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狄驤寫的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想脫離月底吃土的貧性循環,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三階段賺錢術,保證提早財富自由。 和紀森森的 信用經濟:下一個10年紅利風口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是文化 和電子工業所出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想脫離月底吃土的貧性循環,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三階段賺錢術,保證提早財富自由。

為了解決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的問題,作者狄驤 這樣論述:

  「2018年某個早上,我在辦公室終於見到狄驤本人,那天我終於相信,   那個寫書、理財,竟能提早退休、被動收入致富的『筆名』,原來真有其人。」──本書小編   狄驤,臺灣最神祕、最引發爭議的暢銷勵志作家,   他的30系列累計銷量突破30萬本,長踞網路書店銷售排行榜冠軍,   《商業周刊》專欄每週有百萬粉絲追蹤,   是臺灣最受歡迎、但也經常引起兩方人馬網路筆戰的職場專欄作家。   他的上一本書《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   揭露的是那些老師不教、父母不說,但30歲前你一定要知道的「社會真相」。   這本《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更提醒你:   M型社會早就結束,鑽石

與乞丐在街道共存的V型社會已經開始。   光是積極工作、努力存錢,已不再是讓你生活永保安康的免死金牌,   因為你的薪水絕對比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只會讓你越做越窮,   想要脫貧致富,你得打造自己的印鈔機。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誘惑你享受「零下資產」的生活:   以前的貧窮,指的是「趨近於零」,最慘的狀況頂多省吃儉用;   但現在的窮卻是零下資產──你不僅沒有資產,還負債,   偏偏你還很享受這個負債:車貸、吃高檔餐廳、出國、拼命刷,讓債務不斷擴大。   簡單來說,如果你月薪不到6萬元,根本沒有資格買車。   ‧物價指數是無法回頭的「吃人火車頭」:   資本主義的特性就是:錢只會

越來越薄,100元以下的東西將越來越少,   怎麼抵抗這無法避免的通膨怪獸?除了買房與投資股票,   狄驤還有一個穩定又安全的方法。   ‧脫貧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個象限:   負債50萬元和負債500萬元的人,誰比較窮?   月入5萬元的人一定比月入4萬元的人有錢?   學理財的第一步,是先弄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   你是傳統儲蓄族、中年散戶族還是青貧上班族,各有解決之道。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你得學會三種「有水喝的方法」:   水桶型收入,就是勞務所得。努力把水桶裝滿,是你出社會前10年最重要的事。   水管型收入,讓非勞務所得超過薪資所得,這是你工作第二個1

0年的關鍵。   水庫型收入,建立一個印鈔機(系統),你的時間、體力都更自由。   這三階段該如何創造?上班族怎麼建立系統收入?狄驤有方法。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   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手裡,而美國人的錢都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想知道猶太人為什麼這麼有錢?本書有答案。 各界推薦   《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作者/許凱廸(阿格力)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股海老牛專挑抱緊股,穩穩賺100%》作者/股海老牛   作者簡介 狄驤   早年為媒體工作者,同時也是兩岸資深投資人。目前專職寫作,著作曾多次登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商業

理財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此外,多年來也是《商業周刊》網站專欄作家。   著有《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大是文化出版)、《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1~3集、《其實,鈔票不是錢,不景氣也不是壞事》等書。   臉書粉絲專頁:狄驤的資本主義求生筆記。   PressPlay訂閱:狄驤《白話總經投資學院》。   推薦序一 別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許凱廸(阿格力) 推薦序二 別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錢才能好好賺錢/鄭俊德 推薦序三 投資已是當代顯學,你應該趁早/黃瑞祥 自序 V型社會: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 前言 看清規則,先求脫貧,再求致富 Part1 你每天割自己的肉送人

,還替人數鈔票? ──關於資本主義市場的駭人真相 真相1 股市不是隨機開獎的樂透,而是被操作的賭盤 真相2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享受「零下資產」 真相3 物價指數是無法回頭的「吃人火車頭」 真相4 巴菲特不敢碰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我們卻買了 真相5 失業率和停滯性通膨 真相6 暗無天日的金融黑箱作業 真相7 永遠僅供參考的財報和信評 Part2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卻有昂貴的毒藥? ──真實需求與假需求的隱性詭雷 詭雷1 製造假需求:花高價買毒藥 詭雷2 踩油門經濟的消費主義 詭雷3 迴旋鏢效應,利用你的人性弱點 詭雷4 炫耀消費的毒癮經濟模式 詭雷5 通膨只需要管理,通縮問題就大了 Par

