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sphate vs phospho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系 孟子青、洪嘉呈所指導 辛杰培的 T細胞酪胺酸去磷酸酶的異位調控:無結構區域造成之自我活性抑制及整聯蛋白alpha-1碳端所促進之酵素活化 (2021),提出Phosphate vs phospho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晶體結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磷酸酶活性、催化活性、變構調節、自動調節/自動抑制、核磁共振波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李紫原所指導 蔡善合的 不同奈米級導電碳材料在高能量密度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研究與應用 (2020),提出因為有 鋰離子電池、奈米碳管、高能量密度、導電添加劑的重點而找出了 Phosphate vs phospho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hosphate vs phospho,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T細胞酪胺酸去磷酸酶的異位調控:無結構區域造成之自我活性抑制及整聯蛋白alpha-1碳端所促進之酵素活化

為了解決Phosphate vs phospho的問題,作者辛杰培 這樣論述:

T細胞的蛋白酪胺酸磷酸水解酶 (TCPTP, PTPN2) 是在人體細胞中普遍表達的一種非受體型蛋白酪胺酸磷酸水解酶,在不同的細胞間室中有多種不同的作用受質。它調控關鍵訊息傳遞路徑,並與各種癌症生成、發炎反應以及其他人類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因此,了解TCPTP活性調控的分子機制對於開發針對TCPTP的治療方法至關重要,然而以結構基礎來詮釋TCPTP活性調控機制仍然難以捉摸。在本研究中,我們結合生物物理學以及生物化學的研究方法,進行全面性結構分析,闡明TCPTP活性調控的分子機制。由於TCPTP和PTP1B在PTP家族中是最接近的同源物,可以假設此兩種磷酸水解酶的活性調控是相似的。因此,我們首

先透過X 射線晶體學來探討TCPTP的活性調控是否也存在在PTP1B的變構位點。在解析度分別為1.7Å及1.9Å的TCPTP晶體結構中,我們都觀察到C 端的螺旋 α7。螺旋 α7在PTP1B上是具有功能性且被確定為其變構開關,然而過往研究並未解析螺旋 α7在TCPTP中的功能。此論文中,我們首次證明螺旋 α7發生截斷或刪除時,TCPTP的催化效率會下降約四倍。整體來說,我們的結果證明螺旋 α7的變構角色在TCPTP活性調控之功能與PTP1B相似,且強調螺旋 α7和主要的催化區域的協調對於TCPTP的有效催化功能是必要的。根據晶體結構的觀察分析,我們提出更進一步的問題: 如果TCPTP和PTP1

B的活性催化調控相似,那該如何區分兩者之間活性調控的專一性? 此一問題的釐清對開發TCPTP的藥物有其必要,因此我們繼續專注地研究TCPTP非催化的C側尾端的活化調控。先前的研究已提出TCPTP被自身的C端滅活的假設,但如何造成此結果則仍未知。此外,如果TCPTP表現後無活性,那其如何在細胞內被激活?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使用核磁共振 (NMR)光譜學、小角度 X 射線散射 (SAXS)以及化學交聯與質譜偶合 (CX-MS)為主要的工具來闡示TCPTP的尾端無結構序列做為分子內自動抑制其酵素活性機制的主要工具。然而,這並不是靠靜態作用造成,而是C端尾部在活化位點周圍移動,以動態遮擋TCPTP的

基質,就像是汽車的”擋風玻璃雨刷”一般的機制。 再者,TCPTP活化是藉由細胞內的競爭來達成,意即Integrin-alpha1無結構尾端序列取代了TCPTP的活性抑制尾端,導致TCPTP的完全活化。我們的工作不僅定義了調控TCPTP活性獨特的機制,同時揭露了兩個極度相近的PTPs (PTP1B與TCPTP) 利用其尾端無結構序列經由截然不同的機制調控其酵素活性。這種獨特的調控機制可以用以發展針對TCPTP專一的治療方式。

不同奈米級導電碳材料在高能量密度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研究與應用

為了解決Phosphate vs phospho的問題,作者蔡善合 這樣論述:

鋰離子電池(LIB)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重量輕以及可重複充電的特性而被廣泛的應用在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電源中。近年來,電池為了達到更高的容量及能量密度的需求,鋰鎳鈷錳(三元)金屬氧化物,LiNixCoyMn1-x-yO2 (LNCM)大量被應用在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而這類活性物質為了避免在長期充放電循環過程中與電解液反應,會將其材料做改質處理(多為氧化物)使其表面鈍化,又為了維持導電度,再將導電碳基材料,包含石墨、乙炔黑、碳黑等…額外加入電極中,然而,大量的導電碳並不能提供電容量,繼而造成電池的能量密度下降。近期以來,奈米碳管(CNT)因其高的電子傳導率、極佳的機械強度、好的熱傳導性質等,而

成為受歡迎的鋰離子電池的導電碳材料選擇之一;但是相對於傳統的碳黑, CNT極高的價格始終對量產是個問題。在此研究中,我們比較碳黑、不同長度的奈米碳管:短(S-CNT)或長(L-CNT)添加至電極中的表現,設計一種低導電材料含量的鋰離子電池,不但可降低成本,但同時維持高導電度及高電容量;本研究全部以1安培-小時(1Ah)的商品型軟包型鋰離子電池來做為目標樣品進行探討,藉由減少正極中的導電碳材含量來增加活性物質的含量,當添加0.16 %長奈米碳管在LNCM為活物的正極中,1安培-小時 (1Ah) 鋰離子電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可達224 Wh/kg,且體積能量密度達到549 Wh/L。當長奈米碳管的含量

降低至0.08%,活性物質占比達97.92%時,其體積能量密度更高達554 Wh/L,此低比例奈米碳管添加量的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具有穩定充放電循環表現,此研究的進展可應用在可攜式裝置及電動車電池的設計上,具有高度的商業應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