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志朗寫的 記得這堂閱讀課:偏鄉教師楊志朗 用閱讀翻轉孩子的人生 和苦苓選編的 一考定終生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蘆洲區的國中高中教育問題 - Mobile01也說明:本討論只討論蘆洲區的國中高中教育問題我觀察蘆洲的有錢人大都唸私立中學我也是 ... 去蘆中也好鷺江也好就是千萬別把孩子送到三民這個被放棄的學校三民國中部的升學率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親子天下 和希代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陳韻如所指導 李雲可的 法律史觀下戰後台灣高中的課程規範之管制 (2020),提出三民國中升學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法律史、高級中等教育、課程標準、課程綱要、受教育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學志、張雨霖所指導 劉怡佳的 青少年學習投入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研究:目的感之中介效果 (2020),提出因為有 青少年、學習投入、心理幸福感、目的感的重點而找出了 三民國中升學率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市三民國中|走過外師協同教學雙語課中英切換自如 - 親子天下則補充:台北市三民國中學生的日常,會在中英雙語頻道中切換。進到這所推雙語教育的學校,教職員會用英語和同學打招呼;每週朝會,校長雙語致詞,用英文和學生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民國中升學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得這堂閱讀課:偏鄉教師楊志朗 用閱讀翻轉孩子的人生

為了解決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作者楊志朗 這樣論述:

閱讀,是故事的起點,更是翻轉孩子人生的支點...   POWER卓越教師、彰化縣SUPER教師首獎,也是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第一屆閱讀典範教師的楊志朗,   在班上運用流行歌曲上語文修辭、要求親子共讀共寫,將閱讀從班級推展到家庭與社區;   透過閱讀,他不僅為偏鄉孩子裝備了向外翱翔的翅膀,   更讓10年前僅有15班的國中逆勢增長為31班,成為當地口耳相傳的「鹿鳴奇蹟」。   彰化縣鹿鳴國中國文科教師楊志朗,了解在資源總是困窘的偏鄉,唯有靠著閱讀與陪伴,才能翻轉孩子的人生。於是打從十四年前,便不斷想方設法,在班級、校內打造易於閱讀的環境。   為了影響孩子,楊志朗用流行歌

曲來上國文課、教生硬的修辭;早自習時間不考試,教導學生善用零碎時間閱讀課外好文章;他拿出月薪的六分之一都用來買書,把教室變成小型圖書室;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跳下來,捐出退休金在家裡闢出三間書房,鼓勵他帶弱勢學生回家吃晚飯、念書。為了改變家長,楊志朗甚至要求每天親子共讀十分鐘,共寫閱讀作業,還因此被家長痛毆;但他依然自掏腰包買書、送書給家長...   一路走來,殫精竭慮。但楊志朗從未放棄,只為堅持做對的事。   他的執著不僅感動校長,也感動了家長,讓濱海的偏鄉學校扭轉瀕臨廢校的命運。短短十年,班級數從15班逐年遞增到目前的31班,在少子化的寒冬中逆勢締造了「鹿鳴奇蹟」。   單身的楊老師

把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在家人的支持下,住家閣樓成為弱勢孩子的庇護所。深夜陪讀、心情分享,讓許多暫失依靠的孩子重拾溫暖。在楊志朗老師眼中,孩子就像一本本的故事書,想要理解,就要打開書,去了解、去感同身受。   本書收錄了楊志朗老師推動閱讀有成的策略,以及如何帶動全校、乃至家長都齊心響應的具體做法;更透過歷年來受教於楊志朗幾位學生的真實故事,讓我們看到一位基層國中教師,如何用肉身與偏鄉、貧窮、弱勢等劣境拚搏,在血淚與歡笑交織的日子裡,無論如何也要助孩子一臂之力的堅毅與決心。 本書特色   如何讓習慣於接觸影視、漫畫的青少年,引入閱讀的文字殿堂?從用流行歌曲學句型與語文修辭、讓孩子以流行

