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順教寫的 第一本專為華人寫的賽局與談判:最強談判公式!賽局實例與運用!解決問題、創造優勢、關鍵思考步步為贏 和大衛.麥克亞當斯的 賽局意識:看清情勢,先一步發掘機會點的終極思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Microsoft - 香港經濟日報hket.com也說明:加上香港寸土尺金,輕便易攜的平板、筆記本電腦近年就成為用家新寵,各大品牌都紛紛推出高 ... 【美股焦點】Google有意競購網絡安全公司Mandiant 早前傳微軟有意收購.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財經傳訊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鄭斐文所指導 周芷伃的 從全面禁止到全民娛樂:我國電子遊戲的發展與變遷 (2019),提出二手電腦收購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子遊戲、電動玩具、數位遊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林我聰所指導 張志傑的 綜合製造商與逆物流業者之營運模式下的穩健再生物料分配決策 (2011),提出因為有 逆物流、逆物流網路、再生物料分配、回收規費、穩健最佳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二手筆電收購Archives - 青蘋果二手手機店則補充:二手 手機、相機、鏡頭、筆電、電腦、平板等3c產品的收購價格是如何計算的? 一、要達到基本的收購價格在於: 1.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二手電腦收購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第一本專為華人寫的賽局與談判:最強談判公式!賽局實例與運用!解決問題、創造優勢、關鍵思考步步為贏

為了解決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作者張順教 這樣論述:

  談判不用好口才!   只要你能事先有系統的分析雙方的對策!   本書將賽局理論導入談判的運用,   讓你用簡單的算數分析各方策略組合的利弊得失,   讓你在談判策略的擬定上取得優勢。   36個案例從古至今、從台灣到國際   如玄武門之變,到國內知名高科技廠與地方政府的污水排放之爭,   從二手車的買賣到同學打架的紛爭協調,   讓你由故事中學會如何用賽局理論分析多方角力的競爭態勢。   以知名學者載蒙教授四象限談判模式進行整合!   由目標的設定,到談判人員的選任、訓練,   全都系統化說明。 本書特色   ◆第一本將賽局導入談判運用的專著──不須犀利口才就可以成為贏家   成

功的談判不完全是基於說話的能力,而是基於對各方利益的精確分析。賽局理論提供了完整的架構,讓你可以清楚的分析參與談判各方所有的策略組合。其實情況分析清楚了,談判的工作也已經完成了大部分。   ★本書分為3篇,首先說明賽局的基本原理,以及賽局工具在談判的運用。   ★第二篇以實例說明在談判時,可以運用的8大策略。   ★第三篇說明談判實際進行過程的處理。包括談判人員選任、特性分析,及基本的對談技巧  等。   ★本書用歷史和時事讓你快速了解賽局!   吳三桂犯了什麼錯?   可以達到雙贏的都更案為何會以兩敗俱傷收場?   都可用賽局理論分析原因。   ◆用實例讓你輕鬆領略賽局──從國人關心的

都更話題到國際大企業的相爭   賽局理論是以系統的方法處理多個單位或個人之間的策略選擇。在現代社會的運用已極為廣泛,從政府無線通訊頻譜的競標、企業談判策略的擬定、部屬與主管的加薪談判到軍事行動的策畫等,都會運用到賽局相關的分析技術。因此不論你從事那方面的工作,只要你的工作必須要與其他人或是團體進行競爭或是合作,都有必要了解賽局理論的應用。   本書以知名的歷史故事及大量的時事說明賽局分析的方法!如以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為例,3個主要角色,李自成、吳三桂及多爾袞的決策,都要考慮到其他二方的反應。原本吳三桂有一定的優勢,在他與其他二人之一撕破臉之前,他可以和李自成合作,也可以和多爾袞合作。在這樣的情

況下,他可以爭取到最好的條件。不過當他為了愛妻,斬殺了李自成的使者,太早與李自成決裂,讓多爾袞有了更多的談判優勢。本書除了利用歷史故事外,更大量的運用新聞時事,做為賽局分析的案例,從諾基亞與微軟的合作到都市更新中政府、建商與住戶的競合關係。讓你不用懂數學,也可以一窺賽局分析的堂奧。   ◆提升你對組織及人際事物的判斷力   在石油開發組織開始擴充產能時,許多分析師認為隨著產出增加而來的油價下降對產油國不利,因此產油國會開始減產,油價會很快隨之走穩。不過由賽局理論來分析,持續增產已是大部分產油國的優勢策略。因為如果採用擴產策略,不管其他產油國反應如何,增產的一方仍可以享有增產的利益,所以會形成

