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獸醫學系暨研究所 郭致榮所指導 溫芷瑀的 以牛型結核菌素重組純化蛋白衍生物作為ELISA檢測抗原之評估 (2019),提出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牛型結核病、牛型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抗原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獸醫學系暨研究所 郭致榮所指導 江懷覺的 分析牛型結核菌素重組純化蛋白衍生物之抗原性 (2018),提出因為有 牛型結核病、牛型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抗原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牛型結核菌素重組純化蛋白衍生物作為ELISA檢測抗原之評估

為了解決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的問題,作者溫芷瑀 這樣論述:

牛型結核病 bovine tuberculosis簡稱bTB,是由牛型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bovis , M.bovis)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草食性動物,亦是重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此疾病不僅對農業經濟帶來衝擊,也造成公共衛生的問題。目前牛型結核病的標準檢驗方式為利用牛型純化蛋白衍生物 (bovine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bPPD) 進行皮內結合核菌素測試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ITT) 或是以鳥型純化蛋白衍生物 (avian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aPPD) 進

行駢比皮內結核菌素測試 (comparative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CITT)。而當ITT及CITT可能在感染後期出現偽陰性的結果,因此為了提高感染後期的檢驗準確率,血清學診斷 (serological test)如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成了不可或缺的輔助診斷方法。本篇研究從牛型純化蛋白衍生物中選殖15個特異性基因,構築成表達質體後經轉型作用送入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進行大量表現,最後以親和性層析管柱 (affinity chromatogra

phy column) 進行蛋白純化。再透過ELISA的方式評估15個重組蛋白對於牛型結核病陽性 (n=62)及陰性 (n=82)血清之抗原性。另一方面,利用本實驗室先前篩選出的抗原嵌合體(antigen cocktails)分析2019年1月到2020年4月所收集之血清,共含乳牛257頭與鹿313頭,其檢測陽性率分別為8/257 (3.1%)與94/313 (30.0%)。若將上述血清以台灣現行常規使用之牛型結核病ELISA檢驗套組 (BTB Ab ELISA 2.0),其檢測陽性率分別為0/257 (0%)與63/313 (20.1%)。由此可證,使用抗原嵌合體作為抗原可提升牛型結核病EL

ISA血清抗體檢測之檢測率。

分析牛型結核菌素重組純化蛋白衍生物之抗原性

為了解決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的問題,作者江懷覺 這樣論述:

牛結核病是由牛型分枝桿菌 (M. bovis) 所引起之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其不僅造成公共衛生的問題,也嚴重影響全球畜牧業之貿易。目前用於診斷牛隻感染牛結核病的標準方法為利用牛型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 (bovine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bPPD)進行皮內注射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ITT) 及利用鳥型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 (avian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aPPD)進行駢比試驗 (comparative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CITT)。由於

ITT及CITT在感染後期可能會使檢驗結果呈現偽陰性,因此為了更精確的判斷牛結核病,血清學的輔助診斷方式如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是不可或缺的。本研究從 Mycobacterium bovis 標準菌株之基因中選殖25個隸屬bPPD之基因,以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將重組蛋白進行大量表現,並以親和層析管柱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olumn) 進行蛋白純化。透過ELISA的方式分析25個重組蛋白對於牛結核病陽性及陰性血清(結核病陽性, n= 92; 結核病陰性,

n= 91)之抗原性。結果顯示CFP-10, ESAT-6, MPB70, MPB83與其他幾個蛋白,可作為疾病檢測之抗原。此外,將上述的抗原組合(嵌合體)後的結果與市售商業化ELISA檢測套組做檢測率比較,其量化結果顯示,本研究的抗原嵌合體檢測率為52.1%,而市售商業化ELISA檢測套組檢測率為28.1%。由此可知,使用組合抗原應用在ELISA上的確能夠提升診斷的檢測率。在牛結核病的診斷中,無法僅透過臨床的病徵或皮內結核菌素試驗作為確診依據,而在本次研究中所篩選出的組合抗原有潛力開發成為血清學診斷工具,提升檢疫之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