t3 十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 ──V型社會的致勝戰略 戰略1 脫貧致富前,先搞清楚自己在哪個象限 戰略2 改善或優化你的「資產體質」 戰略3 用最笨的方法儲備「啟動資本」 戰略4 開始進入「資產青春期」 戰略5 學會三種「喝水的方法」 戰略6 丟掉水桶,進入「系統建構期」 戰略7 提高「勞務所得替代率」 戰略8 按下「大水庫」發電廠的開關 戰略9 進入資產自動繁殖的「黃金增值期」   自序 V型社會:鑽石和乞丐並存的街道   唐朝詩人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用來形容目前臺灣惡劣的經濟環境。   無論東京、紐約、倫敦或巴黎,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白

領階級的辦公大樓底下,正有年收入不到300美元的遊民,靠乞討與拾荒度日。然而不管樓上樓下,卻同樣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不斷調整生活模式。   景氣好的時候,1美元掉在地上,沒人去撿;景氣不好的時候,不僅路邊可以撿到的紙箱、飲料罐減少,就連垃圾桶裡的食物也變少,且拾荒的人以倍數增加,甚至有些國家還鎖上街頭垃圾桶,防止因撿拾垃圾而造成環境髒亂。   這些大量增加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正是來自日本著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所說的「蒸發的中產階級」。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活在被資本主義(詳見投資一點靈。本書針對許多與經濟相關的專有名詞,會在內文穿插補充說明)控制的社會,卻不見得了解,資本主義和自己的生活究竟有

什麼關係。簡單來說,資本主義和你愛不愛賺錢無關,而是和你用什麼賺錢有關。首先,你必須擁有資本,才真正屬於資本主義的一分子。   再者,不僅人人要有資本,甚至要把「成為資本家」當作人生以及財務規劃的最後目標。尤其越不愛工作賺錢的人,更要懂得資本運作,才能夠真正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而不是終其一生為錢所苦。   在理想的資本主義金字塔架構中,最上層的是純資本家,次之是專業人士加資本家,再下來是上班族加資本家,最後則是純上班族。每個資本家的不同之處,只在於資本大小和專業度高低的差別而已,無關乎職業。換言之,不論你是老師或藝術家,最後都要成為自己的資本家。   簡單的說,在我們初出社會時,無論

從事什麼工作,都是為人工作的上班族,想要從單純上班族,攀升到光是靠資本就能悠閒度日的純粹資本家,要增加的不僅只是升職加薪需要的專業知識,也包括你憑藉著正確的財務規劃,累積下來的資本。   不是只有資本家才有資本,資本家只是擁有夠多的資本,所以不用工作也能開心過日子。這些從年輕時就開始累積,用錢去賺錢的「資本」,才是真正比10%、20%的退休金,更能提供財務自由與生活自由的保障,了解「資本」跟自己一輩子的關係有多密切的人,根本不會有時間抱怨生活很無聊。   大前研一以前提出的「M型社會」(按:早見於美國作家威廉.大內〔William Ouchi〕著作《M型社會》〔The M-Form Soc

iety〕)至今言猶在耳。自從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創世界經濟結構以來,不僅中產階級蒸發的速度增加,現在就連車市也完全呈現L型成長──一邊是從雙B起跳的富豪階級,另一邊則是連國民車都買不起的新貧階級。   我甚至可以預言,不出10年,M型社會將走向V型社會──一邊是擁有資本的資本家階級,另一邊則是沒錢、與負債共存的貧窮階級。錯把資本主義當成福利國家來過日子,不懂得在資本主義下必須靠資本保障生活的經濟型態,下場就是永遠待在貧窮、負債的那一邊。   V型社會的來臨,代表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在大環境的政經結構澈底洗牌之前,只有兩種人能存活:一種是提供勞務的螺絲釘,另一種是決定螺絲釘命運的資

本家和系統擁有者。   只要稍微想像一下,工業時代的工廠擁有者和一臺機器設備上的小螺絲釘,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差距有多大。小螺絲釘隨時都會面臨被丟棄的命運,只有工廠老闆,才能憑藉著全年無休的機器運作賺進大把鈔票。   10年後,你是被迫工作還是被動致富?還要當朝不保夕的小螺絲釘多久?這根據你讀完這本書之後,為自己累積多少資本來決定。 推薦序 別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 《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作者/許凱廸(阿格力)   大眾總認為資本主義是個可恨的世界,甚至到老年或離世後,都無法摸透其遊戲規則,終其一生處於「資本俘虜」的狀態。因此如何在資本世界中脫穎而出,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終於等

