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陳繁興、梁滄郎所指導 黃耀寬的 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能力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 (2021),提出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職業安全衛生、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能力指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孔令傑所指導 楊翰選的 職業安全衛生資訊之資訊不對稱分析 – 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職業安全衛生、製造業、資訊缺乏、資訊不對稱、溝通平臺、組織文化的重點而找出了 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能力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的問題,作者黃耀寬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之能力指標建構與應用之研究。建構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之能力指標、確立權重及了解目前在職教育訓練需求,除了提升職業安全衛生主管之專業能力,也能使其與高級中等學校校務推動有更完整的連結及實質幫助之目的。本研究結果所建構出之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能力指標共包含五個層面、10個向度及35個指標,以此架構作為高級中等學校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能力之指標系統。其權重以五個層面為例,各層面依其重要性排列,分別為「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34.28%)最為重要,其次是「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22.64%)、「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活動

」(17.64%)、「職業災害事故調查與緊急應變」(17.02%)及「職業安全衛生稽核與職場安全文化」(8.44%)。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高級中等學校校長、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職業安全衛生資訊之資訊不對稱分析 – 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為了解決推行職業安全衛生優良單位及人員選拔作業要的問題,作者楊翰選 這樣論述:

在現代工業社會,職業安全與衛生是企業治理越來越重視的議題,而維護、改善職業安全衛生的過程當中,有許多層面需要與人溝通。然而,因為立場與利益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存在資訊落差,這些落差如未能順利解決,可能間接導致職業災害的發生。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訪問臺灣製造業中傳統與高科技製造業公司的員工,試圖探究職業安全衛生資訊的溝通中是否存在著資訊落差。研究結果顯示,傳統製造業與高科技製造業都普遍存在職業安全衛生資訊缺乏與資訊不對稱,除了教育訓練與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之外,企業內溝通機制不良與缺乏誠信的組織文化是導致資訊落差的主要原因。欲增進職業安全與衛生,本研究建議事業單位應建構資訊溝通平臺,並根據組織的

特性量身打造平臺治理機制。此外,必要時尋求外部專家協助、立即開始培養誠信之組織文化,都是強烈建議的實務作法。當組織內部資訊落差的程度降到最低時,便能將有限的資源用在解決問題,而不是確認資訊的正確性上。期勉本研究能夠對臺灣製造業及各類產業的職場環境有所裨益,進而提升組織之管理績效。