歌曲為背景進行創作,或是走出教室圍牆帶領孩子閱讀社區與鄉土...師生的校園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透過字裡行間,體會資深教師推動閱讀的酸甜苦辣與心路歷程。   如何拉近「學校」與「家庭」的閱讀習慣落差?楊志朗從送書給家長、為家長舉辦讀書會,甚至拜託家長將「親子共讀」視為每日例行任務...,種種用心良苦的推展方式,可供有心將家長、社區拉入「閱讀圈」的教師參考。   獲獎無數的教師,究竟是如何推動閱讀教學的?書末附楊志朗老師曾獲肯定的多份閱讀教學錦囊,包括如何從流行歌曲中學習十四種國語文修辭?有哪些受青少年喜愛的流行歌曲,剛好可搭配國文科教材所要傳達的意旨與情感?從資深教師的獲獎教案與教學策略

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做法,轉化為自身閱讀教學的養分。   誰能從本書受益?   有志在國中推動閱讀教學,甚至推動家庭親子共讀的教育工作者   有意尋求多元活潑的閱讀引導策略,吸引青少年愛上閱讀的師長 齊聲推薦   彰化縣鹿鳴國中校長 李錦仁   彰化縣彰興國中校長 蔣秉芳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殷允芃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祕書長 凌爾祥 與百位閱讀典範教師,齊聲推薦   台北老松國小林燕菁/台北市石牌國小林于靖/臺北濱江國小廖瑞珍/台北康寧國小董霏燕(退休)/臺北胡適國小辛旻珍/基隆東光國小陳湘玲/基隆仁愛國小林心茹/基隆武崙國小翁淑玉/連江中正國小劉姵君/連

江坂里國小陳孜涵/新北中山國小林秀雲/新北安坑國小林宥榕/新北青潭國小羅嘉雲/新北福和國中許文姿/新北市頂溪國民小學陳堅志/新北秀朗國小劉振中/新北建安國小陳瑜/新北八里國小宋挺美/新北竹圍國小黃湘玲/宜蘭市宜蘭國小呂孟珠/宜蘭三民國小林妗鎂/宜蘭新南國小許寶銀/宜蘭北成國小王慧君/宜蘭順安國小楊蕙菁/宜蘭蘇澳國小徐薇雅/宜蘭岳明國小蔡孟耘/新竹三民國中李嘉欣/新竹科園國小許雅惠/新竹培英國中林鳳湄/新竹三民國小吳佳玲/新竹頂埔國小鄧羽秀/新竹市竹蓮國小吳紫菱/新竹興隆國小陳秋秀/新竹忠孝國中張得歆/新竹縣北平國小翁琇慧/新竹自強國中徐永明/新竹寶石國小陳秀枝/新竹縣雙溪國小翁世雄/新竹大肚國

小古靜怡/桃園平鎮國中邱秀祝/桃園復旦國小陳麗娜/桃園高原國小呂嘉紋/桃園石門國小陳芳雅/桃園楊心國小傅宓慧/桃園縣楊心國小傅宓慧/桃園永豐高中王琪妮/桃園大業國小宋曉婷/桃園溪海國小何韋君/基隆深美國小顧翠琴/苗栗竹南國中蔡娟娟/苗栗頭份國中張珍菱/苗栗維真國中張珍華/苗栗致民國中梁語喬/苗栗文華國小陳(女勻)綺/台中大鵬國小李秀美/台中大鵬國小符玉梅/台中大鵬國小林益生/台中市協和國小鄭麗雪/彰化培英國小林昀蓁/台中社口國小吳丹寧/彰化鹿鳴國中羅裕雯/彰化埔心國中李國賢/彰化新民國小陳月雲/彰化成功國小林怡辰/彰化二林高中國中部周雅雯/彰化建新國小鄭玟玟/南投南港國小李玉玲/南投縣北梅國中

許碧蕙/南投人和國小呂家賢/嘉義林森國小林佩珊/嘉義社口國小蕭惠云/嘉義竹村國小呂佳芸/嘉義龍港國小李侑芝/雲林縣土庫國小郭慧美/雲林斗六國小呂南穀/雲林文昌國小蔡鴻霖/雲林縣水燦林國小李麗娜/雲林南光國小吳筱雯/台南復興國中王秀梗/台南永信國小張仁全/臺南永康國中蔡世惠/台南文昌國小李佳茵/高雄中山國小陳惠英/高雄福山國中黃尹歆/高雄獅湖國小黃莉娟/高雄陽明國小張美玉/高雄九曲國小陳雅靜/高雄華山國小蔡嘉雯/高雄安招國小陳俐伶/澎湖中正國小楊美珠/澎湖中興國小許淑莞/金門正義國小黃香梅/金門賢庵國小垵湖分校薛奕鳳/金門中正國小林家禕/屏東土庫國小方志豪/屏東縣新庄國小陳淑貞/屏東石門國小蔡霜