到這本書可以為大家解惑,揭秘資本主義的運行法則。   資本主義是強者恆強的叢林世界,殘酷程度超越生物之間的生態平衡。我們可將資本世界視為一個競爭場,強者會不斷掠奪弱者,直到弱者滅亡前,都不放過任何侵略的機會,毫無任何憐憫可言。   舉例來說,大眾對於資本主義最有感的事,莫過於物價一直上漲但薪水沒漲,這不只是臺灣僅有的特殊怪象,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如此。如何在這個世界中脫穎而出,則是每個人必須面臨的關卡,我常笑稱沒辦法含著金湯匙出生當富二代,那就主動成為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但要成功活在資本叢林中,談何容易?光是不被淘汰就極為困難,更別提如何從資本小綿羊,慢慢進化成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了。

  我在學生時期曾是月領2,000元津貼的博士生,藉由多份兼差才得以勉強平衡開支。當時我常想,10年後的我到底會在哪?成就又會是如何?並認為資本世界是非常穩固的階級制度,要挑戰或加入有錢人的行列,勢必要進入他們的競技場中。一般人連參觀「競技場角力賽」的門票都買不起,就不用提如何參加比賽甚至獲勝了。不過隨著社會經驗不斷累積,加上努力適應並理解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後,我開始懂得把錢放對地方變成資產,而非成為資本世界的祭品。   相信讀者在研讀本書後,會發現對資本叢林的原有認知僅是以管窺天,這場遊戲的真面目比你想的更深不可測。書中最精彩即是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貫穿整體架構,並透過每篇補充的投資

知識,帶領讀者認識各種經濟與投資的基本概念。   本書前段即開門見山破解資本世界的運作方式,說明一切都是人為操作,並玩著少數聰明人控制多數人的遊戲。再來訴說商人如何利用行銷包裝出假需求,甚至有不肖業者以老鼠會的方式,讓人慢慢踏入陷阱中,不知不覺吃下潘朵拉的毒藥。所幸最後作者提供讀者明哲保身的致勝關鍵,只要先搞清楚目前自己的角色及人生階段,並運用「可執行的策略」後,逆轉當前的劣勢而反敗為勝並非難事。   這本書絕對不是傳統上被歸類為「商業理財」的雞湯,而是會刺痛人心的雞骨。其探討深度堪比馬里亞納海溝一般,廣度則橫跨政治、經濟、商業、投資以及心理面向來探討,大到總體經濟,小至每個人日常的開銷分

配。與其說這是一本商業書籍,我認為這是每個人進入資本叢林前必懂的教戰守則。 別再盲目工作,要先懂得用錢才能好好賺錢 閱讀人主編/鄭俊德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三位經濟研究學者獲得,他們的研究主題是人們為何會貧窮,貧窮又為何難以翻身?   過去人們總認為,人只要好手好腳,努力打拚就能擁有一片天;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懶,或有太多欲望所以無法存錢。   但三位經濟學者的研究結果出來後,跌破大家的眼鏡,他們甚至出書解答:無論有錢人或窮人都擁有欲望,窮人並不是單純因為懶惰、欲望多造成消費過度而貧窮,真正的主因在於沒得選擇。   這怎麼說?窮人因為窮所以選擇少,必須花許多時間比價;因

為窮無法選擇好食物,健康成為重大隱憂,醫療費甚至常會成為壓垮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另外,也因為缺乏對產品價值的真正認知,無法清楚分辨想要與需要,容易被行銷話術或詐騙牽著走,因此更窮。   所以,造成貧窮循環的主因在於缺乏對金錢的正確認知,這樣的貧窮會持續存在甚至影響到下一代,因為孩子只能從父母那一代學會持續貧窮的方法。   談完貧窮循環,接著來談賺錢。   你是否曾想過擁有多少收入才算富有?每個月百萬元、千萬元?回歸現實,這些數字不適用於多數的人,但如果希望每個月能穩定獲得5萬、8萬或10萬元的收入,只要投入一定的努力與專業,應該有機會可以辦到。   我們想個一般人的高標──月入10萬元

,你可能會想說,如果每個月能賺10萬元,就可以開心生活、沒有壓力了。   但曾有新聞提到,有對夫妻收入加起來不多不少就是10萬元,他們卻在網路上哭窮。當事人公開了家庭開支,引發許多網友熱烈討論。   夫妻的月薪合計10萬元,但每個月房貸4萬元、兩個孩子的保母費4萬元、兩個大人一個月開銷和雜費2萬元,這樣算下來,基本上就是月光族。因此他們希望網友給予一些建議。   當然,網友的意見不一,「房子買太好,為何不租房?」、「沒錢別生小孩。」、「熬到小孩小學就會好一點,不過高中以後又會是大開銷。」這些建議似乎沒能帶來太多幫助,不過可以讓我們好好想想。   這樣看來,無論窮人或月薪有10萬元,如果

