有價值的烹飪技能,做出更好的飲食選擇。」──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e心中理想的飲食教育是緊密連結土地、教室與餐桌的食物鏈,光是吃飯還不夠,他希望讓學童學會自己種、自己煮的全套飲食教育。這樣的念頭,促使他著手推動校園「廚房菜園計畫」(Kitchen Garden Project),並延伸為日後與上千家英國中學與小學合作的兩套校園飲食教育系統。   Jamie說

,飲食教育不能光說不練!除了餐桌上的餐點需要符合營養,更重要是的讓學童學會食物的來源、享受烹飪的快樂並感受食物的美好。Jamie精心設計教案,協助老師在國小孩童的科學、數學、美育與識讀能力的課堂,融入與食物有關的演講與戶外活動,讓孩子瞭解食材的地域、季節及風味特性;激勵孩子動手烹飪,讓孩子學會挑選運用各項食材,做出更聰明、更正確的食物選擇。   讓「烹飪課」成為英國的國教教綱   「我們相當關注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讓烹調的技巧『活過來』。透過教導、賦予個人這些重要的烹飪技能,讓他們獲得能夠終其一生、徹底地改變生活的良好飲食習慣。」──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Jami

e推動營養午餐及校園飲食教育一貫的信念是:「讓孩子有機會親自學習、了解食物的來源,眼見為憑,累積的食物知識是學生離開校園後受用終生的寶貴技能,重要性不亞於學科考試的能力。」   在Jamie與其基金會的努力下,「烹飪課」重返國教教綱,成為所有十四歲以下學童必修:低年級孩子需了解食物的來源及基礎飲食原則,學會製作簡單輕食;中年級進而掌握基礎烹飪加熱技能,並清楚當季概念及常見食材的加工處理過程;十四歲畢業時,需學會自己煮出一餐足以餵飽自己與家人的營養餐點!   十四到十八歲的烹飪教綱(N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chnology),將在二〇一五年九月公布

實施。學生須學會「家常烹調技巧」與設計菜單的技能,有能力準備好吃、營養又經濟實惠的家常食物,並鼓勵年輕人用最擅長的網路、社群媒體分享傳遞。   翻轉餐桌:「移動廚房」走入社區,「15餐廳」培育青年廚師   我的夢想是看到每個人都能從最原初的食材開始,烹飪出好的食物,並且在廚房中探索創新的烹飪方式。── 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   受到Jamie啓發,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擬定「倫敦減重計畫Lighter London」並配合《校園午餐計畫School Food Plan》,大倫敦市區經過激烈競爭後選出Lambeth與Croydaon小鎮作為旗艦食育示範區,於

校園開闢菜圃及烹飪教室,結合社區農民並廣邀家長參與;閒置教室開辦社區媽媽食農烹飪班;連鎖超市如Tesco和 Sainsbury's,也推出符合「永續食物生態系」的食材商品一同響應。   為了激勵更多年齡層的人們走進廚房烹調,Jamie走出校園,在英國四個城市設立了「食物部」(Ministry of Food),以「移動廚房」(Mobile Kitchen)卡車親赴各處開辦烹調課程,讓社區民眾一同參與共同購買,一起學習烹飪;為了讓社經地位較為弱勢與失學的青少年也能習得一技之長,Jamie創辦「15 Fifteen餐廳」,每年招募十八個年輕學徒,受訓成為專業的青年廚師。   發起「全球飲食革命

日」 ,台灣積極響應   我非常喜愛「飲食革命日」的核心理念!這個節日鼓勵小孩和家人一起煮飯,而且使用新鮮、在地的食材來嘗試新的菜單。──知名音樂家Jack Johnson、Kōkua夏威夷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Jamie善用自己的主廚魅力,從孩子到家長到老師到全民、從校園到社區到餐廳到世界,讓健康、永續的飲食革命深入人心。2014年Jamie發起「全球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每年5月於世界各地固定舉辦,邀請孩子、家長、所有人在這天一起烹飪,台灣也正式加入響應。至二〇一五年,Jamie 創下多項世界紀錄:   ★全球超過121個國家響應,舉辦10,143場活動

  ★全球超過1,000位食物大使共同響應   ★創下「最多人在同一天、同一時間烹飪」的金氏世界記錄   ★超過10億人在社群網站上轉發活動訊息   ★英美超過9,000所學校使用Jamie食譜教材   台灣的飲食革命宣言: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系   呼應這一波世界性的飲食改革趨勢,專訪18位台灣第一線的飲食革命大使,邀你一起打造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系!   ★友善通路:社區菜市長、直接跟農夫買、鄰鄉良食、厚生市集、綠藤生機   ★校園食育:溪州鄉托兒所、喜願小麥、官田國小、東華大學綠色實驗餐廳、miniCook   ★綠色餐廳:YaYa綠廚房、我愛你學田、Hi, 日愣、穀得食務所、好糧