琴/台東光明國小校長張月昭/台東鹿野國中施鳳治/台東海端國小范雪芸/花蓮東大附小賴榮興/花蓮鑄強國小蔡寶珍/花蓮明恥國小盧紀伊/台東福原國小校長毛慧莉 (以上依縣市排列)

法律史觀下戰後台灣高中的課程規範之管制

為了解決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作者李雲可 這樣論述:

在台灣高中課程規範的訂定過程中,國家長期以來作為主導者,而能管制人民的教育內容。不過近年來,人民權利意識的甦醒,以致於台灣在教育場域開始出現另一股力量,而非國家獨霸。本文以課程規範之訂定與內容為觀測點,觀察在其中國家介入與人民參與的軌跡。 本文發現,戰後台灣的國家權力在台灣高中課程規範之訂定中保有強勢地位。從戰後初期國民黨政權對甫結束日本統治的台灣,施行強化版的國語與愛國教育;1950年代為「反共抗俄」而使課程規範成為國家傳達政策之工具;1960年代至1970年代強調所謂「道統」而於課程規範中強化中國民族教育。於2000年後開放了人民參與之程序後,課程規範漸趨從獨尊一元中國文化

到涵納多元的價值。然而國家行政權仍有可能凌駕人民參與程序所做出的決定,如2014年版「微調」〈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即是一例。 不過,本文也發現人民的教育權如何從幾乎為國家非常法體制所架空,到其復甦的過程。雖然1947年憲法已經施行、規定人民之受教育權,然而隨著1948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實施以及1949年戒嚴令之頒布,使得憲法上人民的基本權利形同虛設,受教育僅表現出義務面向。國家長期壟斷課程規範的修訂程序與內容下,人民的教育相關權利幾乎無法施展。1980年代開始,民間社會開始出現批評與主張教育上部分權利的聲音,課程規範的修訂過程隨著民主化,使得人民有參與程序之機會。在201

4年版「微調」〈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爭議發生時,人民透過修訂程序外之管道向國家請求依合法程序修訂課程標準,則解嚴後係長期對教育事務的權利爭取而致。直到2017年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在課程規範修訂程序中明定人民知悉與參與之權利,在審議程序中能確保課程綱要之內容顧及學生的人格發展與自我實現,而使高中學生的自我開展與實現逐步受到保障。

一考定終生

為了解決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作者苦苓選編 這樣論述:

一考定終生苦苓 序‧考生的一天  范進是一個中學生  今天早上七點二十分,他睡眼惺忪,呵欠連天的走進教室時,導師已拿著晨考的考卷站在講台上了。范進早上五點被鬧鐘驚醒,吃了一杯牛奶和兩粒克補之後,就一直在準備這場晨考,以及今天一整天的各種考試。  上午八點十分,數學老師走進教室,手上的教鞭虎虎生風,上面還刻著已經模糊的「愛之深責之切」六個字,范進不由得搓起雙手,他知道自己昨天的數學週考考得不好,最低標準是八十分,少一分打一下,心裡開始後悔早上忘了把萬金油放進書包。  十點十分、滿面嚴霜的英文老師來了,她是個票亮的女孩,但為什麼從來都不快樂呢?就和班上每一個學生一樣。英文老師板著臉,開始抽背,

今天要背的課文是蓋茨堡宣言,他都還沒弄懂意思呢,可是自從聯考加考英文作文之後,他們就得每週一篇英文課文,學校說這樣才能能加強實力:范進正在心中暗暗祈禱時,聽見老帥叫到自己的號碼。  上午最後一節是自習課,物理和化學老師在門口相逢,各自挾著一份考卷,互相禮讓之後,決定上半節考功理,下半節考化學,范進的感覺是先樂後苦,因為昨晚唸到十二點半,媽媽強迫關燈一時,他才剛弄完物理的光學原理,還沒有時間背化學的實驗結果—這也是學校說的,做實驗浪費時間,把結果背起來最重要。  中午休息時間,每個人匆匆吞完午餐,急忙趴在桌上睡個短暫的午覺時,范進和另外三名同學,卻得到教師辦公室去做加強測驗,他們是上次模擬考沒有

