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SUSANM.TAYLOR寫的 小動物臨床技術,第三版 和卡爾.齊默的 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興大百年風華錄──校院系所篇 - 第 26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以培養學生使用「生物技術」於獸醫微生物學之相關研究為發展重點,藉以提升國內動物 ... (二)公共衛生組 2000年10月17日,獸醫學系系務會議通過提送「國立中興大學92學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愛思唯爾 和鷹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所 周志輝所指導 陳榮耀的 不同種麴對甜酒釀品質之影響 (2021),提出中興大學細菌培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甜酒釀、種麴、可滴定酸、酒精、消費者接受性感官品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陳勝一所指導 顏資鎔的 以生物溶出技術回收電子業電鍍污泥中重金屬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生物溶出技術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十六屆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微生物與生物科技研習營 ...則補充:本營隊課程主要為細菌、真菌、線蟲及病毒等微生物特性之介紹,亦有可親自操作的相關 ... 謝顯宗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碩士, 林木真菌生態生理, 植物組織培養實習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興大學細菌培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小動物臨床技術,第三版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作者SUSANM.TAYLOR 這樣論述:

  學習更有自信地執行小動物臨床關鍵診斷與治療技術     藉由詳細說明超過獸醫團隊最常執行的70項程序,這本擁有豐富照片的指引幫助您輕鬆掌握小動物臨床實務的關鍵技巧。     •每項流程都涵蓋清晰、精準的高度視覺化內容,包括執行目的、適應症、禁忌症、併發症、區域解剖學、配備、保定,以及逐步指引的彩色照片和說明。     • 第三版囊括前兩版的所有技術,並新增身體檢查、心臟檢查和心電圖等章節,以及動脈血氣結果與心電圖的判讀指南。     •隨書網站Evolve上的模組和說明影片協助您將書中的所有技術順利付諸實踐。新影片含括完整的犬貓身體檢查,並著重於心臟及呼吸系統檢查,其中並收錄正常與異常

心肺音錄音。     •貫穿全書的一致結構包括各步驟的全彩照片及說明,其中部分照片並涵蓋相關解剖學繪圖,使本書成為首次學習這些程序的獸醫系學生,以及有意提升自身技能之獸醫師的有用資源。

不同種麴對甜酒釀品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作者陳榮耀 這樣論述:

種麴是發酵甜酒釀的靈魂,其中含有多種的絲狀真菌、酵母菌及細菌,發酵製程間每個環節,都可能改變微生物多樣性,進而影響微生物代謝產物的生成。本研究目的探討兩種種麴來源在單一發酵、混合發酵及混合後擴大培養的條件下,觀察顯微鏡下之微生物外觀型態、菌落數、成分分析及感官品評等面向進行分析。大陸及混合種麴的絲狀真菌在發酵48小時達到高峰,台灣產種麴則到96小時達到菌數高峰,隨後菌數逐漸減少;酵母菌的生長使得絲狀真菌減少,在發酵24小時後持續大量生長至發酵結束。以顯微鏡觀察到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的菌體,推測為酵母菌,以及特徵明顯的絲狀真菌。雖然分析成分在不同種麴發酵的甜酒釀皆有顯著(p < 0.05)差異,

但整體趨勢大致是一致的;pH由6.36-6.41,在發酵前24小時顯著(p < 0.05)降低至pH 4.14-4.37,隨後趨緩直至發酵結束。可滴定酸含量隨著發酵時間進行而增加,至發酵結束的可滴定酸含量約在0.28-0.43 g/100 g之間。還原糖含量在發酵前48小時顯著(p < 0.05)增加,至發酵結束的含量約在21.95-32.50 g/100 g之間。酒精含量隨著發酵時間的進行而增加,發酵結束的酒精含量在3.54-8.37%之間。總氮含量在各組發酵後都有顯著(p < 0.05)較高,含量在0.66-0.97 g/100 g之間。未擴大培養的混合種麴與台灣產種麴有顯著(p < 0.