食堂、學學Food飯廳、呷米共食 本書特色   ★Jamie Oliver 為7-14歲孩子精心設計的動手做食譜,孩子學做菜一次就上手!   ★Jamie Oliver 為英國中小學精心策劃的「廚房花園」食譜卡與教案,首度披露!   ★為台灣家長、老師校長、營養師,提供校園、親子食育的可操作範例!   ★人氣主廚翻轉餐桌!教會孩子做菜、打造廚房菜園的飲食指南! 暖心推薦   李彥甫  聯合線上總經理   汪文豪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番紅花  知名作家   陳安儀  知名親職作家   黃淑德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   樊欣佩  Mini Cook食育工作室創辦人 作

者簡介 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授權合作   世界知名主廚傑米.奧利佛成立的飲食基金會(Jamie Oliver Food Foundation),負責推動多項工作計畫:英國中小學校園的飲食改革與課綱設計、15餐廳以社會企業模式培育青年廚師、各大城市設立飲食部與社區烹飪中心;同時發起「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全球倡議活動,創下多項世界紀錄,鼓勵人們注重飲食健康、重拾烹飪樂趣、督促各國政府擬定食育政策。 郭又甄   義大利慢食大學碩士,台南女兒,嗜吃所以關心農業,親人所以貼近土地。喜歡不務正業當變型金剛,希望用食物連結餐桌與土壤,在任何能勇敢做夢的地方,找到

合適的角色發揮能量。 張簡如閔   台大政治系畢,現就讀台大新聞研究所。受社會企業改變世界的理想吸引,樂於採訪人們實踐夢想的故事,立志成為記者,報導國內外重大議題。熱愛美食、登山和旅行,與人合譯有《登山聖經》。 蔡奕屏   台大城鄉所畢,關心台灣土地、農業,也從事過飲食教育的工作,後來跳槽到工藝設計,致力於陶瓷器皿的創作,希望借由器皿連結人和人、和食物、和產地、和自然的關係。 果力文化|主編   果力,為讀者帶來閱讀的驚喜,創造我們與現實對話的力量。 推薦序 【國際篇】 ●開篇:Jamie Oliver 飲食革命宣言 ●第一章:Jamie Oliver 名廚出任

務! 之一:傑米‧奧立佛的飲食革命指南 ◎15學徒:從逃家少年到大廚的養成之路 ◎15餐廳:社會企業,創新的營運模式 ◎校園午餐及飲食教育:為食起義 ◎食物部Ministry of Food:飲食與烹飪的復興 ◎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人人都可以為食革命 ◎食物的社會影響力 之二:傑米‧奧立佛專訪:給台灣讀者的鼓勵 之二:傑米‧奧立佛的飲食革命基地 ◎基金會執行長Neil Lovell專訪 ●第二章:Jamie Oliver 校園食育計畫 之一:英國政策背景&2015年新校園飲食指南規範 之二:Irchester 校園的一天 ◎小學校園:校園廚房菜園計劃 ◎小學校園

:養蜂計畫 ◎校園食育計劃:倫敦旗艦區示範學校Croydon, Lambeth ◎中學校園:家常烹飪技巧 ◎青年廚藝:主題情境PK賽 ◎二〇一五年新校園飲食指南 校園飲食的黃金年代 A Golden Age for School Food 之三:做菜、種菜、養蜜蜂:倫敦聖保羅小學現場直擊 ★特別收錄:Jamie Oliver 校園之廚房菜園 X 蔬果卡 ●第三章:夏日盛宴,翻轉全球的「飲食革命日」 ◎是飲食的節慶,也是革命 ◎「飲食革命日」誓言打倒肥胖 ◎「彩虹沙拉捲」 締造金氏世界紀錄  ◎匯集民意,全球響應 ◎飲食革命大使的全球串聯:巴西、香港、台灣 ◎名人加持,Jack Johnso

n的實踐 ◎天天都是飲食革命日 ◎每月食物挑戰 Food Challenge ◎你有可以參與! 【台灣篇】 ●第四章:台灣飲食革命宣言 建立永續的飲食生態系 ◎之一|友善食材,友善通路:翻轉我們的餐桌 1 社區菜市長:揪團買菜,支持友善小農 2 直接跟農夫買:2300口的美味革命 3 鄰鄉良食:企業契作,公平交易 4 厚生市集:地產地消,三十公里內的新鮮 5 綠藤生機:小小芽菜力量大 ◎之二|校園食育:孩子碗中的未來 1 溪州鄉:托兒所在地食材供應計畫 2 喜願小麥:雜糧學堂勸學計劃 3 官田國小: 從種子到餐桌的「食」踐旅程 4 東華大學:大學生的綠色實驗餐廳 ◎之三|綠色餐廳:產地到餐桌