達到標準分數的;空空的辦公室裡、只有他們奮筆直書的沙沙聲,以及旁邊監督的老師微微的鼾聲。  下午第一節是體育課,大家興致勃勃的換好體育服裝,雖然心存僥悻卻遲遲沒有踏出教室,果然體育老師手上拿著一個籃球,晃呀晃的走到籃球場時,迎上前去的卻是三民主義老師,兩人交頭接耳一番,體育老師帶著籃球和一班人破碎的夢走了,三民主義老師帶著考卷往教室走過來,大家同聲歎氣,只好又手忙腳亂的換衣服。  兩點鐘,導師,也就是國文老師笑嘻嘻的進來了,卻沒有人跟著他笑,因為導師每次有這種表情,就是又要考平常考了,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難怪有人說他是電視布袋戲裡的「黑白郎君」,一天到晚桀桀怪著說:「哈哈哈,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

快樂!」……沒有太多一時間亂想,不久之後,范進就一邊看著操場上跑跳嬉鬧的學生,一邊為文天祥到底是在五坡嶺還是五嶺坡被抓而煩惱不已了。  下午三點半,教室裡每個人都已筋疲力盡,附近的高職早已放學,一路上都是嬉笑叫喊的聲音,他們卻必須留下來多上一節,「這是為你們好,不比別人多下功夫,到時候拿什麼跟別人拚?」教務主任說的也有道理,就像范進以前唸私立初中時,每週英文課就有八節,比起一週只有四節英文的國中生,他們當然要強得多,也苦得多。  本來最後一節前的十分鐘下課是要打掃清潔區域的,英文老師卻把拿著掃把的同學趕回教室,「不用掃了!考試!考試!等一下我叫牛頭……隔壁班的同學幫你們掃就好了!」這個漂亮女孩

的怪癖,是最喜歡利用下課十分鐘抽考,搞得大家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四點四十分,放學的鐘聲響了,校車隆隆起動,人潮如水流出校門,范進站在走廊上羡慕的看著放學的人,嘴裡一邊啃著麵包,十分鐘之後,他還得留下來上輔導課,大概少不得又有一次相對複習測驗,高三學生一面趕三年級的進度,一面還要複習一、二年級的課程,記得有一次他書桌上堆的一疊高高的教科書轟然倒塌,聲勢之巨大簡直就像萬里長城垮了一樣。  晚上六點,天邊已經被晚霞占領,四周逐漸淪入黑暗,范進直起被疲倦占領的身子,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之後,匆匆收拾好書本文具,但他並不是要回去溫暖甜蜜的家,而是還得搭公車到補習班,去唸哪一學期一萬多塊的「第一志願保

證班」;迎接他的,它然還有數不清的各種考試,范進吃力的挺了挺削瘦的脊樑,一步一步,走入無邊的黑暗裡……‧諾貝爾獎的恥辱  「又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了!這真是中國人的光榮。」  「不對,為什麼是中國人的光榮呢?」  「因為這證明了中國人是多麼的優秀啊!」  「可是到底是中國的中國人多,還是美國的中國人多呢?」  「中國有十億人,當然是中國的多。」  「如果中國人真的優秀,那麼有十位人的中國為什麼有人得諾貝爾獎,反而都是在美國的中國人才能得獎呢?」  「這個……」  「這是不是說,中國的環境不好,無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一定要靠美國來培養呢?」  「靠誰培養不要緊,重要的是得獎的是中國人!」  「是

嗎?丁肇中、李遠哲領諾貝爾獎的時候,是代表美國還是中國上台的?」  「這……不管怎麼說,畢竟中國的血統是優秀的。」  「中國的血統也許不差,但只有美國的環境才能使人優秀。」  「照你這麼說,中國的環境出了什麼問題呢?」  「我也不知道,不過美國有的,我們很多沒有,而我們的大專聯考倒是美國沒有的。」  「大專聯考為國舉才,有什麼不好?」  「只憑著一枝2B鉛筆劃格子,每年就否決了七萬人讀大學的機會,這合理嗎?」  「但至少有有三萬人進了大學,得到『優秀』的機會。」  「請問這三萬每年有幾個無法從大學畢業,他們經過了什麼樣的淘汰?」  「大概很少不畢業的吧,由你玩四年」,沒什麼淘汰嘛!」  「既然

