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心香造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一瓣心香造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粱寫的 君子書:黃粱歌詩 和宋詒瑞的 活捉錯別字(修訂版)【新雅中文教室】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釀出版 和新雅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文學系 鄭阿財所指導 洪藝芳的 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 (1999),提出一瓣心香造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敦煌、吐魯番、量詞。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一瓣心香造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君子書:黃粱歌詩

為了解決一瓣心香造句的問題,作者黃粱 這樣論述:

  他寫詩。   在詩裡,他擁抱親情、詠嘆天地、紀錄歷史、思念友誼,人生的萬種情緒與樣態,盡收於此。   他說詩。   如同園丁一般,守護著他所珍愛的詩園。一方面,帶領讀者導覽詩的體裁,探索詩的文化底蘊與美學。一方面,他悉心灌溉,肥沃的知識土壤中長出詩的新芽:雙聯詩。   《君子書》,這部黃粱詩文集,除可品嘗淡雅的文字況味,亦能追隨詩人的腳步,悠遊於詩的奧美境界。 本書特色   ★精選黃粱詩篇近百首,鴻鴻稱譽之:「黃粱,漢語詩的精粹與絕美在他手中完成,像塔可夫斯基那樣保存了直覺的心象。」   ★除詩作外,亦收錄黃粱詩論,梳理詩的原理與本質;自剖文化脈絡與創作歷程,

闡釋文明精神。   ★深度賞析瑞典當代詩人特朗斯特羅默(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日本俳聖松尾芭蕉之作品。 各界推薦人   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于堅(《百年新詩》軸心詩人)   車前子(《百年新詩》語言天才)   廖育正(廖人,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黃粱不只是敏於感覺、想像的詩人,而更是深於思想的「詩哲」。他的歌詩吸納傳統文化之精神,體察現代生命存在之迷魅,鎔鑄為物、事、情、理兼容的境界;而以漢語特有之語法、聲調、意象的形式表現之。其意義個殊而普遍,普遍而個殊。閱讀他的歌詩,需要靈銳的感覺、神遊的想像與清明的沉思。──顏崑陽(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黃粱的詩是一個另類。現代派是新詩自五四以來的一貫時尚,如今已深入漢語骨髓。黃粱試圖反其道而行,但並非復古,依然是自由詩,彷彿古人寫的新詩,魏晉風骨的自由體。這是遠比新詩之現代派路線更為深刻、潛沉的詩之道,新詩不能總是膚淺輕薄的同義詞。《君子書》精神高古,依然關於人的品味。──于堅(《百年新詩》軸心詩人)   我把《君子書》看做地圖,私人的公共地圖,冠名黃粱的地圖,黃粱在這張新大陸地圖上發現舊大陸,他是另一個哥倫布:反哥倫布。黃粱不懷舊,他是新制,他把舊大陸這塊醃肉逼出鹽分剔除糜爛,成就為抽象而具體的鮮味……彷彿可以返老還童的藥水。黃粱的每一行詩似乎都是從一首史詩中突然按住的一行。──車前子

(《百年新詩》語言天才)   黃粱特別看重素樸、誠摯、純粹、自然的質地。他的早期作品晶瑩透亮,彷彿生命自行結晶的詩,有複製不來的玄妙;後期作品帶有溫潤的文化感和古風,是極富有人文底蘊的性情之作。他對詩的一往情深與義無反顧,充盈了君子一詞的涵義:不學詩,無以立,若要學詩,則必須交付全副性命。──廖育正(廖人,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

為了解決一瓣心香造句的問題,作者洪藝芳 這樣論述:

量詞是漢語的重要特徵之一,其隨著時期、地域和階層的不同,在使用上有語法、詞彙、詞義等等的變化和興替,因此不同時空和層次的語料,所呈現的語言層面是不一樣的。然而那些反映上層社會較為僵化習套語言的文言文獻,在自來視典雅為上品的觀念下,得以流傳下來,而口語的文獻卻被認為通俗鄙俚,所以後世大多不傳,後人便難以獲賭。所幸近世吐魯番文書的發掘和敦煌遺書的發現,在大批北宋以前的文書中,保存了相當多的通俗文書,為研究實際的口語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吐魯番文書為東晉至盛唐(西元三六七∼七七八年)的文獻,內容包含籍帳、帳歷、隨葬衣物疏、信札等等,其中多為社會經濟文書與繕寫陪葬物品清單