,日日有好食 1 YaYa綠廚房:只用好食材 2我愛你學田:是書店,也是蔬店 3 Hi, 日愣:和生產者站在同一線 4 穀得食務所:外食族也能安心的美味 5 好糧食堂:三公里內的好米好食 6 學學Food飯廳:小農的家常味 7 呷米共食: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序 傑米•奧立佛飲食基金會|執行長Neil Lovell專訪   走進位在倫敦奈爾街(Nile Street)的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總部,有一種終於可以一探祕密基地的感覺──原來帶動這麼多飲食風潮的組織,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而出的!   現代感、簡潔的裝潢風格,一如傑米旗下的系列餐廳,牆上的食譜海報讓訪客一目了然基金會工作的內容;

透過明亮的大窗戶,還可以看見路口轉角傑米經營的「15餐廳」。就是由這個角落開始,傑米的飲食基金會一步步從大廚的廚房,進入校園、深入社區、進而推動了全英國的飲食運動,飲食所蘊含的力量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英國倫敦,現場直擊   基金會執行長尼爾(Neil Lovell)向我們介紹,這一代早年是倫敦比較冷門的地段,近五年倫敦的創新創業潮風起雲湧,不少有趣的組織開始在附近成立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這股風潮也代表了這個從二○○二年成立至今超過十年的飲食基金會經歷的社會風氣轉變,「當年基金會剛成立時,很多人覺得這只是一個有名的廚師想出來的宣傳花招,15餐廳的理念也尚被人理

解,推廣事務當然比現在要困難的多!」Neil打趣說,「還好我那時候還不是執行長!」   確實,當時的國際社會還在經歷九一一恐怖攻擊後的動盪局勢,歐元區剛正式成立運作,英國境內也還沒有太多人意識到不良的飲食習慣正逐漸危害這一代英國孩童們的健康。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用當時沒多少人聽過的「社會企業」模式成立「15餐廳」與食物基金會,除了要有過人的膽識還要有足夠的遠見,而傑米奧利佛勇於作夢,做了這樣的選擇,傑米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和幕後的團隊是如何成為名廚的最佳拍檔,又有什麼團隊工作的甘苦,我們專訪了執行長和他的同事,聽聽他們的聲音。   Q:基金會與傑米的合作方式以及如何定位自己的功能?   尼爾

:要為傑米這樣的夢想家工作並不容易,他腦子裡的新想法永遠無法預期,我們常常一邊聽他講話一邊腦子裡已經在想具體執行方案,才能跟上傑米的轉速。基金會的定位很明確,「我們就是傑米奧利佛品牌的延伸,要去執行任何他希望透過食物的力量來完成的社會事業」。用個比方來表示,傑米就像是汽車的方向盤與油門,決定大方向後只管全速前進,而基金會團隊則不斷在第一線收集情報、以現場工作經驗提供續航燃料,也要適時踩住剎車,避免做出超乎自身能力的承諾、或訂下與基金會宗旨不夠相關的工作目標;彼此各司其職,才能確保組織永續運作。   Q:在工作上如何鼓舞同事、激勵團隊願景?   尼爾:其實沒什麼祕訣,每個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訣竅

都差不多,找到對的人可以讓組織運作事半功倍,我只要確保每一位同事都能清楚自己的價值,因為我相信熱愛自己的工作是讓我們不斷前進的祕訣。目前基金會的幾個專案各有不同的人力配置,「校園計畫」兩人、「15學徒計畫」七人、「飲食革命日」一人,每次我跟別人說我們的團隊人數,大家都不太相信我們的人力這麼有限,你可以想像我的同事們工作效率有多驚人才能做這麼多事情,當然我們在不同領域的夥伴和多年深耕的累積的信任感也很重要。   茱莉安:(Juliane Caillouette Noble是「校園廚房菜園專案」(Kitchen Garden Project)的負責人)我三年半前開始到基金會上班的時候,連像樣的教

