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奇昌寫的 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 和竹田淳一郎的 大人的化學教室:透過135堂課全盤掌握化學精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蘭臺網路 和台灣東販所出版 。

南臺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蕭育仁所指導 陳泓宇的 金修飾氧化鋅奈米棒於表面聲波氣體感測器之研究 (2021),提出三氧化二銻用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SAW 感測器、水熱法、奈米棒、氧化鋅。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光電與材料科技碩士班 姬梁文所指導 吳昇翰的 研製銻摻雜氧化鋅奈米柱之場發射元件 (2020),提出因為有 場發射、氧化鋅、水熱法、三氯化銻、奈米柱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氧化二銻用途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氧化二銻用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屬材料化學定性定量分析法

為了解決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作者張奇昌 這樣論述:

  各國所用金屬種類繁多;使用前,必須經過定性與定量化學分析,方俱價值與安全性。本書以簡單、準確的化學分析法,測試合金通常所含23種元素含量。分析步驟中,諸如試劑的反應、加熱……等原理,都有詳細註釋,讓分析者不易犯錯。同時,引介「火花觀測法」,將鋼料放在快轉砂輪上,藉著火花模式及顏色,可研判合金各元素的含量。此二者是本書特色。

金修飾氧化鋅奈米棒於表面聲波氣體感測器之研究

為了解決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作者陳泓宇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以表面聲波(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為研究之核心,設計之SAW元件之中心頻率為41.6MHz,利用微影蝕刻技術於鉭酸鋰( LiTaO3 )單晶基板上製作鋁指叉式電極( Interdigitated, IDT ),結合了射頻磁控濺鍍製作之氧化鋅(Zinc Oxide, ZnO )晶種層與用水熱法於晶種層上製備之棒狀奈米結構之感測薄膜,利用感測膜吸附氣體分子後產生的質量變化影響表面聲波之頻率,來檢測低濃度氣體,並在氧化鋅棒狀奈米結構之表面上鍍上不同厚度(2.5nm、5nm、10nm、15nm)的金,以提升SAW感測器對氣體檢測的靈敏度。本研究之工作項目有:

(1) 指叉狀電極與感測薄膜之製作。 (2) 感測薄膜之材料分析。 (3) 氣體感測分析等。本研究之SAW感測器之感測溫度可於室溫下對氣體進行檢測。在目前的研究中,設計之附著金之棒狀奈米結構氧化鋅薄膜有效提升了感測器對氣體的響應。本研究結果表示該感測器具備檢測低濃度硫化氫氣體。此SAW氣體感測器具有選擇性及回復性之特點,對於低濃度的氣體檢測亦適用於其他領域。

大人的化學教室:透過135堂課全盤掌握化學精髓

為了解決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作者竹田淳一郎 這樣論述:

長大後,化學學起來更有趣 依照基礎化學、理論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的順序排列, 範圍涵蓋整個高中化學領域,是一本能幫助您奠定基礎的科普書。   「化學只是死背的科目而已,有夠無聊」想必有不少人會這麼覺得對吧。   不過,我曾看過不少人在經歷過許多人生經驗之後,   回頭來看學生時代的「化學」時,卻露出了截然不同的表情。   原本以為枯燥無味的東西,現在看起來卻相當有意義。   化學活躍於社會的每個地方,   當您感覺到身邊許多事物都與化學有關時,學習起來的感覺也會很不一樣。   瀏覽重點,理解細節,盡情享受「高中化學」的知識吧。   基礎化學   第1章 物質的基本粒子

  第2章 化學鍵   第3章 物質量與化學反應式   理論化學   第4章 物質的狀態變化   第5章 氣體的性質   第6章 溶液的性質   第7章 化學反應與熱   第8章 反應速率與平衡   第9章 酸與鹼   第10章 氧化還原反應   無機化學   第11章 典型元素的性質   第12章 過渡元素的性質   有機化學   第13章 脂肪族化合物   第14章 芳香族化合物   高分子化學   第15章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第16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研製銻摻雜氧化鋅奈米柱之場發射元件

為了解決三氧化二銻用途的問題,作者吳昇翰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摻雜不同濃度的銻離子生長氧化鋅奈米結構來製備場發射元件,氧化鋅是用途廣泛且低成本的材料,氧化鋅奈米結構具有型態多變性、高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且具低功函數,適合製備場發射顯示器。場發射應用通常需要低導通電場、高電流密度、高場發穩定性等特性,選擇使用摻雜銻離子使原本氧化鋅奈米柱呈現針狀,使其較為容易激發。實驗上首先使用射頻磁控濺鍍系統在ITO玻璃基板上濺鍍100nm氧化鋅薄膜作為晶種層,再利用水熱法調配六亞甲基四胺(HMTA)、六水硝酸鋅(Zn(NO3)2‧6H2O)以及不同濃度之三氯化銻(SbCl3),生長銻摻雜氧化鋅奈米結構,最後進行450℃熱退火處理。將樣本分別透過場發射掃描式電子

顯微鏡(FE-SEM)、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S)、X光繞射頻譜圖分析儀(XRD)、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以及螢光光譜儀(PL),分析其生長型態、元素分布、晶體生長方向、晶體結構、光學特性。研究結果發現turn-on電場從純氧化鋅奈米柱的6.5 (V/μm)下降到銻摻雜氧化鋅奈米柱的5.13 (V/μm),場增強因子β從352.07增加到664.56,證實銻摻雜奈米柱對比純氧化鋅奈米柱更具有場發射元件良好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