的隨葬衣物疏,因其內容以計量為主,故量詞使用的數目和頻律相當高,為考察量詞用例的極佳語料;而敦煌文書的內容廣泛,包羅萬象,其中以中唐至五代(八世紀中∼十世紀中)的敦煌變文和歌辭最具代表性,因其最為集中而且通俗,故為研究實際口語的珍貴語料。此外,吐魯番文書和敦煌文書在時代上具有銜接性,在整個時間的跨度上,又正好處於漢語中古關鍵時期。因此,透過敦煌吐魯番文書中量詞的研究,可以呈現中古時期西北地區為主的量詞真實面貌及演變軌跡,同時,釐清前人有關中古量詞的一些說法,並且彌補傳統以文言文獻為研究對象的不足,藉此以補充量詞史上的一段空白。 本論文計分上下兩篇,上篇為總論,下篇為分論。分

論雖置於下篇,但其乃全書立論的基礎。計分兩章,第一章「名量詞」,計分七節:個體量詞、群體量詞、部分量詞、容器量詞、標準量詞、準量詞和不定量詞。第二章「動量詞」,計分三節:專用動量、借用動量和同源動量。分論中對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各個量詞做全面系統的具體描寫,闡明其具體內涵,溯源追流,從而揭示其特色及新興、改變和演化的軌跡,並且釐清了許多前人有所誤解的說法。 上篇總論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材料與範圍、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第二章量詞之名義、分類與使用,將前賢對於量詞的名稱、定義和分類加以論述,進而嘗試歸納提出本論文所採用量詞之名義和分類;並對唐前以及本文所

據語料量詞使用與否的情形做一概要的歸納分析。第三章吐魯番文書中量詞之語法特徵、第四章敦煌文書中量詞之語法特徵,則是分別對吐魯番文書和敦煌文書中之量詞進行共時描寫,結合「句子成分分析法」與「層次分析法」從事句子的結構分析,以觀察量詞之用例和語法功能,從而全面的總結出其語法特徵的規律。第五章敦煌吐魯番文書中量詞與中心詞之搭配與演化,則是採用一個量詞有一個「名詞選擇群」的觀點、一個中心詞有一個「量詞選擇群」的角度,分別歸納敦煌吐魯番文書中同一量詞與不同中心詞搭配的情形、同一個中心詞與不同量詞搭配的情形;同時,藉由不同時期文書的排比,以觀察量詞與中心詞由吐魯番文書的各個時期至敦煌文書時期的搭配演化歷程

。第六章敦煌吐魯番文書中量詞沿革之探討,為使分論中所述之各個量詞的沿革情形能以簡御繁、一目瞭然,特以表格的方式羅列,藉此提出量詞在類別和用法上的新變化和新特點,並就量詞新興和遭淘汰之原因進行探究。第七章結論,總結各章研究所得的主要論點,歸納出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初具成熟的規模,而唐五代時更加成熟,其中量詞類別和用法的新興、改變和不適用者的淘汰,皆使量詞的體系更加精確而完善。正因為如此,此時期量詞的體系與現代漢語沒有很大的差別,成為現代漢語量詞發展的源頭和關鍵,在漢語量詞史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活捉錯別字(修訂版)【新雅中文教室】

為了解決一瓣心香造句的問題,作者宋詒瑞 這樣論述: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發現錯別字,稍不留神,可能會鬧笑話呢!   快跟着孫家「捉妖隊」一起活捉錯別字,提升語文能力!   你能在下面的句子裏捉出錯別字嗎?   走進「麪包」店卻買不到「麪飽」?   「家具」店有「傢具」但沒有「傢俱」?   手上不長「手趾」,腳上才長「腳趾」?   「軟綿綿」的「綿羊」毛不能做「棉衣」?   「臘肉」好吃,還是「蠟肉」好吃?     這本書裏的孫家「捉妖隊」,決定學孫悟空大鬧「文字宮」把容易用錯、寫錯、誤導人的錯別字字妖,像對付妖魔鬼怪那樣捉出來!     本書收錄多組常見錯別字,每節故事後面有「字妖檔案」細說各組重點字的讀音、部首、組詞例子及例句。又設「

捉字妖訓練營」以簡單有趣的練習鞏固所學。最後還有「捉字妖大挑戰」,綜合考驗辨識錯別字的能力。書末更附「易用錯字字詞表」列出超過150組易用錯的字詞例子,方便查找,作文時更加得心應手。   本書特色     ‧ 以故事形式講解常見錯別字,語言生動,深入淺出,易於理解及接收。   ‧ 設有「字妖檔案」專欄,字詞解釋及用法一目了然,大大提升分辨錯別字能力。   ‧ 每篇故事後均配有「捉字妖訓練營」,即時練習,鞏固所學,加強記憶;書後設「捉字妖大挑戰」測試你的語文功力。   ‧ 附「易用錯字字詞表」,羅列過百個易用錯別字詞,造句、作文查找最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