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terogeneous alloy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義守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鄭憲清所指導 歐仲仁的 微量合金法添加硼與碳對鎳-19矽-3鈮基介金屬合金微結構及機械行為之研究 (1999),提出heterogeneous alloy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鎳矽化合物、介金屬、微量合金法、微結構、機械行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heterogeneous alloy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微量合金法添加硼與碳對鎳-19矽-3鈮基介金屬合金微結構及機械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heterogeneous alloy中的問題,作者歐仲仁 這樣論述:

鎳矽介金屬合金 (Ni3Si,有序之面心立方 L12結構)為一種有別於其他金屬之特殊結構,尤其在高溫環境時,其優良的抗侵蝕、抗氧化,及降伏強度隨溫度之上升而升高的特性 (最大之降伏強度發生於 700℃),使此合金在高溫應用上優於其他金屬;然而,鎳矽二元合金相似於鎳鋁合金,在室溫環境下有著脆性破壞的現象;以至於如何增加晶界之契合性使合金提升延性,達到多用途的應用成為尚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經由前人實驗研究之結果,以鎳-19矽-3鈮(Ni-19Si-3Nb)基介金屬合金,應用微量合金法(次元素添加量約小於600 ppm)以化學計量之方式同時添加微量硼與碳元

素,在氬氣氣氛保護之下,使用電弧熔煉、墜落式鑄造法製造成鑄塊胚料,續以真空退火爐進行鑄塊 1080℃、四小時均質化與700℃、十小時時效化處理,而後取樣進行成份分析驗證;並藉由其組織、破斷面之光學顯微鏡、掃瞄式電子顯微鏡及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與拉伸試驗、微硬度之機械行為等變化,以獲得改善該合金材料脆性之最佳微量合金硼與碳元素之添加值。 本實驗之研究結果證實,當添加微量硼與碳元素各為300 ppm及200ppm時,顯示該合金有最佳之機械性質組合;其極限拉伸應力 (UTS)由原 727 MPa 增加至1224 MPa,延率從 4.3﹪提升至12﹪。由於添加微量元素、均質化與

時效熱處理後,對合金之相變化、相含量與相結構並無太大影響,但造成析出物之形態鈍化、呈現粒狀析出散佈之較具延性與強度之微結構,並證實該合金在添加硼與碳元素後,對其機械行為確有明顯之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