金錢管理有問題,依舊很難擺脫經濟上的壓力難題,無論你賺多少,都會因為不同的生活水平與開銷,而有不同的經濟問題。   這本書要告訴你,別再盲目工作,先擁有正確的金錢認知,你才能透過工作創造正確的價值,也更懂得如何用錢來賺錢,為自己創造更多被動的系統收入。   工作的意義不是單純為了活下去,而是要讓自己活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不假!當你有了正確認知,財富將伴隨而來。 投資已是當代顯學,你應該趁早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10年後的2029年,你在哪裡?你退休了嗎?你離退休還有幾年?   現在,臺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已經逐漸退休,拋下過去繁重的工作與家庭,開始過起「慢

老」的第二生活。對於目前工作大約十年的勞動人口而言,看著自己的父母或主管悠哉享老,似乎很難想像以後的退休生活。畢竟我們所處的社會薪資不漲、物價狂飆,讓人不禁煩惱,現在存的這些錢,夠嗎?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消費輝煌、儲蓄黯淡的世代。我發現近年來許多投資書,都不是教你投資技術或心法,而是從更基本的「你為什麼要投資」開始談起,你現在正在閱讀的也是這樣的一本書。這自然是個有趣的現象,顯示有許多人開始不斷質疑當下的生活,思考如何透過投資改變人生。   人為什麼要投資?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本書作者從資本主義的運作開始談起,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無效率的末期,在這個末期最重要的現

象之一,就是財富集中於少數人、其他人皆為赤貧階層的「V型社會」。換言之,別以為貧窮離你很遠,如果不想辦法讓自己有錢,那就篤定淪落為貧窮的一方。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隨著時間推展,已經跟過去不同。過去中產階級象徵的是以專業技能獲得勞務收入,努力工作仍有機會脫貧;如今中產階級的消失,代表你所擁有的專業技能,已經無法保證自己不淪貧。   但這並不表示專業技能無用。如果你不是出生於富貴家庭,最好的脫貧方式,是先利用專業知識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基礎」,再透過投資擴大儲蓄,才有辦法對抗不斷上升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否則就等著自己的勞務所得被物價侵蝕。因此只有專業技能不夠,最終仍得靠投資

。   那麼,該怎麼做?作者提出的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建立系統」。系統,是一種不需要你每天花費勞力維持的機制,作者也特別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創業就是建立系統,但如果創業後須花費更多心力管理,那就不算系統。將資產化為資本,使資本能24小時不斷自我運作、創造財富,這才是最終極的目標。建立系統談何容易?本書提供你九大戰略,幫助你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   對於臺灣人而言,勞退基金恐怕無法運作下去是個既存、但還無人能解決的事實。根據推估,目前四十歲左右的世代,可能是繳了最多錢、但一毛都領不回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千萬不要覺得退休離自己還很遠,上一輩依靠的系統,可能無法在你退休後提供任何回饋。如今,投資

已經是當代顯學,任何時候學都不晚,那你為什麼不趁早?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享受「零下資產」 你的身上有背貸款嗎?你每個月的信用卡費總是只繳最低金額嗎?那麼,你正是金錢版飢餓遊戲裡被歸類在「零下資產」的一分子,也是最容易在這場遊戲中被獵殺的高危險族群。 從前的「貧窮」指的是「趨近於零」。每個月薪水扣掉柴米油鹽醬醋茶,剩下來的幾乎是零,這是傳統典型的貧窮處境。 資本主義在現代社會中不斷操控世界經濟,對各種商業消費踩油門。最讓人恐慌的不是沒有存款、沒有資產,或者每個月的收支總和為零,而是你的資產不僅是零,甚至以負一百、負兩百……負一千、負兩千……的負數增加中,成長的不是你的資產,而是「債務」

。當你累積的債務大過擁有的資產,就叫做「零下資產」。 在以前過著趨近於零的生活,了不起就是省吃儉用而已,每天的小計是零,每個月的總和頂多也就是零,最大的焦慮只在於這個月的存款是零。現在不一樣,每天在零下模式展開日常生活作息,光是吃一頓飯,就會讓你的資產從零以下深度擴張。 簡單的說,你每多活一天,負債就加重一分,而清償的機率卻越來越小,「資產負成長」每天都在拉開你回到原點的距離,同時也成為你無法掙脫的生活模式。 假設你每個月存款1萬元,並且花1萬元還信用卡欠款,乍看之下你以為收支打平。但其實這樣的算法是錯誤的,因為1.5%的定存利率。永遠也不可能追得上18%的信用卡循環利息;又假設你今年負債10