所謂的NASH均衡:大家都不斷擴產。擴產的情況持續的結果,就是油價由每桶超過140美元,持續跌到30美元以下。   ◆超簡單的數學分析方法讓你的決策更精確   大部分的人可能不喜歡數學,但是數學方法可以提供精確的決策。因此本書用簡單的加減乘除等數學工具,教你如何進行精確的邏輯分析。這本書將開啟你分析能力的另一道大門。   作者簡介 張順教   ★現職:   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台科大領導書院書院長   台科大生命關懷中心主任   上市公司萬洲化學獨立董事   ★學歷:   輔仁大學經濟系學士   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UNY at Stony

Brook)經濟學博士   ★經歷: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所副研究員   暨南、世新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研究專長與興趣:   高科技產業實務分析   賽局與策略管理   政府產業政策分析        第一篇   談判與賽局的基本法則 第一章  解析談判的結構 一、策略執行的願景或目標 二、競爭或合作的對象是誰? 三、誰制定賽局規則? 四、如何分辨靜態賽局與動態賽局 五、訊息愈完全愈好 六、訊息是對稱還是不對稱?   第二章  典型賽局工具的應用 一、賽局談判基本推論方法 以二手車買賣為例 二、如何處理賽局中

的機率問題 一代軍事奇才孫立人將軍的用兵策—仁安羌大捷 農民王先生種菜的決策-綜合考量政府補助、市場與天氣 三、當賽局中出現不確定性!如何利用哈尚義轉換 中鼎工程公司要不要導入工業4.0策略 阿富汗敵後的海豹隊要不要射殺有通敵可能的牧羊人 美國惠普(HP)電腦是否要分拆成兩家公司? Garcia Marquez狗頭包的價格戰 W公司的人力需求檢討 王品集團的抉擇   第二篇 成為談判贏家的8大策略 第一章 善於利用優勢策略 案例1:各國在南海主權的爭議 案例2:微軟與諾基亞的合作賽局 案例3:台灣香菸市場的競合賽局 案例4:玄武門之變—先下手為強的優勢策略應用 案例5:台灣可以加入亞洲基礎設

施投資銀行?   第二章 利用持續談判增加對手的承諾 案例1:台北大巨蛋BOT案的糾紛 案例2:明朝末年李自成、吳三桂與多爾袞之間的競合 案例3:緬甸的民主化   第三章    標準是一種防護網 案例1:台北市與新北市清潔隊清潔獎金調整 案例2:曹操、劉備和關羽如何利用對方的行事原則選擇策略   第四章    知己知彼—提升賽局決策的正確性 案例1:知公孫康者,曹操也 案例2:諸葛亮空城計—洞悉對手過於猜忌的弱點 案例3:臺北U醫院與護理工會之間的角力   第五章    扭轉劣勢—善用訊息的不對稱性 案例1:香港地產大亨的崛起 案例2:金門戰役 案例3:古巴豬玀灣事件背後的諜對諜   第六章 

   恫嚇策略有時是一種必要之惡 案例1:二戰美、日核武恫嚇戰略 案例2:項羽之鴻門宴   第七章    合作是一門藝術 案例1:武媚娘傳奇中的宮廷競合賽局 案例2:如何降低醫療糾紛的風險—Nash均衡的變動 案例3:一代名將袁崇煥與努爾哈赤及皇太極父子之間的競合賽局 案例4:三國赤壁之戰—華容道戰役 案例5:士林文林苑都更案是個不應該發生的悲劇 案例6:中華電信與台灣大哥大在4G的競合策略 案例7:台商、日商及印度商在印度汽車輪胎合資公司的角力 案例8:惠普(HP)與戴爾(Dell)的競合策略   第八章    策略操作一定要有時間動態的觀念   第三篇  談判實務的整合 第一章    誰