材都沒有,我和一位推廣廚師,用影印機印出傑米的食譜、加上簡單的註記,就開始到各校園試作了!經過兩、三年來不斷試誤修正,現在基金會不但發展出一整套針對小學生的精美食育教材,還有兩、三百個註冊加入的校園會員,預計二○一五年底可成長為兩千個校園會員的社群網路──說真的我開始投入的時候這些是我完全無法想像的,我只是一直專注眼前遇到的情況,解決不同難關。對我來說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小學校園裡看見原本令老師家長都很頭痛的學童,因為「校園菜園」課程,願意好好在廚房教室裡上課,還能夠自己做出一碗沙拉並乖乖吃光,小朋友臉上的滿足神情,是我工作的最佳動力。   卡蜜拉:(Camilla Roberts是 「

飲食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的負責人)我覺得最棒的不是知道世界和平一切美好,而是看見有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可以帶來正面的影響改善。我常被世界各地參與者的熱情感動,我們的飲食大使都是志工,他們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酬勞,自主發起烹飪活動、邀請親朋好友參加,純粹只是因為他們願意與人分享飲食與烹飪的美好,也願意相信我們能一起影響更多人。像我就注意到台灣去年第一次發起飲食革命日的活動,光是在臉書上就有兩三千人按讚並分享相關的資訊,在我看來這些單純的信念聚集在一起是很撼動人心的。   Q:如何確保基金會的工作目標與方法不偏離初心?   尼爾:我們常常檢視自己的目標

與現行的做法是否合適,團隊之間彼此溝通,訂定年度計畫之前一定確保每個專案都被充分討論,充分考量不同面向參與者的需求。很多非營利組織在運作多年後,會因為承攬過多業務或是缺乏定期回顧工作內容與成立宗旨而偏離原本的目標,這是我們最希望避免的情況。   以「校園計畫」為例,剛開始施作時,希望同時兼顧中學及小學,內容包山包海,試作兩年後檢討成效,發現第一線的老師跟我們反應教材內容太複雜,而且許多老師自己都不識五穀,更遑論要去課堂社教育學生,我們才驚覺我們面對的是英國失落近三個世代的飲食斷層危機,老師和學生都需要食農教育,需要重新建立土地、食物與人的連結,才能修補這樣的斷層,我們更希望教學與受業的雙邊都

能享受過程、得到樂趣,才能真心愛上烹飪與美食。   所以調整方向後,基金會決定將「校園菜園計畫」定位成「提供中小學老師的強大補助教材」,因為要先讓老師們有信心自己可以設計一堂完整的食育教材;接著,再提供可以進階融入各科目的食育教材,例如基金會設計出明亮鮮豔的蔬菜水果卡,上面列出蔬果的產季、產地、營養成分及試用食譜,教師可自由調整、運用,如英文課融入寫作教材、數學課如入卡路里計算、自然課融入基礎營養概念教學等。這一整套設計精美、圖文並茂、結合教師專業的食育教材,很快就在「校園菜園計畫」的會員學校廣受歡迎。   Q:前面提到夥伴關係是基金會很重要的資產,是否有具體的案例?   尼爾:基金會的

工作項目很廣,每項專案都設定了不同的主要社群:「15餐廳」針對青年廚師訓與就業;「食物部」主打社區、分享烹飪技能;「校園菜園計畫」推動校園飲食教育;「飲食革命日」則希望號召全民乃至世界各地參與,因為人力有限,對我們來說,設定目標群眾、尋找夥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食物部」計畫為例,目前英國境內設有四個烹飪教學中心,皆與英國健保單位合作,除了一般自行來報名的社區民眾,還歡迎由醫生轉介的心血管慢性疾病或肥胖症等患者,到中心學習正確健康的飲食習慣及基礎烹飪技巧;治療慢性疾病、終結肥胖造成的健康問題,正是傑米成立「食物部」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建立與醫療系統的合作,便是最適切的方向。   而「

15餐廳」因為是基金會最早開始發展的專案計畫,開發出許多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並與倫敦多家餐廳結盟,以提供學徒多元的實習機會;餐廳也和倫敦近郊的農場合作,以確保食材供應符合當季、本土原則;畢業校友透過定期聚會,建立了穩定的支持網路。   這兩年,我們開始嘗試舉辦「15餐廳」的延伸計畫(Outreach Programme),一方面透過小型聚餐或美食品味活動,讓學徒們有更多臨陣練習的機會,同時也讓基金會的各項計畫可以交叉支援。比如茱莉安的「校園菜園計畫」有一些推廣較困難的地區,因為老師與學校校長對於基金會的工作還不熟悉,我們就先邀請他們來參加聚餐活動;先讓他們熟悉基金會的運作方式跟工作價值,進而