0萬元,那麼明年之前你要先還掉18萬元,平均每個月得繳交1.5萬元,才能把負債額度維持在100萬元,這18萬元只是你超額消費的門票而已。事實上,你原本積欠的債務本金根本還沒開始償還。 假如你有房貸呢?貸款金額500萬元,期限20年,平均一年就要增加5萬元利息,20年期滿的利息,剛好繳掉另一棟房子的頭期款。 一般人除了買房,還有買車的需求,現在一臺國民車每個月車貸大約1萬元左右,再加上停車費、保養費、罰單、油錢、燃料稅……其他周邊開銷又得再花上1萬元。根據理財三三三原則(按:將收入分成三等分,分別花在生活開銷、儲蓄、投資),如果你是月薪不到6萬元的上班族,那麼你根本沒有資格買車。

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信用卡 #刷退 #信用卡額度
Instagram | http://pse.ee/SHINLII-IG
FaceBook | http://pse.ee/SHINLI-FB

合作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點擊「加入」成為會員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財團法人聯合信用卡中心資料
信用額度恢復時間
一、信用卡交易退貨完成後,須由商店完成結帳,資料才會傳送到收單機構。本中心自接收到收單機構傳送的結帳資料,處理後傳送給發卡機構並作款項處理的作業時程是2個工作日。發卡機構在收到結帳資料及款項後,再依其作業規範回復或歸還持卡人的額度。
二、若退貨後持卡人有儘速回復或歸還額度的需求,以便後續進行刷卡交易,可以聯繫發卡機構處理。而發卡機構會在確認及評估後,依據其作業規範將持卡人的額度回復或歸還,或採提高額度的方式處理。

📌刷退的處理方式
商店完成結帳 → 信用卡中心 (2個工作天) → 發卡組織 (時間不定)
#玉山銀行 收到退款金額的次月15號後恢復額度
完成整個流程快一點幾週,慢一點則是要一個月

📌刷退無法用別張信用卡
依據信用卡申請書之約定條款,信用卡僅授權持卡人本人親自使用,不得將信用卡交付或授權他人使用。
非本人信用卡,特約商店得拒絕接受持卡人使用信用卡交易。

📌刷退變成溢繳
刷退、退稅金額都會在信用卡帳目中列為「結餘溢付款〈溢繳款〉」

📌溢繳處理方式
1.折抵信用卡消費金額
2.向發卡銀行申請退回溢繳款
-需收100元手續費
🔺剪卡時要確認自己信用卡是否有溢繳或是紅利點數及悠遊卡費用尚未用完
-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至今〈2019〉年9月底,信用卡停卡數共155萬張,溢繳金額達新台幣6.15億元,平均每張為397元。
-過去這筆溢繳款,發卡銀行會轉列為「其他收入」,但金管會最新規定,不論溢繳款過了多久,發卡銀行〈機構〉都不能動用或認列為獲利,且銀行應該也要積極通知有溢繳款的停卡戶,到銀行處理該溢繳款,也就是主動通知客戶,並盡快歸還。

📌跨國交易手續費刷退
不見得所有信用卡都會將1.5%跨國手續費退還
基本上MasterCard能退還的銀行較高而VISA較低
但是之前也有網友分享打去爭取還是會退
🔺主要還是以發卡銀行為主

—————————————————————
2020推薦信用卡
#玉山Ubear |https://pse.is/KXJWW (網購/行動支付5%首選)
#玉山Pi錢包|https://shinli.pse.is/PSTRY (享首刷禮300點)
#玉山only|https://pse.is/J668L (加贈3,000點)
#聯邦賴點卡|https://pse.is/DTNEM (享首刷禮300點)

2020推薦網銀
#Richart|https://pse.is/F4HP5 (申辦享300回饋)
#王道銀行|https://pse.is/KGYJB (享100現金回饋)
#iLeo|https://pse.is/H4H8E (1.2%超高活存利息)

🔺更多信用卡相關知識|https://shinli.pse.is/PSDYP
—————————————————————

#信用分數 #2020信用卡 #信用卡推薦
#網路銀行 #數位銀行 #APP評比
#股票投資 #存股 #定期定額 #投資新手
#小資族 #信用卡 #現金回饋 #點數回饋 #小資理財
#信用卡評比 #信用卡選擇 #信用卡介紹 #理財 #行動支付