來溝通與談判 談判者的類型 談判的類型 溝通致勝12法則   第二章  初階談判與溝通能力的訓練 談溝通能力可以後天訓練 談判訓練的實務 資深工作者的經驗傳承   第三章    讓談判順利達成目標的5個原則 原則1:傾聽對手發言,並從中找出關鍵 原則2:確定談判目標,找出關鍵第三人 原則3:放長線釣大魚 原則4:善用良好的溝通工具 原則5:建構完整推論與沙盤推演,強化臨場反應   第四章    談判賽局的實例操作 案例1:如何進行房屋買賣 案例2:鬥毆傷害調解賽局 結論   作者序   我從小就很喜歡看大人們在菜市場拍賣紅甘蔗,一些經驗老練的民眾會先到拍賣場地後面,檢視一捆捆等待拍賣的甘

蔗,依甘蔗是否挺直、節與節之間的長度和甘蔗頭部的成熟度等指標,判斷甘蔗的品質,然後再到前場等待甘蔗的競標活動。   再長大些,因正逢台灣經濟快速崛起的年代,到處都可看到一些拿著大型玩具、有瑕疵的寶物飾品或名牌仿冒品等在街頭拍賣,而我也是他們的忠實觀眾之一。但跟其他人較不同的是,我口袋中沒幾塊錢,只是喜歡湊熱鬧、欣賞拍賣者與競標者如何藉由一件件拍賣品進行溝通和議價,以及如何完成一樁買賣交易賽局。   到年紀更大些,開始從事教職後,因為本身在碩博士班中對賽局理論的專業學習,讓我有更多機會可更徹底、更有系統地解析人與人之間各種型態的互動行為。所以因教學與廠商產學合作需要,我是先從賽局角度,分析廠

商在各產業中的競爭與合作策略。爾後也因為產學合作和參與企業實務操作,讓我跨足到談判策略的應用。   但我必須承認的是,談判賽局是一種整合了賽局理論與分析工具的應用、談判認知心理學,以及各種溝通與表達技巧等專業知識的應用,若再加上在各種領域(如法律、經貿、政治、商業交易等)的應用知識,談判賽局對任何人而言,都有很大的學習空間,甚至窮盡一生的光陰,也只能說學習、學習、再學習。所以此書對我而言,或許只是個開端,希望在日後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能激發出更好的內容或知識跟讀者分享。   本書所用的賽局個案有一些是來自台科大EMBA、EMBA學分班及MBA同學的成果,其中包括劉和然、謝依耘、賴睿傑、李麗

紅、黃聖堯、陳勇丞、蕭伊珮、李冠璋、夏新生、高卓斌、林育如、秦艿綸、蔡適鴻、余瑞美、葉佰蒼、連佩如、張修榆、林暄珠、胡甲環、李慶祥、蔡弘甫、王美淇、蕭璿禎、楊浩政、蕭榮書、范嘉莉、林振崙等人。   在溝通與談判應用方面,台科大領導書院的學員及炎洲集團同仁的貢獻也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的涓滴貢獻無以成江河,我只是借花獻佛,將他們在各領域的專業與經驗,轉化成大家可以共享與成長的知識。   第一章  解析談判的結構我們常說人生無處不賽局,是意謂賽局的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不在。譬如一個年輕媽媽在煮完晚餐後,有時為了讓小孩子喜歡吃她所煮所有的菜餚而傷腦筋。事實上,這位年輕媽媽可能的策略選擇有很多種,我

們最常看到的就是直接用勸導的方式,向小孩子說明晚餐的重要性,半推半就的強迫小孩子吃完晚餐。 但有些媽媽會用賽局談判的方式,逐步引導小孩子喜歡晚餐的菜餚,然後盡情地享用晚餐。媽媽可以詢問的方式,讓小孩子利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先表達各種菜餚的營養程度,以及由他們主動安排選擇進食各類菜餚的先後順序。這種方式不僅讓小孩子感覺受到尊重,而且小孩子在有主動選擇權的情況下,極有可能歡喜的將晚餐進食完畢。 其實這位年輕媽媽策略的主要目標是希望小孩子吃完晚餐,所以她必須運用各種策略工具,搭配她以往的經驗,建構出整套的策略組合,這種模式我們可稱為一種賽局觀念或意識的運作,將這套方法運作在與小孩吃晚餐的談判。而藉由