05)最高及次高的各感官屬性接受度,整體喜好性與酸味(r = 0.80)、甜味(r = 0.86)、口感(r = 0.86)及購買意願(r = 0.92)具高度相關,具有較高的相對屈折度、還原糖、適中的酸度以及較低的酒精度與pH之生化特徵。綜合以上結果,種麴中的微生物多樣性差異對甜酒釀的成分變化及感官品評結果影響至關重要,擴大培養雖然帶來減少原料成本,但須進一步調整擴大培養之參數,才能在品質與成本間取得平衡。

生命的一百種定義:原來還可以這樣活著,探索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作者卡爾.齊默 這樣論述:

何謂活著? 越是尋找生命的祕密, 越會發現生命的定義根本不存在…… 「受精卵」是一個活著的人,還是一個活細胞? 讓全球秩序大亂的新冠病毒只是「半活著」? 地表最強生物水熊,滴水之後可以瞬間「復活」? 追尋生命之旅最終帶我們進入原子和電子的世界, 然而原子、電子根本沒有生命!?   我們都認為自己完全知道「生命」是什麼,但是當生物學家對生命的世界瞭解得越多(例如從原始細胞到形成大腦、從受精卵到流行性病毒等相關知識),就會發現越難找到跨越生命邊界的那條線。   卡爾‧齊默研究了這個世界上最重大的問題:生命是什麼?如果你拿這問題去問一個生物學家,很快就會讓對話變得尷尬!因為在認真進行探索之前,

問題的答案似乎非常簡單,然而當進一步思考時,就會疑惑到底廚房櫃檯上的「蘋果」算活著,還是只有長出它的那株「蘋果樹」才算「活著」?若你認為人類的「類器官」不算是生物,那把這些類器官組合成一個人,算不算是一個人?   如果連我們在地球上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那要如何定義人類是否真的發現了其他世界的「外星生命」?這種「生命邊界」的定義問題,曾經導致社會上某些最激烈的辯論衝突,例如「受精卵」是否算是一個活著的人,以及何時才能宣布一個人是真正「合法的死亡」?   想要探究生命的邊界這件事,卡爾‧齊默做了極其迷人的深入調查。他在書中探索了各種試圖重新創造生命的奇特實驗,遍歷目前已有的一百多種生命定義,發現

沒有任何一種定義能脫穎而出。Covid-19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但許多科學家堅持這些病毒「不算」生命。還有些化學家正在創造可以群集、感知環境與繁殖的藍色液滴,期望有天在實驗室裡培養出生命。     他也觀察了極端的生命案例,無論是蟒蛇的新陳代謝,或是冬眠蝙蝠的體內平衡、楓樹的繁殖複製機制,以及滴水之後可以瞬間復活的地表最強生物水熊。他還依照科學家的指導,在實驗室裡嘗試讓試管中的細菌幾天內就繁衍幾千代,以此觀察到演化的持續進行。書中還提到法蘭克斯坦博士沉迷於自己製造出的怪物(科學怪人),以及浪漫主義時期詩人柯立芝等人,如何相信「整個宇宙是活著的」生命原理。   齊默卡爾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

家,讓複雜的科學讀起來像一本小說。這本書必能讓你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生命型態是在生命邊界活著,也帶領我們探索了生物與非生物的邊界。 推薦人   .王道還 (生物人類學家)   .張東君 (科普作家)   .焦傳金 (台中科博館館長、前清大教務長)   ―――熱烈推薦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國際書評   .令人目眩神迷又極具啟發性的故事……書中在講述DNA的來源故事方面尤其出色……齊默是一位敏銳、迷人的科學作家。他會在適當的地方插入合乎氛圍的精彩軼事,也會在描繪科學故事時,帶你進入實驗室裡真正的科學實驗。這本書不只在談生命,也包括尋找生命的源頭;不光是談及科學界在這場溯源裡所犯的錯誤與傲