—————————————————————

🚩不用錢也能支持SHINLI的方法
➡️ http://user22896.piee.pw/C45C7

信用經濟:下一個10年紅利風口

為了解決信用卡提高額度要多久的問題,作者紀森森 這樣論述: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以支付寶芝麻信用官方角度來寫的以信用角度來書寫的圖書,來全面介紹個人與企業信用的用途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同時引進國內外知名的信用常識,加上阿裡大資料的各種風控知識,是普及金融知識、信用知識和個人關注點的一本書,對每個人、企業甚至國家都具有極大的意義。   該書分為10章上百個知識點,全面普及信用、風控、信用卡、個人貸款等與個人、企業以及國家切身利益相關的知識與案例,教會大家認識信用、珍惜信用並利用好自己的信用值。全案例圖解形式,每一個問題均是:"一句話理論(基礎知識)+案例(輔以相關知識連結)+解析+評論”模式,淺顯易懂,適合個人和企業閱讀。 上篇 信用的起源

與未來展望 第 1 章 1.1 信用是什麼?信用相關知識入門 / 3 信用場景:一諾千金的誠信認知 / 3 信用場景:陌生人給予的信任,讓我如沐春風 / 4 信用場景:想貸款,先過征信這一關 / 4 信用場景:風靡國外的信任遊戲——The Evolution of Trust / 5 知識導讀:信用的內涵以及其與誠信、征信的區別 / 8 1.2 信用的起源、現狀與未來展望 / 10 信用場景:物物交換、口口相傳的鄰里關係社會 / 10 信用場景:貨幣的背後是國家信用背書 / 11 信用場景:移動支付資訊化,刷臉即可走天下 / 12 信用場景:Nova Credit——“信用護照”下的信用全球

化 / 13 信用場景:區塊鏈在構建系統信任機制中的應用 / 14 知識導讀:信用的起源與我國目前信用現狀 / 19 種下信用的蘋果樹:好信用能賺錢 1.3 信用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 23 信用場景:青少年的信用——誠實 / 23 信用場景:大學生的信用——信用認知 / 25 信用場景:中老年人的信用——烏鎮的免押金志願者 / 28 知識導讀:影響每個人一生信用的幾個主要因素 / 29 1.4 互聯網信用體系對人類社會的深遠影響 / 32 信用場景:互聯網信用讓農民也享受到信用好的優勢 / 32 信用場景:人工智慧和大資料讓征信更簡單 / 34 知識導讀:互聯網 信用,讓“信用陽光”照耀每一個

人 / 36 1.5 AI技術在芝麻信用分模型中的研究和應用 / 42 信用場景:互聯網借貸給生活帶來便利 / 43 信用場景:*公司兩員工,利用大資料進行智慧化投資 / 43 知識導讀:AI技術在芝麻分模型中的應用和研究 / 44 第 2 章 信用進化史,信用是城市最好的一張名片 / 50 2.1 1.0傳統城市——水泥鋼筋筒子樓 / 51 信用場景:小趙開不完的證明文件 / 51 知識導讀:英美早期的傳統征信機構——騎馬調查 / 52 2.2 2.0數位化城市——網路辦事與移動生活 / 54 信用場景:數位化城市之路 / 55 知識導讀:創新公司Sense Networks——資料驅動城市

神經 / 56 2.3 3.0智慧城市——便捷辦事、智慧生活 / 58 信用場景:移動支付時代下的便捷生活 / 58 知識導讀: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的4大特徵 / 60 2.4 4.0信用城市——以人為本,人人信任的新型城市形態 / 6 信用場景:信用城市的逐步完善 / 63 知識導讀:從單個信用免押金服務到信用城市 / 66 2.5 信用北京:信用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 68 信用場景:失信者寸步難行 / 68 信用場景:有信用讓創業更方便 / 69 知識導讀:信用北京,用技術優勢化解監管難題 / 70 2.6 信用杭州:無處不在的信用價值 / 74 信用場景:芝麻分的快速落地 / 74 知識導

讀:杭州,信用可以“當錢花” / 75 2.7 信用蘇州:信用分讓市民更方便 / 76 信用場景:桂花分助力市民優惠 / 76 知識導讀:蘇州的信用嘗試 / 78 第 3 章 信用即未來,互聯網 信用發展趨勢概覽 / 91 3.1 互聯網 信用行業興起的技術和經濟背景 / 84 信用場景:周先生的互聯網信用分 / 84 知識導讀:互聯網 信用的蓬勃發展 / 85 3.2 互聯網征信發展史一覽 / 86 信用場景:我國的征信體系發展 / 87 知識導讀:百行征信——首張個人征信牌照落地 / 88 3.3 國外互聯網信用分概況 / 97 信用場景:大資料征信在美國的應用 / 97 信用場景:不走尋