賽局的策略管理順利達成目標,正是賽局運用的核心所在。 對於一個想成功運用賽局理論的人而言,擁有正確的賽局觀念或賽局意識是個必要的前提。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賽局必須包含下列六項要素:① 賽局的參與者(players)。② 參與者的行為(actions)。③ 賽局是屬一回合就結束的靜態賽局,或是多回合的動態賽局。④ 賽局參與者的策略組合(strategies)。⑤ 不同型態的策略組合所對應的收益(payoffs)。⑥ 整個賽局訊息(information)分佈的特徵。第一章譬如,在談判賽局的過程當中,我們常會提出下列五大談判的問題:① 談判的目標是甚麼?② 談判的對象是誰?③ 外在環境的特徵?④

可能的策略選項與行動為何?⑤ 談判技巧的運用與程序的掌控。而這五大問題,也是上述建構賽局的六大要素混合而成。所以只要能夠抓住賽局的推論邏輯及各項要素,就能在談判過程中運用自如,達成談判的目標。像二○一五年台灣半導體封測領導廠商日月光,從市場公開收購矽品股票的事件,以賽局角度來看,日月光與矽品是此賽局的主角,聯電、鴻海及中國大陸紫光集團是配角。日月光的策略是公開收購股票;矽品的策略是找鴻海、聯電或紫光集團進行策略聯盟,並要求政府公股不要出售給日月光。

從全面禁止到全民娛樂:我國電子遊戲的發展與變遷

為了解決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作者周芷伃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電子遊戲在國家政策上從禁止到鼓勵,與主流社會對電子遊戲從排斥到接受的過程。本研究將探討我國的電子遊戲自六零年代末出現後,在不同年代的發展狀況,並指出科技發展與國家政策對電子遊戲造成的影響,以及主流社會對電子遊戲的觀感改變。本研究使用次級資料分析法,使用「新聞知識庫2.0」當中收錄的十五種報紙,並使用資訊系統輔助,對新聞文本進行檢索與比對,並將檢索結果繪製為折線圖,從中發現電子遊戲的發展趨勢與改變。本研究發現我國的電子遊戲在發展初期,因遊戲技術的限制,國家與主流社會將賭博和犯罪等負面因素歸咎於當時流行的電子遊戲──電動玩具,導致其被國家全面禁止,在主流社會當中的觀感也不佳。隨

著電視遊樂器的出現,個人電腦與手機等科技物成為遊戲機,網際網路也被用於電子遊戲,這些因素都讓電子遊戲的形式趨於多元。因此主流社會對電子遊戲的理解,也由原先從政策及報導等管道間接接觸,轉變為直接參與電子遊戲並與其他玩家進行互動。時至今日,電子遊戲成為我國的重點發展產業,也被主流社會所接受,成為風靡全民的娛樂活動。

賽局意識:看清情勢,先一步發掘機會點的終極思考

為了解決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作者大衛.麥克亞當斯 這樣論述:

☆MIT史隆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智者先勝而後求戰。」 ──諸葛亮   局勢永遠可以被改變!   6種技巧 × 25個實例,鍛鍊在糾結難解、   模棱兩可中綜觀全局的能力,找到創造優勢的路徑。   全球飯店旅遊市場飽和,為什麼Airbnb可以異軍突起?   鑽石原本就只是一塊石頭,為什麼De Beers有辦法把它打造成永恆愛情的象徵,成為高單價的保值商品?   比價網站本該提供消費者低價商品的資訊,為什麼零售商可以因此將商品維持高價?   網路詐騙這麼多,eBay怎麼克服賣家詐欺、買家勒索的問題?   賣房子時,如何讓房仲幫你賣得更高的價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經常碰到優劣

難判、進退兩難的情況。沒有誰是天生贏家,但是總有人能先一步看到機會點、創造優勢。這種認清情勢的技巧,就是人人該具備的賽局意識。   自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許(John Nash)開創賽局理論的分析方法之後,賽局理論被各個學術領域研究、運用,杜克大學教授大衛.麥克亞當斯更進一步將賽局意識與我們更切身相關的商戰、生活連結。他在MIT開設的「運用賽局理論創造策略優勢」是MIT史隆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課。他擅長運用賽局理論幫助企業尋找策略機會,在本書中,他除了清楚精要的說明賽局重要概念,還搭配實際、跨行業的案例,詳盡解析逃脫種種囚徒困境的方法,鍛鍊跳脫現狀的思考方式。   賽局意識的人才能掌握