如此,又怎麼「優秀」得起來呢?」  「唉,看來也只好多期盼幾個『美國的中國人』去得諾貝獎了!」  「所以說,得諾貝爾獎非但不是中國人的光榮,反而是中國的恥辱—」‧有什麼辦法呢?  學生的話:我實在很怕唸書,實在很恨考試,可是有什麼辦法呢?都是老師逼的,考壞了就打,考得不夠好也接挨罵,還一天到晚死嚇我們;考不上學校就完了,怎麼辦呢?只好拚命的唸書、考試、考試、唸書,我實在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有什歷意思。不瞞您說,我好幾次都偷偷的詛咒老師,希望他忽然得急病或出車禍,反正就是不能來上課或考試,結果?結果當然還是來了,唉,這大概是命吧,逃不掉的。  老師的話:我也不是愛打學生,打有什麼用呢?也不過差一分兩

分,打了以後也只多個一分兩分,學生也被打皮了,我也打累了,每次看到他們伸出手來的時候,那仇恨的眼光,我就不由得手軟。可是有什麼辦法呢?飯碗在人家手裡,聘書是一年發一次的,每次考試下來,各班各科平均,分數底下就是名次,名次底下就是任課教師的名字,就那樣貼在公布欄上,十個班第十名,我還要不要混啊?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呢。沒得說,只有橫下心來打、打、打,打出分數來,也就打出我明年的聘書來。不過這也是為他們好啊,小孩子不唸書要幹什麼呢?做黑手、還是做流氓?既然要唸書,吃苦就免不了囉!  校長的話:說我用學生的分數控制老師?這話太過分了!我又何嘗喜歡這樣,我也知道每個老師看見我,表面上恭恭敬敬,心裡還不

是恨得牙癢癢的,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辮學校,總得有人來唸啊,學校那麼多,家長根據什麼來選擇呢?還不就是升學率!要不然,你看公立學校學費多便宜,幹嘛花大錢、託關係把學生往我這裡送呢?還不就為了升學嗎?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可以啊,我也可以辦個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的學校,但是學生畢了業,考不上學校,家長不找我算帳才怪!所以了,也不能怪我,我只是「應觀眾要求」而已!  家長的話:當然要送明星學校!學費高?沒關係!學生苦?更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升學、升學、升學,一切都為了升學!小孩子苦我當然知道,大人也苦啊,家裡只要有一個人考學校,必定搞得一家人雞犬不寧,有時候看他們可憐兮兮的熬夜苦讀,也實在不忍心,可是

有什麼辦法呢?現在的社會,到那裡都講學歷,碩士、博士都已經滿街跑了,不起碼弄個大學畢業怎麼行?將來怎麼跟人家混啊?你別聽那些專家學者老是說什麼聯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見得每個人都要升學,他們自己怎麼唸到那麼高呢?再說他們要不是唸到那麼高,還會有人請他們去說那些屁話嗎?就不知道這些教育官員幹什麼吃的,搞來搞去,就想不出一個好一點的升學制度,奇怪?  官員的話:聯考制度雖然還有很多的缺點,但畢竟還是目前最好的制度,在沒有想出更好的制度之前,我們還是希望維持這種制度。當然,我們不希望考試領導教學,各級學校還是應該維持術德兼修、文武合一的教學方式,家長要有平常心,不要為了子女前途過分要求學校;校長要有平

常心,不要為了升學率過分要求老師;老師也要有平常心,不要為了教學績效過分要求學生;學生更要有平常心,不要為了考試成績過分要求自己,條條大路通羅馬,升學不是最要緊的,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完美健全的人格—什麼事?小孩要繳補習費?知道了,到我皮夾子裡拿—所以說,教育的祟高目標就是……算了,說這些話連我自己也不信,對啊,我自己的小孩當然也要拚命升學,是很諷刺、很矛盾啊,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好學生、壞學生  時代急速變遷,我們經常要做各種新舊的比較,例如說:從前的生活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從前的人和現在的人又是否兩樣?當然也會有人想要比較:現在的學生和從前的有什麼不一樣?   不一樣的地方當然很多,例如食衣住

