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寫的 中華民國110年郵票目錄 和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的 中華民國109年郵票目錄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也說明:中华民国邮票目录 · 纪念邮票纪1 中华民国光复纪念邮票 纪2 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 · 特种邮票特1 节约建国邮票 特2 行动邮局及邮亭邮票 · 附捐邮票附捐1 加盖“附收赈捐”邮票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華郵政 和中華郵政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 周婉窈所指導 李盈佳的 戰後臺灣的郵票與黨國認同之形塑(1945-1992) (2016),提出中華民國郵票目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郵票、戰後、臺灣、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黨國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林玫君所指導 李鳳然的 臺灣體育郵票之歷史圖像研究(1960-2012) (2013),提出因為有 運動、郵票、圖像、體育發展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民國表情 - 第 22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圖案為孫中山先生頭像居中,邊框上刊「中華民國」國徽,下列「中華民國郵政」六字,阿拉伯數字在 ... 這枚特別的「紐約版」紀念樣張,至今沒有看到過任何郵票目錄中有記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華民國郵票目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華民國110年郵票目錄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作者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戰後臺灣的郵票與黨國認同之形塑(1945-1992)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作者李盈佳 這樣論述:

本研究聚焦於戰後臺灣的郵票與黨國認同的形塑。在戰後臺灣,郵票經過統治者的認可而被發行,它們除了可以被視作可閱讀的文本,也反映出被中國國民黨所掌握的中華民國政府的意圖與意識型態。本研究所探討的,首先是中華民國政府在戰後臺灣發行郵票的歷程,接著是郵票票面上具備形塑黨國認同效果的主題,最後是具備形塑認同之能力的郵票如何在戰後臺灣的社會中扮演各種角色。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郵票並非唯一有效的工具,戰後臺灣的郵票確實對黨國認同的形塑發揮一定程度的效果。

中華民國109年郵票目錄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作者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論述:

臺灣體育郵票之歷史圖像研究(1960-2012)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郵票目錄的問題,作者李鳳然 這樣論述:

郵票為國家發行的有價票券,在圖像的呈現上主要以代表一個國家的歷史人文、風土民情為主,具有宣傳國家之用,顯示出各國的國情,因此郵票素有「國家的名片」與「小型百科全書」之稱。為了瞭解臺灣體育郵票的發展,本研究主要針對臺灣體育郵票的發行緣由、目的與意涵進行探討。研究結果如下:(一)臺灣為慶賀楊傳廣於羅馬奧運勇奪十項全能銀牌以及紀念舉辦第15屆全省運動會,自1960年開始發行第一套體育郵票,至2012年共發行47套、133枚,其中包含各種運動項目,筆者針對其發行目的與性質,分為競技運動與全民運動兩大類,並又細分為奧運、棒球、運動賽事、全民體育、民俗活動與戶外休閒活動等六小項。(二)從體育郵票的發行類

別中,主要以紀念郵票及特種郵票為主,顯示出發行目的為紀念臺灣體育重要大事與宣傳各項政府政策,藉此來宣揚政府對於體育政策的重視與闡揚政策推動下的體育成就。(三)從體育郵票的圖像中,其背後蘊含著臺灣維護奧委會會籍的過程、爭取舉辦國際賽事以增加能見度、政府倡導全民體育的重要、發展在地化特色與休閒運動等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