未來,改變未來,現在運用下列6種方式改變所處的賽局,確保在必勝時出招,輕鬆智取對手:   1.    創造誘因,讓對手許下承諾   2.    引入管制,改變參賽者的利益得失   3.    合併或共謀,增加集體利益   4.    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   5.    建立信任,贏得更多交易機會   6.    培養關係,促成合作 名人推薦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王道一導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爾文.羅斯、微軟首席經濟學家 普雷斯頓.麥卡菲好評推薦   「《賽局意識》是一本罕見的賽局理論入門介紹,同時又提供新穎的觀點,說明參加賽局最好的策略通常是改變規則。我預見我有很多機會推薦

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爾文.羅斯(Alvin E. Roth)   「理想上,企業策略書籍應提供適合各式各樣競爭形勢的通用見解,也應提供實際可行的策略規劃。《賽局意識》充分提供通用見解與策略規劃。」──微軟首席經濟學家 普雷斯頓.麥卡菲(R. Preston McAfee) 作者簡介 大衛.麥克亞當斯David McAdams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他是一位重要的學者、受歡迎的老師和賽局理論企業顧問。他與妻子和兒女住在北卡羅來納州杜倫市。 譯者簡介 朱道凱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普特拉學院電腦碩士。曾任職IBM公司,現退休專事

翻譯工作。   譯作包括《網路商機》、《平衡計分卡》、《社會學動動腦》、《全球化迷思》、《政策弔詭》、《你不就是那個誰》、《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等。 各界推薦 導讀:賽局意識帶來的食安對策  王道一 自序:用賽局策略改變人生 前言:培養賽局意識,掌握未來 第1部  取得優勢策略的6種工具 第一章    創造誘因,讓對手許下承諾 Airbnb在房客入住1天之後才付費,給予房客有機會確認屋主按承諾提供如實的住宿條件。只要能改變對手的策略或得失,你就能讓對手許下承諾,做你希望他們做的事。 關鍵概念1:行動時機 第二章    引入管制,改變參賽者的利益得失 菸商寧願遊說政府執行香菸廣告禁令

,避開菸商間的囚犯困境,不但減少訴訟費用,還因此增加營收。其實政府可以利用管制或撥款來創造市場誘因,促使企業投入改善窮人生活的商業活動。 關鍵概念2:策略演化 第三章    合併或共謀,增加集體利益 De Beers藉由收購新鑽,壟斷鑽石供給,創造鑽石保值的形象。藉由合併與共謀策略,可以整合集體利益,脫離商業競爭的囚徒困境。 關鍵概念3:均衡 第四章    威脅報復,嚇阻對手行動 冷戰時期面對蘇聯的核武威脅,美國威脅只要蘇聯有動作就會跟進,進而達到恐怖平衡,避開玉石俱焚的囚徒困境。在商場上面對死對頭公司的流血殺價威脅,也可以採取同樣的行動。 第五章    建立信任,贏得更多交易機會

賓士、保時捷車廠藉由推出原廠保證,讓二手車價格變高,避開消費者懷疑車子品質而開出低價,車商只拿到低利潤的囚徒困境。當交易雙方有信任,可以做出可靠的承諾,就能夠開啟新的交易機會。 第六章    培養關係,促成合作 修車師傅、牙醫和餐廳希望顧客能再次光顧,會對熟客提供優惠服務,鞏固雙方的關係,避開只交易一次,雙方互不信任的囚徒困境。 結論:如何脫離囚徒困境 第二部 扭轉情勢的賽局贏家 案例1 比價網站的便宜陷阱 比價網站上看到的大部分產品價格都相同,因為零售商會在其他人打折的時候快速跟進打折,這使得每個零售商都避免率先降價,掉入一起殺價的囚徒困境,但消費者卻討不到便宜,這是好是壞? 案例2

