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動物科學與畜產系所 謝豪晃所指導 李進寶的 豐富化籠飼系統應用在蛋雞的飼養研究 (2018),提出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豐富化籠飼、行為表現、蛋雞、產蛋性能、蛋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動物科學系研究所 陳國隆所指導 廖翰柏的 以CU300開發生產無特定病原雞隻之飼糧 (2018),提出因為有 無特定病原雞、營養濃度、CU300、生產性狀、蛋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豐富化籠飼系統應用在蛋雞的飼養研究

為了解決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的問題,作者李進寶 這樣論述:

歐盟1999年通過「蛋雞廢止籠飼指令」,要求2012年起歐盟會員國全面廢止蛋雞以格子籠飼養方式。傳統蛋雞籠飼雖有提高飼養密度、增加產蛋量、控制球蟲症及易於觀察雞隻健康等優點;但每隻雞飼養面積不足,限制雞隻行動、通風不良、引發啄羽行為及增加感染疫病的風險等問題。一般認為蛋雞在產蛋期間需有安全及不受驚擾的產蛋空間,因此研發豐富化籠飼可避免雞隻啄羽、產蛋行為無虞及提高產蛋性能等效用。試驗一為探討不同飼養密度對蛋雞之影響,分別以傳統格子籠飼 (對照組)及豐富化籠飼低密度每籠15隻、中密度20隻、高密度30隻 (飼養面積分別為2,000、1,500及1,000 cm2/隻)。結果顯示,飼料換蛋率以豐富

化籠飼中密度組,明顯較其他3組佳。在蛋殼強度則以豐富化籠飼中、高密度兩組明顯較佳。行為觀察方面,豐富化籠飼的中、高密度兩組,有明顯較高的上棲架行為。羽毛評分以豐富化籠飼高密度組,有明顯的羽毛損傷。試驗二為不同飼糧能量濃度對籠飼蛋雞之影響,三組試驗飼糧的代謝能濃度分別為2,750 kcal/kg、2,900 kcal/kg或3,050 kcal/kg。結果顯示,適當的添加油脂提高飼糧中能量濃度,能有效改善產蛋率及蛋重,蛋殼厚度、蛋殼重及蛋黃亮度也能增加,並減少血液中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濃度。根據上述二次試驗結果,建議在使用豐富化籠飼系統時,適當的飼養密度為每籠20隻,飼養空間為每隻蛋雞1,500

cm2;飼糧的能量濃度,則可以依業者所需調整,適當範圍為2,900 ± 150 kcal/kg。

以CU300開發生產無特定病原雞隻之飼糧

為了解決伊 莎 蛋雞 飼養 手冊的問題,作者廖翰柏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無特定病原 (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雞隻飼糧配方之開發。第一部分:有無照射鈷60對產蛋雞生產性狀與蛋品質之影響。以Bacillus subtilis natto var. BS2為發酵菌株進行γ-PGA發酵產物製備,之後與Cordyceps sinensis, Ganoderma lucidum, Antrodia cinnamomea 和 Botryosphae riarhodina所培養之真菌菌絲體複合物及中草藥以固定比例混和後製成CU300。將48隻50週齡之伊莎褐殼蛋雞 (ISA Brown),逢機分置於對照組 (未經鈷60照射) 及

處理組 (經鈷60照射),以上兩組飼糧皆額外添加0.05% CU300。結果顯示,兩組的飼糧在經鈷60照射後,於成份分析上無顯著影響。在生產性狀方面,處理組與對照組的採食量、產蛋率、平均蛋重及蛋產量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05),但處理組的飼料換蛋率較對照組別佳 (P < 0.05)。蛋品質方面,蛋內容物重、蛋白高、蛋黃高與豪氏單位兩組間皆無顯著差異 (P > 0.05),而處理組的蛋重、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及蛋殼重較對照組佳 (P < 0.05)。第二部分:不同營養標準之飼糧對SPF蛋雞生產性狀與蛋品質之影響。試驗一為探討SPF蛋雞最佳之蛋白質需求,以72隻38週齡之Babcock白殼蛋

雞 (Babcock white),逢機分置於CP 17.5%組、CP 18%組及CP 18.5%組,以上三組代謝能 (ME) 均為2850 kcal/kg。在生產性狀方面,各組間採食量、產蛋率、平均蛋重、蛋產量及飼料換蛋率皆無顯著差異 (P > 0.05)。其中產蛋率隨著CP值的增加而提升,不過在三個組別間的產蛋率並無顯著差異 (P > 0.05)。蛋品質部分,各組間蛋重、蛋內容物重、蛋黃高及蛋殼強度皆無顯著差異 (P > 0.05),但CP17.5%組的蛋白高、豪氏單位、蛋殼厚度及蛋殼重表現最佳。試驗二為探討SPF雞隻最佳之鈣、磷濃度及需求,以72隻59週齡之Babcock白殼蛋雞 (Ba

bcock Leghorns),依產蛋率逢機分置於Ca 4.1%組、Ca 4.3%組及Ca 4.5%組。在生產性狀方面,各組別間採食量、產蛋率、平均蛋重、蛋產量及飼料換蛋率皆無顯著差異 (P > 0.05)。在蛋品質方面,各組間蛋重、蛋內容物重、蛋白高、蛋黃高、豪氏單位、蛋殼厚度、蛋殼強度及蛋殼重方面皆無顯著差異 (P > 0.05)。第三部分:使用CU300對商業蛋雞場產蛋性能之影響,分別以25週齡之Charles River產蛋雞與22週齡之Lohmann 產蛋雞,分成兩階段飼養,第一階段的飼料內未添加CU300;第二階段的CU300添加量為0.5% 飼料。Charles River產蛋雞

在添加CU300前的異常蛋數量及異常蛋機率為79.47顆及18.76%;添加CU300後異常蛋數量及異常蛋機率為42.73顆及10.88%。Lohmann產蛋雞在添加CU300前的異常蛋數量及異常蛋機率為126.87顆及34.76%;添加0.05%的CU300後異常蛋數量及異常蛋機率為61.94顆及18.14%。於商業場試驗的兩個部分中,發現添加CU300後的異常蛋發生率有明顯降低。綜上所述,最適CP濃度為17.5%、鈣濃度為4.1%,且添加CU300具有降低異常蛋數量及異常蛋機率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