慢,也詳細說明科學所能帶來的神奇與影響力。——辛達塔‧穆克吉,紐約時報書評   .閱讀本書的樂趣,來自於作者願意接受各種生命理論下的模糊地帶,而非假裝把不合理的事物轉變為合理的結論。——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且想當出色地描寫了關於各種生物的生命邊界,對於非科學家的你我來說,具有非常強大的吸引力。——圖書館雜誌(星級評論)   .努力尋找生命的真正定義……齊默邀請我們觀察、思考和慶祝生命的精緻多樣性、細微差異性以及最終的一致性。——書單雜誌(星級評論)   .一位專精科學的作家探索生命的定義……帶來一個個精妙的實際案例,生命的奧秘即將揭曉。—— 科克斯書評   .從生命何時算是開始

、何時算是生命結束的定義糾紛,一直到尋找生命到底如何誕生的追本溯源,本書對生物學裡最棘手的一些重大問題,提供了極為生動有趣的深入研究。——《科學新聞》   .卡爾‧齊默等於向讀者展示了一本高度懸疑的科幻小說,因為本書就像對於現代法蘭克斯坦博士的研究工作所做的一場即時探索。然而卡爾巧妙、生動、讓人無法抗拒的寫作手法,可以帶你超越那些揭露知識章節難懂的曲折時刻。因此,請準備好為本書著迷吧。——珍妮弗‧道德納,諾貝爾獎得主,《基因編輯大革命》合著作者   .本書內容不僅深刻、抒情且豐富精彩,一定會讓你對生命本身有全新的認識。這是一位專精科學的作家精心推出的作品。在這個生命似乎比以往都更加珍貴的時

代裡,將會是一份最受歡迎的禮物。——艾德.楊,《我擁群像》作者   卡爾‧齊默曾經獲得的讚譽: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 芮貝卡.史克魯特,《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作者。   .沒有人能如此精彩且引人注目的解開科學的奧秘。——大衛.格雷恩,《花月殺手》作者。   .寫科學沒人能勝過他。——尼爾‧舒賓,《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作者   .卡爾‧齊默能讓複雜的遺傳科學讀起來像一本小說。——伊麗莎白‧寇伯特,《第六次大滅絕》作者   作者簡介 卡爾・齊默(Carl Zimmer)   傑出的美國科學工作者、科普作家,現居於紐約;曾擔任Discovery雜誌資深編輯,經常

為紐約時報、新聞週刊及National Geographic,Audubon,Science等知名科學雜誌撰稿,並在Natural History雜誌上闢有專門介紹演化的專欄,曾獲得2004年科學新聞報導獎等多項獎項;著有 At the Water’s Edge (水之濱)、Parasite Rex(霸王寄生物) 及 Soul Made Flesh (血肉靈魂)等科普書籍。 譯者簡介 吳國慶   中興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曾任Hi-Fi Choice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錢Money雜誌》美術總監、《潮人物雜誌》美劇專欄作家,現任醒吾科大商業設計系講師。譯有《比特幤標準

》、《區塊鏈的商業應用》、《天天都是自然課》、《自然界的設計力》、《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   緒論:生死邊界   第一部分:胎動初覺 生命如何孕育 抗拒死亡   第二部分:生命的表徵 晚餐 會做決策的個體 維持生命條件的恆定 複製╱貼上 藍色巨塔   第三部分:一系列黑暗問題 神奇的繁殖 躁怒 學派 這團泥還活著 一場水的遊戲 腳本   第四部分:回到邊界 半活著 生命藍圖所需的數據 沒有可見的灌木叢 四個藍色液滴   參考書目 致謝   半活著 「伯克先生並不打算宣稱這

