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遠流台灣世紀回味編輯組寫的 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2版1刷)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陳鵬仁所指導 楊紫瑩的 臺灣紀念郵票與時代意涵之研究—以兩蔣時期為中心(1945-1988) (2018),提出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紀念郵票、歷史記憶、文化復興、國族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呂芳上所指導 高宜宏的 戰爭記憶之形塑--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戰爭記憶、集體記憶、文化記憶、淞滬會戰、宣傳、國家認同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2版1刷)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問題,作者遠流台灣世紀回味編輯組 這樣論述:

  100年的台灣生活累積了怎樣的香醇芳味?胼手胝足的勞動締造了多少奇蹟?   台灣最重要的收藏家,同時也是台灣文化研究者莊永明先生,與我們共同策劃編纂這部《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專書,以生活的角度呈現西元1895年至2000年的百年間台灣的政治、選舉、經濟、產業等五個領域的發展軌跡。他以及個個領域的解讀;則帶領讀者重新探索文物的真味。   本書以政經發展為主軸,收錄有:改朝換代(政治篇);選舉風雲(選戰篇);產業演義(生產篇);金錢共和國(金融篇);歷史照相簿(萬味篇)。   書頁中飽含各色圖片與物象,風格屬於富有溫度的人文與生活記憶,而非昔時統治階層需求的傳統的沈重嚴肅冷硬的大歷史書

寫。說得確切些,不但網羅了近期的時代特色,即使舊時代褪了色的印象,都由莊永明先生與視覺書編輯室同仁們的綿密編織和解碼而鮮活起來,回復了自身的色彩與光芒。透過版面編排的活潑靈動和豐富多元的圖像──攝影照片、明信片、郵票、畫作、物件、宣傳品等等,立體物品如大同寶寶等,讀者可由身邊事物著手,盡情地翻閱100年,輕鬆加入回味世紀的陣營。畢竟,在遠流這所無圍牆的學校理,我們可以樂在知識,樂在展讀各式歷史資料,也樂在不同的見解的交流與激盪。 作者簡介 總策畫者 莊永明   台灣台北大稻埕人。早年就讀建國中學時,即開始蒐集台灣文史資料、集郵與藏書成為嗜好。為台灣最重要的文史收藏家,也是非常資深的台灣  文化

研究者。   一九七○年代開始以「台灣」為主題,於報章雜誌發表文章;一九八三年,第一本著作《台灣第一》出版,其後著述不斷,並分別結集出版,成為最富盛名的台灣民間學者。一九九六年,與遠流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台灣鳥瞰圖——一九三○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堪稱其生平代表作。   此外,著有台灣鳥瞰圖、台灣醫療史、台灣第一、台灣紀事、台灣百人傳、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老街等數十冊。1999年,以其「有系統的整理台灣歌謠、俗諺語以及獨家珍藏、共同記憶珍貴的史料」,榮獲【天下雜誌】選為「影響200跨越2000」的重要台灣人物。

臺灣紀念郵票與時代意涵之研究—以兩蔣時期為中心(1945-1988)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問題,作者楊紫瑩 這樣論述:

近代新式郵政制度的出現,免除古代郵驛制度的各種弊端。同時,應運而生的郵票,是經過政府單位選定主題印製而成,是一種公開發行的有價票券,透過郵政系統的傳遞,流通於世界各地。故郵票在圖像與數字或文字的結合之下,蘊含著象徵意義。郵票與發行國的國家形象、局勢環境、政治決策、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其中尤以「紀念郵票」具有特定的發行目的,是以紀念某一事件而特別發行的郵票。其目的在對內宣達政令,對外表明國家的立場與特色。因此,郵票成為另類的記錄國家歷程與軌跡的重要史料。本文以戰後兩蔣主政時期所發行之紀念郵票所乘載的時代意涵為探討對象,藉由歷年發行紀念郵票上的設計風格的變化,觀察當代的社會文化變遷。在蔣中正時期以

建設臺灣、光復大陸、穩定發展,厚植國力為主。此時期各類型的紀念郵票主題,以反共復國為導向的國族教育為主。在蔣經國時期,臺灣經濟穩定發展,政府帶動國家的民主改革,奠定三民主義之民主憲政基礎。其次,在幾番嚴重的外交事件與能源危機的衝擊下,影響著國家的政經環境;而此時期國民體育的振興,經濟上的蓬勃發展,莊敬自強的凝聚意識,皆躍於當代郵票圖像上。透過郵票與其他媒介的宣傳,潛移默化中,建立了社會忠孝節義的核心價值。當代國族教育成功,也為外交風暴與兩岸軍事對峙的特殊時期,帶來社會人心的安定力量。再者,在郵票票面上加蓋的改值痕跡,紀錄了大環境的劇烈變動;郵票票值的變化,反映當代的經濟現象。郵票紙質色澤的演進

,呈現製作技術的進步。由於票面圖像主題受到政治外交、社會經濟與文化環境的影響,反映了當代的背景特色,瀏覽其中,重現歷史記憶。從本研究可以了解到郵票的發行時機與其呈現的圖像,是深具意義的。中華民國從1912年成立至今,外在環境影響著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層面,從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執政者在面對這些不可控的因素下,做出因應決策與執行,在歷史的進程裡,有時順勢而為、盡如人意,有時大勢已去、難以挽回,無論順逆之境,皆在考驗、淬煉、造就這個國家的生命能量。

戰爭記憶之形塑--以1937年淞滬會戰為例

為了解決中華民國建國110年紀念郵票的問題,作者高宜宏 這樣論述:

歷史記憶為近年相當熱門的研究議題之一,相關理論經1980年代以後的開展已漸趨完備,並逐漸地受到人文與社會學科的注意,而近現代史學者尤其關注戰爭記憶。  戰爭記憶與國家塑造及認同有相當大的關係,尤其近代民族國家的發展,使國家當權者相形重視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於是透過宣傳與教育手段,使人民對某個時期的歷史有共同的記憶,進而達到目的。1937年爆發的淞滬會戰,即於中華民國政府的營造下,透過報刊與紀錄片等文字及非文字的宣傳,成為中國全面抗戰的象徵。儘管會戰本身以失敗坐收,然而會戰所出現的英雄人物卻並未在戰後消失,而是加諸於教科書、影像與紀念活動當中,使會戰本身的失利被淡化,並對臺灣民眾加以文化、教育灌

輸,從中建立以中國國民黨為中國合法繼承者之史觀,並連結臺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然而,戰爭記憶形塑的過程,因不同時期,面對不同敵人而有所波動。尤其到了1980年代以降,臺灣本土意識高漲,更是對過往以中國認同為軸心的戰爭記憶形成嚴峻挑戰。不過中國認同為主體的戰爭記憶並未因此消逝,而是與日籍臺灣兵等臺灣認同之記憶並存。至今,臺灣認同與中國認同對於戰爭記憶的詮釋,仍是學界內外各勢力的必爭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