常路的ZestFinance / 99 知識導讀:國外最常見的4種征信模式 / 103 種下信用的蘋果樹:好信用能賺錢 3.4 刷臉走世界,生物識別技術與互聯網 信用 / 105 信用場景:刷臉就可以領養老金,再也不用多跑腿了 / 106 知識導讀:國外創新公司 Faception,“看臉”評估信用 / 108 3.5 大數據與個人隱私的博弈 / 111 信用場景:大資料比你更懂你的姓氏和本家生活指數 / 111 知識導讀:國外創新公司DID,大資料下的圖像隱私保護 / 113 下篇 信用在生活的發展與應用 第 4 章 與信用的第1次接觸 / 118 4.1 *與房貸,普通人和信用的第1次接

觸 / 119 信用場景:*審批、房貸利率與個人信用的關係 / 119 信用場景:同資質的小劉花唄額度比我高 / 121 知識導讀:Nerdwallet——根據使用者分數匹配適宜的*和貸款 / 122 4.2 個人信用和企業信用一樣嗎 / 125 信用場景:企業法人還款逾期,連累企業不能貸款 / 126 信用場景:工地上的“問題門窗”讓企業倒閉 / 127 知識導讀:個人信用和企業信用的區別 / 128 4.3 互聯網時代的信用生活 / 129 信用場景:免押金的共用單車,信用帶來的便利生活 / 129 信用場景:TaskRabbit——跑腿辦事的共用網站① / 130 知識導讀:從Uber、

Airbnb到免押金服務,陌生人信任的問題探索與創新 / 131 第 5 章 認識自己的信用錢包 / 135 5.1 瞭解個人信用錢包 / 136 信用場景:我沒有貸款也不用*,信用肯定好 / 136 信用場景:額度高≠信用良好,額度越高信用越好嗎 / 137 知識導讀:CreditMantri——幫用戶分析信用,提倡信用健康即財富 / 139 5.2 信用錢包之個人信用報告ABC / 143 信用場景:信用報告都包括哪些資訊 / 143 信用場景:信用錢包之個人信用評估 / 144 知識導讀:個人信用報告查詢與解讀 / 146 5.3 信用錢包之公眾信用 / 149 信用場景:無人小站,超出

預期的公眾信用 / 149 知識導讀:FICO、芝麻分多維度對比 / 153 5.4 信用錢包之資料庫 / 155 信用場景:個人資訊從產生到進入資料庫 / 155 信用場景:Oportun——線上借貸機構用資料分析來服務信用空白者 / 157 知識導讀:信用資料庫主要採集哪些資訊 / 159 第 6 章 好信用,能賺錢 / 163 6.1 保持好信用,才能幫你賺更多錢 / 164 信用場景:共贏思維,讓信用價值*化 / 164 信用場景:賤賣信用,開店三月倒閉 / 165 知識導讀:吳晶妹,信用是信用經濟的基礎 / 166 種下信用的蘋果樹:好信用能賺錢 6.2 用好信用留住回頭客,提高用戶

黏性 / 168 信用場景:自行結帳酒吧,信任讓顧客來得更多 / 168 信用場景:誤收9999元,返回9900元 / 169 知識導讀:從注意力經濟到信用經濟,信用在消費心理中的價值 / 170 6.3 信用好,能幫你渡過難關的人就多 / 172 信用場景:誠實的人就一定吃虧嗎 / 172 信用場景:快遞小哥拿準備婚禮的錢賠償客戶,贏得客戶讚譽事業更好 / 173 知識導讀:充分利用“誠信公式”,提升你的個人信用形象 / 174 第 7 章 好信用,借貸更簡單 / 177 7.1 信用好,貸款更容易 / 178 信用場景:小張和小王同時申請貸款,為何小王被拒了 / 178 知識導讀:銀行放款

時喜歡和不喜歡的客戶行為 / 180 7.2 信用不一樣,額度也不同 / 182 信用場景:同樣畢業3年,借唄信用額度差別驚人 / 182 信用場景:強開借唄的都是騙局 / 183 知識導讀:Happy Mango——讓信用分透明化助力更多人借貸 / 185 7.3 遠離所謂校園“信用”貸,珍惜大學的美好生活 / 188 信用場景:借款3500元買手機,竟然要還10萬元 / 188 信用場景:0首付、0利息背後的貓膩 / 188 知識導讀:這3種錢最好別借,否則很難處理 / 189 7.4 *,銀行根據信用主動“借出”的資金 / 191 信用場景:*的10條用卡技巧,安享好信用 / 192 信

