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飲水加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中興新村北區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區整體發展規劃設計與 ...也說明:中興新村 開始試辦自來水加氟鹽,以防治兒童蛀牙工作。 1972. 高雄、中興新村兩地直接撥號長途電話開始通話。(06.04). 1973. 中興新村福利社成立。 中興新村正式埋設地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胡益進所指導 林瑞誼的 國中學生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 (2008),提出中興新村飲水加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健康促進、口腔衛生、教育介入。

而第二篇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健康管理研究所 藍守仁、何清松所指導 周志銜的 國小學童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衛生教育、口腔保健、國小學童、KAP、知識、態度、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興新村飲水加氟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灣省政資料輯要(第11輯) - 第 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 加氟以防齒示範工作,自六十年起在高雄市及中興新村自來水實施加氟,加氟量定高雄市 ... 飲水污染:表式。設備之調查業用放射性一安全防護之調查表式之擬訂。 3 着手研擬工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興新村飲水加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中學生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飲水加氟的問題,作者林瑞誼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發展「口腔衛生互動式教材」進行教育介入後,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的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口腔衛生習慣的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立意選取的學校作為實驗分組的依據。實驗組學生接受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方案,而對照組則不接受此介入。前測在介入活動前施測,介入時間約為兩週,後測與教學成效問卷則於介入後隨即進行,後後測與於介入後二個月進行。本研究發現接受口腔衛生教學介入的實驗組學生,口腔衛生知識在立即及延宕效果均有顯著提升,而其餘態度、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習慣方面,並未有顯著效果。整體而言,實驗組學生對於口腔

衛生光碟設計及自學手冊的看法,有六成以上同意此教學媒體能幫助他們瞭解口腔衛生相關知識,以及警覺到口腔衛生的問題。在互動式光碟內容的幫助程度方面,實驗組學生有五成以上的比例,認為是有幫助的。而教學媒體化部分,學生表達中立意見居多。本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發展口腔衛生教育教學課程的參考,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搭配健康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的運用,強化「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重要他人對口腔衛生的態度」以及「口腔衛生習慣」,並整合社區與學校教師力量,以發展出更多元的口腔衛生教育介入方案。

國小學童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興新村飲水加氟的問題,作者周志銜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學童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之現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並分析導師對推廣活動的支持度及滿意度,與學童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性。研究資料取自邱耀章在民國91年11月間對基隆市與嘉義市國小五、六年級之導師與學童所做之問卷調查,導師採普查,學童採等距隨機抽樣,共取得有效樣本導師356人與學童1721人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兩地區學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正確率約60%,口腔保健態度的正確率約75%,口腔保健行為的正確率約50%。兩地區學童是否參加校隊及對推廣活動的參與情形,在口腔保健知識、態度、行為方面皆有顯著差異,但學校規模大小的影響則不一致。兩地區導師對

推廣活動的支持度是學童口腔保健知識、及推廣活動參與的相關因子,但導師對推廣活動的滿意度,則對學童沒有一致的影響力。 建議學校應增加潔牙校隊人數,或將校隊訓練課程的內容提供給每位學童,導師則應鼓勵學童多參加潔牙校隊,並增加對推廣活動的支持度,以提高學童的活動參與情形,進而改善學童在口腔保健方面的表現。調整學童作息時間以利於餐後潔牙運動的長期推行,並建立班級醫師制度,以排除學童無法定期做口腔檢查的因素,俾利於牙醫師為學童的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