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漆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國漆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伊悠寫的 美美與共:佛利爾與中國藝術的故事 和(日)增淵龍夫的 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中國漆器 - 中文百科知識也說明:中國 古代漆器的漆,是從漆樹上采割下來的天然液汁。漆樹產於中國,約10年樹齡可割取樹液── 生漆。漆器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首先須製作胎體。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書畫 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設計學研究所 范國光所指導 黎雪翬的 中國明清時期社會結構對漆藝設計影響之研究 (2020),提出中國漆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會結構、漆藝設計、明清時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江明親所指導 陳韻文的 臺灣「籃胎漆器」的形成與發展 (2020),提出因為有 籃胎漆器、漆籃、篾胎漆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漆器的解答。

最後網站漆器有什麼優點?為什麼是中國重要的工藝? - 星期五問答則補充: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效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髮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漆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美美與共:佛利爾與中國藝術的故事

為了解決中國漆器的問題,作者王伊悠 這樣論述:

查爾斯·蘭·佛利爾是美國19世紀晚期、20世紀早期最重要的中國藝術鑒藏家,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佛利爾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本書聚焦佛利爾與中國藝術的故事,系第一部有關佛利爾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品收藏史的研究專著。書中詳細考察了佛氏收藏中國藝術品的經歷及其收藏體系,對於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品在近代的流傳鑒藏和美國公私博物館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歷史,均具有重要價值。 王伊悠,博士現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曾任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專家,參與了十多項靠前展覽的策劃,研究方向為藝術收藏史、中國漆器、肖像畫和攝影史,著作包括《佛光無盡:弗利爾1910年龍門紀行》《鳳舞紫:清代皇后的藝術與

生活》。

中國漆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油畫&大漆展 王雯專訪
 
人心與意識的交織
 
  「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
   
▶耳濡目染的童年◀
  不笑一臉酷酷,笑起來又十分可愛,這樣反差出現在創作者王雯身上,同時她的作品總是充滿幸福彩虹般的色彩也令人感到好奇。
  採訪時聊到她的老家在宜蘭蘇澳、家裡經營民宿,到她的工作室拍攝時有幸一窺裡外都充滿藝術氛圍的民宿,每一間房都以藝術家作命名,還有許多金屬工藝品,王雯父親手做工業風家具。王雯從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親的影響,自小開始動手創作,她說小時候常拿著一把父親送的小鋸子,自己跑去竹林裡取材做成玩具,就這樣玩過許多媒材,到了國中升高中時班導介紹她報考美術班,因此而進入美術班,才慢慢接觸正規平面繪畫教育,大學則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
  
▶有別於傳統油畫創作◀
  近期,王雯的創作媒材以油畫與漆畫為主,兩者皆為大學所接觸到的媒材,油畫創作上,她以「點」與「線」進行組織,特別的是使用刮除的方式來增加作品的層次,作品中人體的立體感、孔雀的線條展現,皆是在上完底色等顏料乾了之後,再上一層,並在乾掉前以自製的工具進行刮除、推開顏料,劃出線條,顯露底色,與傳統油畫展現厚度、沉重的質感相反,表現出輕盈、飄然的氛圍。而一筆一劃的刮除過程十分費工。
  在作品的象徵性符號中,王雯認為「點」是自然萬物的起始,它在作品的畫面中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延伸呈「線」,其中幾乎所有的線條皆為曲線,常是有規律地排列成針織狀的符號,代表著複雜、繁複的任何有形與無形的事物。「線」延伸為「面」後,再以繽紛的色彩統合這些點、線、面。她在色彩的運用上,嚮往迷幻、脫離現實且美好的色澤作為呈現。
  
▶大漆的美妙之處◀
  在王雯大學接觸到漆畫後,她就對這個特別的媒材感到著迷,除了油畫,這次展覽也特別展出幾件大漆(天然漆)作品。說到「漆」大眾對於日本的漆器較為印象深刻,其實漆畫淵遠流長,創作過程繁複、費工,也有條件的限制與困難度,其中一項就是創作者必須對於生漆不過敏。
  除了因為王雯對生漆不過敏之外,主要讓她熱愛此媒材的因素,在於漆畫創作過程許多外在因素常會讓成果出乎意料,例如作品陰乾當中,溫度與濕度都會使顏料的色彩有所變化,許多工法與製作步驟、像是嵌顏料、鑲嵌進去等技法,多變的創作方式,與顏料的堆疊、再行打磨,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打磨拋光之後,漆畫光亮的表面令人賞心悅目,王雯形容這種光亮就像是名車烤漆一般的光澤!
  