鱈魚的滅絕危機 急速冷凍技術發明後,漁獲可以運送到世界各地而不敗壞,導致漁產需求大增,每個漁民盡可能多捕魚,卻因為過度捕撈造成魚源崩跌,陷入囚犯困局,只有透過管制,才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 案例3房仲的「專業」建議 經濟學家發現,賣方的房仲為了快速成交賺取佣金,會說服屋主開出低價吸引買家。但如果賣自己的房子,卻會花更多時間賣出更高的價格。要讓房仲與屋主的利益一致,也許該修改銷售契約。 案例4壅塞的急診室困境 急診室人滿為患是大問題,但有些求診的人卻只是想要解決藥癮的人,而醫院透過病人滿意度問卷來提高服務品質,卻因此讓醫師不願得罪病人,開出麻醉藥給藥癮者。還好,醫院可以改變這個賽局。 案

例5拉抬eBay信譽的方法 在拍賣網站上,買賣雙方的信譽會影響交易意願,所以兩方都有動機製造信譽優良的表象,但這很容易產生糾紛,要保護買家防止賣家詐欺、保護賣家防止買家勒索,拍賣網站可以有很多種做法。 案例6 抗藥性大鬥法 濫用抗生素產生的細菌抗藥性問題,已經讓全球防疫出現警訊,這是公共衛生界的嚴峻賽局,透過感染、傳播與治療三個賽局眼光,人類能戰勝細菌嗎? 後記:賽局意識的勝利 誌謝 各章附注 導讀 賽局意識帶來的食安對策   想像一下在台灣爆發食品安全風暴之前,如果你是正在跟頂新集團競爭的食品業者,你面臨的是甚麼樣的狀況?你的競爭對手採用工業級的原料來製造食品,成本比你低、賣得比你

好,然後對經營政商關係還很有辦法,能夠瞞天過海,讓一般人以為他賣的東西品質跟你一樣好。在這個時候,你會像義美董事長一樣,堅持一切按照規矩來,成本自己吸收、賣不完就算了,還是像其他業者一樣,乾脆放棄對食品品質的堅持,反正「大家都這麼做」?   這個情況,就是一個標準的「囚徒困境」,因為黑心的廠商透過引進劣質食材來壓低成本,能把價錢壓得比你低、把你的生意都搶走,也賺得比你多。而且,當大家都在黑心,即使你不黑心,別人也還是繼續黑心,所以你就變成「好心沒好報」、白白努力維持食品安全卻得不到任何回報。也就是說,「讓豬油矇了心」是每個廠商的「優勢策略」,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是「最佳解」。但是,正如食安風暴

所顯示的問題,這種「大家都讓豬油矇了心」的結果,其實只是讓消費者對整個食品產業失去信心,甚至將之視為「化工業」。   可是,在這種眾人皆醉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是有像義美這種中流砥柱呢?難道只是因為義美董事長有「良心」嗎?不是的!除了憑著個人的良心之外,義美願意當中流砥柱至少也有一部分是因為重複賽局所造成的效果。正如本書第六章所說,只要建立信譽,消費者就會願意再次上門。因此,當廠商希望永續經營,而不只是短暫地鮭魚返鄉的時候,他們就會期待顧客再次光臨,以致有誘因跟老主顧搏感情、培養長期關係,而不是撈一票就走。   而且,義美也建立本身的食品安全實驗室,對消費者做出「捍衛食品安全」的承諾,讓消費者

對他們的產品有信心。這種做法正是本書第五章所講的「做出承諾、建立信任」。而且,實驗室的建立也進一步改變了遊戲規則,因為義美可以利用實驗室來嚇阻不肖供應商,因為黑心食材跟不合格的食品添加物都逃不過實驗室的法眼。正如第四章所說,身為後動者的義美透過事後抽驗,讓不肖供應商不敢輕舉妄動,甚至自動打退堂鼓、放棄用次級食材來呼攏義美的癡心妄想。   當然,義美是食品大廠,可以自力建立實驗室來維護食品安全。相較之下,一般的中小企業不見得有這樣的人力物力來籌建自己的實驗室。不過,食品小廠可以考慮一起合組採購聯盟,共同監督供應商。一般來說,這樣的採購聯盟會增加買方在食材市場上的壟斷力,因此應該被禁止。但是在這

個時候,落實食材的源頭管理有惠及消費者的額外效果(也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外部性」),也許可以另外考慮。畢竟透過採購聯盟確保食品安全,可以如本書第三章所述,利用合併或共謀來增加廠商的集體利益、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福祉。   最後,經過這一陣子的食安風暴,整個社會也會開始考慮如何落實食品安全管制,避免非食品級的原料再次流入食品產業。雖然政府如何介入管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且管制失當反而可能造成更多問題,就像這次政府的GMP認證根本完全失去功效,但是正確的改變或創造新的誘因,確實能夠解決原本的囚徒困境,不論是採用直接管制,還是上面所提到的不同方法。   這些都是我們理解賽局理論的重要概念、培養了