用場景:*被盜刷順利找回 / 195 知識導讀:Fattmerchant——幫助用戶發現*隱形費用和不合規條款 / 197 7.5 逾期、套現這些危害信用的用卡行為要不得 / 199 信用場景:逾期太久,影響征信 / 199 信用場景:利用POS機套現被發現 / 200 知識導讀:*多久未還款會記入個人信用報告 / 201 7.6 好朋友,談錢不傷感情 / 205 信用場景:借給發小1200元7年才還清,不及陌生人 / 206 信用場景:借給熟人3萬元卻鬧上法庭 / 207 知識導讀:Puddle——基於信任關係的互助存款救急俱樂部 / 209 第 8 章 好信用,免押金能省錢 / 213 8

.1 信用好,免押金 / 214 信用場景:生二胎要繳押金,細數那些“刷三觀”的押金場景 / 214 信用場景:這些押金,繳了就再也要不回來了 / 215 知識導讀:免押金,信用經濟模式探索下的互聯網商業邏輯 / 215 8.2 信用好,免押金租車 / 218 信用場景:搖號5年,他終於選擇了放棄 / 218 知識導讀:租租車——出境游好助手境外免押金租車 / 219 8.3 免押金租賃,租回你想要的服務 / 221 信用場景:免押金租賃時裝,讓衣櫃成為流動名牌 / 222 信用場景:免押金租服務清單,總有一款適合你 / 223 知識導讀:杭州租房引入芝麻信用,智慧住房租賃平臺上線 / 224

種下信用的蘋果樹:好信用能賺錢 8.4 信用好,免押金借雨傘 / 227 信用場景:下雨天,免押金借雨傘 / 227 信用場景:刷臉住民宿,信用好就夠了 / 228 知識導讀:信用好值多少錢?一起來給信用經濟算一筆賬 / 229 第 9 章 資訊時代,個人資料保護 / 232 9.1 小心,洩露的隱私出賣了你 / 233 信用場景:天上掉下來的便捷貸款 / 233 信用場景:我和男友分手了,竟然無法通過貸款申請 / 234 知識導讀:保護個人資訊就是保護個人財富 / 235 9.2 隱私洩露:裹著糖衣的“毒藥” / 237 信用場景:小心!不明來源的免費Wi-Fi在盜取你的資料 / 237

信用場景:你盯著紅包,二維碼盯著你的錢包 / 238 知識導讀:生活中常見的4大洩露個人資訊行為 / 239 9.3 隱私保護技術進化:從煙囪到智能化 / 241 信用場景:煙囪——保護隱私權的第1項技術 / 241 信用場景:資料可用不可見——資料脫敏技術 / 241 知識導讀:Spirion——説明使用者進行身份資訊保護 / 244 9.4 互聯網大資料時代:個人資料即個人財產,做好維權 / 246 信用場景:網路詐騙為何這麼精准 / 246 信用場景:手機號不只被用於電信詐騙 / 247 知識導讀:Sift Science,用AI技術提供反欺詐解決方案 / 248 第 10 章 壞信用

,就像有洞的錢袋 / 253 10.1 小心,別上失信黑名單 / 254 信用場景:老賴有可能很有錢 / 254 信用場景:一賴再賴,兒子上不了學 / 255 知識導讀:老賴經典畫像,認識老賴遠離老賴 / 256 10.2 老賴為什麼成了失信者 / 261 信用場景:老賴養成記 / 261 信用場景:因為失信,三天三夜才到家 / 262 知識導讀:國外對付老賴的一些小方法 / 264 10.3 擔保要慎重,莫讓自己接盤成老賴 / 267 信用場景:替朋友擔保不慎,擔出一個老賴 / 267 信用場景:因為擔保,搭上了全部身家 / 268 知識導讀:擔保有風險,擔前要調查 / 269 10.4 國

內聯合懲戒失信者的威力 / 271 信用場景:失信者自食其果 / 272 信用場景:唯一住房被拍賣用來還債,老賴只好租房 / 272 知識導讀:什麼是聯合懲戒 / 273 附錄:信用讓城市更富足——彭蕾在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 279 沒有信用體系,就沒有今天的電子商務 / 280 信用體系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石 / 282 城市是信用體系的*載體 / 282 信用體系的發展趨勢 /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