▶孔雀&人的象徵◀
  在王雯的油畫與大漆作品中,以「孔雀」與「人」為主角,畫中人物五官祥和、臉龐福態,相似於佛祖的外貌,象徵「神」或「看不見的力量」,可代表命運、因果與未知的力量。在畫面中,常見色彩華麗、線條繁複的孔雀仰望著人,對王雯來說反而孔雀代表著人,或是世俗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孔雀仰望的動作象徵對力量與因果的欽羨與折服。
  為何選擇以孔雀來創作?王雯認為現今社會氛圍低迷,大家為生活奮鬥、年輕人對於未來感到茫然,希望藉由作品傳達予觀者和社會正面能量,在孔雀之前,她其實嘗試畫過多種鳥類,像是台灣藍鵲、金雞甚至是火雞…等,而孔雀除了華麗、同時也具有吉祥、正面的意義,最為接近東方瑞鳥鳳凰,同時也是她童年美好記憶的一部份。特別的是,王雯選擇綠孔雀為參考,不同於台灣常見的藍孔雀,綠孔雀頸部羽毛呈現鱗狀分布,在筆法的表現上更能呈現特色。另外,雌雄綠孔雀的外貌差距與藍孔雀比較起來差距甚小,可謂生物中兩性平權代表之一。
  在孔雀的外型描繪上,王雯喜愛東方水墨中對物體與形象的表現方式,通常經過創作者本身的演繹、包含動物或是樹木呈現的姿態,不以寫實為標的,因此在創作上她不執著於物像原本的色彩,孔雀的形象則經過她的吐納、賦予自身語彙。
  
▶作品傳達宗旨與目標◀
  在創作上,王雯欽佩日本傳統工藝的嚴謹態度,她舉例日本漆畫髮刷的清洗上,手勢與角度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規定,從小地方可見其堅持與傳承,她覺得十分值得學習,也期許自己以「職人」態度為目標進行創作。
  在作品的意念表達上,王雯引用大乘佛教《維摩詰經.不思議品》:「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的內涵,融洽「職人態度」,即是由大見小,由小見微,化微塵觀,遍地皆世界。王雯認為「現實是可瓦解的,但始於積累,而在積累之前源於起心動念。實與虛的倒影,倒影是華麗且美好的,影射為外在與內在,內在是擁有著無限可能,甚至使外在昇華與幻化。」以純粹的心去創作、去追求自我,傳達正面能量與美,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以油彩與大漆為媒材、孔雀與人作為象徵,展現觀察萬千世界所得哲理、傳達正面與美的意象,希望觀者在生活中反思與回歸自我。
 
 
王雯簡歷:
文化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獲獎:
2014 /《鳳凰》油畫作品 / 北京台灣會館收藏,北京,中國。
2014,1 /「宜蘭美展」入選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臺灣。
2012,10 /「第十五屆聯邦美術新人獎」入選 / 聯邦文教基金會,台北,臺灣。

中國明清時期社會結構對漆藝設計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國漆器的問題,作者黎雪翬 這樣論述:

摘要 漆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直到明清時期,漆器才算真正走進民間,成為社會各階級人士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用品。明清漆器使用範圍廣泛,學界關於明清兩朝的社會結構研究文獻頗豐,針對漆藝設計的內容概括亦不少,但以研究明清時期社會結構對漆藝設計之影響作為切入點,探討在不同的社會結構下兩朝漆藝設計發展異同的成果並未可見。 本研究以中國明清時期社會結構對漆藝設計的影響為主旨,參考布迪厄社會實踐理論中的「場域」、「慣習」及「資本」三個核心概念,通過分析明清兩朝社會各階級的「場域」、「慣習」及「資本」之關係,闡述不同的活動場所、不同的趣味愛好及不同的資本構成所引導的兩朝漆藝設計風格所產生