「賽局意識」之後,才能找到的食安「對策」,用以解決食品業者所面對的「囚徒困境」。   閱讀本書撰寫導讀的時候,驚聞數學天才約翰‧納許車禍過世,心中感慨萬千。納許所發明的「納許均衡」不但是賽局理論最核心的概念,也是現代經濟理論最重要、最廣為使用的均衡概念,甚至到一個程度經濟學家都不再引用納許的原初論文,而是直接宣告所使用的是「納許均衡」,彷彿這位作者遙遠到已經作古、直接在課本上佔有歷史定位了。但其實納許本人的故事,也時常被人想當然耳、有意無意地誤解,特別是他如何面對精神疾病的部分。有趣的是,在描述納許生平的電影「美麗境界」上映時,我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老師正好有機會在學術會議中遇到納許本人、

詢問他對電影的看法。納許當時對電影的評價是「電影不錯看,但不是在講我(It’s a good movie, but not about me)」。可見實際生活與想當然耳的刻板印象,其實有不小的差距。   同樣地,納許均衡大概也是最容易大眾被誤解、誤用的概念,以致連電影「美麗境界」也在介紹納許均衡的時候把定義講錯了。即使是在大學的「賽局理論」課堂上,也很少有教授能夠講清楚納許均衡等賽局重要觀念如何實際應用在現實的世界。但是,很高興有亞當斯這樣的作者,願意在高深的學術研究之餘,還能用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告訴大家賽局理論如何能夠實際應用在現實生活跟商業決策上。因此,如果你希望改變遊戲規則、扭轉情

勢,就從好好培養賽局意識開始吧!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王道一   自序 用賽局策略改變人生   1996 年《財星》(Fortune)雜誌刊出一篇標題為〈商場如戰場:來自前線的報導〉(Business as War Game: A Report from the Battlefront)的文章,作者雷蒙.史密斯(Raymond Smith)表示,「將賽局理論應用在商業上」是他擔任貝爾大西洋公司(Bell Atlantic)董事長時,面對1990 年代電信業劇變時期的致勝祕訣。「賽局」(Games) 是策略形勢,「賽局理論」(Game theory)是制定策略的技術和科學,但要

將賽局理論應用於商場,不能只是精通和嫻熟策略而已。誠如史密斯所言,將賽局理論應用在商場上, 需要「不同特質的公司經理人:行事靈活、思考嚴密,並對模稜兩可的情況有高度容忍力」,也需要「特別的公司(能)培養開放、坦率和就事論事客觀討論的氛圍,使所有變數真正受到嚴格檢驗,而且不會有秋後算帳。」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引導你將賽局理論應用在人生每個層面,包括應用在商業上。賽局理論思考的核心是認清賽局永遠可以改變。這本書要教你改變賽局,讓你享受超越競爭對手的策略優勢。這裡提到的方法有兩個不尋常之處。首先,雖然有很多類型的賽局值得認識,但我會一再提到囚徒困境賽局(Prisoners’ Dilemma)

。囚徒困境賽局很重要,有許多廣泛的應用,而我會專注在此是因為賽局理論提供許多逃脫這個賽局「困境」的方法。因此,囚徒困境很自然展現出賽局理論在實際應用上的威力和多重功能。   本書第一部探討6個改變賽局的方法(許下承諾、引入管制、合併或共謀、威脅報復、建立信任和培養關係),其中5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逃脫囚徒困境,另外還會介紹3個重要的賽局理論觀念(行動時機、策略演化和均衡)。每個方法都會用單獨一章說明,重要的賽局理論觀念則用「關鍵概念」的欄目單獨呈現。我希望讀完第一部後,你會真正領悟到囚徒困境的奧妙,並學到一套賽局理論的概念工具,幫助你在面對許多類型的策略形勢時廣泛利用。   本書第二個不