行育樂,例如生活思想情感,但我只想比較一點:現在好學生、壞學生的區別方式不一樣!  從前壞學生,就是指的品行小好、不守規矩、喜歡鬧事搗蛋的人,這種學生被老師逮到,輕則挨罵重則被打;反之則是好學生,老師摸摸頭說一聲好乖。  今天的壞學生卻不這麼算,而是不愛唸書、功課不好、考不上學校的。只要會唸書、會考試、會為父母學校老師以及自己爭光的,這就是好學生,人人稱讚人人誇;反之,那些末段班、就業班、或者乾脆就叫放牛班的,當然就是壞學生,父母無可奈何、學校愛理不睬、老師少碰為妙、任他們「自生自滅」的一叢雜草。  不遇做為今天的壞學生,雖然處處受人白眼,至少有一樣是值得安慰的,那就是—,不會挨打!  說來難

以置信,現在挨打的反而都是好學生,考不到一百?打!考不到第一?打!總平均沒有進步十分以上?打!沒有進入資優班排行榜?打!打得七葷八素、天昏地暗。至於壞學生,管他的!反正又考不上學校,教得好了也得不到嘉獎,何必白費那個力氣,何況……何況真要打,也未必打得過他。  體罰是壞事,體罰當然不應該,但從前為了一個小孩品行不好怕他學壞而打他,至少還是用心良苦、情有可原;今天卻只為了小孩考試考不好(而且未必多糟,可能只比別人少○‧三分)而打他,但是人的天資有別,秉賦不同,總有人有些科目考的不好,不管三七十一,考不好就得挨打,簡直是誰卻逃不掉的魔咒,何其悲哀!  平心而論,那個老師不想把學生教好?那個老師不願

對學生傾囊相授?可是碰到了「壞學生」,反正他們自認是沒人要的一群,自暴自棄,你想真的教給他們一點什麼東西,他馬上會問:「這個有什麼用?」對於自認一定沒有前途的人,說什麼的確都沒有用。  可是「好學生」呢?好學生情形更糟,只要講課時就教材稍加發揮,他們馬上會問:「老師這個會不會考?」你還在支支吾吾說不會啊,可是這是很重要的人生……立刻會被他們打斷:既然沒有用,那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好不好?對!的碓不該浪費時間,別忘了你最重大的任務,就是幫他們升學成功!  該怎麼形容今天所謂的好學生、壞學生呢?也許可以這麼說吧:壞學生,快樂而絕望:好學生,痛苦而充滿—很不幸,也可能一點都沒有—希望。  老師呢?老師嘛

,把希望都寄託在學生身上,自己卻早已對他們絕望;為學生製造痛苦,自己卻得不到快樂的,就是今天「為升學而生,因考試而活」的老師吧!  唉。

青少年學習投入與心理幸福感的關聯研究:目的感之中介效果

為了解決三民國中升學率的問題,作者劉怡佳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學習投入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並檢驗目的感對青少年學習投入和心理幸福感關係的中介效果。學習投入包含行為投入、情緒投入、認知投入與主體投入四個構念;心理幸福感包含自我接納、個人成長、生活目標、正向關係,以及自主與環境掌控五個構念;目的感包含目的覺察、目的召喚與利他承諾三個構念。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研究對象來自臺灣公私立國民中學一年級至三年級與高中職高一至高三學生,共804人。研究工具包括「學習投入量表」、「目的感量表」和「心理幸福感量表」。所得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以及SPSS 的外掛軟體PROCESS進行中介統計考驗。

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一)國中學生的學習投入高於高中職學生。(二)女學生的行為投入顯著高於男學生。(三)國中學生的目的感高於高中職學生。(四)男學生的目的覺察顯著高於女學生,但是女學生的利他承諾顯著高於男學生。(五)國中學生的心理幸福感高於高中職學生。(六)男學生的自我接納與自主環境掌控顯著高於女學生,而女學生的生活目標顯著高於男學生。(七)青少年的學習投入、目的感與心理幸福感皆呈現顯著正相關。(八)青少年的學習投入可以正向預測心理幸福感。(九)青少年的目的感對學習投入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結果進行討論,提出學術研究和教學與輔導工作等建議,

做為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