些生物體還活著,但這些生物相當活躍,它們算是半活著。」 2020年春,郊狼白天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漫步,一群山羊接管了威爾斯的某個小鎮,胡狼在特拉維夫的都會公園裡徘徊。而在威尼斯,大批鸕鶿突然湧入運河裡追逐魚群,加拿大雁護送小雁們沿著拉斯維加斯大道正中央、路過關門中的萬寶龍(Mont Blanc)鋼筆專賣店和芬迪(Fendi)手提包專賣店,一路搖搖擺擺地走著。由於某一種生物(也就是人類)閉門不出,生物界發生了一種奇特的擴張現象。這種幾十億人進入禁閉狀態長達幾個月之久的情況,被科學家稱為「人類停滯期」(anthropause)。對幸運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無聊;但對不幸的人來說,失業、飢餓和其他災難

橫亙在眼前。對於最不幸的人來說,罹患這種病會讓他們發高燒、乾咳到發抖。某些病人在晚上抖得厲害,以致牙齒發顫。有五分之四的患者在家中熬過了這場病,但有五分之一的人住進醫院。某些人的肺部變成膿液和發炎肆虐下的荒蕪之地,有超過幾十萬人死亡。紐約市的死亡情況,甚至必須靠挖土機在哈特島挖出長深溝,才有足夠的地方掩埋大量棺材。這種新的肺炎於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市首次發現。幾週之內,中國的研究人員便分離出能將所有病例連結在一起的微觀線索,亦即一種病毒。2月,病毒學家正式將它命名為SARS-CoV-2冠狀病毒。他們也分析了病毒的基因並重建了突變紀錄史,追蹤到這種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許多感染人類的其他危險

病毒也來自於蝙蝠,這種冠狀病毒以某種方式發展出適應性,讓自己可以在人體體內蓬勃發展。咳嗽或甚至大呼一口氣,就能把包含病毒的飛沫散布到空氣中,隨時攻擊那些搭乘同一班公車、共享同一張餐桌,或是在同一座教堂裡祈禱的人,讓他們吸入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在門把、長椅或其他表面上存活幾小時或幾天之久。一旦人們的手沾染到這些病毒,又不經意地擦拭眼睛或擦拭鼻子時,就會讓病毒展開進入「新宿主」的旅程。

以生物溶出技術回收電子業電鍍污泥中重金屬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興大學細菌培養的問題,作者顏資鎔 這樣論述:

國內重金屬污泥年產量約為32萬公噸,主要產生源為印刷電路板業、皮革業、金屬表面處理業、電子業及電鍍業等。這些產業所產生的廢棄污泥,所含重金屬種類多以銅、鎳、鋅及鉛為主,高科技之產業的發展帶領了印刷業、電鍍業、金屬表面處理業、電子業等多種產業並進,而這些產業的製程廢水經廢水處理程序,處理後所產生之無機性污泥,其中重金屬成份多以銅、鎳、鋅和鉛為主,都為有害事業廢棄物。本研究希望建立電子業電鍍污泥生物溶出技術,利用硫鐵氧化菌之產酸能力及氧化能力,在不同條件下探討固體物濃度、操作溫度、基質濃度對生物溶出技術之影響,得到重金屬最佳操作參數及處理效率,使污泥能無害化,以逹到電子業電鍍污泥循環再利用之管理

目標。本研究結果發現當固體物濃度越低時,重金屬溶出效率最高,主要為硫鐵氧化菌對環境條件的適應,並能快速產酸然後代謝及氧化,使pH值能快速下降;反之當固體物濃度越高時,因污泥濃度高有較高的緩衝能力,導致pH值無法快速下降。在高溫生物溶出實驗 (55℃),重金屬溶出效率較中溫生物溶出實驗來得高,在固體物濃度為2%時,鋅與錳能完全溶出100%,鎳可高逹95%、鉛逹72%。另外,當操作溫度為30℃ 及固體物溫度為5% 時,隨著培養基質濃度增加重金屬溶出效率也會隨之增加,基質濃度在15g/L時,錳可完全溶出100%,鋅60%、鉛58%、鎳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