尋常的特點是,我會運用這些賽局理論方法解決真實的策略問題,以實際行動證明我的觀點。第二部提出六個急迫性的策略問題,從如何在網際網路上維持低價(案例1)、如何在eBay 上建立信任(案例5),到如何拯救人類於來勢洶洶且似乎擋不住的可怕疾病(案例6),這些問題的急迫性和重要程度不一。我會用賽局理論的方法來辨別每一個問題的策略關鍵,然後發揮「賽局意識」(game- awareness),構思如何改變賽局,來解決或至少緩解這些問題。   所以,請準備好這趟學習之旅。你會成為一個更深思熟慮的策略思想家,並在商業或生活的所有賽局中準備好,取得策略優勢。   前言 培養賽局意識,掌握未來「智者先勝而

後求戰」這句話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學者和軍事統帥諸葛亮的名言。這句話聽起來也許單調空洞,但它道出一個基本事實。智者未戰先勝,因為他們會先認清所有可以打的仗,操縱戰略環境到對自己有利,然後才以必勝的自信去作戰。反之,無知者只是應付眼前的戰事,他們全憑僥倖和運氣,勝敗大部分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我稱諸葛亮的智慧為賽局意識,這是一種張大眼睛觀看周遭策略世界的能力。賽局意識可以幫助你認知到你參與的賽局,避免無知帶來的許多危險。此外,一旦真正清楚生命中的賽局,你就可以採取步驟去改變它們,取得策略優勢。這就是為什麼除了培養賽局意識外,我把本書的重點放在從賽局理論的啟示中,學習改變賽局的技術。你可以因為精

通這門技術,辨別和掌握他人看不見的策略機會,得到明顯超越同儕的優勢。過去40年,賽局理論已經從一門冷僻的應用數學分支,晉升為驅動許多社會科學知識進步最重要的引擎。如今,賽局理論在大學許多科系成為主要課程,從經濟學、政治學到企業經營策略,並逐漸蔓延到法律、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及社會企業等學科,甚至生物學和流行病學也會提到。即使你從來沒聽過賽局理論,它的術語和概念也瀰漫在生活周遭。美國計劃撤對向阿富汗塔利班發出什麼「訊息」(signal)?希臘債務違約會不會「傳染」(contagion),造成其他地方的金融危機?Sprint公司對4G行動上網技術的早期投資是否因此產生「先行者優勢」(first-mo

veradvantage)?這些賽局理論問題近年來充斥在新聞報導中。商戰謀劃的工具2005年,《快速企業》(FastCompany)一篇宣稱企業界無人使用賽局理論的報導引起轟動。然而在這篇報導中,《快速企業》似乎沒有採訪到真正的企業領導人。企業領導人會說,賽局理論如何確實帶給他們及企業策略優勢。首先,賽局理論幫助企業策劃戰術。在企業界,最明顯的賽局是戰術層次的賽局,包括如何訂價、如何推出一項新產品等等。世界各地的管理顧問在建議客戶如何在這類賽局取勝時,都以賽局理論來謀劃戰略。

綜合製造商與逆物流業者之營運模式下的穩健再生物料分配決策

為了解決二手電腦收購價格的問題,作者張志傑 這樣論述:

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大量的廢棄物對人類生存環境開始造成威脅,各國開始正視廢棄物管理的議題,紛紛立法來規範廢棄物的回收管理。企業為了成本、企業形象、法律規定等因素開始將逆物流(reverse logistic)納入其營運規劃。但在逆物流資訊難以取得以及具備大量的不確定因素下,許多企業選擇將逆物流外包給專業的逆物流業者,以專注在其核心能力之上。 在單純的外包模式下,企業時常面臨回收商無法穩定供給再生物料之問題,若再生物料使用比率無法達到法規要求,則需繳納高額的回收規費,部分企業甚至以新產品分解為新再生物料來補足再生物料短缺以迴避高額的回收規費;回收商則會面臨企業再生物料需求數量不穩

定或是數量不足,單次運輸成本大幅提高,使其表現出只願回收退回商品取得回收補貼,但不分解販售再生物料,而是堆放退回商品於集散處的傾向。 本研究提出一綜合回收商及製造商之緊密營運模式,考量連續時期、利潤共享的條件下,建立一數量決策模型,以整體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探討不穩定因素下之每期穩健再生物料分配決策。因應大環境之不穩定因素,將以建構情境為基礎之穩健最佳化模式求得穩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