的影響。 論文主要運用歷史研究法、內容分析法以及比較研究法。研究目的主要包括兩大方面:「明清社會結構對漆藝設計之影響」和「明清漆藝設計的發展特徵與區別」。 本研究結果所示,基於明清兩朝統治階級的民族價值觀念與文化底蘊的差異,結合各自的社會結構特點,明代的漆藝造型簡潔、色澤純粹、崇尚大紅,後期受東洋蒔繪漆器的影響以及士人階層的追捧,逐漸走向雅致。城市經濟基礎的提升,使過去自給自足的民眾生活方式開始轉變,豐富的市場出現大量漆藝日用品。清代的漆藝精巧細膩、顏色豐富、追求多彩,繼而因外銷文化的推動和中西貿易的需求,展現出中外合璧的風格。

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

為了解決中國漆器的問題,作者(日)增淵龍夫 這樣論述:

本書在繼承和反省戰前各種學派關於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上,主張站在中國社會的「內面」、「歷史地」理解中國社會。作者以獨有的問題視角、開拓創新的研究手法,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深入探究,大大推進了對於中國社會的總體把握和細部了解。本書從社會史的研究立場,展開了對任俠習俗、官僚制的性格以及專制主義經濟基礎成立等方面的精湛研究,成為學術研究之典范。呂靜,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畢業,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先秦秦漢史、文物學、民俗學。長期以來以中國古代歷史為研究方向,對古代民俗文化有很深入的研究。開設有中國漆器史、簡帛學研究、出土簡帛文獻研究、歷代盟書研究、漢字文化

研究等課程。主要著作有《春秋時期盟誓研究——神靈崇拜下的社會秩序再構建》等,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臺灣「籃胎漆器」的形成與發展

為了解決中國漆器的問題,作者陳韻文 這樣論述:

摘要 「籃胎漆器」一詞最早出現於日本,另日本文化財之重要無形文化財討論範疇中,僅見「籃胎漆器」一詞被運用於器物名稱而非技術名稱。臺灣則於2016年依據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將「籃胎漆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竹工藝-籃胎漆器」,此後逐漸被大眾認識。回溯討論「籃胎漆器」作為器物的定義,乃運用編製技術製成的漆器胎體而稱「籃胎」,本為漆工藝品之一類,如今卻被運用於工藝項目名稱中,而其中將「籃胎漆器」置於竹工藝而非漆工藝的原因為何?又如此的登錄方式是否能使「籃胎漆器」被真正的認知與瞭解呢?因此本研究欲重新梳理「籃胎漆器」的出現與使用原意。臺灣籃胎漆器同時受閩粵文化與日本殖民之影響,在豐富而多元的漆

器流通下形塑出臺灣籃胎漆器之脈絡。對於影響臺灣文化根源的中國閩粵地區,本研究爬梳中國漆工藝脈絡,歸納中國漆工藝長期發展中,有哪些籃胎漆器的樣式出現,其中運用編製胎體製作的漆器,又稱之為篾胎漆器;並梳理日治時期,臺灣竹工藝塗裝技術改良,從而助長漆工藝質的發展脈絡。故本研究從日治時期臺灣漆工藝的發展開始,討論籃胎漆器在臺灣的發展歷程,將其分為四個階段:一、1924-1945 年「籃胎漆器」出現,二、1945-1978年閩粵樣式「籃胎漆器」,三、1978-1996 年臺灣「籃胎漆器」設計產品,四、1996-迄今(2019)年臺灣「籃胎漆器」教學,釐清臺灣「籃胎漆器」發展歷程;並針對不同時期出現之籃胎

漆器,分析其漆工藝裝飾技巧運用,瞭解籃胎漆器除了編製紋樣的變化之外,豐富漆飾應用的可能性。關鍵字:籃胎漆器、漆籃、篾胎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