建立合作的互信基礎。我們也發現這種小型的體驗參與活動,可以讓社區居民開始接觸並認識基金會的工作,進而願意報名「食物部」烹飪課程或參與「校園菜園計畫」。(十五餐廳Outreach Programme照片)這些都是不同專案與夥伴之間藉力使力的合作案例。   另外,「飲食革命日」今年將更全球化,除了英國境內活動外,也將有澳洲與美國的官方活動,當然還有全球各地的志願食物大使一起共襄盛舉。傑米•奧立佛也將發起一個新的「飲食教育•全球請願活動」,正如二○○五年他在英國境內發起的「餵我好」(FeedMeBetter)請願活動,這個新的全球請願活動,將向全球政府訴求「應該為所有孩童提供更實際的飲食教育,包含

從種植、烹飪到營養、文化、教學等多元面向的飲食教育,為全球學童爭取更合理的飲食受教權,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學習健康的飲食方式,這將使孩子受用終生。」   五月十五日這天,全球的飲食革命社群將遍地開花,一起透過美食與烹飪,表達以上堅定的訴求。   Q:給台灣的建議   尼爾:這項全球的飲食教育請願計劃,台灣也有團體和食物大使加入共襄盛舉。尼爾提到自己二〇一四年九月到台灣演講及參訪的經驗,令他非常驚喜,「很難想像一個這麼迷你的國家有這麼深厚的飲食文化,而且有這麼多很棒的團隊,用自己的創意和熱情在做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不論是消費者運動、食農教育或有機永續農業等領域,你們已經做的很棒了!」尼爾毫不掩

飾他的讚賞,「你們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團結起來,因為一群人的聲音更容易被聽見,只要設定明確的目標,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台灣的飲食環境是很值得期待的!」   尼爾訪台期間正逢回收油食安事件,他認為「危機就是轉機,就像英國若沒有這麼嚴重的肥胖健康問題,也不會有人開始關注校園飲食;若能把握大眾的關注眼光,將之轉化為改變的契機,這將是一股非常驚人的力量。」 【第一章】傑米‧奧利佛的飲食革命指南我們強調在生活中學會烹飪技能的重要性,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學會一生受用的基本烹飪技能,而這將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美好且重要的改變!──傑米•奧利佛很年輕就成名的名廚傑米‧奧利佛,他的廚師專業養成經驗讓他深

刻體認到:食物的力量不僅只是填飽肚子!從土地滋養而出的果實到餐桌享用的過程,只有透過親手烹飪,才能重新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建立起友善的美味關係。二○○二年成立的傑米•奧利佛飲食基金會(Jamie Oliver Food Foundation),以及帶給年輕人希望與光榮的「15學徒」計劃,是這位名廚發揮社會影響力的起點。●15學徒計畫:從逃家少年到大廚的養成之路15餐廳記錄★37,736個小時的課堂、廚房試煉★1,247個食客的現場服務挑戰★448場倫敦頂級餐廳教學合作★100%的全勤出席★20場產地到餐桌拜訪之旅這些數字編織出「15餐廳」所有學徒笑淚交織的一年,這段拜師學藝的艱辛過程,也是這

些曾經徬徨在社會底層的年輕生命的轉捩點。年輕孩子在餐廳修業完成後,將能運用所學以一技之長養活自己,更重要的是,除了烹飪的專業技能,這一年的社會輔導課程也讓他們重新拾回對生活的掌控權與生命的尊嚴。「15餐廳」二○○二年開幕至二○一四年底為止,已經培育出一百四十九位學徒,其中75%的畢業生順利在餐飲業就業。第一屆畢業生Tim Siadatan結訓時才十九歲,結業之後,他得到學徒計畫的資助開設自己的餐廳Trullo,被《華爾街日報》評為「歐洲最具潛力年輕十大主廚之一」。這個結合了「美食烹飪」和「生涯計畫」的學徒計畫,源自傑米‧奧利佛對於英國青年就業問題的深刻感觸。傑米為了拍攝烹飪節目常須深入英國大城

小鎮,他親眼目睹許多青少年因為各種社會、家庭問題而中途輟學,也無法順利就業;他發現,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統計,一九九〇年代末期英國16-24歲失業率從11.8%一路攀升到近年的22%,失業人口超過一百零四萬,光是在倫敦就有十二萬失業青年,平均每四個年輕人就有一個待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